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谁是对联的发起人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2 12:46

我来回答

4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08:53

对联,又称楹联,是悬挂或粘贴在墙壁和楹柱上的联语。究其历史,源远流长,它的起源同骈体文的形成和发展有密切的关系。骈体文由汉代曹植开其先河,至南朝梁陈趋于成熟,达到了很高的艺术境界。其特点是文辞用偶,两两相对,务谐音以成韵,必修辞以达远。有学者说,对联是“骈文的后裔”,是颇有见地的。

唐初形成的律诗,句式对仗工整,与对联的写作方法相同。六朝以后兴起的律赋,更强调音韵和谐、对仗工整。这些诗作中的许多上下句,本身就是一副对联。不论五言律诗或七言律诗,每首都是八句,其中第三、四两句,第五、六两句都必须相对,这种诗体从唐代到现在,千多年来一直为人们所沿用。对联就是从律诗为代表的对偶文体中派生出来的。所以也可以说,对联是唐初律诗、律赋的衍生品。

从对联的发展史看,它萌芽于律诗之前,发展于律诗之后,鼎盛于诗词日益衰落的清代。中国的对联,据说最早出现的便是春联。而春联则是从“桃符”转化而来的。桃符产生在秦代前后,在两块深红色的桃木板上,写上“神荼”、“郁垒”,或画上两个神像,以镇邪驱鬼,祈福纳祥。随着骈文的出现和律诗的定型发展,“桃符”也在内容上得到了更新,产生了题写两句对偶的“桃符诗句”,这便是对联的最早雏形。对联究竟是产生于何时何人之手,众说纷纭。但有谭嗣同考证,南梁时代的文学家刘考绰罢官不出,自题其门曰:“闭门罢庆吊,高卧谢公聊。”其三妹令娴续曰:“落花扫仍合,丛兰摘复生。”这虽是诗,但语句皆为骈俪,又题在门上,故堪称对联面世之首作。比之很久以来大家都认为是创先的五代孟昶的春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上推了近四百年。

对联讲究炼字炼意,对联作者要用精炼的文字,巧妙的构思以及画龙点睛的手法,创作出感情丰富、形象鲜明、构思奇特、意韵浓郁的作品。因而,对联能引人入胜,发人深思,耐人寻味,给人启迪。自从对联成为一种独特的文体后,由于其精粹的特点,便像长了翅膀一般,从士大夫那里飞向民间,深入千家万户,它既像“阳春白雪”,也像“下里巴人”。正因为它有广泛深厚的群众基础与极强的生命力,千百年来,“对联热”经久不衰,一直为我国广大人民群众所欣赏、所喜爱,真正成为中华民族的魂宝,堪称我国艺术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

由于对联一般是用古典艺术语言造句和修辞的,所以它典雅、精炼、优美,且题材广泛、内容丰富、魅力奇妙。同时,它的表现手法多种多样:或状物写景,或咏物言志,或抒情寓意,或愐古叙怀,或扬善抑恶等。此外,它又是与书法揉和在一起的综合艺术,两者相互映衬,更显出一种神秘飞动、瑰丽典雅的艺术美。

许多对联不但与诗词同样具有高度的文学性和审美意义,而且能赢得更多的读者,更富有广泛的使用价值。在过去,历代皇帝殿试进士,选拔状元,常用对联;文人墨客交往,互相题赠要用对联;游览名胜古迹,也会即兴题联。到了现代,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民文化生活水平的提高,对联的使用更为广泛,民间岁时节令,升迁新居和喜事庆典或行业开张,以及现在的酒店茶亭、书院店堂、楼台亭阁等无不使用对联,正是“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不管是古代还是现代,在我们广大农村都喜欢贴春联。春节到了,春天来了,在厅堂或门前挂上一幅醒目的对联,心情就是不一样。

对联这一独特的艺术文体,从起源至今,已有千百年的历史,在这漫长的发展历程中,给我们留下了大量的联林奇珍和趣闻轶事,这是我们中华民族的魂宝,是一种值得我们发扬光大的艺术。在现实生活中,对联丰富了我们的文化生活,真正是雅俗共赏,老少咸宜。所以:对苑民间增异彩;联花园里溢奇香。

阅读全文 |
回答者:大山守望者 - 副总裁 十一级 2-1 20:41
宋代诗人王安石在《元日》中写道: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暧入屠苏。

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新桃”和“旧符”是什么意思?用现代话说就是春联。春联是对联的一种,我国的春联是怎样发展起来的呢?

