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20:02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35
这是我认为的肖邦单曲第一,地球钢琴曲单曲第一,叙事曲这个体裁的终结,从技术上,有所有肖邦的看家本领,动机复杂,呼应遥远,和声色彩绚丽而不张扬,调性复杂,推进有力,十几分钟的曲子曲式的设计却十分庞大,打破所有对称和预期,预期的破坏和张力的解决跨越复杂的调性演进和很长的乐段。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36
我觉得中间部分很宏伟,短促却很有力,这和爱国题材很像,比如说《东方红》《五星红旗迎风飘扬》,爱情歌曲的主题一般是委婉、曲折、装饰较多的,肖邦的夜曲和圆舞曲更像爱情主题。而且这一首越接近结尾,情绪越激动,一波比一波更激昂,尾声也比较长,属于恢弘的大手笔了。如果你还觉得比较难体会,可以看看电影《钢琴师》,电影的中间部分男主弹的就是这一首,特别应景。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36
法国钢琴大师科尔托认为,这首叙事曲是肖邦根据他的朋友、诗人密茨凯维支的诗《三兄弟》构思的。这首诗讲述了一个故事:一个父亲把他的三个儿子送去很远的地方淘金,一年又一年过去了,儿子们还没回来,父亲以为他的儿子们已经在战争中死了,后来,在暴风雪的怒号中,儿子们一个接着一个回来了,然而,只有一个人结婚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37
他弹的作品如同工笔画一样细腻,精准,非常喜欢他弹奏的*《恰空》。他的叙一有点谨慎,可能过于细腻了,我更喜欢放开一点、粗旷一点的,当然也是适度,不要变成霍洛维茨年轻时弹的那样。喜欢最后极快部分的速度力度处理。音符急促、紧凑。此处踩踏板,能弹出“颗粒”感相当不易。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6 21:37
我觉得这首叙事曲在某种程度上描写的是我们在年轻时对爱情朦胧的期待。每当听到这首歌时,都会想起曾经经历的爱情。整首歌曲在开朗柔美的第二主题和凄凉回旋的第一主题之间徘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