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关于近地小行星的编号来源,是怎样的?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0:1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23 12:34

按照国际上的规定,对新发现的小行星,在计算出它的运动轨道以后,还必须有两次以上在离地球最近的位置观测到它,才给它编号和命名。最先被发现的小行星,也就是谷神星,被编为第1号,智神星被编为第2号,其他小行星的编号也是按照被发现的先后次序来定的。现在已经被编号和命名的小行星已经有5000多颗。

我国观测小行星的工作,是从本世纪才开始的。1928年,我国的天文学家张钰哲,在美国叶凯士天文台,用60厘米的反射望远镜,发现了一颗小行星。这是我国的天文工作者发现的第一颗小行星,这颗小行星后来就命名为“中华”。新中国成立以后,中国科学院紫金山天文台进行了大量的预测工作,先后发现了400多颗小行星,其中有54颗小行星已经正式编号,有41颗小行星已经正式命名。

从谷神星的发现到现在,只经过180多年,但是在这180多年的时间里,人们对小行星的认识却发生了多次变化。人们最初只认为在火星轨道和木星轨道之间,只能存在一颗行星,甚至还不承认第二颗小行星的发现。但是,现在人们已经知道了有一条密密麻麻的小行星带,横贯在火星和木星之间。为了纪念在发现小行星方面最初做出贡献的皮阿齐和奥伯斯,国际上把第1000颗小行星命名为皮阿齐,而把第1002,号小行星命名为奥伯斯。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