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求古诗词赏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8:31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5:34

《过零丁洋》文天祥1.首联写了个人和国家的两件大事:A.因科举而走入仕途B.在国家危急存亡之关头,起兵勤王抗元。颔联写国家河山破碎,局势危急。个人的命运也动荡不安。国家命运与个人命运紧密相连。历尽艰辛万苦。颈联上句追念当年兵败福建时,犹念国事的心情。下句写目前不幸被俘的孤独处境,巧妙地借惶恐滩和零丁洋两个地名写出形势的险恶和境况的危苦。2.赏析:“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古往今来,人难免一死,为拯救祖国而死,舍生取义,一片丹心将垂于史册,映照千古。这两句诗直抒胸臆,*慷慨,豪气纵横,表明诗人舍生取义的决心,誓死报国的耿耿忠心,充分体现了他的民族气节。

2《使至塞上》王维 1.赏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边塞荒凉,没有什么奇观的景象,远处独起炊烟,因此称作“孤烟”,孤字写出了景物的单调,紧接着一个“直”字却又表现了它的劲拔、坚毅;沙漠没有山峦林木,那横贯其间的黄河,就非用一个“长”字来表达的感觉不可。这样,一直一圆,不仅准确的描绘了沙漠的景象,而且表达了作者深切的感受,诗人把自己孤独的情绪巧妙的融化在广阔的自然景象的描绘之中。

3《闻王昌龄左迁龙标遥有此寄》李白1.首句作者运用典故,其中杨花飘落,子规啼叫,含有飘零之感,离别之恨,情在景中,情景交融。第一句中过五溪,见迁谪之艰难,道路之荒远,并能从中见出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之情。2.赏析“我寄愁心与明月,随风直到夜郎西”:人隔两地,心情难达,而明月在天,千里可共,所以要将自己的愁心寄与明月,随风飘到夜郎西。诗人将对友人遭遇的不平、关切、怜惜与同情一并概括在“愁心”二字里,又设想将愁心托付给明月,陪伴友人西去,这一形象化的构思,使全诗具有深远的意境,余味不尽。

4《登飞来峰》王安石 赏析“不畏浮云遮望眼,只缘身在最高层” :“浮云”指遮住太阳的云,其深层含义是:阻碍社会的各种*力量。赏析:这句诗是说因为我站在最高一层,比浮云还高,因而浮云遮不住我的视线,作者由登高远眺的奇观,写自己的顿悟,阐明登高远眺的理趣,抒发自己登高远眺的豪情壮志。

5《左迁之蓝关示侄孙湘》韩愈 1.首联从朝奏夕贬展开,写被贬之速,这样对比因果的联系把皇帝决断的轻率,不闻忠言逆耳以及专断寡思的特点都强烈的表现出来。2.赏析:“欲为圣明除弊事,肯将衰朽惜残年”:诗人在情绪中流露出,把一个怀有忠心,敢除弊事的老臣贬谪远方是极度不公的,失望、愤怨、无可奈何的心情溢于诗外。

6《黄鹤楼》崔颢 1.首联中的“空余”的空是写黄鹤楼。颔联中的“空悠悠”的空写的是白云。黄鹤楼与白云相映更突出“空”的意境。2.赏析“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一去不复返”令人深感岁月不再、古人不可见之感,仙去楼空,惟余天际白云,悠悠千载怎不令人生发岁月悠悠,世事茫茫的无限感慨。3.赏析:“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这两句写远近景物且又暗用典故,远处晴川历历,近处芳草萋萋,其间历史故事,风流人物俱在这芳草之中,随时空转换而被湮没。

7《夜雨寄北》李商隐 1.一句中两个“期”字,先停顿后转折,一问一答,一扬一抑,思念友人,欲归不得的愁苦跃然纸上。2.赏析“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这两句中诗人想象了归家后向“君”追话今夜我思君而不得归时的情景,表达了作者对亲人的相思之情。

8《石壕吏》是杜甫的代表作《三吏》中的一篇,另两篇是《潼关吏》《新安吏》,他的《三别》分别是《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石壕吏》是一首叙事诗,它描述了差吏到石壕村乘夜抓人征兵,连年老力衰的老妇也被捉服役的故事,揭露了官残吏虐和兵役制度的黑暗,对战难中人民遭受的苦难深表同情。

