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魏延在正史上,被杀的原因是哪些因素造成的呢?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2:24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2 06:31



锦囊遗计人难料,却见成功在马前。魏延是三国后期蜀汉重臣,屡次随诸葛亮北伐,战功卓著,后被任命为凉州刺史,封都亭侯。北伐期间,魏延曾提出子午谷奇谋,奇袭长安。因风险太大,被诸葛亮果断拒绝。234年,诸葛亮因常年在外征战,积劳成疾,于五丈原病入膏肓。诸葛亮便秘令杨仪、姜维安排退军的部署。又暗自吩咐,让魏延断后,如果魏延不肯服从命令,大军即刻开拔,不必理会魏延。诸葛亮病逝之后,魏延却被马岱斩杀,并被杨仪以谋反的名义,诛灭三族。魏延究竟怎么死的?以下依据《三国志》做简要分析。



首先分析诸葛亮逝世后,魏延都有哪些反常的举动,以及如何被杀。诸葛亮病逝后,杨仪、姜维等秘不发丧,按照孔明的计划,瞒过司马懿,再循序渐进的撤回汉中。为了提防魏延,杨仪令费祎前去魏延军营中打探,以此来试探魏延是否愿意遵循遗命,撤回汉中。魏延听后勃然大怒,不但不愿意撤回汉中,还要继续北伐。声称怎可因丞相一人而废北伐大业,并且指责杨仪,不过一介参军,三军怎可由他安排。魏延要求费祎记下军事部署,为了稳定魏延,费祎只能照做。



出人意料的是,杨仪已经按照诸葛亮的部署,率军撤回汉中。魏延更是气不打一处来,率军抢先在杨仪前面,烧毁栈道桥梁,设置障碍,阻止杨仪等撤回。杨仪也是很愤怒,于是魏延、杨仪纷纷上表刘禅,*对方谋反。因杨仪是遵循诸葛亮的遗命,刘禅和朝中文武都支持他。后来魏延就抢先占领了褒谷口,凭险据守,迎击杨仪。



杨仪派遣何平前去应战,何平大骂魏延行篡逆之事。魏延的部下也自知理亏,各四散逃命,魏延携带亲自和儿子逃往汉中。杨仪命马岱率军追赶,并成功斩杀魏延。杨仪见到魏延的首级之后。扔在地上,用脚踩踏,大骂魏延十个顽劣的奴才,并以谋反的名义夷其三族。《三国志》中曾这样记载:

延独与其子数人逃往,奔汉中。仪遣马岱追斩之,致首于仪,仪起自踏之,曰:“庸奴!复能作恶不?”遂夷三族。



其次分析魏延之死的深层原因。

一者诸葛亮因担心蜀国的国运,对魏延并不放心。魏延本为韩玄的部下,后斩杀其主投靠刘备,诸葛亮对魏延一直有提防之心。况且诸葛亮病逝前,魏延身为镇远将军,都亭侯。他在北伐的军队中,除了诸葛亮无人可比,可谓是北伐的二当家。无论是战功,还是威望,都是其他人所不能比的,就连姜维也要看魏延的脸色。因此诸葛亮怕魏延带来祸患,才让杨仪、姜维等提防魏延,并且没有把军队交给魏延。



诸葛亮所顾虑者,有三点。其一魏延我可能反叛蜀汉,毕竟魏延曾经就斩杀其主,被认为是脑后有反骨。万一魏延谋反,蜀军将会万劫不复。二者魏延佣兵自重,不听从指挥。即使魏延不谋反,他一但拥兵自重,为王,也是无人能够*,毕竟魏延手握重兵,这样蜀军也会面临*的局面。三者魏延在朝中已经威望很高,除了诸葛亮,其他人都不是魏延的对手,杨仪虽然不服魏延,但他也无法与魏延抗衡,魏延以后很有可能位极人臣,对蜀国不利。

诸葛亮正是对魏延有些顾虑,这才召集杨仪等提防魏延,并没有把大权交给魏延,甚至向刘禅举荐魏延官职。魏延因其性格特点,遭受排挤,这是他被杀的一大原因。



其二魏延与杨仪素来不和。无论在朝中还是北伐,魏延和杨仪经常争的面红耳赤,二人的矛盾很深刻。杨仪曾多次与魏延闹矛盾,魏延曾用剑指着杨仪大骂,为此杨仪只能求助诸葛亮,孔明也只能尽量从中调和他们的矛盾。诸葛亮逝世后,魏延与杨仪的矛盾更是一发不可收拾,二人在朝中是劲敌,更有权利的争夺。杨仪因有诸葛亮的旨意才占有上风,但魏延怎么会服从杨仪的安排。这才出现了魏延阻碍杨仪等撤军的一幕,只不过魏延此举理亏,再加上杨仪痛恨魏延,才让马岱追杀魏延。



而杨仪以谋反的罪名,诛杀魏延三族,这是有些过分了。依据魏延的举动,他并不想谋反,否则他也不会往南撤军,挡在杨仪前面,而是应该率军北上,投靠曹魏。因此世人推测,魏延迅速南下,阻碍杨仪撤军,可能是为了斩杀杨仪。《魏略》中也曾这样记载:

亮长史杨仪宿与延不和,见延摄军行事,惧为所害,乃张延欲举重被附,遂率其众攻延。延本无此心,不战军走,追而杀之。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