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确保社会保障基金保值增值的重要性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02:22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8:09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保证它的保值增值具有重大意义。
  (一)从基金筹集模式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各险种基金的筹集模式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不同的基金筹集模式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不同:以现收现付模式筹集基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留积累,基金存续时间短(通常为一年),因而几乎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就不高;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的基金存续时期比较长,一般都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在制度实施初期积累基金数量比较大,因而这种模式筹集的基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保证积累基金在若干年后保值,就难以达到在预测期内不调整保险费率的预定目的,所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基金必须保证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部分积累模式筹集基金有部分积累金,其积累金也存续一定的时期,因此,以这种模式筹集基金也存在保值增值的问题。
  (二)从通货膨胀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对比关系大致在1:0.6左右。即如前所述,高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一个经济规律。通货膨胀不仅造成已筹集积累的社会保险基金本身贬值,还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因为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是人们生活费用的增加,其结果是靠社会保险基金生活的被保险者,要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就必须领取更多的保险金。要抵消通货膨胀的上述影响,而又不增加基金来源的负担,惟一的选择只能是设法使基金保值增值。
  (三)从人口老龄化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也极为紧迫。至199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近1.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9.6%,接近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老龄社会标准(10%)。人口老龄化,导致了社会保险基金,尤其是养老费用支出的增加。显然,如果不通过基金存储,并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使其价值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就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
  (四)从保险待遇调整原则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与物价挂钩原则是社会保险待遇调整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前者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随全体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作相应的增加;后者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随物价增长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上升后,国民收入以及分配到劳动者身上的劳动报酬,即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也相应提高。与此同时.靠保险待遇生活的人员应当享受比原来高的保险待遇。这既是出于保障被保险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险制度要体现公平的要求。社会保险待遇之所以要与物价挂钩,是因为同一标准的保险待遇在不同的物价水平下,能够购买生活资料和劳务的量不同,对应的生活水平也不同。为了保障被保险者的基本生活,使之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必须定时或不定时地随物价的上涨调整和提高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待遇遵循这两个原则而调整,结果必然是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如果通过国家增加财政资助或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再次增加国家财政或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费用负担,要既不增加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之中任何一方的负担,又能使社会保险待遇遵循上述原则及时适度调整,惟一的措施就是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增值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8:10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通常的做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主要是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增加养老金收入;节流,通常采取推迟退休年龄,严格领取标准,降低养老待遇等办法,减少养老金支出。应该承认,有些国家采取这些办法后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并不理想。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第一,我国社会保障的各项缴费率已高达职工工资总额的40%以上,其中,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率为20%,个人缴费率为8%,企业与个人的负担已经相当沉重,再提高将难以承受;第二,中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每年要新增1500万个就业岗位,推迟退休年龄会减少就业机会;第三,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仅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013年人均养老金只有每月13元,标准不高,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没有空间。实际上,中国*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已经多次参照物价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高了基本养老金水平。
为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增长需要,近年来,中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与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养老保险支出,而且规模逐年增加,此外,加大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是,这些手段都只是治标之策,只能缓解一时的问题。要真正解决中国养老体系的问题,必须在制度安排上进行相应改革,及早预为主谋,为未来的老龄化危机做好准备。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于2000年做出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储备,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是有区别的。从资金来源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别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而全国社保基金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从资金使用看,社会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当期支出,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长远需要。中国*在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同时,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
