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13:56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1:40
“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
这句话出自《明史》,是对于明朝贤辅的评价。很多人都知道,“三杨”就是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都是明初重臣,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
三杨任辅臣期间,使明朝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不过在他们的辅佐下,明朝国力也持续鼎盛,因此三杨一直被后世视作名臣,亦是贤臣。
那么能被放进《明史》中,与三杨相媲美的“前有彭、商,后称刘、谢”,他们又都是谁呢?
前有彭、商
彭、商就是指彭时和商辂。彭时出生于永乐十四年,从小博览群书,通晓经义。正统十三年,彭时在殿试时,被明英宗钦点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土木堡之变后,郕王朱祁钰被拥立登基,此刻彭时开始青云直上。
朱祁钰先是让彭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后又升任他为翰林院侍读。仅入仕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够获得参预政务的资格,是实属罕见的。不过由于彭时坚持要回家为继母守孝,从而忤逆了朱祁钰,朱祁钰便不准他参与内阁事务。
明英宗复辟后,开始重用彭时,将他召入内阁,兼翰林学士。大学士李贤深受明英宗器重,他刚开始有些不看好彭时,但时间一长,他渐渐明白彭时是个诚恳正直的人,于是对他倍加敬重。《明史》记载:
“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彭)时与(岳)正二人。”
成化四年,内阁首辅陈文去世,彭时接替他成为内阁首辅。彭时为官期间刚直敢言,持正稳重,凡事以大局为重,这使他成为明朝中期,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
商辂出生于永乐十二年。正统十年,商辂三元及第后入仕,授翰林院修撰。朱祁钰登基后,商辂与彭时同时进入内阁,参预政务。英宗复辟后,由于石亨等人的诬陷,导致商辂在这一朝没有受到任用。成化三年,商辂被明宪宗起用,以原职入内阁,渐渐成为内阁首辅。
明英宗原配钱皇后去世后,明宪宗生母周太后反对其与英宗合葬。但英宗早已立下遗诏,要钱皇后与自己合葬。明宪宗孝顺生母,本已打算按照母亲意思去办,多亏商辂与彭时等人据理力争,才使得钱皇后入葬裕陵。
商辂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同样是明朝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当时的人对其评价是:
“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后称刘、谢
刘、谢是指刘健、谢迁。刘健出生于宣德八年,于天顺四年入仕,授翰林编修。他进入翰林院后,就只顾着读书,从不与人交游,因此被众人称为“木头”。
成化初年,刘健担任东宫讲官,从而与太子朱佑樘建立了友好关系。朱佑樘(明孝宗)即位后,便让刘健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弘治十一年,四朝元老徐溥告老还乡,刘健顶替他成为内阁首辅。
刘健为官期间忠于职守,以身作则,遂令朝中上下信服,成为明朝中期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明史》评价其:
“事业光明俊伟,明世辅臣鲜有比者。”
谢迁出生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发生那一年。成化十一年,谢迁在殿试中被钦点为状元,从而授翰林院修撰一职。明孝宗即位后,对谢迁委以重任。
弘治八年,谢迁与李东阳同时进入内阁。皇太子出阁时,明孝宗加封谢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常常上书明孝宗,劝告太子亲贤臣,远奸佞,深得明孝宗赞赏。
明孝宗临终前,委托谢迁、刘健、李东阳辅佐新帝。但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宠信宦官刘瑾,任由他干预政事,在朝中排除异己。谢迁等人多次力谏,明武宗都不予理会,于是他们提出辞职。
明武宗极力挽留,谢迁等人以为有转机,结果宦官仍然把持朝政。最后谢迁等又坚持辞官,明武宗只留下李东阳,谢迁与刘健因此辞官回乡。
在整个弘治朝,刘健、谢迁、李东阳的贡献是最大的,三人以各自优势互补,为“弘治中兴”做出了积极影响。《明史》评价为:
“时人为之语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天下称贤相。”
不管是“三杨”,还是之后的彭时、商辂,甚至再后来的刘健、谢迁,他们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明朝。这才有了“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的出现。所以我认为
“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时)、商(辂),后称刘(健)、谢(迁),庶乎以道事君者欤。”
这样的评价,是极其中肯的。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16 21:40
“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商,后称刘、谢。”
这句话出自《明史》,是对于明朝贤辅的评价。很多人都知道,“三杨”就是指杨士奇、杨荣、杨溥,他们都是明初重臣,均历仕永乐、洪熙、宣德、正统四朝,先后位至台阁重臣,正统时加大学士衔辅政,人称“三杨”。
三杨任辅臣期间,使明朝阁臣的地位得到空前提升,不过在他们的辅佐下,明朝国力也持续鼎盛,因此三杨一直被后世视作名臣,亦是贤臣。
那么能被放进《明史》中,与三杨相媲美的“前有彭、商,后称刘、谢”,他们又都是谁呢?
