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6:18
共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08:20
诸葛亮本山东琅琊阳都人(今山东省临沂市沂南县),他的父亲诸葛圭曾做过泰山市副*,可惜在其八岁那年,父亲不幸早逝,诸葛亮随同被袁术任命为豫章(今南昌)*的叔父诸葛玄赴任,但仅过了两年,叔父也病故了,无奈诸葛亮只能带着弟弟妹妹们投奔了荆州的刘表,开始了躬耕于南阳的寄人于篱下的生活。诸葛亮曾经在《前出师表》中自叙“臣本布衣,躬耕于南阳,苟全性命于乱世,不求闻达于诸侯。”因其一句话,害苦了现代的两座城市,南阳和襄阳争打诸葛亮这位名人牌,那么诸葛亮究竟是躬耕于南阳的卧龙岗还是襄阳的古隆中?历史学家给出的答案是此说并不矛盾,因东汉时设置的南阳郡就包括了今之襄阳。但笔者心中总有一个疑问,从诸葛亮生平年代结合古三*阀割据地形图考察,其于公元197年离开豫章,投奔刘表,但此时的南阳郡并不在刘表手中,而是在军阀张绣手里,虽然刘表与张绣交好,但既然是投奔刘表,何以却寄身于张绣地盘?莫非诸葛亮先是到了南阳某处譬如卧龙岗,落下脚之后,才投师访友,因师从水镜先生司马徽才移住到了襄阳的古隆中?不是没有这种可能,否则历史上不会无缘无故的留下一个南阳卧龙岗的史迹,前有因,后就有果。诸葛亮的叔父诸葛玄本就是袁术的手下,南阳郡早在公元192年以前也一直被袁术所割据,诸葛家族与南阳应该是有渊缘的,奈何史书对象诸葛玄这样的过渡人物一笔带过,语焉不详。结合诸葛亮在《前出师表》中所言,从豫章来到南阳后,诸葛亮在师从水镜先生之前的这两年时间里(公元197-199年),确实只想做一介布衣,在目睹东汉末年军阀连年征战的乱世中只想躬耕垄亩,保全性命,不求闻达。只是在和徐庶等人师从司马徽之后,诸葛亮才志存高远,来到了南阳和荆州之间的襄阳,而此时的襄阳早就已经被刘表所占领,由于诸葛家族与荆州地界的豪族错综复杂的关系,如他的姐姐嫁给了当地豪族大姓蒯家蒯良的大儿子蒯祺,二姐嫁给了庞家的庞山民为妻。当时荆州的地方势力是以庞、习、黄、蒯、蔡为首的仕族所把持,所以诸葛亮在荆州地界*上是有依靠和指望的。那么诸葛亮在隆中究竟隐居了多少年?他在这段蛰伏的日子里都做了哪些出山前的准备?从空间上来说,诸葛亮在南阳共计呆了十年,准确的说,在隆中隐居了八年,即公元199年拜水镜先生司马徽为师到公元226年被刘备三顾茅庐邀请出山。在这段时间里,诸葛亮完成了他做为*谋略家和军事家的文韬武略,他以冷静而缜密的心思对天下大势洞若观火,从而形成了他关于三国鼎立的非凡见解,完成了他超凡脱俗、条理清晰的《隆中对》,让一生颠沛流离,惶惶不安的刘备完全折服于他这位足不出户,却谋动天下的山野村夫三寸不烂之舌下,从而惊为天人深信不疑,开始了蜀汉君臣风云际会的开天之作。诸葛亮之所以隐居在南阳邓县隆中,其中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是其师从当时“江南第一名士”司马徽,司马徽祖居颍川阳翟(今河南禹州),因避战乱,而寓居襄阳,诸葛亮与司马徽之间是亦师亦友的关系,司马徽是一位大隐于世的高人,其于天文地理,兵法布阵都有很深的研究,且与当地名士如庞德公等人交往甚密,正是因为这种关系,很有可能是司马徽引荐,诸葛亮的大姐二姐才嫁给了当地豪族子弟蒯祺和庞德公(庞山民),诸葛亮一家人与当时的上流社会保持着错综复杂的关系。当时聚集在司马徽身边的还有诸葛亮的好朋友徐庶和崔州平等人,这些人志同道合,书生意气,可以想见当时这群名士们的绰约风流和无处不在的踌躇满志,他们饮酒作诗,高歌述怀,尽显名士风范。诸葛亮既出生于名门仕宦,自然天纵聪明,在司马徽亦师亦友的精心呵护下,饱读兵书,韬光养晦,为其步出隆中打下了坚实的基础。其二,诸葛亮来到南阳郡后只有十六岁,短短十年间,在中原大地饱受战火蹂躏的战乱年代,他能平心静气的处变不惊,把自己从一介布衣书生锻造成荆襄之间闻名遐迩的“卧龙”,这份定力和毅力也是常人所难以想像的,他虽然躬耕于垄亩之间,但国事天下事却处处留心,事事关注,可以想见,他的军事思想以及谋略的形成过程之中,揉合了当时荆襄名士见解中的部分精华,这其中可能受司马徽的影响巨大。