  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和投资收益。截至200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总规模是1711亿元,从来源看,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其中财政预算拨款1148亿元,占67%,国有股减持收入261亿元,占15%,彩票公益金收入129亿元,占8%。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需要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其保值增值。投资运营方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安全至上,注重效益”。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目前主要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和股票等。社保基金采用的投资方式是两种,即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银行存款。国债等风险较小的投资,由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内部专业人员直接运作。股票等风险较大的投资,则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投资运作。2003和2004年,理事会参照招标方式,进行了两次严格的管理人遴选,共有10家专业投资机构入围,成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人。
  2004年底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分布在4大类。第一类为风险小的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39%;第二类为风险较小的债券投资,占总资产的4396;第三类为有一定风险的股权投资,占总资产的7%;第四类为风险较大的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11%。从资产分布情况看,风险较小的投资占总资产的8296,说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有可靠保障。
  从过去四年的收益情况看(图表7),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收益率为11.48%,比同期累计通货膨胀率5.04%高出6个百分点,这说明理事会较好地实现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8:09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保证它的保值增值具有重大意义。
  (一)从基金筹集模式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各险种基金的筹集模式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不同的基金筹集模式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不同:以现收现付模式筹集基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留积累,基金存续时间短(通常为一年),因而几乎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就不高;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的基金存续时期比较长,一般都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在制度实施初期积累基金数量比较大,因而这种模式筹集的基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保证积累基金在若干年后保值,就难以达到在预测期内不调整保险费率的预定目的,所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基金必须保证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部分积累模式筹集基金有部分积累金,其积累金也存续一定的时期,因此,以这种模式筹集基金也存在保值增值的问题。
  (二)从通货膨胀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对比关系大致在1:0.6左右。即如前所述,高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一个经济规律。通货膨胀不仅造成已筹集积累的社会保险基金本身贬值,还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因为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是人们生活费用的增加,其结果是靠社会保险基金生活的被保险者,要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就必须领取更多的保险金。要抵消通货膨胀的上述影响,而又不增加基金来源的负担,惟一的选择只能是设法使基金保值增值。
  (三)从人口老龄化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也极为紧迫。至199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近1.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9.6%,接近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老龄社会标准(10%)。人口老龄化,导致了社会保险基金,尤其是养老费用支出的增加。显然,如果不通过基金存储,并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使其价值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就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
  (四)从保险待遇调整原则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与物价挂钩原则是社会保险待遇调整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前者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随全体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作相应的增加;后者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随物价增长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上升后,国民收入以及分配到劳动者身上的劳动报酬,即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也相应提高。与此同时.靠保险待遇生活的人员应当享受比原来高的保险待遇。这既是出于保障被保险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险制度要体现公平的要求。社会保险待遇之所以要与物价挂钩,是因为同一标准的保险待遇在不同的物价水平下,能够购买生活资料和劳务的量不同,对应的生活水平也不同。