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嘉善哪个工地需要打孔?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0 02:02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9-14 03:23

1958年12月27日,红旗塘第一期工程正式动工。
详细资料:

开挖红旗塘工程
信息来源:嘉善政协
嘉善县的水利工程建设,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中期的重点是对河道进行疏浚、开拓以及土地平整、农田渠系改造,这些工程对农业生产发展发挥了较好的效果。

嘉善县北部地区地势低洼,大涝期间,西、南、北三面洪水汇集于此,且该地区旧河系曲折纷乱、河道出口小、流量少、排水慢,常遭涝害,损失严重。1954年大涝,嘉善县受淹田达40万亩,1957年的涝害受灾农田30万亩;加上江苏省在嘉善县上游开辟了40米宽直接流入境内的马溪塘,并计划在嘉善县北面开一条200米宽的太浦河,其沿线有大面积的堵坝并圩以阻断嘉善县主要的向北排水至其境内通道。

如何减轻来自上游的洪水威胁、争取出口主动,成为一个急需研究的问题。为了确保嘉善县农业生产的发展,整治河系、变水害为水利,1958年经嘉兴县委(当时嘉善县并入嘉兴县)研究决定在王江泾的陆河泾港至西塘公社的唐家村新开一条红旗塘,红旗塘直通黄浦江,使嘉北地区的洪水畅流畅排,这样,不但使嘉兴县易受涝害的60万亩农田保证丰收,在大旱年份西、南部水位下降时可用红旗塘引潮入河灌溉,提高抗旱能力、减轻旱情,并使嘉北地区根本上改变曲折纷乱的水系,以利交通。

当时,嘉兴专署派出专署水利局的工程技术人员就开挖红旗塘工程进行研究,县水利部门在征得周边的江苏省青浦、松江二县水利部门的口头同意和浙江省水利厅的同意后,拟出设计任务书向省水利厅上报,后经核准为民办补助工程。工程计划从王江泾的陆河泾港起,经南汇、天凝、干窑、西塘等公社(天凝、干窑、西塘三个公社,现为嘉善县的天凝、洪溪、干窑、西塘、姚庄,下同),东到江苏省青浦县蒸淀公社唐家村的大蒸塘入黄浦江,全长27公里,面宽90-110米,底高程0—1(吴淞高程,下同)米,底宽60-80米,边坡1∶3。

1958年12月16日,*嘉兴县委发出 《关于立即开展治理红旗塘工程工作的紧急指示》,提出今年(指当年的冬季到下一年的春季)完成第一期工程,并且决定成立嘉兴县红旗塘工程水利师,设师*会7人,由田川任师政委、林忠贤任副政委,王贵林为司令员、浦思义为副司令员,姜日升、沈锡桐等同志为委员。师部下设*处(林忠贤兼*、沈锡桐为副*)、参谋处(浦思义兼*、屠幼生为副*)、后勤处(*姜日升、副*杨宝满)、文卫处(*于培瑞、副*陈大焕)、保卫处(*任松山)、办公室(主任赵庸尧、副主任孙希贤),施工由参谋处分管,参谋处下设工程股、机械股、劳动调配股,并抽调有关干部50人为司令部的具体工作人员。同时,以公社为单位设水利团,建立团的临时党总支,设委员5人,配备公社副*1人任团政委、另配干部2人为正副团长,其中西塘水利团政委沈小龙、团长褚正扬,干窑水利团政委陈金水、团长曹洪水,陶庄水利团政委张正华、团长李毛新,天凝水利团政委周阿章、团长朱志泉,惠民水利团政委顾炳仙、团长革正荣,魏塘水利团政委柯云生、团长姚志明。团以下设营、连、排。