9《书湖阴先生壁》王安石 1.这首七绝,从院内写到院外,写庭院,也是对主人的称赞,这样再写院外,才能把山水写得充满深情。2.“茅檐”代指庭院,静就是净,从屋舍的简朴、干净,可见主人的勤快,叫人感觉舒适,更有使人赏心悦目的花木各种各色,借此称赞主人富有生活情趣。3.赏析“一水护田将绿绕,两山排闼送青来”:诗人拟人的手法 ,将“一水”两山,写成富有人情的亲切形象,湾湾的河流环绕着葱绿的农田,正像母亲的双手护着孩子一样,着一“护”字,“绕”字也显得那么有情,门前的青山见到庭院这样美丽,主人这样爱美,也争相前来为主人的庭院增色添彩,顾不得敲门就推门而入,奉献上自己的一篇青翠。

10《山坡羊•潼关怀古》张养浩 1.这首诗描写了一幅潼关险峻的画面,第一层极言潼关形势险要,第二层写作者感慨,言战争灾难,第三层归纳全文主旨,层次之间通过“望西都,意踌躇,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来完成景与情之间的过渡。2.“如聚”“如怒”的好处:聚,使静态事物具有动态美,使人仿佛看到了群山竞相奔向潼关的情境。怒,使人觉得黄河如兽在咆哮,并联想到河水奔腾澎湃的情景。赏析“兴,百姓苦;亡,百姓苦”:这两句指出封建王朝的兴旺与灭亡带给百姓的都是灾难,指出封建统治的残酷。

11《题破山寺后禅院》常建1.“曲径通幽处”有的版本作“竹径通幽处”,你觉得“曲径”“竹径”哪个更好?为什么?答:“曲径”传达出幽深,藏而不露的意味,富有暗示性;而“竹径”一词则过于现实,*了读者的想象空间。2.赏析“山光悦鸟性,潭影空人心”:山光使鸟儿怡然自得,潭影使人的内心杂念消除净尽,这句诗描绘出了大自然的和谐景色,一个“悦”字写出了诗人的欢愉心情,“空”字更进一步表达了作者在此时此刻心中尘世杂念全消。

12《水调歌头》苏轼 1.本词前有一段小序,其作用是交代写词缘由。文中说的“子由”是苏轼的弟弟苏辙的字,他和苏轼苏洵并称文坛三苏。2.全词以问句开篇,上片问青天,下片问明月,归根到底是在问人生。3.词的上片写词人“欢饮”的想象,词中描绘了一个空明澄澈的境界,表现了对美好生活的追求,词的下片写“无眠”时对人生哲理的探求,全是词人的内心独白,从表达方式看主要是抒情。4.赏析“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世界上不可能有永远*的事情,人有欢聚,也必然有离别,这正是与月亮有圆有缺一样,原是自然界的规律。5.赏析“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这两句诗是说若是人能够健康长久的生活着,那么即使相隔千里,也因能够共赏明月而得到些许安慰吧,表达了词人对亲人的美好祝愿。

13《别云间》夏完淳 赏析此诗:此诗写出了诗人已抱必死的决心,但同时对生养自己的故乡又难以割舍的矛盾心理,同时也表现了诗*无畏的英雄气慨和炽热的爱国热忱。

14《醉花阴》李清照1.该诗之中写尽相思之苦的一句是:莫道不消魂,帘卷西风,人比黄花瘦。2.试分析词中景物、节令的描写对抒情所起的作用:该词以景渲染烘托,以物喻人。使无比深厚的相思之情展露在读者面前,白日,香烟萦绕,喻愁思。半夜,玉枕纱厨,寒冷且独处。黄昏,秋季孤独地把酒赏菊,愁情满怀,一阵秋风袭来,将帘子卷起,女词人更感形单影孤,发出了“人比黄花瘦”的感叹,以黄花喻人瘦,更使思亲之意、相思之情具体,展露无遗。全词只是写美好环境中的愁闷心情,突出这些美好景物的描写,目的是加强刻画她的离愁。

15《秋词》刘禹锡 作者前两句一反常调,标新立异,认为秋色更比春光好,以颂秋开篇。后两句写秋天万里无云,晴空里一只白鹤排云而上,“排”字使全诗的意境开阔,本句反映了作者豪迈的气概,借景抒情,表现了一种豁达乐观的情怀以及作者昂扬进取的精神。