为了保障被保险者的基本生活,使之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必须定时或不定时地随物价的上涨调整和提高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待遇遵循这两个原则而调整,结果必然是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如果通过国家增加财政资助或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再次增加国家财政或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费用负担,要既不增加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之中任何一方的负担,又能使社会保险待遇遵循上述原则及时适度调整,惟一的措施就是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增值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8:10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通常的做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主要是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增加养老金收入;节流,通常采取推迟退休年龄,严格领取标准,降低养老待遇等办法,减少养老金支出。应该承认,有些国家采取这些办法后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并不理想。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第一,我国社会保障的各项缴费率已高达职工工资总额的40%以上,其中,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率为20%,个人缴费率为8%,企业与个人的负担已经相当沉重,再提高将难以承受;第二,中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每年要新增1500万个就业岗位,推迟退休年龄会减少就业机会;第三,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仅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013年人均养老金只有每月13元,标准不高,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没有空间。实际上,中国*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已经多次参照物价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高了基本养老金水平。
为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增长需要,近年来,中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与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养老保险支出,而且规模逐年增加,此外,加大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是,这些手段都只是治标之策,只能缓解一时的问题。要真正解决中国养老体系的问题,必须在制度安排上进行相应改革,及早预为主谋,为未来的老龄化危机做好准备。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于2000年做出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储备,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是有区别的。从资金来源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别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而全国社保基金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从资金使用看,社会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当期支出,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长远需要。中国*在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同时,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
  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和投资收益。截至200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总规模是1711亿元,从来源看,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其中财政预算拨款1148亿元,占67%,国有股减持收入261亿元,占15%,彩票公益金收入129亿元,占8%。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需要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其保值增值。投资运营方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安全至上,注重效益”。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目前主要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和股票等。社保基金采用的投资方式是两种,即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银行存款。国债等风险较小的投资,由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内部专业人员直接运作。股票等风险较大的投资,则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投资运作。2003和2004年,理事会参照招标方式,进行了两次严格的管理人遴选,共有10家专业投资机构入围,成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人。
  2004年底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分布在4大类。第一类为风险小的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39%;第二类为风险较小的债券投资,占总资产的4396;第三类为有一定风险的股权投资,占总资产的7%;第四类为风险较大的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11%。从资产分布情况看,风险较小的投资占总资产的8296,说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有可靠保障。
  从过去四年的收益情况看(图表7),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收益率为11.48%,比同期累计通货膨胀率5.04%高出6个百分点,这说明理事会较好地实现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8:09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保证它的保值增值具有重大意义。
  (一)从基金筹集模式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各险种基金的筹集模式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不同的基金筹集模式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不同:以现收现付模式筹集基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留积累,基金存续时间短(通常为一年),因而几乎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就不高;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的基金存续时期比较长,一般都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在制度实施初期积累基金数量比较大,因而这种模式筹集的基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保证积累基金在若干年后保值,就难以达到在预测期内不调整保险费率的预定目的,所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基金必须保证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部分积累模式筹集基金有部分积累金,其积累金也存续一定的时期,因此,以这种模式筹集基金也存在保值增值的问题。
