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题目。感悟唐诗“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用陈子昂的这两句诗来概括唐诗的地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7:18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55


小题1:①全球化的文化威胁;②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③炎黄子孙在疏离自己的文化。(一、二点各1分,第三点2分)
小题2:唐诗目前正遭遇危机,根源则在内部;唐诗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字的精致奥妙;唐诗传达着诗人们高贵而永恒的精神;唐诗有着饱满的力量、多元的魅力,是民族的瑰宝。(答对三点即可得6分)
小题3:正是因为李先生的书,让我认识到了现在读唐诗的意义,并重新认识了唐诗的价值,它是本文写作的触发,并使得作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为作者的认识提供论据,令人信服。


小题1:
试题分析:局部概括题。先分层,后提要。首先要理清脉络,划分层次,然后提取要点,进行组合。、层与层之间,同一关系取其“一”,相属关系取其“属”,相并关系取其“和”,主次关系取其“主”;答题方法:有摘句法、合并法、提炼法三种。本题原因本应分外因与内因两点,但3分的分值告诉我们应答三点,因为外因又分两点:全球化的文化威胁与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注意用序号答题。
小题2:
试题分析:整体概括题。一般采用三步阅读法。第一步,在粗看题目后通读原文一遍,先解决“文本各段分别写的是什么”“段与段之间是何种关系”“全文主旨是什么”这样三个问题;接下来,逐一细察每道题的考查方向、*要求,在统观全文的基础上找准答案区间;第三步,则是分点、具体作答——“分点”,强调答题思路的周全,“具体”要求紧密联系原文,充分利用好文本中的关键词、核心句。
小题3:
试题分析:作用分析题。本题考查选材组材的方式,组材有主次、详略、小大之分,本文多次提到李元洛先生的《穿越唐诗宋词》一书,这是一个小题材,抓住看似平凡琐碎的微细节反复写,既有见微知著、以小见大之用,又可以作为线索串起全文和作为媒介触发写作动机的作用。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8 23:55

1、①全球化的文化威胁;②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③炎黄子孙在疏离自己的文化。

2、唐诗目前正遭遇危机,根源则在内部;唐诗可以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字的精致奥妙;唐诗传达着诗人们高贵而永恒的精神;唐诗有着饱满的力量、多元的魅力,是民族的瑰宝。

3、正是因为李先生的书,让我认识到了现在读唐诗的意义,并重新认识了唐诗的价值,它是本文写作的触发,并使得作者的认识进一步深化;为作者的认识提供论据,令人信服。

作品原文:
《感悟唐诗》
“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用陈子昂的这两句诗来概括唐诗的地位恐怕再恰当不过。唐诗,她是中华文化的高峰,在这座高峰上涌现出了多少才华横溢的诗人、千古流传的名句;唐诗,她是中国人引以为豪的文化遗产。
但是,当历史走到今天,唐诗正在面临一场危机,她的地位开始动摇,她的存在开始被人漠视,她的深沉难以被人理解……这危机来自全球化的文化威胁,来自西方文明的强烈冲击,但是这威胁真正的可怖之处在于它的根源并不是来自外部,而是自内而生——并不是西方人在消解唐诗的价值,而是炎黄子孙自己在疏离自己的文化。唐诗面临的挑战不是让陌生的西方人接受她,而是让所有的中国人理解她。
为什么我们还要读唐诗?也许翻开李元洛先生的《穿越唐诗宋词》可以找到最好的解答。唐诗让我们体会到中华文字的精致奥妙,让我们不再因枯燥的语文测验而磨灭对于祖国文字的灵感,让我们真正地体验语文学习的精髓——而这些常常能让我们更积极而轻松地面对考试;同时作为一个站在文明冲突交界处的青少年,唐诗更让我们理解自己的文化,理解自己作为中国人的生存方式,培养自己的文化认同感。
中国文字博大精深。试想有哪种文字可以用如此简约的方式体现语言和修辞的力量。美国诗人庞德曾经翻译过《长干行》,但是“青梅竹马”到了他的笔下、到了英文的表达中却完全失去了意味。唐诗的一字一句或是捻断数茎须的炼词之果,或是随兴而至的天才之作。
唐代才华横溢、魅力四射的诗人实在是不胜枚举,这里我需要特别地说一说李白与杜甫。李白是诗人中的天才,令后人感叹难以模仿、难以企及,而李元洛先生则让我们从另一角度去读李白,那就是他的精神和自由思想。不汲汲于名利、不戚戚于富贵,这是远远超过诗才诗艺的更高的境界。再看杜甫吧,沉郁顿挫的诗句、忧国忧民的情思、悲悯苍生的胸襟,都已化为了那个时代最深沉的底蕴。在这沉郁、忧思、悲悯之中,杜甫从孤舟中陨落,落入了那条埋葬屈原的河流,同他的先人一样化为了永恒的精神。
感谢李元洛先生的书,让我重新认识唐诗。对我来说,这是一次中华文化的寻根之旅,一次民族瑰宝的重新挖掘。唐诗的力量是饱满的,唐诗的魅力是多元的,唐诗的价值是永恒的。他用了一种怅望的目光,站在现实的一头向千秋之前的唐朝远眺,这眺望中有的是对那个文化鼎盛时期的憧憬,是对当今现实社会的批判。但这种怅望的价值究竟何在?是不是我们要像唐人那样生活才能重回真正的民族文化的顶峰,才能真正让我们达到文化追求的极致?当然不是。这不仅是不可能的,而且是不需要的。每一个时代的人都有自己的文化,今天的一根柳枝恐怕已不能表达那种离别的依依之情,交通的方便也让我们不再要像李白那样徒步游走,今天的我们有属于这个时代的表达方式。只是在这个时候,对于我们中学生来说,我们需要一种精神,即对经典文化的热爱,对中华文化的认同。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