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19:50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4 22:41
三个“我能行”
答:
①“我”虽小,却理解父亲的辛劳,肩嫩不言痛,甘为父亲分担重负。
②父亲虽日渐衰老,却为了不让“我”担心他的身体及生活,不影响“我”的学业,年迈不言累,以此来宽慰儿子。
③父亲虽已力不从心,但多年来呵护儿子、不辍劳作已称为习惯。
”我“为什么要”装成漫不经心“?
答:
“装成漫不经心”这个细节表明“我”一是怕父亲发现而阻止“我”将重担往自己肩上压,二是维护父亲的自尊心而有意掩饰减轻父亲肩上重担的动作。
从哪几个方面表现出父亲已经年迈苍老?
答:
直接描写:佝偻成弧形,肌肉松弛的背影;毕竟60多岁了。
间接描写:天不热,但很快就大汗淋漓(身体虚弱);见“我”将担绳捋到“我”这边,不再推让。
说说文章结尾?
答:
既指“我”跟着父亲抬着担子稳稳地走在现实的路上;
也指“我”跟着父亲的脚步坚实地走在人生的道路上。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4 22:41
1. 这篇文章的中心事件是什么?(限7字以内)
答:我与父亲抬担子
2. 这篇文章写小时候的“我”与强壮的父亲抬担子,父亲步履蹒跚;而长大后和参加工作以后的“我”与体弱、年老的父亲抬担子,父亲却能稳健地走着,这其中的原因是什么?表现了父与子之间怎样的一种情感?
答:小时候,劳累了一天的父亲将担绳捋向自己一边,承担了担子的绝大部分重量;长大后和参加工作后的“我”同样将担绳捋向自己一边,承担了担子的绝大部分重量。表现了父爱子、子敬父的至真至纯的深情。
3. 这篇文章写父子之间的爱是通过哪一个动作来表现的?
答: 捋担绳,把担子移向自己一边
4. 这篇文章用细节描述的方法两次写父亲的背影,“我”是在什么时候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怎样?
答:第一次是长大以后的“我”与体弱多病的父亲抬担子时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是“心有点酸”;第二次是参加工作以后的“我”回家帮父亲打煤饼时观察到的,“我”当时的心情是受到了强烈的震撼。
5. 这篇文章三次写“我”与父亲抬担子,小时候的“我”说“我能行”,后来体弱和年老的父亲也先后说“我能行”,这三次说的“我能行”的意思是否一样?为什么?
答:不一样。第一处的意思是:我抬得动,你不用捋担绳;第二处:我抬得动,我不累;第三处:有我儿子的关心,我抬得动。
6. “我跟着父亲稳健地走着”这句话的深刻含义是什么?
答:父亲的坚强,父亲的爱心对“我”的影响是巨大的,鼓舞着“我”在生活中稳健地朝前走。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4-04 22:42
不是还有一题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