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以《却奁》为例,具体分析李香君的形象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6:27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26 08:30

关于《桃花扇》中李香君形象分析

  二、不贪富贵,敢爱敢恨,对爱情忠贞不渝

  她虽是青楼女子,却不贪图小利。如文中“在奴家受之有愧,在老爷施之无名;今日问个明白,以便图报。”侯朝宗见到珠宝的第一反应是鼓励李香君收下,但李香君却如此回答,可见她并不是贪图财宝的女子,这与很多普通的青楼女子有着本质区别。

  侯、李爱情的悲欢离合虽千难万险,但她始终忠贞不渝。情在剧中璀璨生光,写法“穿云入雾,或正或侧,而龙荆龙爪,总不离珠”(2)李香君流落烟花场,但却厌恶这种生活,追求纯洁高尚的生活,对侯方域始终如一。遇到侯方域,一见倾情,侯方域也倾慕李香君的才貌,但侯方域家境贫困,身无多文,李香君却劝慰道: “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从中可以看出李香君的人格气节及其爱情观。在《却奁》一出中,拒绝奸党余孽阮大铖、马士英的重金购买妆奁,不愿与权贼为奸,金钱买不到她的爱情,威*也没有吓唬住她对爱情的坚强,因拒绝奸党余孽阮大铖、马士英的重金购买妆奁而受到他们的种种*,侯方域只得离开金陵,只身潜往扬州,投奔爱国将领史可法。离别时李香君强忍着夺眶而出的泪水,安慰情郎道:“有别离的苦楚,才有重逢的喜悦,好男儿志在四方,岂可在媚香楼中消磨了豪情壮志。况且人生离合,在乎心而在不在形,彼此倘若不能心心相印,即使日日同床共枕,亦如相隔千里,只要你我永结同心,虽然远隔干山万水,照样可以魂来梦往!”。侯方域离开金陵后,她“洗粉黛,抛扇裙,罢笛管,歇歌唇”,深深藏着那把定情扇,一心等候侯方域归来。此时,杨龙友由马士英荐举,做了南明王朝礼部主事。但杨龙友却被马士英所*,为马家亲戚田仰来向李香君提亲。在《守楼》出里,她坚决拒绝再嫁,不管是利诱还是威胁,她毫不动摇,公开声称“奴是薄命人,不愿入朱门”。表现了她洁身自好的高尚操守,不惜面血溅扇,“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面对杨龙友和李贞丽的劝说,香君时这样回应的:“阮、田同是魏党,阮家妆奁尚且不收,到去跟着田仰吗!” ;面对杨龙友“设若三年不归,你也只顾等他么”的质问,香君这样回应:“便等他三年;便等他十年;便等他一百年;只不嫁田仰!”这是她誓死捍卫爱情的见证。在《骂筵》一出里,他进一步认清了阉党集团的狰狞面目和丑恶本质,以及他们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灾难,表现了下层人民的善恶观、爱憎观。冒着生命危险赞美复社,痛骂马士英、阮大铖:“东林佰仲,俺青楼知敬重。干儿义子重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冰肌雪肠愿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吐不尽鹃血满胸,吐不尽鹃血满胸。”《撕扇》以后,香君堕入空门。这是女主人公对自己*理想的殉节。至此一个血肉丰满的李香君形象树立在我们面前。尽管后来两人没有在一起,但她的不幸不是因为侯的负心造成,而是黑暗的现实、腐朽的*造成的。而特定的社会时代背景是李香君的艺术形象中包含着丰富的*内容,李香君成为不让须眉的巾帼侠女形象。

  李香君这一形象,代表着下层人民的利益和愿望,有鲜明的*立场,敢爱、敢恨,对理想的追求始终坚贞不渝。当然,造成她爱情观除了她个人的原因外,也与时代社会关系。从历史上看,明东林、复社文人与权奸的斗争由来已久,给烟花场带来一定的影响。李香君的养母就与复社文人陈定生来往密切,她对奸佞小人的丑恶行经十分痛恨也影响到李香君,激发了香君对进步文人的爱慕之情,树立崇高的爱情观。苏昆生作为李香君的老师,经常教育香君要明辨是非,除恶扬善,对她的爱憎感情形成着重要作用。

