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7 08:21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2:57
说到兵法奇书,大家肯定第一个会想到就是《孙子兵法》,其实我们古代著名的兵法奇书不只有《孙子兵法》,《孙膑兵法》、《吴子》、《六韬》、《尉缭子》等,都是兵法奇书,而且对于后人都是受益匪浅。下面我们就来盘点看看,中国古代著名的十大兵法奇书。
NO.1最早的一部兵书——《孙子兵法》
《孙子兵法》亦称《孙子》、《吴孙子兵法》、《孙武兵法》,为春秋末孙武所作,共三卷。孙武,字长卿,齐国人,后归吴,与伍员助吴攻楚,创下以少胜多的战例。
《孙子兵法》有十三篇传世。卷上:计篇、作战篇、谋攻篇、形篇;卷中:势篇、虚实篇、军争篇、杂变篇、行军篇;卷下:地形篇、九地篇、火攻篇、用间篇。一共7000余字。作者在唯物论战争观基础上强调主观能动性,用辩证法观察和应用战争规律,承认战争中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采取从现象到本质的分析方法。
如“知彼知已,百战不殆”,“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以逸待劳,以饱待饥”等论断,成为两千多年军事指导思想。《孙子兵法》号称“兵学圣典”和“世界古代第一兵书”,公元7世纪传到日本,18世纪后有法、英、德、捷、俄等文译本。
NO.2堪称《孙子兵法》第二——《孙膑兵法》
《孙膑兵法》亦称《齐孙子》,为战国时齐国孙膑所作。孙膑系孙武裔孙,大约与商鞅、孟轲同时。其书原98篇,图4卷,失传1000余年。1972年从山东临沂银雀山西汉墓中发现,经整理得11000余字,30篇。
上篇有:擒庞涓、见威王、威王问、陈忌问垒、选卒、月战、八阵、地葆、势备、兵情、行选、杀士、延气、官一、强兵等15篇;下篇有:十阵、十问、略甲、客主人分、善者、五名五恭、兵失、将义、将德、将败、将失、雄牝城、五度九夺、积疏、奇正等15篇。
《孙膑兵法》是在《孙子兵法》和《吴子》等兵书的基础上,对先秦军事思想有所发展。如“战胜而强立”、“事备而后动”、“胜不可一”等主张,对后世军事家影响甚大。
NO.3战国时期吴起的着作——《吴子》
战国吴起(?—前381年)撰,计二卷。吴起是卫国人,曾以曾参为师,善用兵,起初在鲁国为官,后赴魏、赵、楚等国,被楚贵族谋杀。吴起能与士卒同甘共苦,务在强兵。
据传,《吴子》汉初时尚有48篇,今仅存6篇18条,计3000余字。6篇是: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尚礼义,明教训是其书主要内容。《吴子》是研究吴起和战国历史的重要资料。
《吴子》,中国古代着名兵书,《武经七书》之一。相传战国初期吴起所着,战国末年即已流传。《汉书。艺文志》称“吴起四十八篇”,《隋书。经籍志》、《新唐书。艺文志》均载为一卷。今有《续古逸丛书》影宋本及明、清刊本,存图国、料敌、治兵、论将、应变、励士六篇,分上下两卷。
《吴子》是中国古代文化中的一份珍贵的遗产,该书所论及的一些军事理论和方法,对战国以后的历代军事家均有较深的影响,至今仍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NO.4传说中姜太公的着作——《六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旧题周初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着,普遍认为是后人依托,作者已不可考。现在一般认为此书成于战国时代。全书以太公与文王、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此书在《汉书艺文志》诸子略兵家类中不见着录,但在“道家”列“《太公》二百三十七篇”,其中《谋》八十一篇,《言》七十一篇,《兵》八十五篇;儒家类着录有《国史六》“即今之《六韬》也,盖言取天下及军旅之事。字与韬同也。”
