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5 18:48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6 23:15
出言不慎,如利剑伤人:言语明智,如济世良药。
——《箴言集》
在论辩中,善于抓住一切机会,或接过对方的话头,或借助论辩环境中的各种事物、场景加以联想,找到它们与自己所要表达的观点之间的关联性和相似性,抓住一点尽情发挥,引出对方未曾预料到的新的思路,从而达到征服对方的目的。这就是借题发挥的论辩技巧。
抗美援朝时,一些外国记者敌视中国人民,利用采访的机会,散布对中国人民的敌意。
有一次,一位外国记者采访周总理,周总理刚批阅完文件,顺手把钢笔放在桌上。外国记者看见桌子上放的是一支美国生产的“派克”钢笔,便故意问:“请问总理阁下,你们堂堂的中国人,为什么还要用美国生产的钢笔呢?”
周总理接过话头朗声笑着答道:“提起这支笔,那可说来话长,这不是支普通的笔,是一位朝鲜朋友抗美的战利品,作为礼物送给我的。我无功不能受禄,就想谢绝,哪知朋友说,留下作个纪念吧!我觉得有意义,便收下了这支美国生产的钢笔。”
那记者听完后,一句话也说不出来。
周总理针对外国记者企图讽刺、讥笑中国落后的意图,巧借话题,说了这番风趣而又有分量的话。周总理用“战利品”、“作个纪念”和“觉得有意义”等词句暗示,这支笔正是正义力量强大的结果。
接过对方的话题发挥论辩口才,关键要抓住借来的话题与自己说的下文之间的内在联系,以一个词语、一句话去关联两种原来毫不相关的事物,使语句具有双重意义,并对对手所提的话题进行易位,以借题发挥的方法,使自己摆脱不利处境。
一位名叫丘浚的文人游杭州时,特地到灵隐寺拜访一个和尚。殊不知,那和尚生性势利,见他是一个穷书生,态度十分冷淡。刚好此时有位大将军的儿子来访,和尚立即换了一副笑脸,拱手行礼,待为上宾。对比之下,丘浚十分气愤,等那位公子一走,便质问说:“你为何对我如此冷淡,对他又那样客气呢?”和尚双手合十,狡辩道:“误会,误会,佛经曰:‘有就是无,无就是有。’我表面上对他客气,其实是对他不客气;而我表面上对你不客气,内心就是对你客气呀!”丘浚听了,二话不说,举手朝和尚脸上打去,一边打一边说:“如此说来,我打你就是敬你,不打你就是不敬你。”直打得和尚面红耳赤,却又不能辩解。最后,他表示不敢再拿佛经上的言论来为自己狡辩了,丘浚这才住手。
丘浚这样做,是将和尚说的论据返还给他,使他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借题论辩运用、掌握得好的人,可以借对方话题来封住对方的嘴巴。
明朝绍兴府的小公子有一天抢了另一小孩的毽子,把人家惹哭了,刚好徐文长路过,就把毽子从小公子手里夺过来,归还给那个小孩。谁知小公子由于平时娇宠惯了,哪受过这样的气,他一下子大哭大闹起来,还说徐文长欺负他。于是,家丁就把徐文长押上堂去面见知府。知府厉声喝道:“你欺侮我的孩子,就是目无本知府,你可知罪?”徐文长冷笑道:“据我看,您大人才是不知罪呢!”知府大喝道:“我何来有罪?”徐文长说:“你家小公子一早在踢毽子,大人必知道这毽子上有羽毛,下有铜钱,铜钱上印的是嘉靖皇帝年号。小公子如今竟然手提毫毛,脚踢万岁,岂不是欺君罔上?常言道:‘子不教,父之过。’大人又该当何罪?”徐文长这一招果然厉害,他针对知府借题发挥的做法,借来了更大的题——脚踢万岁,来整治知府,使知府无论如何也吃不消如此“大罪”了,不得不赶忙赔笑道:“好吧好吧,大家谁也不要为难谁吧!”徐文长这才罢休。临走的时候,知府还客气地亲自把他送出衙门。
论辩双方往往会各不相让,如果不能给对方以有力的打击,自己就会一直处于被动挨打的局面。只有抓住对方话题中的辫子,用锋利言辞驳斥对方,才能一招制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