16《赤壁》杜牧1.前两句点出此地曾有过历史风云,折戟沉沙而仍未销蚀,又暗寓岁月流逝而物是人非之慨。2.赏析“东风不与周郎便,铜雀春深锁二乔”:作者并不从正面写赤壁之战的过程及其在*上的后果,而是反说其事,并以两位美女的命运来反映赤壁之战对东吴*军事形势的重大影响,二乔的命运在这里形象地代表了东吴的命运,以小见大,深刻警策。

17《渡荆门送别》李白 1.全诗记下了作者初次离开故乡的观感和情思,颔联写的远景,画出了一幅气势磅礴的万里长江图。颈联写的是近景,写了俯视和眺望所见。2.诗人用一个“随”字,将群山与平野的位置逐渐交换,推移,真切地表现出来,写得活了,给人以空间感和流动感。一个“入”宇,仿佛江水流入碧空,流入荒漠辽阔的原野,流入大海之外。3.赏析“仍怜故乡水,万里送行舟”:诗人初次离开故乡,确实有些依恋不舍,但不说破,掉笔从对方写来,说故乡有情,不远万里,依依不舍送我这个远别故乡的人到楚地,愈觉情味无穷。

18《浣溪沙》苏轼 1.本词上片写景,描绘了三幅画面:山下小溪边,长着矮小娇嫩的兰花草;山上松间沙路洁净无尘;黄昏时潇潇细雨中杜鹃啼叫。2.赏析“谁道人生无再少?门前流水尚能西!休将白发唱黄鸡”:由西流的溪水,想到青春可以永驻,大可不必为日月变迁,人生衰老而叹息。此句借眼前之景感语人生哲理,写出了词人想青春长驻,返老还童的愿望,表现作者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人生态度和旷达乐观的性格。

19《归园田居》陶渊明 本文用语平淡自然,全诗意境醇美,在平淡与幽美,实景与虚最的相互补衬下相映生辉,柔和完美。尾句表达了诗人宁可归隐田园也不愿与世俗同流合污的品行。

20《过故人庄》孟浩然 1.诗中写主客之间相聚、相饮、相谈内容的诗句是: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2.诗中的颔联以由近到远的顺序写景,其中“合”写出了树木的繁茂,“斜”写出了青山的遥远。该联描绘出—派山村优美的风光,给人以清新愉悦的感受。3.尾联的“就”与首联的“邀”相呼应,表现了老友间真挚的感情和作者对田园生活的喜爱。

21《钱塘湖春行》白居易 1.本诗二至六句一句一景,在动态的描绘中写出了西湖景色的清丽明快,生机勃勃。这些景物依次是春水初平、早莺争树、燕啄春泥、乱花迷眼、浅草萌发。2.在前六句中诗人已把西湖春色描绘得十分美好,在结尾处却说自己“最爱”湖东的白沙堤。至于白沙堤怎么可爱,除点明“绿杨阴里”外,诗人未做任何解释,你觉得诗人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可以让读者根据前面的描写,充分发挥联想和想象,从而取得“含不尽之意见于言外”的效果。 .

22《游山西村》陆游 1.本诗巧妙地运用了主人与客人对话的写法,描绘出了这次愉快的游历生活的情景.“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表现了农家主人热情好客的淳朴风尚。2.怎样理解“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山重水复”写地形复杂,变化无穷;“疑”是作者的主观感受,“又一村”则写出自己的欣喜之情。现用这句来比喻人在遇到困难中会生出许多希望(或:找到解决困难,摆脱困难的方法。)

23《观沧海》曹操 1.本诗中“水何”六句正面描写大海,其中真正描写大海的诗句只有两句。抓住了海水形态变化进行大笔勾画,写出大海变化万千的特点。“洪波涌起”仅四字就展现出了大海那种波澜壮阔的气势,“涌”字写出了海水遇到大风就会掀起起轩然大波的情状。2.赏析“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汉灿烂,若出其里”:这四句诗写出了大海吞吐日月星辰的景象,而这形象正是诗人形象的化身,他借此抒发想建功立业的愿望,表现了诗人宽大的胸怀和豪放的气魄。