在这十年间,诸葛亮不仅系统的形成了自己多谋善断以及谨小慎微的风格,还因其对天下大势的不俗见解而受到当地名士推崇,而这其中,司马徽、庞山民、徐元直、崔州平、石广元、孟公威等人功不可没,这些人直接或者间接的充当了“卧龙”先生的说客和托儿。其三,做为魏晋之前独具特色的名士群中一颗耀眼的明珠,在这十年间,诸葛亮的艺术天份渐渐显露艺术造诣趋于精湛,一方面是他自己努力的结果,另一方面则是名师益友不断磨砺的结果。我们知道诸葛亮无论是在书法、音乐、绘画还是诗书方面都具有很高的成就,这与他在南阳的这十年之间的闭关潜心修练有关。书法方面,诸葛亮能写多种字体,篆书、八分、草书都写得很出色。而绘画方面,唐人张彦远曾考证,“诸葛武候父子皆长于画”。而在诸葛亮征讨南夷时,就曾针对夷人识画不识字而创造出了许多构图宏伟的画作,这些珍贵的画作宋朝时还保存在皇宫之中。在音乐方面,陈寿《三国志》曾载诸葛亮在隆中时“好为梁父吟”,“梁父吟”乃远古用作丧葬的一种民间乐曲,音调悲切凄苦。诸葛亮既善声乐又精于操琴,还是一位乐器的制作大家,曾作七弦琴和石琴,据说诸葛亮还传下了音乐理论专著《琴经》,而在文学诗书方面,因有流传千古的前后《出师表》和《诫子书》,我们不复多言。其四,诸葛亮在隐居隆中的这段时间内,完成了少年向青年的转变,其标志性事件是成婚娶妻,诸葛亮的妻子是当地名流黄承彦先生的女儿黄月英,又名黄硕。黄承彦本人即是荆襄当地名流,其性格豪爽且眼界和交游极广,黄本人还有一个极为显赫的身份,他是当时荆州地界最有权势的行政首长荆州牧刘表的连襟,是荆州地界豪族大姓蔡氏家族的女婿,得娶黄承彦的女儿,虽然这位黄家小女生来貌丑,但是对寄人篱下的诸葛亮来说,这未必不是一件*联姻上的妙招,诸葛亮家族与荆州的豪族大姓庞、黄、蒯、蔡等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并因此而保证了诸葛亮在隆中足以过上衣食无忧的生活,*是生活的保障,有了这些保障,诸葛亮才能够静下心来研习兵法,并对天下大事做出准确的判断,从而为出山前做好准备。更难得的是诸葛亮的妻子黄月英见多识广且足智多谋,夫妻相得益彰,传说诸葛亮好多发明,比如木牛流马等都要归功于他的妻子。其五,在古隆中的这段时间内,诸葛亮并不急于出山,而是韬光养晦,非常冷静的对天下大事做出独特而精辟的判断,为自己出山前做好充足的准备。一是广泛造势,通过名士之口推销自己,他不但故作惊人语,以管仲、乐毅自比,而且可能动员了自己的老师司马徽,以及岳父黄承彦和好朋友徐、崔、孟、石等人游说天下。二是冷眼观察,虽然诸葛亮与荆州的政坛上上下下有着微妙的关系,但他通过自己的观察和缜密分析,知道刘表为人懦弱,大权旁落,荆州并非久留之地,刘表也不是辅佐之人,所以拒不在刘表手下为官,否则依诸葛亮家族与荆州政坛错综复杂千丝万缕的关系,诸葛亮早就从政为官了。三是深入考察,通过司马徽和黄承彦以及自己的亲弟弟诸葛均等人全方位考察急于得到名士辅佐的刘备之诚意,也害得病急乱投医的刘备不得不三顾茅庐,从而留下一段千古流传的佳话。正是因为有了古隆中时期的隐居和蛰伏,诸葛亮这条潜龙才能够以十年之期甘受清贫,在青山绿水和自耕自乐、韬光养晦之中不断磨练和锻造自己,“凤翱翔于千仞兮,非梧不栖;士伏处于一方兮,非主不依”。当诸葛亮在为自己选择到了*和军事生涯时的明主时慷而慨之,一诺千金,完成了他在三国时期叱咤风云的一生,为魏蜀吴三国鼎立做出了历史上不可磨灭的贡献,而成就了他两朝开济老臣心的赤胆忠诚,以及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惊世伟业。一组用手机拍摄的古隆中诸葛亮隐居地的照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04 08:20
三国时期蜀汉丞相诸葛孔明的系列故事第二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