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用什么微观经济学原理来解析大学生就业失调的现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1:11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1:15

  近几年,大学生的就业越来越难。毕业生人数与签约率成反比例走势。毕业生人数节节攀高,从2001年的90万人到2006年的413万人,每年都以20%以上的幅度增长;而毕业生签约率,却从2001年的90%,到2005年还不到70%。如果从经济学视角看大学生就业难有下列问题:

  1、供需均衡问题
  从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总体供给与需求量看,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相对于企业和各级*所需求的大学生显得过多了,也就是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相对过剩了。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是劳动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需求方。就需求方面来看,主要是各类企业和*各级部门。作为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和企业发展的情况,来决定所需要雇佣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作为*部门,在招聘公务员时,也要按照各个职能部门的人事结构和开展工作的需要,考虑不同职位的具体需要来招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无论企业还是*,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们都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用人的数量与质量。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供给方降低自己的价格就会相应引起需求量的增大。最终,在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就会实现供求均衡。这是从经济学理论上讲,那么作为供给方的大学毕业生是否在降低自身的工资期望时,企业或*就会依照需求定理来扩大他们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呢?显然,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对要素市场中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供给与需求分析,存在着相对的不均衡状态。

  2、"就业悖论"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一种"就业悖论"现象。一是表现在就业的地域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和沿海地区成为大学生首选的工作区域,工作环境好,收入高,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和企业成为他们首选的理想职业,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和行业就业压力加大,存在人才供给过剩、过度竞争和过度集中的态势。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表现冷淡,不愿意选择工作环境较差、待遇较低的职业。尽管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工作大量需要大学毕业生,但他们宁可"失业",也不愿意选择这些地区和岗位就业,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和行业面临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存在人才供给不足,缺乏竞争和过度稀缺的态势。
  二是表现在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性矛盾。很多高校一味地强调培养人才与市场接轨,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但今年缺的专业人才,并不代表3年、4年以后也同样缺,等到毕业时,就业市场已经人满为患。从这个层面上说,这几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市场的波动,与热门专业的转移是有直接关系的。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是这个问题。"就业悖论"问题显然还是一个结构性矛盾问题。

  3、微观组织问题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种经营,那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经济个体。作为经济组织的个体,人生经营也同样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即经营什么、何处经营、怎样经营。也就是在大学期间,甚至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寻找、探索职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人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生活目标、职业价值观、兴趣、能力以及个性特征,明确该经营什么;了解职业及职业环境,知道去何处经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及发展方向;通过不断修正与提升职业目标以形成怎样经营人生的基本模式。高校有义务使每个学生个体的目标与企业、社会目标相吻合,使每个个体的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地配置与利用,达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取得更多就业机会和成功机会,获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国传统的教育*和模式,这个理念和思路是缺乏的。即便是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也大都停留在"季节性快餐"式的就业指导。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不了解自己的生活目标、价值观、职业兴趣和能力,以及个性特征,也不了解市场、企业等职业环境,在选择职业时所做出的决策往往是迷茫的、困惑的,有时是无奈和无助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微观组织的问题。

  4、成本收益问题
  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毕业生都有成本收益问题。用人单位考虑的是用人成本,对于同一岗位能够招聘到更高学历,有工作经验的职工,他们就没有理由去招聘一个学历较低,又没有工作经验的职工。企业的目标很明确,招来的职工马上能为企业所用,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不需要支付更多的培训费用和用人成本。大学毕业生也要考虑投入产出的问题。在大学期间,他们的家庭和本人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支付了比不上大学的人更高的成本。这就使得他们在择业时需要获得较高收入、较好待遇的工作岗位。但是事实上,根据最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抽样调查结果,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工资趋同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这是由于大学生人力资本中的"无差异特征"比较突出。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很多岗位只需要熟练操作技能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失调,个人意愿和现实差距较大,出现了找不到较理想的工作的现象。

