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阎树文生平简介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7 17:5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9分钟前

阎树文,1928年10月25日出生于河北省获鹿县底镇西三庄(今石家庄市西三庄乡),一个世代务农的家庭。尽管家境贫寒,但他自幼聪明好学,凭借家人节衣缩食的供读,8岁便入小学。1942年,他以优异成绩考入河北省立正定师范学校,次年又成为北京志成中学初二插班生,成绩斐然。


日本投降后,交通受阻,他一边劳动,一边自学高中课程,1947年考入北京临时中学。阎树文目睹农业落后,下定决心投身农学,以期推动农业技术的进步。1949年高中毕业后,他考取北京大学农学院林学系,此后还参与了华南橡胶垦殖地调查,积累了宝贵经验。1952年,院校调整后,他进入北京林学院(今北京林业大学),担任森林利用教研组助教,并于1957年赴苏联乌克兰农业科学院林学系留学,专攻森林改良土壤,1961年获得农学副博士学位。


回国后,阎树文在北京林学院任教,致力于水土保持研究,主讲土壤改良和指导学生实习。在1963年至1965年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中,他进一步磨炼了自己。他长期担任讲师、副教授和教授,同时在学院管理层担任多个职务,为学校重建和发展做出了贡献。作为教育家,他还积极投身国家学科建设和学位制度完善,担任了学位委员会成员和国家教育委员会科技委员会职务。


在学术领域,阎树文撰写了多部重要著作,如《土壤侵蚀与自然环境》、《宁夏西吉县黄土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研究》等,深入探讨了林业教育和水土保持问题。他的座右铭“志愿黄河流碧水,着手赤地变青山”体现了他为我国水土保持和林业教育事业的坚定信念。1992年起,阎树文享受特殊津贴,他的贡献和精神影响深远。


扩展资料

水土保持学家,林业教育家。长期从事林业教学、科研和组织领导工作。坚持理论联系实际与教书育人的教育思想。致力于干旱黄土地区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的研究,及在不同立地条件下不同品种植物的立体配置机理与模式,取得了显著综合效益。与其他教师建立了教学、科研、生产三结合基地,为完善具有中国特色的水土保持科学体系和教育改革作出了贡献。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