当月21日,*嘉兴地委向各县委发出《关于嘉兴县委“立即开展治理红旗塘工程”的通报》,通报说:嘉兴县委关于“立即开展治理红旗塘工程工作的紧急指示”我们认为很好,特转发给你们参考。并指出:嘉兴县抓住有利时机、动员劳力兴修大型水利重点工程的做法是好的,安排全面、决心大,特别是工地的组织领导严密,值得各地学习。


1958年12月27日,红旗塘第一期工程正式动工。工程从南汇公社殷家港起,经天凝、干窑,到西塘公社的和尚塘止,长15公里、河面宽100米、底宽60米、深4.2米、断面360平方米。嘉兴县除东栅公社(搞高标准渠道化试点)外的17个公社(南汇、干窑、天凝、双桥、塘汇、王店、南湖、魏塘、惠民、陶庄、凤桥、西塘、建设、余新、曹庄、新丰、新塍)的35000人参加了施工。红旗塘治水司令部设在西塘公社翠南村,17个公社的水利团都设立了工程施工技术科,配备科长、技术人员3-4人,17个水利团共组成101个营,每营有专职施工员2名。经过了150天的奋战,于1959年5月26日完成第一期工程的土方开挖任务,总计完成土方519万立方米。

工程施工中,为了提高工效、减轻劳动强度、解决劳力不足的状况,开展了技术革新的群众运动。全工地有12、85米轨道,共创制仿制53种新式工具(工地上制造35种)、推广使用8042件(其中铁皮车227部、统索牵引200部),各种挖泥工具共12000件,有50%的民工使用新式工具。在技术革新开始时,资金少、原料缺、技术差,师*就坚持依靠群众,提出了“五献”号召,掀起了群众性的“人人献计、个个献料”热潮,以“献”、“挖”、“代”、“省”解决了资金不足、原料缺少的困难,据不完全统计,共献木料620立方米、毛竹144156根、铁1119斤、麻551斤、人民币7000元(群众献款),有的还献出了门板、茶箱、破打稻机、牛车盘、寿材。

在工程施工开始时,因无定额、生产大呼隆,群众对每天完成任务心中无数,工效低、出勤少、浪费大、窝工多,司令部据此情况,着力加强劳动组织、定额管理,合理安排劳力,开展了“七定”、“五包”,把责任定到班、定额到人,根据劳力强弱、男女使用工具,分别定出等级,群众说:“有了定额,自己任务自己做,一天早知道,心中有数劲头高”。事实证明,实行定额管理,是提高工效的有效办法。

施工过程中坚持贯彻了“百年大计、质量第一”的方针。施工一开始就组织了68名农民技术员成立勘测队,用四天半时间完成了53华里的测量工作;各团成立技术科,营成立技术小组,划好堆土线,开好中心沟、分层取土、降低地下水位、保证雨停就开工,提高了工作效率。同时,后勤部门积极做好工地生产资料和生活资料供应,做到层层接头、上下挂钩、专人负责、保证供应,在整个第一期工程施工期内,供应元钉18000斤、毛竹16000支、木材85立方米、扁担土埭 3000副、麻3000斤,以及铝线、铁等等,全工地设53个供应点,200多个品种。150名供销人员做到送货下乡,边供应、边劳动,经营额达250万元。

在工地上开展了“十比”、“三干”红旗竞赛活动,激发民工的劳动热情,加快了施工进度。工地的各级干部坚持三员、四同、五干艰苦精神,实行逐级下放参加劳动。司令部组成四个工作组,下放38名干部加强团领导,共有正副团长政委42人、营教导员营长385人及各级干部115人逐级下放,加强基层,边劳动边领导。抓先进树标兵,全工地进行大评比三次、大检查二次、总结四次,通过总结评比,涌现大批先进单位、先进个人。有司令部级先进单位163个、先进人物1124人、其中治水英雄人,团级8224人,营级9706人。