  (二)从通货膨胀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对比关系大致在1:0.6左右。即如前所述,高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一个经济规律。通货膨胀不仅造成已筹集积累的社会保险基金本身贬值,还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因为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是人们生活费用的增加,其结果是靠社会保险基金生活的被保险者,要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就必须领取更多的保险金。要抵消通货膨胀的上述影响,而又不增加基金来源的负担,惟一的选择只能是设法使基金保值增值。
  (三)从人口老龄化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也极为紧迫。至199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近1.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9.6%,接近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老龄社会标准(10%)。人口老龄化,导致了社会保险基金,尤其是养老费用支出的增加。显然,如果不通过基金存储,并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使其价值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就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
  (四)从保险待遇调整原则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与物价挂钩原则是社会保险待遇调整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前者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随全体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作相应的增加;后者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随物价增长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上升后,国民收入以及分配到劳动者身上的劳动报酬,即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也相应提高。与此同时.靠保险待遇生活的人员应当享受比原来高的保险待遇。这既是出于保障被保险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险制度要体现公平的要求。社会保险待遇之所以要与物价挂钩,是因为同一标准的保险待遇在不同的物价水平下,能够购买生活资料和劳务的量不同,对应的生活水平也不同。为了保障被保险者的基本生活,使之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必须定时或不定时地随物价的上涨调整和提高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待遇遵循这两个原则而调整,结果必然是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如果通过国家增加财政资助或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再次增加国家财政或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费用负担,要既不增加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之中任何一方的负担,又能使社会保险待遇遵循上述原则及时适度调整,惟一的措施就是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增值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8:10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通常的做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主要是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增加养老金收入;节流,通常采取推迟退休年龄,严格领取标准,降低养老待遇等办法,减少养老金支出。应该承认,有些国家采取这些办法后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并不理想。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第一,我国社会保障的各项缴费率已高达职工工资总额的40%以上,其中,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率为20%,个人缴费率为8%,企业与个人的负担已经相当沉重,再提高将难以承受;第二,中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每年要新增1500万个就业岗位,推迟退休年龄会减少就业机会;第三,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仅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013年人均养老金只有每月13元,标准不高,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没有空间。实际上,中国*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已经多次参照物价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高了基本养老金水平。
为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增长需要,近年来,中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与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养老保险支出,而且规模逐年增加,此外,加大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是,这些手段都只是治标之策,只能缓解一时的问题。要真正解决中国养老体系的问题,必须在制度安排上进行相应改革,及早预为主谋,为未来的老龄化危机做好准备。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于2000年做出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储备,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是有区别的。从资金来源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别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而全国社保基金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从资金使用看,社会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当期支出,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长远需要。中国*在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同时,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
  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和投资收益。截至200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总规模是1711亿元,从来源看,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其中财政预算拨款1148亿元,占67%,国有股减持收入261亿元,占15%,彩票公益金收入129亿元,占8%。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需要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其保值增值。投资运营方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安全至上,注重效益”。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目前主要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和股票等。社保基金采用的投资方式是两种,即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银行存款。国债等风险较小的投资,由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内部专业人员直接运作。股票等风险较大的投资,则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投资运作。2003和2004年,理事会参照招标方式,进行了两次严格的管理人遴选,共有10家专业投资机构入围,成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人。