传说《六韬》为西周吕望所撰,计六卷。吕望姓姜,字尚,亦字子牙,籍贯不祥,多谋善断,长于用兵,他曾助周灭商,封于齐,官至太师,俗称姜太公。后经研究,认定《六韬》一书乃战国时人托其名而辑成!“韬”即用兵之谋略,“六韬”为文韬、武韬、龙韬、虎韬、豹韬、犬韬。
《六韬》共60篇2万余字。60篇的名字是:文师、盈虚、国务、大礼、明传、六守、守土、守国、上贤、举贤、赏罚、兵道、发启、文启、文伐、顺启、三疑、王翼、论将、选将、立将、将威、砺军、阴符、阴书、军势、奇兵、五音、兵征、农器、军用、三阵、疾战、必出、军略、临境、动静、金鼓、绝粮、略地、火战、虚垒、林战、突战、敌强、敌武、乌云山兵、乌云泽兵、少众、分险、分合、武锋、练士、教战、均兵、武车士、武骑士、战车、战骑、战步。
凡是先秦军队编制、管理、训练、行军、布阵、攻守、战具、兵器及其军事理论,几乎无所不包。以问答形式进行论述,并有夹注,语言生动,说理充分,是一部普及性的古军事专着。
NO.5秦*事家尉缭的着作——《尉缭子》
战国尉缭撰,计五卷。尉缭的身世说法不一。一说是秦国大臣,魏国大梁(今河南开封)人,游说入秦,受秦王政重用,任为国尉,因此称尉缭;一说是魏惠王时人,善于军事韬略。
《尉缭子》5卷22篇:卷一天官、兵谈、制谈,战威;卷二攻权、守权、十二陵、武议、将理;卷三原官、治本、战权、重刑令、伍制令、分塞令;卷四束伍令、经卒令、勒卒令、将令、踵军令;卷五兵教、兵令。共4400余字。
前12篇为*观、战争观,后10篇论述军令和军制。如“往世不可及,来世不可等待,求已者也”的“求已”*观,主张实行“诛*禁不义”的战争原则,“权敌审将而后举兵”的作战思想等,含朴素的辩证唯物思想。
NO.6齐威王时期的着作——《司马法》
《司马法》是我国古代重要兵书之一。大约成书于战国初期。据《史记司马穰苴列传》记载:“齐威王(公元前356-前320年)使大夫追论古者司马兵法而附穰苴于其中,因号曰《司马穰苴兵法》。”汉代对《司马法》评价很高。武帝时,“置尚武之官,以《司马兵法》选,位秩比博士”。当时司马法共有150篇,今留存仅5篇: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
春秋时司马穰苴撰,计三卷。穰苴姓田,齐景公时尊为大司马而改氏。《司马法》为齐威王时诸臣追辑而成,称为《司马兵法》。
该书原有155篇,今存5篇3000余字。5篇为:仁本、天子之义、定爵、严位、用众。其言大抵据道、依德、本仁、组义,糅合儒、道两家思想,阐述战争目的在于安民止战,并以夏、商、周三代议例设天子统帅军队、军队内部制订爵位阶级、严肃军纪、善于用众。《司马法》主讲军事理论。
NO.7唐代着名的兵书——《太白阴经》
《太白阴经》的全称是《神机制敌太白阴经》,唐代李筌所撰。共10卷。全书分为人谋、杂仪、战攻具、预备、阵图、祭文、捷书、药方、杂占、杂式10门。这部兵书本于君王昌明,国家富强,内外兼修之旨,论次军事攻守战取之法,颇含朴素唯物论和辩证法因素。
全名《神机制敌太白阴经》。中国古代重要兵书。唐代宗时河东节度使都虞侯李筌撰。李里籍未详,《集仙传》道其仕至荆南节度副使、仙州刺史等。全书10卷。现存《墨海金壶》、平津馆影宋抄本等。
NO.8论述实际用兵的问题的兵书——《虎钤经》
《虎钤经》为宋代许洞所撰写,全书20卷,共120篇。它的内容主要是发挥《孙子兵法》和《太白阴经》的观点。前10卷主要论述实际用兵的问题。
中国宋代着名兵书。北宋吴郡(今江苏吴县)人许洞,历四年于景德元年(1004)撰成,凡20卷,210篇,共论210个问题。许洞曾任雄武军推官、均州参军等职。
该书现存明嘉靖刊本及清《四库全书》等刊刻本。《虎钤经》以上言人谋,中言地利,下言天时为主旨,兼及风角占候、人马医护等内容。许洞认为天、地、人三者的关系应是“先以人,次以地,次以天”(《虎钤经》,明刊本,下同),重视人(主要是将帅)在战争中的作用。
