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哪位老大能帮忙解释一下什么叫“贷款偏离率”?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48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5 01:14

贷款偏离率也叫做贷款偏离度.对不良贷款划分为5级,以表示风险程度不同,在对银行贷款检查中若发现划分风险的分级不合实际,就称为偏离.偏离的不良贷款与贷款总额的比,就是偏离率/偏离度.具体点说:贷款分类偏离度,即在对贷款进行五级分类中存在的操作结果与实际情况的差异,包括不良贷款分类的偏离情况和五级分类中各类的偏离情况。贷款偏离度概念的提出是对贷款分类真实性由定性分析向定量分析的转变,也是对贷款分类结果不断量化、分析不断深化、细化的过程。一.负偏离。即检查认定不良率小于被查单位原认定不良率形成的偏离。在进行贷款质量五级分类时,银行采取相对严格和谨慎的做法,对贷款的还款来源及还款能力进行事前预测,推断贷款是否存在到期不能偿还的可能性,根据预测结果将存有风险的该类贷款,划入不良贷款中进行管理。但有些行在分类认定过程中,却把本应在正常类反映的贷款划入不良类贷款中反映,就形成了负分离。如中国银行去年实施股份制改造后,不良贷款实行了剥离,对余下贷款重新进行了分类,并自行制定了更加谨慎的分类办法,其中规定:把贷款到期日不能一次性全部收回或预测贷款到期日不能一次性全部收回的划分为至少次级类贷款进行管理。据反映,已实施股份制改造的中国银行和建设银行,都有把不良贷款额人为增大的疑点,把其作为调整贷款分类的“ 蓄水池”。这样就导致了本应在关注类反映的,却被划入次级类管理的情况发生,从而出现负偏离。二.正偏离。即检查认定不良率大于被查单位原认定不良率形成的偏离。银行运用贷款五级分类标准时*执行不严,对分类标准把握的相对宽松,或人为因素导致分类结果形成正偏离。主要表现:一是基层信贷人员受绩效指标考核的影响,为完成指标考核任务,受利益驱使,人为调整分类结果,把属于不良贷款类的仍在正常类贷款中反映,以达到减小不良率的目的,影响贷款分类的真实性与准确性;二是受审批程序的制约,分类结果需层层上报、审批,即使最初的分类结果能够保证是真实准确的,但上级机构人为调整分类结果,强制性地将本该划入不良的,又重新认定为正常,导致“怀胎十月,该生也不让生”的现象发生。三.相对偏离。即在贷款总量不变的情况下,五级分类各类之间划分不准确形成的偏离。产生相对偏离的主要原因:1.是基层信贷管理人员业务素质差、责任心不强,对贷款分类的*和标准理解和把握上存在偏差,不能科学有效地按照有关规定进行正确分类,造成五级分类中各类贷款类别之间的偏离;2.是上级机构未及时审批认定分类结果,使某一时点的贷款分类真实性不能如实反映,分类结果存在滞后性;3.是受市场风险因素的影响,由于某些企业对市场预期把握的不准确,可能出现资金周转困难,不能及时偿还银行贷款的问题,贷款分类瞬间发生改变。但清分人员未根据客户实际经营状况或其他变化情况实时调整贷款分类结果,形成各类的偏离,从而掩盖了贷款质量的真实性,隐藏了一定的贷款质量劣变风险;四是一些本应划入损失类贷款反映的不良贷款,因没有相关*只能在可疑类贷款中反映。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