春联作为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它从五代十国时开始,明清两代尤为兴盛,发展到今天已经有一千多年了。

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每逢过年,有在大门的左右悬挂桃符的习俗。桃符就是用桃木做的两块大板,上面分别书写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tu)”和“郁垒”的名字,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延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在桃木板上代替了降鬼大神的名字。据历史记载,后蜀之主孟昶(chang)在公元9年除夕题于卧室门上的对联“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是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了,所以王安石的《元日》诗中写的“千门万户瞳瞳日,总把新桃换旧符”就是当时春联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着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到了明代,明太祖朱元璋大力提倡对联。他在金陵(现在的南京)定都以后,命令大臣、*和一般老百姓家除夕前都必须书写一副对联贴在门上,他亲自穿便装出巡,挨门挨户观赏取乐。当时的文人也把题联作对当成文雅的乐事,写春联便成为一时的社会风尚。

入清以后,乾隆、嘉庆、道光三朝,对联犹如盛唐的律诗一样兴盛,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发展:
对联是由律诗的对偶句发展而来的,它保留着律诗的某些特点。古人把吟诗作对 相提并论,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两者之间的关系。对联要求对仗工整,平仄协调,上 联尾字仄声,下联尾字平声。这些特点,都和律诗有某些相似之处,所以有人把对联 称为张贴的诗。但对联又不同于诗,它只有上联和下联,一般说来较诗更为精炼,句 式也较灵活,可长可短,伸缩自如。对联可以是四言、五言、六言、七言、八言、九 言,也可以是十言、几十言。在我国古建筑中,甚至还有多达数百字的长联。对联无 论是咏物言志,还是写景抒情,都要求作者有较高的概括力与驾御文字的本领,才可 能以寥寥数语,做到文情并茂,神形兼备,给人以思想和艺术美的感受。

分类:
按用途类分
春联: 新年专用之门联。
楹联: 住宅、机关、庙宇、古迹等处所用。
贺联: 寿诞、婚嫁、乔迁、生子、开业等喜庆时用。
挽联: 哀悼死者用。
赠联: 颂扬或劝勉他人用。
中堂联:挂于客厅、居室醒目处配合字画的对联。
按艺术特点分
叠字联:同一个字连续出现。
复字联:同一个字非连续重复出现。
顶针联:前一个分句的句脚字,作为后一个分句的句头字。
嵌字联:包括嵌入序数、方位、节气、年号、姓氏、人名、地名、物名(如药名)等。
拆字联:将联中某一合体字拆成几个独体字;有人细分为“拆字、合字、析字”等。
音韵联:包括同音异字、同字异音和叠韵。
谐趣联:取诙谐幽默之意。
无情对:上下联意思毫不相干,但每一个字词却对仗工整。多数无情对都非常有趣,完全可以同时归入谐趣联。
回文联:顺读,倒读,意思完全一样。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08:53

新春佳节, 千家万户喜气洋洋, 张灯结彩, 对联更是人们习以为常的必有之物.当然, 对联并不一定只在春节使用.在乡下, 甚至婚丧嫁娶也要在门旁贴副对联, 以渲染气氛.然而, 假如要问: 对联产生於何时? 它是怎么样产生的? 或许许多人会瞠目结舌, 不甚了了.

这也难怪, 虽然对联是中国的特产, 且有着悠久的发达史, 许多对联作品至今脍炙人口, 但是, 有关研究对联的作品却寥寥无几, 何况关於对联的发生、形成并非众口一辞!

对联即‘楹联’, 又称‘楹帖’, 俗称‘对子’, 字数多少无定规;要求对偶工整, 平仄协调, 是诗词形式的演变, 加上优美的书法, 真可谓是一种特殊的艺术品.春联仅是对联中的一种, 春节期间贴在门上, 表现人们喜迎新岁、向往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

清人陈云澹《簪云楼杂话》记载: ‘春联之设, 自明太祖始.帝都金陵, 除夕传旨: 公卿士庶家门上须加春联一副.’《列朝诗集》、周晖的《金陵琐事》以及乾隆年间长沙钱德苍的《解人颐》等笔记小说都有类似记载.如是说, 春联被正式肯定和推广在明代初年朱元璋时期, 到现在不过五六百年之久.