24《次北固山下》王湾1.“风正一帆悬”,以“一帆悬”之小景,写出了“两岸阔”之大景的神韵,为后人所称道。2.这首写景诗通过描写在北固山下所见的长江的景色,表达了自己的客游他乡的思念之情。3.描绘“海日生残夜,江春入旧年”的图景:当残夜还未消退之时.一轮红日已从海上升起.将驱尽黑暗;当旧年尚未逝去,江上已呈露春意,将赶走严冬。赏析:本句在描述自然的时序交替中蕴含哲理,“生”说明旧事物中已孕育着新的生命,景中出理,“入”是说新春提前闯入旧的一年,景中出情,思乡而不低沉。引导人们产生对未来美的遐想,给人以乐观、积展、向上的力量。

25《望岳》杜甫 1.“齐鲁青未了”一句表现了泰山的高大,“造化钟神秀”一句描写了泰山的神奇秀丽,“决眦入归鸟”一句蕴藏了诗人对祖国河山的热爱。2.本诗中每联都有“望”的意思,首联是远望,颔联是近望,颈联是细望,尾联是俯视。3.赏析“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只有不怕困难,敢于攀登绝顶,才能俯视一切,傲视群雄.

26《西江月》辛弃疾 这首词上片多从听觉角度描述,意在衬托夏夜的静寂,下片则写视觉效果,“忽见”一词表现词人的喜悦之情。

27《如梦令》李清照 1.与“误入藕花深处”相照应的语句是“沉醉不知归路”,它写出了夏日饮游的欢乐。2.赏析“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所描绘的图景及表达作用:暮色苍茫的天空里,突然出现一群雪白的鸥鹭,与湖面碧绿的莲叶交相辉映,宁静的湖面上空,突然奏响人声、鸟声和水声的交响乐章,与前面“沉醉”意境相呼应,游人刚从沉醉中惊醒过来,又立即陶醉在迷人的自然景色之中,令人心动。

28《龟虽寿》曹操1.前四句以神龟、螣蛇为喻,揭示了宇宙万物有生必有死、有始必有终的自然规律,说明了人的生命有限。2.成语“老骥伏枥”比喻有志的人虽年迈而仍有雄心壮志。3.“不但在天”是对“天命”的否定,“养怡之福,可得永年”强调了人主观作用的重要。4.“幸甚至哉,歌以咏志”是“乐府诗”惯用的结尾句,虽每首均有,但我们透过“咏志”一说仍可看出作者本诗的目的。5.品析五至八句的思想(老骥伏枥…壮心不已):是全诗的核心,化消极为积极,反映了诗人积极进取的人生态度.表现一种生命不息,奋斗不止的决心和永不停息的壮志。

29《观书有感》朱熹1.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作者微妙难言地读书感受。2.对“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的理解:只有不断地学习新知识才能达到新境界。

30《相见欢》李煜 1.“月如钩”点明是夜晚仰望之景.月是残缺之月,更添愁意.“寂寞…”句点明季节是秋季,此是俯视。2.赏析“剪不断…是离愁”:“丝”乃“思”之谐音,此处用丝作喻体,新意尽出,以千丝万缕之“剪不断,理还乱”形容愁思之纷繁和难解,只有对离愁体验、感受深的人,才能将离愁表述得如此真切,如此深刻,这是以有形喻,它使看不见摸不着的思维活动,获得了神奇的立体性和可视性,使所要表达的愁情更鲜明更深刻。

31《清平乐》辛弃疾 这首词头两句写景,茅屋、小溪、青草,本来是农村司空见惯的东西,但将它们组合成—个画面,却显得格外清新优美。后六句写人,通过翁媪打趣闲谈、大儿锄草、中儿编织鸡笼、小儿卧剥莲蓬这样简单的情节安排,就描画出一幅富于田园特色的生活景象。表现出词人喜欢农村和平宁静生活的思想感情。

32《春望》杜甫 赏析“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作者因感时,故看到花亦溅泪,惟其恨别,故听到鸟鸣为之惊心。作者以己观物,以物拟人,借物之情写人之情,表达了自己感伤国事,怅恨离别之意。

33《论诗》赵翼 1.理解“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领*数百年”:此两句肯定了各个时代都有自己的天才诗人,以富有创造性的诗篇,领导当代诗坛,开一代新诗风,同时,指出诗歌是发展的,诗人应不断创新。所得启示:①我们要有勇气超越古人;②把握时机,铸就辉煌;③人什么时候都不能妄自菲薄;④没有常胜将军,把握好现在就行。

