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2000多年前,秦始皇陵里面的水银是怎么提炼出来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5:06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7:34

大家都提到了关于“以砂炼汞”的方法,的确天然水银在自然界不仅量少且不易获得,所以秦汉之际所广泛使用的水银,只能以汞矿升炼而取得!阳Sir这里为大家梳理了一下历代炼汞之法。


文献记载往往迟于实际,文献里记载的丹砂,最早见于晋太康年间发掘的《汲冢周书》中:

“方人以孔鸟,卜人以丹砂,夷用閵采,康民以桴”

也就是说卜人(西南民族)以丹砂向周天子(成王)进贡,而实际上在考古发现中,早在仰韶时代(新石器时代晚期),朱砂已经被使用在墓葬中,包括四种形式:在填埋墓葬时撒入墓圹、涂抹在尸骨尤其是头盖骨、洒在随葬品之上亦或是铺设于墓底。

而以丹砂为原料来提炼水银,大致可追溯到秦代,而“抽砂炼汞”之法从秦代到明末,方法也在不断改进,经历四个阶段:

一、低温焙烧法

这是最为原始的一种方法,也就是将丹砂(HgS)在空气中低温焙烧,会发生下列反应:

反应于286摄氏度时开始,在350摄氏度时就相当活泼,而汞的沸点为357摄氏度,在汉代以前可能基本上都采取这种方式,但是相关文献极少,在西晋张华《博物志》中有:“烧丹朱成水银”的记载,但未提及升炼的设备及步骤。

而且这种炼制方法缺点显而易见:

1.硫化汞分解比较慢,产量低

2.生成的水银易蒸发,损耗大

3.操作升炼水银之人,易中毒

所以,在汉晋之后,便采取了密闭高温以分解丹砂的“抽汞法”

二、下火上凝法

这种方法是在密闭的铁质或土质的釜中加热丹砂,下釜放置丹砂,上釜倒覆其上,再以盐泥合缝,当下釜丹砂加热时,分解出的水银便升华,进而冷凝在上釜温度低的内壁上,这种方法最早见于狐刚子的《五金粉图诀》之中。

但是这种方法的缺点同样存在:凝结在上釜的水银团过大便会低落在下釜中,所以必须不断地开釜取扫,间歇性生产。所以在唐中叶以后,便为下一种完全相反的方法所代替。

三、上火下凝法

这种方法是在抽炼水银装置的上部加热丹砂,生成水银顺势溜下,被下部冷却装置所承接。这种方式克服了以上的缺点,使得炼汞效率大大提高,但也有三种不同方式:

1.竹筒式

2.石榴罐式

3.未济式

“竹筒式”最易操作,效率较高,成本又低,直至宋代一直受到丹家的重视;“石榴罐式”则进一步加强了密封性,使得炼汞效率进一步增强;需要解释的是第三种“未济式”,“未济”来源于易经中的“未济卦”,此卦为“火(离)上水(坎)下”,所以也是极为形象,这种水火鼎是古代方士经过长期炼丹实践总结设计、制造的升华仪器!

“竹筒式——石榴罐——未济炉”这是此法炼汞的三种工具演进序列。

四、蒸馏法

在宋代成书的《丹房须知》中记载了一种丹家专为蒸馏水银,而设计制造的精美“抽汞器”,在此装置中,如果下釜放置的是丹砂和碳,那么毫无疑问就是升炼蒸馏水银的工艺了。

蒸馏法生产规模大,生产效率高,很快得到了推广和发展,所以到了明末宋应星在撰写《天工开物》时,经过广泛的调查与研究,就只记载了蒸馏法升炼水银。而之前的未济式炼制方法在此时已经被淘汰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7:34

秦始皇时,由于炼丹术的发展的需要,冶炼水银的技术已经很成熟了。而在陕西南部的旬阳县,是全国有名的贡矿石生产基地,有了冶炼水银的技术,同时也有丰富的贡矿石,秦始皇陵的水银提炼自然也是水到渠成。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7:35

在中国古代一直有炼丹师,秦始皇也是为了长生不老召集诸多的人士炼丹,水银便是原料之一,可见当时水银的冶炼技术较为成熟。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7:36

对于秦始皇陵里面的水银的说法有:在春秋时期我国就可以制造水银了。利用硫化汞低温加热,然后与氧气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二氧化硫和汞。据了解二氧化汞是炼丹用的,我猜想,秦始皇的水银,是在炼制长生不老药偶然发现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9 07:36

是从其他地区运过来的,所以保存在很深的地宫里面,为了保护尸体不腐烂。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