  5、宏观*问题
  在市场还没有能力进行自动调节和配置的条件下,*应适当地进行宏观*。尽管*已经出台了一系列的*措施,但力度还不够。如一些地方的*性障碍还没有完全破除,包括有些城市*外地生源落户的问题难以彻底解决。能否实现大学毕业生"无障碍就业",还需要*加大力度,打破地域*,消除人为市场分割,疏通毕业生到各地区、各行业、各领域、不同性质单位就业的渠道,构建有利于人才合理流动的大环境。对于大学毕业生到基层,到西部地区,各级*必须加大*力度,要给予必要的资金、岗位和编制,尽快完善*制度环境。对于大学生创业,*要加大扶持力度,应当把扶持毕业生自主创业作为开拓就业渠道、促进经济发展的重要措施,引导和帮助更多的大学毕业生实现自主创业。如果*能够有效地进行引导与*,通过制度设计或制度变更,让市场来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利用,大学生就业问题是能够得到解决的。

  从上述不同角度看就业难,也许能给我们一些新的思考。

  思考一:作为要素市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就业市场是否可以尽快地建立和完善,并促使要素市场健康良好地发展。目前,我国的要素市场相对于商品市场来说还是不够完善的,尤其是大学生就业市场,出现毕业生求职全国"大串联"、招聘会规模过大、网络联盟不健全、"招聘陷阱"等问题。*应该通过引导与*,相应的制度设计,让市场来发挥作用,由市场来实现人才资源的最优配置与利用。

  思考二:大学是否可以不再扩招。目前,我国的大学专业设置过于追随市场,在理工大学办酒店管理专业,在师范大学办房地产专业。历史老师教国际金融,外语老师教经济学现象频频可见。师资严重不足,教学质量下降。这样培养出来的学生,根底不厚,很容易被用人单位拒之门外。其实,大学也应该讲生态平衡。根据我国经济的发展速度和产业结构的调整,未来中国主要劳动力的需求将是两大走势:一是能形成原创性发现的科学研究人才和高级管理型人才,二是能实现科技向生产力顺利转化的应用型技术和管理人员。这就意味着大学的结构调整应逐步实现研究性教育和操作性教育的分离均衡,应该把重点放在结构的调整和专业建设上,而不是在扩招上,以实现高校的可持续发展。

  思考三:大学毕业生是否可以给自己定个位。第一个定位是职业定位,这个定位应该说越早越好,从大一开始设计自己的职业生涯,通过了解自己的兴趣爱好、职业价值观、职业能力和个性特征,找出职业倾向;通过了解职业、企业和市场,确定职业目标;通过反馈和评估,修正、调整和提升职业目标;设计好职业通道,制定行动计划。早定位,早准备,从而取得更多就业机会,并实现人职匹配。第二个定位是心态定位,要认识到高校教育已经进入大众化阶段,给自己定位为"普通就业者"。要调整好就业心态,降低就业期望值,以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第三个定位是给上大学的目标定位,"上大学"不完全等同于"找工作"。上大学能够找到一份更好的工作,这没有错,但这只是其中的一部分。更重要的是大学教育能使你的生活更有质量,能使你的心智更成熟,能使你的人生更有方向感。实际上,上大学是一种投资,我们每个人都能从这种投资中获得无穷的力量。从这一意义上说,上大学就能使我们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成功的机会,逐步向自己的职业目标靠拢。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1:15