34《送杜少府之任蜀州》王勃1.品味“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简述对其蕴含哲理的理解:诚挚的友谊可以超越时空,缩短距离。2.说说此诗为什么在古代送别诗中别具一格:此诗摆脱了其他送别诗伤感、低沉的情调,表现了开朗、乐观、豪放的情怀。

35《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岑参 1.诗人用奇特的比喻“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描绘出风卷飞雪骤然而至的壮美景象,使人忘记了边塞的苦寒,沉浸在春意盎然的美景之中。2.诗的最后四句写分别的情景,诗人看着“雪上空留”的马蹄印,他想到了些什么:A对友人离去的留念;B为友人长路漫漫的担忧;C对自己归期难料的惆怅。

36《雁门太守行》李贺 1.首句写景又写事,渲染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险形势。二句写守城将士严阵以恃,借日光显示守军威武雄壮。三、四句分别从声色两方面渲染战场的残酷。五、六句写部队黑夜行军和投入战斗。2.分析“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猛,及双方力量悬殊,守军将土处境艰难等淋漓尽致地揭示出来。

37《无题》李商隐 诗中“春蚕”两句说的是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诗人设想女方,你同意这个说法吗?“春蚕”两句比喻对爱人的思恋到死才能停止。“丝”与“思”谐音,暗指“相思”。下一句用蜡烛燃烧时流下的蜡汁喻“相思泪”,表达对爱情无比坚贞,有此疾情苦意,方能出此惊人奇语,因此“春蚕”二句可以说是诗人自己。“晓镜”两句是由己方推及对方,选取“晨妆”“夜吟”两个典型事例,抒发女方沉浸在无限痛苦的相思之中。

38《天净沙·秋思》马致远1.“断肠人在天涯”一句在全曲中的作用:卒章显志,点明全曲主旨,“断肠人”一语道尽千百年来游子的思乡之情。2.描绘本词所创作的画面:一个秋日的黄昏,荒凉的古道上,西风劲吹.落叶纷飞;道旁,缠着枯藤的老树上,鸦雀已经回巢.不时的啼叫几声,不远处,在小桥流水近旁的稀疏村舍里,人们正在准备着晚餐。这时,一个人牵着一匹瘦马独自缓缓行走在古道上,太阳快要落山了.他将投宿何方呢?

39《十一月四日风雨大作》陆游 诗歌首句中的一个“僵”宇,写出了诗人晚年生活的凄凉,第三句既是眼前现实情景的描绘,又象征了南宋王朝的处境和命运岌岌可危;全诗抒发了强烈的爱国情怀。

40《己亥杂诗》龚自珍l.诗人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2.赏析“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以拟人化手法将落花写成有感情的,说是即使化作了春泥还要护花.用以比喻诗人虽辞官归隐离京,仍然要象落花变春泥再护花一样,对社会,对国家还要竭尽心力。比喻新颖,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内心深处的炽热的爱国热情。

41《茅屋为秋风所破歌》杜甫1.从写景的角度,本诗主要写了秋风,秋雨,连接这两部分的过渡词语是“俄顷”。2.“自经丧乱少睡眠,长夜沾湿何由彻”中的“丧乱”指安史之乱;“何由彻”和前面的“未断绝”照应,表现了诗人既盼雨停,又盼天亮的迫切心情,而这种心情又是“破屋漏雨,冷衾似铁”的艰苦处境激发出来的。3.读到“床头屋漏无干处,雨脚如麻未断绝”,再联系前两自然段内容,可以用“破屋偏逢连阴雨.漏船又遇打头风”这句俗语来形容杜甫当时的处境。4.理解“安得广厦千万间,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这句话表明诗人美好的愿望表现了作者忧国忧民的思想.

