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松树蚜虫怎么治疗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09:59

我来回答

2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32

可用中威快活林的花乐(20%氰戊.马拉松)稀释1000-1500倍均匀喷雾。啥蚜虫,绝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10-09 17:33

松树蚜虫的发生及防治
来源:信丰林业局
近几年来,松蚜虫(Cinara pinea mord wiko)对丘陵区马尾松的危害普遍比较严重。蚜虫群集松树枝条上吸食嫩芽、嫩枝条、松针叶和汁液,引起早期落叶,使整个枝条下垂,最终枯萎,严重影响了马尾松的生长和材质。为此,笔者对该虫的发生与防治进行了研究。
1 为害情况
成、若虫常密集于5~15年生嫩梢或幼树枝干上吸食树液,被害枝条的针叶颜色渐淡,生长不良。蚜虫分泌的蜜露落在树根,周围的杂草灌木被涂上一层分泌物, 6月中、下旬开始发生烟煤病,树上的针叶枝条变为黑色, 8~9月以后,地面上杂草灌木成片枯死。马尾松若连年受害,抽梢长度显著缩短,针叶由短小瘦弱变成*;有的树皮表面爆裂或呈小木状突起,生长停滞;当虫口密度增大,直至蔓延到全株时,松树很快死亡。
2 识别特征
2. 1 有翅雌胎生蚜 成虫体长5. 3 mm,体宽2. 7 mm,翅展13 mm。头黑色,单眼3个,复眼赤褐色。触角短小,末端有刺毛。*紫黑色,前翅中脉不分叉,停歇时呈屋脊状,足的跗节和爪均为黑褐色,较小,细长。翅斑灰白,翅痣灰褐色,大而明显。
2. 2 干母 体长4. 3 mm,宽3. 3 mm,头部黑色,复眼赤褐色,触角和足浅黑色,全体黑褐色,触角3、6节端部、足的跗节和爪均为黑褐色。
2. 3 无翅雌胎生蚜 体长4~4. 5 mm,宽2. 8 mm,长椭圆形,头部和前*黑褐色,体被黑色刚毛,足上尤多。触角刚毛状,腹末较圆,背部散生黑色粒状物,胎生后白色蜡粉自然脱落。其余均为黑褐色,触角和足的色泽与干母相同。腹部背面有个大型赤褐色斑。
2. 4 若虫 初产幼蚜体长0. 7~0. 9 mm,头部和前胸初为棕褐色,后变为黑色或黑褐色。复眼赤褐色,成虫腹部背面已现斑纹。
3 生活史及习性
松蚜虫在皖西地区松林中每年发生18~20代,每代经历时间长短不一,一般7~14 d,夏天11~12 d。11月中旬至12月下旬以若虫和一部分成虫在当年生枝上、芽腋处吸取树液,繁殖少量的蚜虫。据笔者几年来的野外观察调查,初步认为松蚜虫系寡食性,到目前为止仅见其寄主马尾松,并能在该种寄主上完成其生活周期。无中间寄生,有迁移现象(指有翅蚜虫) ,因此其生活史类型应属留守型。不经蛰伏越冬,一年四季均可为害松树,以每年的2月下旬虫口数量增长最快,为害也最为严重。在夏季气温高达35℃以上,或干旱条件下死亡率很高,往往达到55% ~75%。冬季遇0℃以下低温寒潮时发育往往停滞。另外,笔者在各个时期采集的标本中尚未发现两性蚜。有翅雌胎生蚜每年11月下旬开始出现,翌年1月中旬大量发生,当天气晴暖时迁飞扩展或随风迁移至他处。
据观察,每头无翅雌胎生蚜虫可产幼蚜18~25头,在平均气温18℃,相对湿度75%时,完成1个世代需18 d,蜕皮4次。初生若蚜行动较为活泼,常拖着长干腹部的细长口器,四处爬行,遇适宜处则将头*抬起,靠胸足的支撑把口器向后斜插入树皮针叶吸取汁液。初龄若虫体被蜡质物较少,至3龄后才大量分泌蜜露。有翅雌胎生若虫行动迟缓,常与无翅蚜群集在一起,仅在天气晴暖时才有飞行行为。干母多栖息于嫩条和新针叶柄背面,繁殖1代后, 15~20 d后即可见到大量有翅雌胎生蚜飞迁到附近马尾松幼林上,每个新抽嫩枝条常有5~10个不等,往往在一个嫩枝条中产满幼蚜后,又转移到另一个嫩枝条上繁殖。其他各代都产无翅和有翅的雌胎生蚜,但以前者数量为多。
松蚜虫群集性很强,虫口密度往往多达50头/cm2 ,林木受害严重时,树干及枝草灌木上布满黑色分泌物,非常显眼。其活动能力差,扩散范围小,在一般情况下,以郁闭度较大、通风透光较差的幼林发生较为严重,低矮散生树虫口密度大;对15~20年以上成林很少为害,苗圃中只有轻度为害。
4 防治试验
4. 1 药剂防治试验
4. 1. 1 刮皮涂干。笔者采用40%乐果乳剂进行防治试验,使用刮皮涂干方法,于被害林木主干基部,用刀刮3~5 c宽的半圆环带,上下错开,露出韧皮部,避免损伤形成层,然后用脱脂棉蘸乐果液(用1~2份乐果乳剂加5份水配成)涂抹伤口, 24 h后抽查,在离地面1 m高样方内,蚜虫开始死亡,死亡率达33. 7%, 48 h后达71. 6%, 72 h后达95. 4%,并逐渐向上扩展至2 m范围内。
4. 1. 2 打洞填药。用尖锐铁器在树干基部打一深约1. 5cm,大小1 cm2 的小洞,随后将蘸有40%乐果原液的脱脂棉塞入,并用泥土封实。30 d后可将3~5 m高树上的蚜虫杀死。据笔者3年对比试验,防治效果以春季较好,秋、冬季较差,这可能与树液流动快慢有关。
4. 1. 3 喷杀虫体。将40%乐果乳剂稀释成800~1 000倍液直接喷杀虫体,效果很好,但较费工,在水源缺乏的林地尤感不便。采用动力喷粉器喷撒敌百虫混合粉剂防治35. 3hm2 的松林,用量22. 5~30 kg/hm2 ,防治效果达95% ,老熟成虫的防治效果亦达30%左右。
4. 2 生物防治试验 捕食松蚜虫的天敌主要是瓢虫,常见有异色瓢虫、七星瓢虫、赤星瓢虫、黄条瓢虫及龟纹瓢虫。这些瓢虫从春季抽枝开始直到秋后整个生长季节都在马尾松树上交尾繁殖,成虫幼虫均以蚜虫为食。异色瓢虫平常在松树上数量较少,笔者于2007年5月中旬调查800余株重害的松树,每株仅有异色瓢虫2~3个。由于前段时间使用化学农药较多,杀死了大部分异色瓢虫及其他瓢虫,天敌作用不够显著。4月至5月中、下旬,笔者调查5个蚜虫发生点,共63 325株被害松树,由异色瓢虫与其他瓢虫完全歼灭蚜虫的有62 988株,效果高达99. 46%。据观察,大量异色瓢虫从麦田迁移到松林,几天内将蚜虫几乎吃光后又转移到其他植物上。为了保护松蚜虫的主天敌,在瓢虫数量较多时可以不喷农药;特别是松林靠近麦田垅的,麦收前后为保护异色瓢虫、七星瓢虫及其他天敌,更要严格控制使用化学药剂。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