前有彭、商
彭、商就是指彭时和商辂。彭时出生于永乐十四年,从小博览群书,通晓经义。正统十三年,彭时在殿试时,被明英宗钦点为状元,授翰林院修撰。土木堡之变后,郕王朱祁钰被拥立登基,此刻彭时开始青云直上。
朱祁钰先是让彭时入内阁参预机务,后又升任他为翰林院侍读。仅入仕一年多的时间,就能够获得参预政务的资格,是实属罕见的。不过由于彭时坚持要回家为继母守孝,从而忤逆了朱祁钰,朱祁钰便不准他参与内阁事务。
明英宗复辟后,开始重用彭时,将他召入内阁,兼翰林学士。大学士李贤深受明英宗器重,他刚开始有些不看好彭时,但时间一长,他渐渐明白彭时是个诚恳正直的人,于是对他倍加敬重。《明史》记载:
“阁臣自三杨后,进退礼甚轻。为帝所亲擢者,唯(彭)时与(岳)正二人。”
成化四年,内阁首辅陈文去世,彭时接替他成为内阁首辅。彭时为官期间刚直敢言,持正稳重,凡事以大局为重,这使他成为明朝中期,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
商辂出生于永乐十二年。正统十年,商辂三元及第后入仕,授翰林院修撰。朱祁钰登基后,商辂与彭时同时进入内阁,参预政务。英宗复辟后,由于石亨等人的诬陷,导致商辂在这一朝没有受到任用。成化三年,商辂被明宪宗起用,以原职入内阁,渐渐成为内阁首辅。
明英宗原配钱皇后去世后,明宪宗生母周太后反对其与英宗合葬。但英宗早已立下遗诏,要钱皇后与自己合葬。明宪宗孝顺生母,本已打算按照母亲意思去办,多亏商辂与彭时等人据理力争,才使得钱皇后入葬裕陵。
商辂为人刚正不阿,宽厚有容,同样是明朝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当时的人对其评价是:
“我朝贤佐,商公第一。”
后称刘、谢
刘、谢是指刘健、谢迁。刘健出生于宣德八年,于天顺四年入仕,授翰林编修。他进入翰林院后,就只顾着读书,从不与人交游,因此被众人称为“木头”。
成化初年,刘健担任东宫讲官,从而与太子朱佑樘建立了友好关系。朱佑樘(明孝宗)即位后,便让刘健进入内阁参预机务。弘治十一年,四朝元老徐溥告老还乡,刘健顶替他成为内阁首辅。
刘健为官期间忠于职守,以身作则,遂令朝中上下信服,成为明朝中期正直阁臣的杰出代表之一。《明史》评价其:
“事业光明俊伟,明世辅臣鲜有比者。”
谢迁出生于正统十四年,也就是土木堡之变发生那一年。成化十一年,谢迁在殿试中被钦点为状元,从而授翰林院修撰一职。明孝宗即位后,对谢迁委以重任。
弘治八年,谢迁与李东阳同时进入内阁。皇太子出阁时,明孝宗加封谢迁为太子少保、兵部尚书,兼东阁大学士。谢迁常常上书明孝宗,劝告太子亲贤臣,远奸佞,深得明孝宗赞赏。
明孝宗临终前,委托谢迁、刘健、李东阳辅佐新帝。但明武宗朱厚照即位后,宠信宦官刘瑾,任由他干预政事,在朝中排除异己。谢迁等人多次力谏,明武宗都不予理会,于是他们提出辞职。
明武宗极力挽留,谢迁等人以为有转机,结果宦官仍然把持朝政。最后谢迁等又坚持辞官,明武宗只留下李东阳,谢迁与刘健因此辞官回乡。
在整个弘治朝,刘健、谢迁、李东阳的贡献是最大的,三人以各自优势互补,为“弘治中兴”做出了积极影响。《明史》评价为:
“时人为之语曰:‘李公谋,刘公断,谢公尤侃侃。’天下称贤相。”
不管是“三杨”,还是之后的彭时、商辂,甚至再后来的刘健、谢迁,他们都将自己的一生奉献给了明朝。这才有了“仁宣之治”、“弘治中兴”的出现。所以我认为
“有明贤宰辅,自“三杨”外,前有彭(时)、商(辂),后称刘(健)、谢(迁),庶乎以道事君者欤。”
这样的评价,是极其中肯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