为了活跃工地民工生活、鼓舞民工干劲,司令部组织文工团慰问演出(14人从剧团调来)、编写战斗报、进行有线广播。团文工队共40个、344人,全工地的宣传工具有黑板报165块、门板报254块,光荣台107个、土广播98只、鼓动牌1194块、各种彩旗5179面。在春节和庆功大会上,民工自己演出了马灯、莲湘、说大书、舞龙、舞狮、开游园会,工地掀起了文艺*。群众创作诗歌10449首、漫画782幅、剧本120个,充分反映了群众的才能和干劲。全工地共建食堂442个,组织洗衣组有176人,理发员有47人,搭建工地公共厕所765处、清洁员376人,工地设有卫生处、科,有医生27人、*26人、保健员79人,工地还建立一支强大的治安保卫组织、计576人,有653个民工参加了义务消防队。

当时由于处于“大跃进”时期,人民生活已较困难,甚至出现“饿、病、逃、荒”等现象,但为了赶工程进度,有关部门不关心群众生活,造成了施工人员伤亡。在这一期工程施工期间,工地病亡10人(败血症3人、伤寒症1人、脑膜炎1人、急性大叶肺炎1人、阑尾炎1人、其他病亡3人)、大的工伤事故3起。


红旗塘第一期工程施工结束后,*嘉兴县委指示红旗塘工程司令部*必须在1959年冬-1960年春的几个月时间内迅速地完成第二期工程,以使水利工作更好地为农业服务、更好地适应农业生产的发展,确保1960年全县粮食增产。

1959年11月25日,红旗塘工程司令部*制定了“红旗塘治水工程第二期工程治理工作计划(草稿)”上报县委。此工作计划提出了第二期工程的土方开挖任务,以及成立红旗塘治水工程专业师,师*会由张政委、浦思义司令员等7人组成,加强施工技术领导、劳动组织管理,建立责任制等。

*嘉兴县委于1959年11月26日发文,同意并批转了这个工作计划的报告,县委文件指出:为了开好第二期工程,除了计划中所提要求外,希各公社*立即把领导确定好,一般以去年原班人马为主;把劳力调配好,在12月10日前全部组织好到工地报到;把思想动员好,把生活安排好等几项工作。希工、商、交等部门围绕这一计划,密切配合,大力支援,以保证这一工程胜利竣工。

按照嘉兴县委的总体部署,红旗塘第二期工程于1959年12月13日动工,施工分二段进行。一段是从西塘公社和尚塘至干窑公社李厍村,长5259米,面宽110米,底宽71.2米,深4.8米;另一段是从南汇公社殷家港至沉石荡,长650米,面宽90米,底宽55.7米,深4.3米。嘉兴县除南湖公社搞渠道化不参加外,17个公社(南汇、新塍、双桥、王店、建设、凤桥、余新、曹庄、新丰、东栅、塘汇、魏塘、惠民、西塘、陶庄、天凝、干窑)的15000名民工参加了施工,司令部设于干窑横港村,下设*、工程、后勤三个处(各设正副*一人)和办公室(设主任、秘书),并抽40名干部担任具体工作。17个公社成立团部,团部设*、后勤、工程三个科及办公室,团以下共组成67个营。施工到1960年2月6日已完成土方140万立方米,但工程进度很不平衡,最快的5个公社已完成总任务的70%,而慢的公社只完成总任务的30%左右。为此,*嘉兴县委在1960年2月7日发出了《关于加强领导善始善终完成红旗塘工程的通知》,要求各公社加强领导,继续大搞工具革新,善始善终安排好民工生活,以保证按时全部完成工程。经过全体干部、民工的努力,第二期工程在1960年6月5日竣工,共计完成土方23742万立方米。

这样,红旗塘工程从南汇公社沉石荡至干窑公社李厍村全长20.909公里的土方开挖任务,从1958年12月27日动工,到1960年6月5日全线完工,河面宽达到90-110米,底宽60-80米,河底高程0—1米,边坡1∶3。嘉兴县18个公社先后都参加了施工,共计投放劳力5527万工日,完成土石方75731万立方米,投资5316万元,其中国家补助3047万元(用于*处理280万元),挖损土地3204亩,压损土地5566亩,拆建房屋412间,草房4520平方米,拆除近百座人行桥。一条位于嘉北低洼地区的东排主干河道由此形成。


