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6 00:15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2 03:10
这里的苦并非是指身体上的劳累(当然旅游多少是有点的),而是在感受博大,沉重的文化底蕴,以及历史时的无奈。如同美好事物被摧残,自己却只能旁观,看历史不外乎如此的感觉。苦就来自于精神上的折磨和无尽的惋惜。
文化苦旅,苦在何处?我曾多次在寂静的深夜拥灯苦冥。
余秋雨先生以他学者的深度和见识,结合中国千年的历史、文化、人文、地理,再用高雅、凝练、大气的语言铸就《文化苦旅》一书。其中所收录的三十七篇散文长有万言短则千字,这是由于所述对象不同而引起的,也是受作者情感波动的大小而产生的,让人读后余韵无穷,数遍之后亦有鲜趣。而且余先生的文章也往往能够使人沉浸于其中、颇有深切感受,似乎自己就是其中的人物。就单从文章整体上看便足以读后使人的文化品位提升一个层次。
从古城到荒漠,从西湖到三峡,从莫高窟到道士塔,从牌坊到庙宇,从柳侯祠到天一阁,从石头城到都江堰,从天柱山到白莲洞,从庐山到赤壁,从广州到兰州……在空间上跨越了中国的大江南北、东西要塞。在时间上由先秦两汉到唐宋元明清而至今,由古国到现代社会。在文化上含鼎盛发展有衰败末路,含自然造化有人工雕饰,含书卷墨香有粗犷豪放,含人文风度有原始气息,含变通之道有冥顽不化,含慷慨悲壮有明月清风……不断地叩问历史,反省今朝,求天理、察人事,假自然景物古人旧迹以表达内心情感,借文化沉淀与世事沧桑以谈论社会命题,诚可谓苦矣,然亦不乐乎?
倘若仅仅是从表面上去理解苦乐而不深入推究其深刻内涵,我认为是不合适的。应当以个人的文化品位和文学素养结合传统文化的精髓和现代思想的意识来讨论。因为在中国的千年发展中,文化不可能是单一的,是不可能严格的遵循某一个固定的准则的,多元化的发展才是正确的路径。文化的要义在于可论主次而不可论唯一,可论变通而不可论固守,可论潮流而不可论派系,可论历史而不可论始末,可论存在而不可论幻灭,可论意识而不可论虚无……这种复杂且特殊的客观现实情况是不可能有其它事物可以相比拟的,也是不可避免的,它是一种必然的发展趋势,是不以个人的意志为转移的。
由此可见,无论是在精神意义还是物质层面上来讲,这种深厚的文化积累是以历史的顺延和文化理论的发展为基础的。无论是时间的积累,岁月的变迁,多元化的转变;还是人格的,思想的自由,精神的傲岸;或者是军事的冲突,*的扩张,社会形式的演化以及人们生产和生活方式的改进等等都会给文化的发展带来创造性的完善或者是毁灭性的打击,健康的发展或者是意识形态的扭曲,质的飞跃或者是固步自封的危险等等,因此所有的所有社会意识的变化都有可能在不同的层面上、不同深度上、不同大小上对文化的发展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显然,在这些影响中有好有坏,那么对我们来说也就有苦有乐。或许,从某种意义上讲苦便是乐、乐亦是苦,苦中自有乐、知乐才懂苦。苦与乐这两者之间是相对矛盾统一的,是不能分开的,是缺一不可的。
那么弄清楚了苦与乐的关系后再回到这一个苦字上,既然我们常常说人生之逆境占十之*,生活中也常常是欢乐少而苦闷多,伤离别、哀时怨,英雄穷途、美人迟暮,总是不如人意的事情多。那么历史和文化对我们来说也是这样的,因为我们人才是文化历史的创造者和拥有者这也就是说我们人才是文化和历史的基础。所谓人文,要是没有了人只剩下一个文还有甚么意义呢?
或许,在现实社会生活中,我们往往被学习、工作、交往、物欲等等琐事压得喘不过气来,常常感到身心俱疲、头昏脑胀,总感到累了、老了,不想再这个样子了。那么我们此时不妨煮一杯清茶,在安静的晨林中,捧一本好书,回到历史与文化中去,重新寻找到生命的真谛,发现那种古典的意识,让身心真正的沉淀在经典之中,那么我们一定会感到神清气爽、荣辱皆忘的。这未尝不是一个释放自己的疲倦与劳累的好方法。
文化苦旅,苦在何处?我更愿意把这句话当成一个反问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