NO.9戚继光的着作——《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是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战争期间练兵和治军经验的总结。他在《自序)中说:“数年间,予承乏浙东,乃知孙武之法,纲领精微莫加矣。第于下手详细节目,则无一及焉。犹禅家所谓上乘之教也,下学者何由以措。于是乃集所练士卒条目,自选*亩民丁以至号令、战法、行营、武艺、守哨、水战,间择其实用有效者,分别教练,先后次第之,各为一卷,以海诸三军俾习焉。顾苦于缮写之难也,爱授粹人。客为题曰:《纪效新书》。
《纪效新书》亦称《纪效》,是明代戚继光在东南沿海平倭寇时撰写,共18卷,每篇都各附图说。卷首有”申请“、”训练“、”公移“和”或问“,其中”或问“一篇最为重要。
正文分束伍、操令、阵令、谕兵、法禁、比较、行营、操练、出征、长兵、牌筅、短兵、射法、拳经、诸器、旌旗、守哨、水兵等18篇。此书注重实践,注意总结经验教训,是研究明代军事史的必备书。
NO.10戚继光练兵时的着作——《练兵实纪》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
《练兵实纪》是戚继光在蓟镇练兵时撰写。此书正集9卷,附杂集6卷。它和《纪效新书》称为戚氏兵书姐妹篇。九卷九篇共二百六十四条,具体篇目是:练伍法第一、练胆气第二、练耳目第三、练手足第四、练营阵第五(场操)、练营阵第六(行营)、练营阵第七(野营)、练营阵第八(战约)、练将第九。后附杂集六卷六篇:储练通论(上下篇)、将官到任宝鉴、登坛口授(李超、胡守仁辑)、军器解、车步骑营阵解。
中国古代著名的十大兵法奇书,大家都有读过吗?古人所著的兵法奇书,对于后人我们来说真的是一个天大的福利,有句话叫:前人栽树,后人乘凉。这句话用到这里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2:58
密码的历史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底蕴丰富,出现了不少神奇之人,他们有经天纬地之才,像诸葛亮、刘伯温等。同时,也留下了非常神奇的预言之书,比西方所谓的“玛雅预言”要高出不止一个档次。其中有四大预言奇书,最为神奇,它们基础预言的分毫不差,不得不让人顶礼膜拜。
No.4、《梅花诗》
梅花诗,是北宋时期的易学家邵雍所创作,一共就试手预言师。因为本身预测之后可能发生的大事是个技术活,所以,这十首诗都是以象征性的隐晦语写下。他预言了从北宋到改革开放之前的事,基本上每个朝代所发生的的大事都跟他所预言的差不。但因为历代此类书籍都被列为*,不确定有没有被人篡改过。也因为它的作者邵雍不太出名,就名列第四。
No.3、《烧饼歌》
烧饼歌,是明代的神人刘伯温与朱元璋的对话,被史官记录下来成书。话说有一天,朱元璋在吃烧饼,刚咬了一口,突然报刘伯温进见,就把烧饼用碗盖上。之后对刘伯温说“先生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刘伯温掐指一算,就回答“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
朱元璋又让预测之后会发生的事,为了安抚刘伯温,还赐给他“免死金牌”,然后就有了《烧饼歌》,预言了从明朝到很久以后的事,也基本如他所料。《烧饼歌》的结束语是“千言万语知虚实,留与苍生长短论”。纵使他有预测未来社会大事之能力,还有朱元璋的免死金牌,但还是被朱元璋给杀了,不知道刘伯温有没有预测到自己的下场。故《烧饼歌》在四大预言奇书里,位居探花。
No.2、《马前课》
马前课,又被成为马前神课,是三国时最牛*的人诸葛孔明所著。《马前课》预言了从三国时期到所谓的“大同社会”各时期所发生的历史大事,每个朝代有一卦的预测,所以破译起来也不是太难。