  2004年底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分布在4大类。第一类为风险小的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39%;第二类为风险较小的债券投资,占总资产的4396;第三类为有一定风险的股权投资,占总资产的7%;第四类为风险较大的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11%。从资产分布情况看,风险较小的投资占总资产的8296,说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有可靠保障。
  从过去四年的收益情况看(图表7),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收益率为11.48%,比同期累计通货膨胀率5.04%高出6个百分点,这说明理事会较好地实现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8:09

 社会保险基金是社会保险制度的物质基础,保证它的保值增值具有重大意义。
  (一)从基金筹集模式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社会保险各险种基金的筹集模式有现收现付式、完全积累式、部分积累式,不同的基金筹集模式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不同:以现收现付模式筹集基金,本期征收,本期使用,不留积累,基金存续时间短(通常为一年),因而几乎不受通货膨胀的影响,对基金保值增值的要求也就不高;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的基金存续时期比较长,一般都长达十几年甚至几十年,而且在制度实施初期积累基金数量比较大,因而这种模式筹集的基金受通货膨胀的影响最大,如果不能保证积累基金在若干年后保值,就难以达到在预测期内不调整保险费率的预定目的,所以完全积累模式筹集基金必须保证积累基金的保值增值;部分积累模式筹集基金有部分积累金,其积累金也存续一定的时期,因此,以这种模式筹集基金也存在保值增值的问题。
  (二)从通货膨胀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经济学家研究发现,在一国经济增长与通货膨胀之间存在正相关关系,经济增长率与通货膨胀率之间的对比关系大致在1:0.6左右。即如前所述,高的经济增长率伴随着高的通货膨胀率,这是一个经济规律。通货膨胀不仅造成已筹集积累的社会保险基金本身贬值,还导致社会保险基金支出的增加。因为随着通货膨胀而来的是人们生活费用的增加,其结果是靠社会保险基金生活的被保险者,要维持基本生活水平就必须领取更多的保险金。要抵消通货膨胀的上述影响,而又不增加基金来源的负担,惟一的选择只能是设法使基金保值增值。
  (三)从人口老龄化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老龄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问题,我国人口老龄化的形势也极为紧迫。至1996年底,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已近1.2亿,约占人口总数的9.6%,接近国际劳工组织规定的老龄社会标准(10%)。人口老龄化,导致了社会保险基金,尤其是养老费用支出的增加。显然,如果不通过基金存储,并采取适当的形式进行养老基金的投资运营使其价值增加,社会保险制度就无法适应人口老龄化趋势。
  (四)从保险待遇调整原则看社会保险基金保值增值的必要性
  分享经济发展成果和与物价挂钩原则是社会保险待遇调整遵循的两项基本原则。前者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随全体劳动者工资水平的提高而作相应的增加;后者是指社会保险待遇随物价增长而提高。国家的整体经济水平上升后,国民收入以及分配到劳动者身上的劳动报酬,即整个社会的工资水平也相应提高。与此同时.靠保险待遇生活的人员应当享受比原来高的保险待遇。这既是出于保障被保险者基本生活的需要,也是社会保险制度要体现公平的要求。社会保险待遇之所以要与物价挂钩,是因为同一标准的保险待遇在不同的物价水平下,能够购买生活资料和劳务的量不同,对应的生活水平也不同。为了保障被保险者的基本生活,使之不受物价变动的影响,必须定时或不定时地随物价的上涨调整和提高保险待遇,社会保险待遇遵循这两个原则而调整,结果必然是增加社会保险基金支出:如果通过国家增加财政资助或提高社会保险缴费率来解决这一问题,就必然再次增加国家财政或企业和劳动者个人的费用负担,要既不增加国家、企业和劳动者三方之中任何一方的负担,又能使社会保险待遇遵循上述原则及时适度调整,惟一的措施就是做好社会保险基金的保值增值、特别是增值工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21 18:10

 为了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解决的办法,通常的做法一是开源,二是节流。开源主要是提高雇主和雇员的缴费率,增加养老金收入;节流,通常采取推迟退休年龄,严格领取标准,降低养老待遇等办法,减少养老金支出。应该承认,有些国家采取这些办法后收到一定的成效,但并不理想。
  从我国现实情况来看,第一,我国社会保障的各项缴费率已高达职工工资总额的40%以上,其中,养老保险的企业缴费率为20%,个人缴费率为8%,企业与个人的负担已经相当沉重,再提高将难以承受;第二,中国在相当长一个时期内存在巨大的就业压力,每年要新增1500万个就业岗位,推迟退休年龄会减少就业机会;第三,我国基本养老保险仅仅提供基本生活保障,2013年人均养老金只有每月13元,标准不高,降低养老金发放标准没有空间。实际上,中国*为了确保退休人员的生活,已经多次参照物价指数和职工工资增长情况,提高了基本养老金水平。
为了保证社会保障资金的增长需要,近年来,中国*积极调整财政支出结构,在*与地方财政预算内安排养老保险支出,而且规模逐年增加,此外,加大了社会保险费的征缴力度。通过这些措施,保证了养老金按时足额发放。但是,这些手段都只是治标之策,只能缓解一时的问题。要真正解决中国养老体系的问题,必须在制度安排上进行相应改革,及早预为主谋,为未来的老龄化危机做好准备。
  就是在这样一个背景下.中国*于2000年做出决定,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从多种渠道筹集资金,作为国家的长期战略储备,主要用于社会保障事业的发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与基本养老保险的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是有区别的。从资金来源看,社会统筹基金和个人账户基金分别由企业和职工缴费形成,而全国社保基金主要依赖*财政拨款;从资金使用看,社会统筹基金主要用于当期支出,而全国社会保障基金主要用于长远需要。中国*在建立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同时,设立了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负责管理运营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实现保值增值。
  目前.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资金来源包括财政预算拨款、国有股减持收入、彩票公益金收入和投资收益。截至2004年底,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总规模是1711亿元,从来源看,主要来自*财政拨款,其中财政预算拨款1148亿元,占67%,国有股减持收入261亿元,占15%,彩票公益金收入129亿元,占8%。作为国家战略储备,全国社会保障基金需要通过投资运营实现其保值增值。投资运营方面,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原则是“安全至上,注重效益”。根据《全国社会保障基金投资管理暂行办法》,目前主要投资于国内资本市场,投资品种包括银行存款、国债和股票等。社保基金采用的投资方式是两种,即直接投资和委托投资。银行存款。国债等风险较小的投资,由社会保障基金理事会内部专业人员直接运作。股票等风险较大的投资,则委托给专业投资机构投资运作。2003和2004年,理事会参照招标方式,进行了两次严格的管理人遴选,共有10家专业投资机构入围,成为全国社会保障基金的投资管理人。
  2004年底的全国社会保障基金资产分布在4大类。第一类为风险小的银行存款.占总资产的39%;第二类为风险较小的债券投资,占总资产的4396;第三类为有一定风险的股权投资,占总资产的7%;第四类为风险较大的股票投资,占总资产的11%。从资产分布情况看,风险较小的投资占总资产的8296,说明全国社会保障基金安全有可靠保障。
  从过去四年的收益情况看(图表7),全国社保基金累计收益率为11.48%,比同期累计通货膨胀率5.04%高出6个百分点,这说明理事会较好地实现了社保基金保值增值的目标。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