然而, 人们都记得王安石那首著名的《元日》诗, 诗云: ‘爆竹声中一岁除, 春风送暖入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 总把新桃换旧符.’这表明早在北宋时期我国人民就普遍地将春联作为更新除旧、美化环境、渲染气氛、点缀生活的一种艺术形式.

既然如此, 那么春联产生於何时呢? 北宋人张唐英《蜀祷杌》说: ‘蜀未归宋之前, 昶令学士辛寅逊题桃符版於寝门, 以其词非工, 自命笔云: 新年纳余庆, 佳节号长春.’《宋史·五行志》和《宋史·蜀世家》也是这样记载的.因此, 人们普遍认为五代时期后蜀主孟昶所题写的这副楹联是中国第一副春联.

这个说法未免太绝对化了.据说, 晋代著名书法家王羲之, 有一年春节前夕, 先后写过几副对联贴在门上, 都因字体妍美雅丽、内容新颖而被人悄悄揭走.除夕将至, 门上仍空无一字.王羲之又精心构思一副而拦腰斩断, 先分别贴出上半截, 联云: ‘福无双至, 祸不单行.’这副不吉利的对联自然没有人去揭.初一黎明, 王羲之又将截下的下半截分别接上.就成了‘福无双至今朝至, 祸不单行昨夜行’的妙联.由此看来, 春联早在五代前就出现了.

春联仅是对联的一种, 而对联早在唐代已风靡全国.《资治通鉴》载: 天宝元年, 有人送给惯於玩弄权术排斥异己而又无德无才的宰相李林甫一副对联, 上联为‘口蜜’;下联为‘腹剑’.表明此时的对联已变成反映人们*倾向的一种文学形式了.

其实, 要说清楚对联起源於何时, 必须辨明对联之所由生.

在我国古代, 有一种带有迷信色彩的风俗习惯, 即挂‘桃符’.据说桃木有压邪驱鬼的本领, 古人在辞旧迎新之际, 用桃木板分别写上‘神茶’、‘郁垒’二神的名字, 或者用纸画上二神的图像, 悬挂、嵌缀或者张贴於门首, 意在祈福灭祸.东汉应劭的《风俗通义》说: ‘《黄帝书》称上古之时, 兄弟二人, 曰茶, 曰郁, 住度朔山上桃树下, 简百鬼, 鬼妄榾人, 援以苇索, 执以食虎.於是, 县官以腊除夕, 饰桃人垂苇索虎画於门, 效前事也, ’桃符最初书写二神的名字或描绘图像, 后来演变为书写吉祥语, 进而发展成对偶的诗句, 这就是造纸术产生之前的对联了.同时, 也说明至少在东汉时已盛行春节挂桃符的风俗.还有人主张对联的起源应在距今二千年的春秋战国时代, 理由是保存此时资料的《山海经》也有此类记载.

看来, 对联究竟起源於何时, 目前仍是中国文化史上的一个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08:54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随着各国文化交流的发展,对联还传入越南、朝鲜、日本、新加坡等国。这些国家至今还保留着贴对联的风俗。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20 08:54

对联是我国特有的文学形式之一,它与书法的美妙结合,又成中华民族绚烂多彩的艺术独创。对联即“楹联”,因古时多悬挂于楼堂宅殿的楹柱而得名。早在秦汉以前,我国民间过年就有悬挂桃符的习俗。所谓桃符,即把传说中的降鬼大神“神荼”和“郁垒”的名字,分别书写在两块桃木板上,悬挂于左右门,以驱鬼压邪。这种习俗持续了一千多年,到了五代,人们才开始把联语题于桃木板上。据《宋史蜀世家》记载,五代后蜀主孟昶“每岁除,命学士为词,题桃符,置寝门左右。末年(公元九*年),学士幸寅逊撰词,昶以其非工,自命笔题云:新年纳余庆,嘉节号长春。”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一副春联。宋代以后,民间新年悬挂春联已经相当普遍,王安石诗中“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之句,就是当时盛况的真实写照。由于春联的出现和桃符有密切的关系,所以古人又称春联为“桃符”。

一直到了明代,人们才始用红纸代替桃木板,出现我们今天所见的春联。据《簪云楼杂话》记载,明太祖朱元璋定都金陵后,除夕前,曾命公卿士庶家门须加春联一副,并亲自微服出巡,挨门观赏取乐。尔后,文人学士无不把题联作对视为雅事。入清以后,对联曾鼎盛一时,出现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名联佳对。

参考资料:http://ke.baidu.com/view/2925.html?wtp=tt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