第一课是“无力回天,鞠躬尽瘁;阴居阳拂,八千女鬼”,预测了自己会死,并且蜀国会向魏国投降;第九课“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预言了清朝灭亡于宣统;第十课“豕后牛前,千人一口;五二倒置,朋来无咎”,预言了新中国成立。一共十四课,后面的小便也不能解释。可见,诸葛孔明真的是半人半神,《马前课》位居榜眼也没毛病。
No.1、《推背图》
把《推背图》排在第一,估计是无人不服,它被誉为“中华预言第一奇书”。《推背图》的作者是唐代的李淳风和袁天罡,它共有六十幅图像,每一幅图像下面附有谶语和"颂曰"律诗一首,预言了从唐开始一直到未来世界大同发生在中国历史上的主要事件。
据记载,是唐太宗李世民让李淳风和袁天罡推算一下大唐的国运,结果这俩哥们一推算起来上瘾了,不知不觉就推算到了中国之后两千多年的国运。袁天罡觉得玩得有点大了,再继续推算就把天机给泄漏完了,就推了一下李淳风的背,说“哥们,好了,我们该休息了”,然后就有了《推背图》。
据说,我们现在社会处于《推背图》第四十二象与第四十三象之间,小编不知道是真是假。估计现在真正完全懂《推背图》的人都在墓里了,基本上所谓的“砖家”都是在瞎掰。
不管怎么说,这些预言奇书也是中华文化的一部分,我们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不能把老祖宗的那些本来很好的东西给弄丢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2:58
几千年的中国汗青长河中,涌现出了不少经天纬地之才,他们臆则屡中,乃至参透天机,如诸葛亮、袁天罡等人。这些大神不单留下了传说的故事,更给后人留下了名贵的财产,那便是搜集了生平伶俐的预言奇书。古代曾有过不少关于预言方面的册本,刻期给列位先容一下此中最神秘的六大预言奇书,瞧瞧你风闻过几本呢?
第六名:邵雍的《梅花诗》
邵雍,是北宋时代的理学人人,深研易经许多年,后自创了梅花易数法,用该要领预测出之后各朝代作古亡时的景象,并以及其隐晦的说话写了写来,是以被称为《梅花诗》。如在书中的第四节,是关于明朝鼎祚的预测,内容如下:“终究好汉起平平易近,豪门不是旧黄畿;飞来燕子平庸事,开到李花春已非。”是不是准的令人匪夷所思?
第五名:李淳风的《藏头诗》
李淳风,唐代精致的天文学家,能干天文、历算、阴阳八卦,是个可贵的奇才。唐朝成立后,颠末刘娴静的举荐,李淳风得到了李世平易近的浏览。贞不美观六年,唐太宗闲来无事,与李淳风唠嗑,有时光就问道:“朕之全国今称定矣,卿深明天将来诰日道,不知何人丧我国度?以及我朝之后登位者何人?可相传几代?卿历而言之。”于是乎,就睁开了一番对话,此对话被后人称为《藏头诗》,预言武则天乱唐全国及唐代作古亡等大变乱。
第四名:刘伯温的《烧饼歌》
明朝成立后,刘伯温因功成为建国元勋,加上能掐会算的手段,深受天子朱元璋的浏览和尊敬。有一天,朱元璋正在吃烧饼,刚好刘伯温有要事禀报。朱元璋就用碗把吃剩的烧饼拦住,就对刘伯温说道:“师长教师深明数理,可知碗中是何物件?”刘伯温前指一算,自傲地回道:“半似日兮半似月,曾被金龙咬一缺,此乃饼也。”之后,朱元璋就让刘伯温推算一下明朝的鼎祚,史官一字不落地记录下来,定名为《烧饼歌》。
第三名:诸葛亮的《马前课》
大神诸葛亮,不单有向天借春风的手段,还为后人留下了一本预言奇书,那便是《马前课》。全书共有14课,运用易经八卦推表演了自三国时代至“大同”社会的各个汗青时代的大变乱,并且很好破译。如第九课:“水月有主,古月为君;十传绝统,相敬若宾。”水月有主清也,古月胡也,预言了满清皇朝十帝亡于宣统,令后人跪服。
第二名:姜太公的《天地万年歌》
所谓的《天地万年歌》,是姜太公预测鼎祚的谶语的册本,预言了自西周之后中国一万年内的鼎祚。对,你没有看错,竟然预言一万年的工作,并且大多还都准的惊人,比所谓的玛雅预言牛叉多了。
第一名:李淳风和袁天罡的神作《推背图》
贞不美观年间,唐太宗为了相识大唐鼎祚,就让袁天罡及李淳风轻微推算一下。令悉数人没想到,他们俩一发不成摒挡,越算越上瘾,竟推算到了唐往后中国2000多年的命运运限。姜仍旧老的辣,*袁天罡开始回响过来,就推了一下李淳风的背说:“我们已经泄漏了太多天机,不克不及连续推算下去了,就到此为止吧!”
