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5-01-04 03: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5-01-16 19:21
中国12处沙漠和沙地分布在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科学界将干旱区的流沙堆积定义为沙漠,而将半干旱区的流沙堆积称为沙地。以下为中国的八大沙漠与四大沙地的详细描述与特点:
第一大沙漠——塔克拉玛干沙漠,位于南疆的塔里木盆地中心,是世界第十大沙漠,也是世界第二大流动沙漠。东西长约1000公里,南北宽约400公里,总面积达33万平方公里,平均年降水不超过100毫米,而平均蒸发量却高达2500-3400毫米。塔克拉玛干沙漠沙丘绵延,受风影响沙丘时常移动,沙漠中植物根系发达,动物有夏眠现象。沙漠名称“塔克拉玛干”源于维吾尔语,意为“山下大荒漠”。
第二大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位于准噶尔盆地,是中国第二大沙漠,也是中国面积最大的固定、半固定沙漠,面积大约4.88万平方公里,海拔300~600米,水源较多。春季融雪后,沙漠里有大量短命植物迅速萌发开花,沙漠呈现生机勃勃的景象。沙漠由四片组成,包括索布古尔布格莱沙漠、霍景涅里辛沙漠、德佐索腾艾里松沙漠和阔布北—阿克库姆沙漠。准噶尔盆地属温带干旱荒漠。
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阿拉善盟阿拉善右旗北部,面积约为4.43万平方公里,是我国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海拔高度在1200-1700米之间,沙山相对高度可达500多米,最高点海拔1617米,垂直高度约435米,被誉为“沙漠珠穆朗玛峰”。沙漠中湖泊与沙山共存,沙漠东南部有144个内陆小湖,部分湖泊周边生长芦苇、芨芨草等植物,为牧业提供利用。沙漠因为缺少水而被称为生命的禁区,但奇特的沙山湖泊景观使其成为世界之谜。
第四大沙漠——腾格里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约3万平方千米。沙漠海拔1200~1400米左右,腾格里蒙古语意为天,寓意着沙漠如天空般广阔。沙漠深处有许多湖泊,湖边盐矿犹如冰雪,湖面泛着银光,湖中有鲤鱼,还有野鸭、天鹅等鸟类。沙漠内草原广阔,牛羊成群,骆驼游荡,其中通湖草原最为著名。
第五大沙漠——柴达木沙漠,面积3.49万平方公里。沙漠位于青藏高原东北部的内陆盆地柴达木盆地腹地,海拔2500米-3000米,是中国沙漠分布最高的地区。沙漠干旱程度由东向西增大,东部年降水量在50~170毫米,西部年降水量仅10~25毫米,沙漠呈现出风蚀地、沙丘、戈壁、盐湖及盐土平原相互交错分布的景观。
第六大沙漠——库姆塔格沙漠,面积为2.28万平方千米。沙漠位于东部、甘肃西部、罗布泊以南,阿尔金山以北,以流动沙丘为主,快速向西南移动,与塔克拉玛干沙漠有会合的趋势。沙漠名称“库姆塔格”来源于维吾尔语,意为沙山。
第七大沙漠——库布齐沙漠,位于内蒙古自治区,面积约145万公顷,是距北京最近的沙漠。沙漠总面积为1.61万平方千米,流动沙丘约占61%,以流动沙丘为主,高10~60米。沙漠内有多种植被,如沙拐枣、籽蒿、麻黄等。
第八大沙漠——乌兰布和沙漠,面积为0.99万平方千米。沙漠位于内蒙古阿拉善盟和巴彦淖尔盟境内,以流动沙丘为主,高10~30米。乌兰布和沙漠在后开始大规模治理,控制了沙漠东移,沙漠内除种树种草外,还开辟出大量耕地,具有发展农、牧、林、渔业的良好条件。
中国的四大沙地包括毛乌素沙地、浑善达克沙地、科尔沁沙地和呼伦贝尔沙地。这些沙地与沙漠共同构成了中国干旱半干旱区的自然景观,体现了中国在沙漠化治理与生态保护方面所做出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