1、供需均衡问题
从整个社会劳动力的总体供给与需求量看,2006年劳动力供大于求,缺口超过1400万,比2005年增加100多万人。近几年来,我国的大学不断地扩大招生规模,每年毕业的大学生相对于企业和各级*所需求的大学生显得过多了,也就是大学毕业生供过于求,相对过剩了。从经济学理论来看,在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市场上,大学生是劳动的供给方,用人单位是需求方。就需求方面来看,主要是各类企业和*各级部门。作为企业,无论是国有企业、民营企业还是外资企业,都会根据自身的成本、收益和企业发展的情况,来决定所需要雇佣的大学毕业生的数量。作为*部门,在招聘公务员时,也要按照各个职能部门的人事结构和开展工作的需要,考虑不同职位的具体需要来招聘相关专业的大学生。无论企业还是*,作为一个理性的"经济人"他们都要从自身利益出发来考虑用人的数量与质量。经济学理论认为,当供给大于需求时,供给方降低自己的价格就会相应引起需求量的增大。最终,在供给价格与需求价格相等时,就会实现供求均衡。这是从经济学理论上讲,那么作为供给方的大学毕业生是否在降低自身的工资期望时,企业或*就会依照需求定理来扩大他们对大学毕业生的需求量呢?显然,现实情况不是这样。对要素市场中的大学毕业生进行供给与需求分析,存在着相对的不均衡状态。
2、"就业悖论"问题
目前,我国大学生就业存在一种"就业悖论"现象。一是表现在就业的地域结构性矛盾。一方面,经济比较发达的大中城市、大机关、大公司和沿海地区成为大学生首选的工作区域,工作环境好,收入高,有社会地位的职业和企业成为他们首选的理想职业,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和行业就业压力加大,存在人才供给过剩、过度竞争和过度集中的态势。另一方面,大学生对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表现冷淡,不愿意选择工作环境较差、待遇较低的职业。尽管西部边远地区和基层工作大量需要大学毕业生,但他们宁可"失业",也不愿意选择这些地区和岗位就业,从而导致这些地区和行业面临人才匮乏又难以吸引毕业生的窘境,存在人才供给不足,缺乏竞争和过度稀缺的态势。
二是表现在高校学科专业结构性矛盾。很多高校一味地强调培养人才与市场接轨,市场需要什么人才,就开设什么专业。但今年缺的专业人才,并不代表3年、4年以后也同样缺,等到毕业时,就业市场已经人满为患。从这个层面上说,这几年大学生毕业就业市场的波动,与热门专业的转移是有直接关系的。很多热门专业的毕业生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就是这个问题。"就业悖论"问题显然还是一个结构性矛盾问题。
3、微观组织问题
如果把人生看作一种经营,那么每个学生都是一个经济个体。作为经济组织的个体,人生经营也同样必须考虑三个基本问题,即经营什么、何处经营、怎样经营。也就是在大学期间,甚至在高中阶段,就应该寻找、探索职业,设计职业生涯,规划人生。通过了解自己的生活目标、职业价值观、兴趣、能力以及个性特征,明确该经营什么;了解职业及职业环境,知道去何处经营,确定自己的职业目标及发展方向;通过不断修正与提升职业目标以形成怎样经营人生的基本模式。高校有义务使每个学生个体的目标与企业、社会目标相吻合,使每个个体的资源与企业、社会资源充分、合理、有效地配置与利用,达到个人利益与企业、社会利益的最大化,从而取得更多就业机会和成功机会,获得更多的人生成就感和幸福感。我国传统的教育*和模式,这个理念和思路是缺乏的。即便是大学期间的就业指导也大都停留在"季节性快餐"式的就业指导。很多大学生在毕业时,不了解自己的生活目标、价值观、职业兴趣和能力,以及个性特征,也不了解市场、企业等职业环境,在选择职业时所做出的决策往往是迷茫的、困惑的,有时是无奈和无助的。这实际上是一个微观组织的问题。
4、成本收益问题
不管是用人单位还是大学毕业生都有成本收益问题。用人单位考虑的是用人成本,对于同一岗位能够招聘到更高学历,有工作经验的职工,他们就没有理由去招聘一个学历较低,又没有工作经验的职工。企业的目标很明确,招来的职工马上能为企业所用,能为企业创造利润,不需要支付更多的培训费用和用人成本。大学毕业生也要考虑投入产出的问题。在大学期间,他们的家庭和本人都投入了大量的财力、物力、人力,支付了比不上大学的人更高的成本。这就使得他们在择业时需要获得较高收入、较好待遇的工作岗位。但是事实上,根据最近劳动和社会保障部的抽样调查结果,应届大学本科毕业生的工资趋同于农民工的工资水平,这是由于大学生人力资本中的"无差异特征"比较突出。同时,由于我国目前所处的发展阶段和产业结构的变化,很多岗位只需要熟练操作技能的劳动力。大学毕业生的投入和产出比例失调,个人意愿和现实差距较大,出现了找不到较理想的工作的现象。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