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4:3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1-05 13:13
一、从硬件建设着手,构建学校建设新框架
第一,注重城镇学校扩容。我国中西部贫困地区随着全国城镇化进程的加快,城镇人口越来越多,城镇学校学生爆满,“超级大班”严重存在,城镇学校供需矛盾日益突出。要遵循教育自身客观规律,根据人口和城镇发展趋势,抓好城镇学校扩容增量。及时制定城镇学校扩容的规划,优先扩大城镇学校占地面积,高起点规划,高标准设计,高质量建设城镇学校,改善办学条件,提高教育质量,满足群众优质教育需求。加强教师教法研究,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加强学法研究,培养学生自主获取知识的能力;增强质量意识、竞争意识和危机意识,积极创建各级示范学校,充分发挥具有优质教育资源的公办学校的辐射、带动作用。
第二,规范寄宿制学校建设。要立足贫困地区特殊地理环境的实际,切实解决山区办学容量问题,认真实施“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重点建设好乡(镇)中心校、初中、高中和九年义务教育学校,使学校办学设施明显改善。坚持科学规划、合理布局原则,在由*部门举办的、在中小学布局结构调整中需保留的、单独设置的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学校(含职业初级中学),充分利用现有资源,尽可能少布新点;易地新建和大面积改(扩)建的学校,尽可能分布在人口相对集中的城镇或乡镇,做到交通方便,辐射力强。严格执行基本建设程序,履行报批手续,确保新建和改扩建后的校舍最低使用寿命必须保证在50年以上,确保符合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总体规划、小城镇建设规划和教育资源合理配置原则,争取建一所成一所。
第三,标准化建设山区村校。近年来,由于农村人口大量向城镇集中,导致农村村级小学或教学点的学生人数锐减,边远山区出现了大量的“麻雀学校”。因此,部分边远农村小学,需要适度收缩,加大标准化建设力度。一是加快农村学校教育装备建设,提高农村学校常规教学仪器、器材、图书装备水平,努力使农村学校力争达到一类标准。二是建立对口帮扶农村薄弱学校制度,千方百计地为农村学校提供人力、物力、智力支持,将城镇学校的好经验和好做法带到农村学校去,推动农村学校快速发展。三是加强村级学校管理,提高村级小学的教育质量,增强村级小学的办学活力。
二、从人才配置着手,构建教师培训新框架
第一,设立乡村教师特殊津贴。要普遍实行学校管理人员跟班培训,大力提高管理水平。为使教师数量、结构和素质基本满足教育事业发展的需要,应积极鼓励更多的城镇教师到边远农村支教,严格执行相关激励*,设立乡村教师特殊津贴,调动支教人员的工作积极性。一是将农村学校支教服务经历作为评价考核城镇中小学教师职称、津贴的重要内容。城镇的中小学教师参评县、市、区级以上骨干教师、优秀教师,参评特级教师、享受*特殊津贴要有在农村支教一年以上的特殊经历。二是到农村支教的新聘中小学教师取消见习期,直接执行定级工资;在农村支教满6年的教师,可将浮动工资转为固定工资。三是设立乡村教师专项奖励资金,每年对支教工作成效明显、表现突出的单位和个人给予奖励,财政要提高农村支教人员的生活补贴。
第二,建立教师动态补充机制。建立一个长效的、正常的、动态的教师补充机制,以解决教师数量不够的问题。一是建立城镇教师到农村或师资力量薄弱学校任教服务期*和定期轮换交流制,促进教师合理流动。采取各种有效措施,建立跨区域的或至少县域内骨干教师巡回授课、紧缺专业教师流动教学、城镇教师到农村学校任教服务等制度,积极引导超编学校的富余教师向农村缺编学校流动,切实解决农村学校教师不足和水平不高的问题。二是搞好中小学教师的学历和能力达标工作,在骨干教师培养上尽快形成教坛新秀、教学能手、教学骨干、学科带头人、特级教师后备人才、特级教师的“六级阶梯”模式。三是深化人事制度改革,创新教师队伍建设管理机制。坚持新进入教师队伍的教师(特殊人才和大学本科生除外)必须首先充实到薄弱学校尤其是村级小学教师队伍。实行教职工聘任制,打破教师“铁饭碗”。四是实行绩效分配制,打破分配上的“大锅饭”。在职教职工工资,除直发部分外,其余部分纳入绩效分配范畴,根据劳动强度和工作质量,实行优教优酬,多教多酬,不教不酬,适度拉大分配差距,体现教职工的劳动价值和人才价值。
第三,促进城乡教育一体化。实施城乡学校“*发展”战略,探索建立师范院校研究生实习基地、省级优秀教师定点支教制度。建立特设岗位制,加大城镇对农村教育的支持和服务,使城乡优质教育资源共享,优势互补,逐步实现农村教育城市化,打破城乡教育管理*上的“二元结构”。通过城乡学校结对帮扶,城乡教师之间、学校管理人员之间进行短、中、长期的双向互动交流,促使两校相互学习,优势互补。争取上级教育行政主管部门采取选派校长、副校长、特级教师、学科带头人和省、市青年优秀教师的办法,对农村学校教育教学工作进行经常性指导,实现城乡教育一体化。