  三、深明大义、不畏权贵,具有崇高的民族气节

  正如现代诗人洪烛深情的赞颂了李香君的民族气节:“风是没有骨头的/水是没有骨头的/你的扇子是风的骨头/你的影子是水的骨头/至于你的名字/是那一段历史的骨头”。

  李香君作为我国戏曲舞台上最光辉的妇女形象之一。突破了“才子佳人”剧的模式,有很高的审美价值。“桃花者,美人之血痕也;血痕者,守贞待字,碎者淋漓,不肯柔于权奸者也……”(孔尚任)。它象征着李香君不畏权贵,敢于斗争的爱国主义精神。李香君虽为歌妓,却有明确的生活理想和是非界限。在李香君的形象塑造上,其性格有一个发展的历史。在《却奁》一场前,她还只有比较清醒的*头脑,而从《却奁》开始,她已被卷入到明王朝*斗争的漩涡中,并成为矛盾尖端的人物。在尖锐的斗争中,她的性格逐渐地发展,光辉的一面越来越引人注目。她深明大义,坚定正直,虽然社会地位卑下,却具有不向权贵低头,不受金钱利诱的高尚情操与气节。王季思在《桃花扇》校注本「前言」中就曾指出《却奁》一出的重要意义,在於「它生动地反映了当时秦淮歌妓与复社文人的关系,这除了男女双方在才华上容貌上互相倾慕外,还在*态度上互相影响,这是桃花扇以前的儿女风情戏里所少有的(3)。

  李香君坚贞的爱情和反对权奸的*态度紧密结合在一起,爱情的不幸遭遇和国家的覆亡命运紧密联系在一起,为了本身幸福所进行的斗争,跟当时统治阶级内部*斗争很自然地结合了起来。她虽是秦淮歌妓,处受压迫受侮辱的地位,但对统治阶级里的黑暗势力保持警惕,当她知道阮大铖出资收买侯方域的阴谋活动时,义正言辞地责备了侯方域的动摇:“官人是何说话,阮大铖趋附权奸,廉耻丧尽;妇人女子,无不唾骂。他人攻之,官人救之,官人自处于何等也? ”并坚决辞却阮大铖暗中为她置办的妆奁,以自己鲜明的*态度影响了侯方域:“官人之意,不过因他助俺妆奁,便要徇私废公;那知道这几件钗钏衣裙,原放不到我香君眼里!脱裙衫,穷不妨;布荆人,名自香。”这是多么坚贞的性格。如果说却奁以前,她还只有比较清醒的*头脑,那么从却奁开始她已被卷入南明王朝*斗争的漩涡中,并成为矛盾尖端的人物。尖锐的'斗争锻炼了她,促使她的性格进一步发展。在斗争中她性格的光辉一面又有所发展,终至“碎首淋漓不肯辱于权奸”。并进一步认识了马、阮统治集团的狰狞面目和丑恶的本质,以及他们给国家带来的严重灾难。在《骂筵》一出里,她更冒着生命的危险痛骂马士英、阮大铖: “堂堂列公,半边南朝,望你峥嵘。出身希贵宠,创业选声容,后庭花又添几种。把俺胡撮弄,对寒风雪海冰山,苦陪觞咏。” “东林伯仲,俺青楼皆知敬重。乾儿义子从新用,绝不了魏家种。”“冰肌雪肠原自同,铁心石腹何愁冻。”“奴家已拚一死。吐不尽鹃血满胸,吐不尽鹃血满胸。”如此一看,李香君已经将生死置之度外,要做“女祢衡”。已经作好了为斗争不顾一切。在这一出戏中,她措辞尖刻而“粗暴”,骂得*无法忍受,甚至比男子汉还要决断决绝。她想以自己的微弱的能力为风雨飘摇的国家出点力,尽管是十分微不足道。她始终强烈的憎恨那些误家误国的乱臣贼子。戏剧最后,倍经磨难的两人终于相会,纵然狂喜,但是江山已换,家国何在?受到张道士的启示,撕毁了那把桃花扇,两人斩断情缘,双双入道。宋辉由《入道》一出看孔尚任的悲剧意识,仍由历史的主体加以发扬,他以为作者是刻意让作品通过末世人无可选择的命运失落引发历史的沉思;“侯李只能在无可选择的命运里选择了最後的逃亡——入道,使这个对纯真情思割舍的细节弥漫著爱之痛苦的理性光泽,故入道并不意味著精神的完全解脱,也不意味道家思想战胜了儒家思想,它意味著严酷的历史里儒家文化精神被挤压,被扭曲,甚至变质和幻灭的悲剧”。又说:“入道的审美价值在於孔尚任借这场人生结局的叙演,使个体的人物形象成为历史祭坛上永恒的时代见证” (4)。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