开挖红旗塘没有经充分论证,与上海没协商好,就匆忙上马,造成工程完工后,不能充分发挥作用。在红旗塘工程第二期施工结束前,原属江苏省的青浦、松江二县已划入上海市。上海市以太湖流域治理整体方案没有定局,上海市处于红旗塘下游,红旗塘开通后将增加上海防洪压力为理由,不准拆除第二期工程下游的施工坝。造成红旗塘在嘉善县与上海青浦县交界处留下一条拦河土坝,使红旗塘只能暂用其拦河土坝南侧的牛桥江、大调河泄水,工程效益的发挥受到了影响,不能达到设计要求,延长了东泄时间。另外,当时河道沿线的配套建筑物也未能跟上,影响了沿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生产,河道岸坡受冲刷塌方,河床部分淤积。

对此,嘉善县多年来一直向上级有关部门提出及时开通土坝和兴建配套建筑物的要求,国家水利部、长江流域规划办公室、太湖流域管理局等也曾多次到嘉善进行调查、考察,但总是由于江、浙、沪二省一市对太湖流域规划的不一致,治理整体方案没有定局而迟迟得不到解决。期间,在省水利厅的重视关心下,为了解决沿河两岸交通、生产、生活的便利,先后批准建造三座跨河桥梁,姚庄乡的红旗塘桥在1985年建成,1987年、19年又先后建成了天凝、洪溪两地的红旗塘桥,局部解决了沿河两岸人民的生活、生产、交通问题。

1991年入梅后,太湖流域连续降雨,从6月11-20日,太湖流域平均降雨300多毫米;6月30日太湖流域出现了第二次降雨过程,至7月3日全流域平均降雨140毫米,7月3日14时的太湖水位已上涨到4.32米,超过警戒水位0.82米。由于太湖流域综合治理规划尚未实施,洪水没有出路,要迅速降低太湖水位是当务之急。面对严峻形势,国家防汛总指挥部采取果断措施,做好上海市群众工作,打开红旗塘上的堵坝、打通红旗塘至黄浦江的泄洪通道。7月5日,由青浦县人武部组织官兵、民工,嘉善县*组织力量协同炸坝,上午9时,长110米、顶宽1米的红旗塘上的拦河土坝在巨大的爆炸声中炸开,堵坝32年的河道开始泄洪。

1991年9月,*召开治理太湖工作会议,开始了历史上空前的治理太湖水利建设*。红旗塘列为治太十项骨干工程之一,其规划方案在1999年由国家计委以计农经[1999]161号文件批复同意,同年4月水利部以水规计[1999]373号文件批准了红旗塘工程的初步设计。红旗塘全长26公里(其中浙江段长20.9公里),红旗塘工程建设范围包括上游新农港、鳗鲤港同下游大蒸港、圆泄泾。嘉善境内工程建设内容有:河道疏浚9.94公里、护岸防洪墙41.38公里、跨河桥梁6座(其中1座*公路桥、5座机耕桥)、6米孔径节制闸2座,以及边界圩区排涝补偿工程和沿河防洪闸加固改造工程。嘉善县成立了“嘉善县红旗塘工程指挥部”,归属嘉兴市红旗塘指挥部领导,并下设办公室负责这些项目的具体实施,工程涉及了天凝、洪溪、干窑、西塘、姚庄、丁栅6个镇,投资为2.06亿元,工程于2000年6月开工至2004年1月基本完成,2003年12月经嘉兴市机构编制委员会批复同意,建立了“嘉善县太湖流域红旗塘管理所”。红旗塘工程建设基本完工,并由建设期逐步转入了管理阶段。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