三、从制度变革着手,构建教育管理新框架
(一)推行垂直管理。随着教育事业的发展,干部任用、资金筹集、资源配置、队伍建设等,都成为“以县为主”管理*下不可克服的矛盾。纵观教育发展历史,教育的垂直管理有利于促进教育的协调发展。遵循教育客观规律,探索建立比较完善的决策、执行、监督相结合的教育垂直管理*,在“由地方*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基础上,实现县域教育公共管理资源的共享。开拓创新,试点将基础教育管理*再作调整,一并纳入省级垂直管理,合理地配备教育干部,统筹教育经费使用,均衡配置教育资源,提高基础教育的整体水平。
(二)强化教育督导。教育是一项周期长的国家性战略,必须发挥*强有力的主导作用,避免经常性或大幅度地改变教育路线,以保证教育*的延续性。建立健全教育督导机构,加强督导队伍建设,遵循实事求是与公开、公平、公正的原则,坚持督政与督学相结合,采取经常性检查和综合性督导评估相结合的办法,重点督导县乡(镇)*在落实义务教育责任、推动教育工作方面是否严格按照督导职责职能依法办事,并取得明显成效。
(三)创新教育管理。一方面,从全国各地的宏观角度来看,要全面促进统筹管理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管理以及地方各类教育协调发展等工作;推广布局一张图,探索实行学区管理*,建立起以地方*及相关职能部门为主导的教育工作目标责任制,制定地方各类教育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和措施,教育工作责任人要经常深入学校,指导和支持教育工作,帮助解决实际问题。另一方面,从贫困地区学校微观角度来看,管理缺乏调节活力,没有充分调动起管理者的积极性。要积极完善中小学校长负责制,加大推行校长聘任制力度,严格校长任职条件,探索校长聘任与任命相结合的办法,加强对中小学校长的管理和培训,努力开辟学校管理工作的新领域。创新管理思路,广泛开展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发展育人活动,构建学校管理、师生自我管理、共同发展的管理工作新格局;创新管理形式,采取正面灌输与思想疏导相结合、一般教育与榜样示范相结合、精神鼓励与物质激励相结合、学校发展与个体发展相结合,增强学校管理工作的实际效果;创新管理机制 ,完善学校管理的领导*、运行机制,建立经费和学习保障机制、激励机制;创新管理手段,充分利用信息网络、影视教育的优势,促进学校管理生动活泼。
四、从教育机制着手,构建教育教学新框架
(一)成立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动员全社会各方面的力量都来关心教育,关心教育公平发展,真正营造出“人人关心教育、人人参与教育”的良好育人环境,充分发挥城镇社区在教育工作中的作用,成立有学校、社区、家庭代表参加的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共同研讨制定《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章程》。大力宣传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有关*法规和教育动态,动员社会力量参与学校教育管理,优化育人环境,抓好社会实践活动与校园文化建设,努力实现教育社会化、社会教育化。把社区家庭教育委员会建设成为一个学校联系家庭和社会的纽带、一个对学校教育实施监督和指导、提供配合和帮助的重要组织、一个对学校教育进行宣传和评价的重要机构;学校要充分依托和利用每一位社区委员来自社会的各个层面、对学校教育都有自己独特见解这一宝贵的“资源库”,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二)形成三位一体的教育网络。以学校为龙头、社区为平台、家庭为基础,把学校、社区、家庭三个方面的力量有机组合起来,形成“三位一体”的思想道德教育网络,共同创造有利于青少年健康成长和全面发展的良好环境。学校是对青少年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道、主课堂,要把德育工作摆在首位,贯穿于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全过程,并向家庭辐射、向社会延伸;社区是学生不可或缺的环境,直接影响青少年的健康成长,要通过*主导、社区负责、整合资源、建立中心,共同关心“留守学生”,改变过去德育教育存在的说教式“假、大、空”现象;家庭要主动加强与学校的联系,共同关心教育发展;*要积极建立多元化的贫困生资助体系,建构稳定有效的*、社会、学校多位一体的贫困生扶助机制。
