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月饼是中国的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47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5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月饼是这个节日的特有的糕点,也是中国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6

因为月饼是哪里都是有的?但是我们这里传统的是八月十五合家团圆的意思都是吃月饼的呀,所以说应该是属于咱们地方的特色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6

月饼是中国的。
扩展阅读: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古代,每到中秋节,人们就会在香案上摆上象征丰收的圆形蔬果,跪拜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古代少女们都要拜月,是祈求住在月宫的天仙嫦娥能保佑自己,面如皓月、貌美如花。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据说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关于中秋赏月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其真实起源年代无考。关于"月饼"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南宋文献。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在宫廷中,月饼也成为常见食品,如《明实录·神宗实录》里就记载了皇帝十次赐给大臣月饼。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转自百度百科——月饼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5

中秋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月饼是这个节日的特有的糕点,也是中国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6

因为月饼是哪里都是有的?但是我们这里传统的是八月十五合家团圆的意思都是吃月饼的呀,所以说应该是属于咱们地方的特色吧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12:16

月饼是中国的。
扩展阅读:
中秋节起源于上古时代,普及于汉代,定型于唐朝初年,盛行于宋朝以后。中秋节是上古天象崇拜--敬月习俗的遗痕。在秋分时节,是古老的"祭月节"。中秋节则是由传统的"祭月节"而来。据考证,最初"祭月节"是定在干支历二十四节气"秋分"这天,不过由于这天在农历八月里的日子每年不同,不一定都有圆月,后来就将"祭月节"由"秋分"调至农历八月十五日。祭月,在我国是一种十分古老的习俗,实际上是古时代我国一些地方古人对"月神"的一种崇拜活动。月饼是古代中秋拜祭月神的供品,沿传下来,便形成了中秋吃月饼的习俗。在古代,每到中秋节,人们就会在香案上摆上象征丰收的圆形蔬果,跪拜月亮,祈求家人平安、吉祥如意。古代少女们都要拜月,是祈求住在月宫的天仙嫦娥能保佑自己,面如皓月、貌美如花。 月饼在中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据史料记载,早在殷、周时期,江、浙一带就有一种纪念太师闻仲的边薄心厚的"太师饼",据说此乃中国月饼的"始祖"。

古时候南北风俗各异,各地风俗不一。关于中秋赏月的现存文字记载,最早见于唐代。《洛中见闻》曾记载:中秋节新科进士曲江宴时,唐僖宗令人送月饼赏赐进士。古代月饼被作为祭品于中秋节所食,其真实起源年代无考。关于"月饼"一词的文字记载,最早在南宋文献。据说中秋节吃月饼的习俗始于唐朝,北宋之时在宫廷内流行,后流传到民间,发展至明朝则成为全民共同的饮食习俗。

中秋赏月的风俗在唐代十分流行,许多诗人的名篇中都有咏月的诗句。到了宋代,中秋赏月之风更盛。当时俗称"小饼"和"月团"。北宋皇家中秋节喜欢吃一种"宫饼",民间俗称为"小饼"、"月团"。苏东坡有诗云:"小饼如嚼月,中有酥和饴"。南宋吴自牧的《梦粱录》一书,已有"月饼"一词,但对中秋赏月,吃月饼的描述,是明代的《西湖游览志会》才有记载:"八月十五日谓之中秋,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到了清代,关于月饼的记载就多起来了,而且制作越来越精细。宋代的文学家周密,在记叙南宋都城临安见闻的《武林旧事》中首次提到"月饼"之名称。

到了明代,中秋吃月饼才在民间逐渐流传。当时心灵手巧的饼师,把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作为食品艺术图案印在月饼上,使月饼成为更受人民青睐的中秋佳节的必备食品。在宫廷中,月饼也成为常见食品,如《明实录·神宗实录》里就记载了皇帝十次赐给大臣月饼。

清代,中秋吃月饼已成为一种普遍的风俗,且制作技巧越来越高。清人袁枚《随园食单》介绍道:"酥皮月饼,以松仁、核桃仁、瓜子仁和冰糖、猪油作馅,食之不觉甜而香松柔腻,迥异寻常"。北京的月饼则以前门致美斋所制为第一。遍观全国,已形成京、津、苏、广、潮五种风味系列,且围绕中秋拜月、赏月还产生了许多地方民俗,如江南的"卜状元":把月饼切成大中小三块,叠在一起,最大的放在下面,为"状元";中等的放在中间,为"榜眼";最小的在上面,为"探花"。而后全家人掷骰子,谁的数码最多,即为状元,吃大块;依次为榜眼、探花,游戏取乐。
转自百度百科——月饼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