42《南园》李贺 本诗设问起句,直抒胸臆,生动地表达了诗人急切的救国心愿。后两句再用设问,从反面衬托诗人投笔从戎的强烈愿望,也进一步抒发了怀才不遇的愤*怀。

43《望江南》温庭筠 首句“梳洗罢”仅三宇就概括出思妇为迎接归人而精心地梳洗打扮,表现出她切盼重逢的心情。“独倚”句十分感人,“独”字凸现思妇的孤寂之感;“倚”字表现等待已久,为下句“过尽千帆”写思妇的等待之久和江上的船只之多,反映出思夫失望之深。“斜晖脉脉水悠悠,肠断白苹洲”两句景中寓情,情景交融。斜晖含情脉脉,江水悠悠远去,只见白苹洲上芳草萋萋,苹花摇曳,怎不令人愁肠寸断。本词以精粹的语言含蓄深刻地写出了思妇的悠悠相思之情,言简意丰,令人回味无穷。

44《饮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不好,“见”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而“望”即有意远看,改“望”后此篇神气索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坳、飞鸟入林的景象。品析其深层含义:鸟儿在空中经受了风雨严寒的折磨,倦而知还。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4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1.品析“欲济无舟楫”的含义:此句本义讲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喻义为想为官而无人引见。暗示作者希望得到对方的援引。2.尾联用典故,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希望出为世用的急切心情。“观”字照应诗题“望”;“垂钓”照应“湖水”。

46《行路难》李白1.“冰塞川”“雪满山”正面写行路难,象征世途艰难,颇具比兴意味。2.“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引吕尚、伊尹的事例*,希望得到皇帝重用。3.诗人连用了停、投、拔、顾四个连续的动词,形象地显示出内心的苦闷抑郁。末尾句表现了诗人坚定的理想和信念,反映了诗人倔强的性格和开阔的胸怀。4.赏析“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诗人坚信尽管前进的道路坎坷,但终有一天会乘风破浪,挂上船帆,横渡沧海,到达理想的彼岸。

47《观刈麦》白居易 前十二句为第一部分,描写盛夏麦收时节农家辛苦繁忙的景象,揭示了农家的辛苦。第二部分包括中间八句,写道旁拾麦妇痛苦悲惨的生活境遇,揭示了赋税的繁重,讽喻了社会的不公。末尾六句是第三部分,主要写诗人面对农民的悲惨境况而深感愧疚不安。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全诗无议论,叙述、描写时多用白描手法,语言平白如话,但在字里行间却充满了对劳动者的同情和怜悯。

48《渔家傲》范仲淹“千嶂里,长烟落日孤城闭”,本句写出了塞外的壮阔风光和严峻的军事形式。展现在人们眼前的是一幅充满肃杀之气的战地风光画面,特别是“孤城闭”三字它隐隐透露宋朝不利的军事形势。

49《破阵子》辛弃疾1.表理作者壮志难酬。使整首词的风格由雄壮变得悲壮的一个词是“可怜”。词中“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表达了作者报国的理想。2.这首词前九句追忆往事,豪情满怀,结尾一句,词意陡转,点出理想与现实、希望与失望等多重矛盾.3.赏析“可怜白发生”:从“了却”、“赢得”的豪情壮志的抒发到“白发生”的现实情形的写照,诗人的情感由最激越一下子跌入最低谷,空有壮志、报国无门的愤懑和年事已高、功业未成的悲伤如火山喷发,令人落泪。4、“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两个比喻生动地描写了惊险激烈的战斗场面,刻画了一个杀敌报国,冲锋陷阵的英雄形象。

50.《汉江临眺》王维 描写了汉江雄浑壮阔的景象,它接“三湘”,通“九派”,烟波浩渺,滔滔远去,仿佛流向天外,两岸青山重重,迷迷蒙蒙,时隐时现,若有若无。诗人乘舟向前,只见水光按天,前面的城郭仿佛在水面上浮动;波涛汹涌,浪拍云天,恍若使天空也为之摇荡起来。全诗气势浩大,意境优美,像一幅色彩素雅,格调清新的水墨山水画。

5l《宣州谢眺楼饯别校书叔云》李白1.一二句生动显示了诗人郁结之深,忧愤之烈,心绪之乱。2.三四句写景壮阔明朗,表现出诗人豪迈阔大的胸襟。3.五六句承高楼饯别分写主客双方。4.七八句渲染双方的意兴,在悲怆中颇显高昂乐观。5.赏析“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这个比喻奇特而富有独创性,同时又自然贴切,富于生活气息。作者很自然地由排遣烦忧的强烈愿望中引发出“抽刀断水”的意念。这个细节生动地显示出诗人力图摆脱精神苦闷的要求。

