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10-18 06:59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10-18 08:09
张福学教授在科学领域有深厚的造诣,其研究领域涵盖了气体摆、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气体线加速度传感器、锑锰酸铅压电陶瓷、压电晶体速率陀螺、压电射流速率传感器、载体水平姿态传感器、生物压电性以及电场治疗仪等多个方面。他的发现与发明不仅为相关技术领域带来了性的变化,而且在航空、航天、舰船、兵器、机器人、医疗等多个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
张福学教授首次发现了“气体摆”现象,并以此原理发明了气体摆式倾角传感器和气体线加速度传感器,这一成就在2001年获得了国家发明二等奖。利用他发明的“锑锰酸铅压电陶瓷”,他研制成功的压电晶体速率陀螺和压电射流速率传感器等惯性器件在多个技术领域广泛应用,为这些领域提供了稳定可靠的解决方案。
在生物压电性研究方面,张福学教授提出了人体由电偶极子组成,在电场作用下电偶极子转向电场方向并沿着电场方向移动的学术观点。基于这一观点,他发明的电场治疗仪能有效缩短骨短骨伤愈合期的1/3至1/2,显著治疗陈旧性骨折、骨不连、软组织损伤、颈椎病、肩周炎、关节炎等疾病,被誉为“张氏治疗仪”,并出口到多个国家和地区。
张福学教授的科研成果丰硕,共获得国家级奖5项、部委级科技进步奖24项、中、英、美发明专利16项。他的主要著作包括《压电学》(上下册)和《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等20部,其中《压电学》(上下册)获得了第四届全国优秀科技图书奖,《机器人技术及其应用》获得了第十三届中国图书奖。他因其杰出的贡献和成就,先后获得了“全国科技先进工作者”、“全国劳动模范”、“国家级中青年有突出贡献专家”等称号,并在1991年获得了特殊津贴证书,2003年被评为“北京市有突出贡献专家”。他的贡献和影响力不仅体现在科学研究上,更体现在对社会的贡献和对后学的培养上。
张福学(1939—),云南曲靖市宣威人,北京信息科技大学传感技术研究中心主任,教授,博士生导师。1961年云南大学物理系毕业。历任信息产业部四川压电与声光技术研究所副所长、高级工程师,四川和省科技顾问,北京市专业技太顾问,中国惯生技术学会第一、二、三届理事,中国电子学会会士、理事、敏感技术分会主任委员,国际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高级会员、北京专业委员会,南京航空航天大学兼职教授;北京邮电大学和信息产业部电子第十二所博士生导师,全国总工会第九届候补执行委员和第十届执行委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