(三)狠抓素质教育。要切实推动各项教育改革,努力推进素质教育,全面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改革学校课程设置,追求一种理想的人格教育,培养和发展学生的认知、发现、生活、发展、创造等能力,改变过去由于课时多、内容多、作业多、考试多的“四多”现象而导致教师、学生在校时间长、身心疲惫的状况。教育行政部门应通过系统地建章立制,大力改革教育方法、内容、手段和评价体系,构建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素质教育的立交桥,以“建设有特色的学校、培养有特点的教师、育出有特长的学生”为主要内容的特色教育为切入点,以对学校、教师、学生的多元评价体系为尺度,紧紧抓住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个素质教育的中心环节,把综合减负与提高教育质量相统一,全面而又富有特色地推进素质教育。重视德育教育,重点进行德育内容的改革,充分体现时代性、针对性和实效性;改革德育方式,形成体验式的德育格局,真正落实学生在德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学生在潜移默化中接受诚信、融合、平等、与自然和谐相处等新的理念;改革德育评价体系,体现德育评价的科学性、全面性和有效性。
五、从调整*着手,构建*保障新框架
一要适度调整教育投入*。教育投入是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前提,也是实现教育机会公平的基础。要合理调整教育经费投入比例,对落实《教育法》规定的教育经费“三个增长”进行有效的法律监督。调整地方各级财政支出结构,将教育事业所需经费单独列项预算,优先安排,保证中小学教师工资及其福利待遇全额纳入财政预算,按时足额发放;统筹定额安排生均公用经费并及时足额拨付,适当改变过去由补助到人为到校,可用于学校改危、增加教学设备,确保学校正常运转;建立健全贫困家庭子女义务教育帮扶制度以及规范的教育收费制度;安排使用上级转移支付资金时要优先保证教育经费支出,确保上级拨付的专项教育资金按时足额到位。对具有民办教育市场需求的地方,要对民办学校给予资金和*上的支持,用制度来维护各种私立教育的正当权益。取消各地对教育领域的各种投资*,调动民间资源,鼓励社会团体及企业、个人热心教育公益投资、捐赠教育事业。
二要合理调整教育外部*。作为重要软环境的*和制度因素,是优化教育资源配置,促进教育公平的重中之重。要积极建立广泛的技能型人才成长通道和激励机制,实行区域的或县域人才互动机制,为促进教育发展提供积极的*制度与社会环境。遵循平等、对等和补差的原则,改变以往教育资源过于集中投向少数重点中小学的局面,强调均衡发展基础教育,积极支持薄弱学校的改造和发展;确保教育经费的及时足额筹集、合理分配与有效使用,合理调整公共教育经费的投入比例,把教育投入增加部分主要用于农村学校。在*行政资源方面,包括国土、城建、环保、审计等*相关职能部门,在基础教育上要本着“综合减负”的原则,放宽*底线,简化手续,优化教育资源合理配置,提供教育公平的良好外部环境。
三要明确县乡(镇)*教育职能。按照*的有关规定,县*担负着统筹管理县域内义务教育、幼儿教育、普通高中教育、中等职业教育和*教育的重要责任。一是担负领导职责,负责全面落实统筹管理本地教育发展规划、经费安排使用、校长和教师人事管理以及县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工作;二是担负教育改革与发展职责,确保县域内各类教育协调发展,形成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教育“三教统筹”以及经济、科技和教育相结合的格局;三是担负经费投入与管理职责,调整县级财政支出结构,做到教育经费“三个增长”;四是担负改善办学条件的职责,合理调整教育结构和学校布局,促进义务教育的均衡发展;五是担负教师队伍建设和教育管理职责,合理配置人才资源,规范办学行为,实施科学管理。乡镇*主要职责是按照上级*的要求,确保《教育法》和上级*发展农村义务教育的部署落到实处。其一,大力宣传党和国家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的方针、*和路线;其二,大力营造“人人重视义务教育、人人都是教育环境”的浓厚氛围;其三,协助上级*和相关部门抓好农村教育的各项工作。
四要实现远程教育“校校通”。远程教育是转变制约教育发展的区位劣势、解决教育同步的有效途径。贫困地区要在现有网络建设基础上,积极推进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和教师联网计划,充分发挥现代信息技术和计算机网络在教师培训和教学中的作用。着力在规划上确定工作目标和重点,力争尽快实现乡镇中心校“校校通”;着力在落实上出台配套的*和措施,充分发挥远处教育项目的使用效益;着力在机制上厘清关系,逐步建立起保证项目长期、持续、稳定发展的运行机制,重点加强对已建的教学光盘播放点与卫星教学收视点的管理和应用,推进计算机网络教室及多媒体教室的建设,提高远程教育设备设施的使用效益。加强对网络管理人员和骨干教师的技术培训工作,加快现代教育技术课程、教育信息资源的开发应用和现代教育信息科研工作,以教育信息化带动教育的现代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