52《浣溪沙》晏殊1.去年之人,看似写景,实则写情。“去年”“旧”都暗含着物是人非、时光不再的感叹。又以夕阳将尽之景道出对旧时美好时光的流连之情和感伤之意,更蕴含着对人生易逝的感慨。2.赏析“无可奈何花落去,似曾相识燕归来”:此句用燕子的“来”反衬时光的“去”,增加了诗人对春光逝去的惋惜之情,花开花落是自然规律,所以人是无可奈何的,燕子每年都回来寻旧巢,所以说似曾相识。这是作者对时光流逝的慨叹。

53.《江城子•密州出猎》苏轼l.这首词上片写出猎盛况,下片抒报国之情。作者以魏尚自许,借典喻志,表现出词人渴望报效国家、为国立功的急切心情。最后一句表现出作者欲驰骋沙场、杀敌报国的爱国之志。2.“遣冯唐”的典故表达了作者希望重新受到朝廷重用的愿望。“射天狼”表达了作者要竭尽全力抵御入侵者,为国立功的决心。 交融。斜晖含情脉脉,江水悠悠远去,只见白苹洲上芳草萋萋,苹花摇曳,怎不令人愁肠寸断。本词以精粹的语言含蓄深刻地写出了思妇的悠悠相思之情,言简意丰,令人回味无穷。

44《饮酒》陶渊明“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改成“望”好不好?不好,“见”表明诗人看到山不是有意为之,而是采菊之间无意中山的形象忽然映入眼帘;而“望”即有意远看,改“望”后此篇神气索然。“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两句写了日近黄昏、云入山坳、飞鸟入林的景象。品析其深层含义:鸟儿在空中经受了风雨严寒的折磨,倦而知还。作者以飞鸟自喻,以飞鸟倦而知还来表达他弃官归隐的惬意情怀。

45《望洞庭湖赠张丞相》孟浩然1.品析“欲济无舟楫”的含义:此句本义讲想渡过洞庭湖,却没有舟楫,喻义为想为官而无人引见。暗示作者希望得到对方的援引。2.尾联用典故,含蓄地表达出诗人希望出为世用的急切心情。“观”字照应诗题“望”;“垂钓”照应“湖水”。

全文太长还有8接

参考资料:www.mc.e21.cn/mcjky/ShowArticle.asp?Artic ... 60K 2009-12-17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5:34

八阵图
功盖三分国,名成八阵图。
江流石不转,遗恨失吞吴。

蜀相
丞相祠堂何处寻,锦官城外柏森森。
映阶碧草自春色,隔叶黄鹂空好音。
三顾频烦天下计,两朝开济老臣心。
出师未捷身先死,长使英雄泪满襟。

客至
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花径不曾缘客扫,蓬门今始为君开。
盘飧市远无兼味,樽酒家贫只旧醅。
肯与邻翁相对饮,隔篱呼取尽馀杯。

赠花卿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有几回闻。

登高
风急天高猿啸哀,渚清沙白鸟飞回。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万里悲秋常作客,百年多病独登台。
艰难苦恨繁霜鬓,潦倒新停浊酒杯。

贫交行
翻手为云覆手雨,纷纷轻薄何须数。
君不见管鲍贫时交,此道今人弃如土。

佳人
绝代有佳人,幽居在空谷。
自云良家子,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万事随转烛。
夫婿轻薄儿,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鸳鸯不独宿。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5:35

