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论语十则断句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17:49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6:21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
子乎?”(《学而》)
2、子曰:“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为政》)
3、子曰:“学而不思则闰;思而不学则殆。”(《为政》)
4、子曰:“由,诲女知之乎!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为政》)
5、子贡问曰: “孔文子何以谓之‘文’也?”子曰: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是以谓之‘文’也。”(《公冶长》)
6、子曰:“默而识之,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何有于我哉!”(《述而》)
7、子曰:“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其不善者而改之。”(《述而》)
8、子曰:“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雍也》)
9、子在川上,曰:“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子罕》)
10、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卫灵公》)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8 06:21

《〈论语〉十则》教学设计
  河北省唐山市第七十五中学 陈光
  ◆ 教学目标
  (一)知识与能力目标
  1.初步理解浅易文言文
  2.能准确朗读并熟练背诵默写课文
  3.能够读、写、理解“子曰、愠、罔、殆、矣、诲、弘毅、士、凋、恕、欲”等词语。
  4.学习《论语》中名言警句的简单应用。
  5.简单了解孔子及《论语》
  (二)过程及方法目标
  诵读理解 交流质疑 教师点评 全文背诵 学以致用 积累拓展
  (三)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目标
  1.感受孔子伟大人格魅力,了解他以“仁”为核心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理想以及为人处事的态度、做法和人生价值观,提高个人思想修养。
  2.联系自身经历,体会课文内涵,端正人生态度,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学习观。
  ◆ 教学重点
  朗读、背诵、默写文章,评点课文内容,精讲难点章节
  ◆ 教学难点
  深层理解〈论语〉内涵,触动学生心灵,感受“至圣先师”的伟大人格
  ◆ 教学方法
  1.诵读法。教师对学生做朗读指导,正音断句。
  2.学生互相质疑法。学生将自己的疑难当堂提出,学生互答。(也可采用学习小组集中质疑,再互相解答法)。
  3.归纳、总结法。将本文涉及到孔子、《论语》体裁及主要内容、本文中涉及到的成语、名言、警句等进行归纳记录。
  4.教师评点法。教师针对学生理解进行评点指导,形成统一的、正确的认识。
  5.延伸应用法。针对本文内容大多通俗易懂的特点进行延伸应用练习。
  ◆ 教具准备
  多媒体CAI课件 运用POWERPOINT系统
  ◆ 学生课前准备
  1.找4-5名学生以“己所不欲,勿施于人”为主题排练一小品,情节简单明快,用时3~4分钟。
  2.学生搜集、了解有关孔子及《论语》资料,做好上课准备。
  ◆ 教学说明
  因我所教班级每周有一节学生国学演讲课,主要内容为《四书五经》中名言或片段,因此学生对孔子及《论语》比较熟悉,故此在对这两者的处理上可以比较简略。
  ◆ 课时安排
  2课时
  第一课时
  ◆ 教学要点
  整体感知文章,朗读、分析文章内容。进行简单应用拓展。
  ◆ 教学步骤
  (多媒体课件展示孔子像,背景音乐为古筝曲《高山流水》,进入上课时间)
  一、导语
  教师在黑板板书繁体“圣”字,由学生识读并分析这个字特点,明确“耳、口皆为王,是为圣”,说明人们把能听、能说,胸中有韬略、有学识、品德高的人称为“圣人”。有一个人被称为“至圣先师、万世师表”,(板书这八个字)可见这个人的厉害了。这个人还被联合国列为“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之首,(板书“世界十大文化名人”),今天在联合国还有他的塑像,可见这个人的影响力之大了,这个人是谁?(学生回答)对,他就是孔子。就是我们大屏幕上这个人。对于孔子,大家都不太陌生,而记录孔子生平的那本书《论语》,大家可能也不陌生吧,历史课上老师也已经教过了,那位同学来介绍一下孔子和<论语>的有关内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