*诗词<沁园春雪>赏析

这首词写于1936年2月。遵义会议确立了*在全党全军的领导地位。*率长征部队胜利到达陕北之后,领导全党展开反抗日本帝国主义侵略的伟大斗争。在陕北清涧县,*曾于一场大雪之后攀登到海拔千米、白雪覆盖的塬(塬 yuán :我国西北黄土高原地区因流水冲刷而形成的一种地貌,呈台状,四周陡峭,顶上平坦。)上视察地形,欣赏“北国风光”,过后写下了这首词。
这首词分上下两片。上片描写北国雪景,展现祖国山河的壮丽;下片由祖国山河的壮丽引出英雄人物,纵论历代英雄,抒发诗人的抱负。
北国风光,千里冰封,万里雪飘。
这三句总写北国雪景,把读者引入一个冰天雪地、广袤无垠的银色世界。“北国风光”是上片内容的总领句。“千里”“万里”两句是交错说的,即千万里都是冰封,千万里都是雪飘。诗人登高远望,眼界极为广阔,但是“千里”“万里”都远非目力所及,这是诗人的视野在想像之中延伸扩展,意境更加开阔,气魄非常宏大。天地茫茫,纯然一色,包容一切。“冰封”凝然安静,“雪飘”舞姿轻盈,静动相衬,静穆之中又有飘舞的动态。
望长城内外,惟余莽莽;大河上下,顿失滔滔。
“望”字统领下文,直至“欲与天公试比高”句。这里的“望”,有登高远眺的意思并有很大的想像成分,它显示了诗人自身的形象,使人感受到他那豪迈的意兴。“望”字之下,展现了长城、黄河、山脉、高原这些最能反映北国风貌的雄伟景观,这些景观也正是我们伟大祖国的形象。“长城内外”,这是从南到北,“大河上下”,这是自西向东,地域如此广袤,正与前面“千里”“万里”两句相照应。意境的大气磅礴,显示了诗人博大的胸怀,雄伟的气魄。“惟余莽莽”“顿失滔滔”分别照应“雪飘”“冰封”。“惟余”二字,强化了白茫茫的壮阔景象。“顿失”二字,则写出变化之速,寒威之烈,又使人联想到未冰封时大河滚滚滔滔的雄壮气势。这四句用视觉形象,赋予冰封雪飘的风光以更为具体更为丰富的直觉,更显气象的奇伟雄浑。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欲与天公试比高。
“山舞银蛇,原驰蜡象”的动态描写,都有活泼奔放的气势。加上“欲与天公试比高”一句,表现“山”“原”与天相连,更有一种奋发的态势和竞争的活力。“山”“原”都是静物,写它们“舞”“驰”,这化静为动的浪漫想像,固然因在大雪飘飞中远望山势和丘陵绵延起伏,确有山舞原驰的动感,更因诗人情感的跃动,使他眼前的大自然也显得生气勃勃,生动活跃。
须晴日,看红装素裹,分外妖娆。
前十句写了眼前的实景,而这三句写的是虚景,想像雪后晴日当空的景象,翻出一派新的气象。雪中的景象在苍茫中显得雄伟,雪后的景象则在清朗中显得娇艳。“看”字与“望”字照应;“红装素裹”,把江山美景比做少女的衣装,形容红日与白雪交相辉映的艳丽景象。“分外妖娆”,赞美的*溢于言表。
江山如此多娇,引无数英雄竞折腰。
这两句是上文写景与下文议论之间的过渡。“江山如此多娇”承上,总括上片的写景,对“北国风光”作总评;“引无数英雄竞折腰”启下,展开对历代英雄的评论,抒发诗人的抱负。这一过渡使全词浑然一体,给人严丝合缝、完整无隙的感受。
祖国的山河如此美好,难怪引得古今许多英雄人物为之倾倒,争着为它的统一和强大而奋斗。一个“竞”字,写出英雄之间激烈的争斗,写出一代代英雄的相继崛起。“折腰”的形象,展示了每位英雄人物为之倾倒的姿态,并揭示了为之奋斗的动机。
惜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弯弓射大雕。
以“惜”字总领七个句子,展开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诗人于历代帝王中举出五位很有代表性的人物,展开一幅幅历史画卷,使评论得以具体形象地展开,如同翻阅一部千秋史册,一一加以评说。一个“惜”字,定下对历代英雄人物的评论基调,饱含惋惜之情而又有批判。然而措词极有分寸,“略输文采”“稍逊*”,并不是一概否定。至于成吉思汗,欲抑先扬,在起伏的文势中不但有惋惜之极的意味,而且用了“只识”二字而带有嘲讽了。“弯弓射大雕”,非常传神地表现了成吉思汗只恃武功而不知文治的形象。
俱往矣,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
“俱往矣”三字,将中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一笔带过,转向诗人所处的当今时代,点出全词“数风流人物,还看今朝”的主题。“今朝”是一个新的时代,新的时代需要新的风流人物。“今朝”的风流人物不负历史的使命,超越于历史上的英雄人物,具有更卓越的才能,并且必将创造空前伟大的业绩,这是诗人坚定的自信和伟大的抱负。
这首词画面雄伟壮阔而又妖娆美好,意境壮美雄浑,气势磅礴,感情奔放,胸怀豪迈,颇能代表*诗词的豪放风格,是中国词坛杰出的咏雪抒怀之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1 15:35

有个细致的分类吗?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