于是乎,就有了《推背图》,因其预言的切确性,成为公认的中华预言第一奇书。听说,《推背图》与《天地万年歌》对照,重合的部门所推算出来的将来变乱和发生的时刻险些完全同等,这莫非只是偶合吗?
看累了吧,来一段笑话让你开心乐一下:
不要以为是木偶就可以乱来!整天浑身湿哒哒的木偶也受不了!
看累了吧,来一段笑话让你开心乐一下:
套路
一女孩正在手机上聊天,突然蹦出一个陌生人:我喜欢你,你有男朋友吗?女孩:对不起我有男朋友了。陌生人:怪不得你最近天天抱着手机玩,我是你爸。晚上回来谈谈!女孩:呜……!第二天,又蹦出一个陌生人:我喜欢你,你有男朋友吗?女孩:我没男朋友。陌生人:我是你男朋友,我就知道你不喜欢我了!女孩:亲爱的对不起,我以为是我爸整我呢…陌生人:原来你爸说的是真的,我是你妈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2:59
孙武
《孙子兵法》,又称《孙武兵法》、《孙子兵书》、《孙武兵书》等,其作者为春秋时期的吴国名将孙武。该书是中国现存最早的兵书,也是世界上最早的军事著作,其内容博大精深,思想精邃富赡,逻辑缜密严谨,是古代军事思想精华的集中体现。被誉为“兵学圣典”。
孙子兵法与三十六计(套装全2册)¥34.8购买
吴起
《吴子兵法》,相传其由战国名将吴起所著,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家著作。其主要论述了战争观问题,既反对持众好战,也反对重修德而废弛武备。它认为只有内修文德,外治武备才能使国家强盛。可以说《吴子兵法》是反映先秦时期华夏族军事思想的代表作之一。
姜太公
《六韬》,又称《太公六韬》、《太公兵法》,相传其为西周初期的兵学奠基人太公望(即吕尚、姜子牙)所著,全书以太公与周文王、周武王对话的方式编成,是中国古代先秦时期著名的黄老道家典籍。全书有六卷,共六十篇。它的内容十分广泛,对有关战争和各方面问题,几乎都涉及到了,其中最精彩的部分是它的战略论和战术论。
司马法
《司马法》,相传其同样出自姜太公之手,是中国现存最古老的军事思想,比大名鼎鼎的《孙子兵法》还要古老,它保存着春秋前期的一些非常古典的作战原则,有浓郁的贵族色彩,此书讲军礼的地方甚至超过兵法的部分,是重要的春秋时期军事著作之一。
黄石公
《三略》,原称《黄石公三略》,相传作者为汉初道家隐士黄石公。它是著名的古代汉族军事著作,属于道家兵书。此书侧重于从*策略上阐明治国用兵的道理,不同于其他兵书,它是一部糅合了诸子各家的某些思想,专论战略的兵书。它重点着眼于策略、谋略、战略三个方面,简略不穷,但其意精明,虽未述全,但也不失为兵家上乘之略。许多人认为它相对于《六韬》更精深,更全面。据说目前该书已经成为世界各国将领必读的经典书籍之一。
中国用人第一书:三略¥23.4购买
《尉缭子》,该书是中国古代一部重要的兵书,是中国古典军事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全书从人性论的视角考察了人的心理,提出了不少精辟治国思想,《尉缭子》受到《六韬》或者当时其他黄老道家治国理论的影响,提出治国应当使人无欲,无欲则没有争夺,没有争斗就没有犯罪和战争,那么天下就太平了。
李靖
李卫公问对》,又称《唐太宗李卫公问对》、《李靖问对》,或简称《唐李问对》、《问对》,是兵家著作。该书是唐太宗李世民与唐朝文武兼备的著名军事家李靖讨论军事问题的言论辑录,其内容丰富,多联系唐以前战例及太宗、李靖本人的亲身经历,参照历代兵家言论,围绕着夺取主动权、奇正、虚实、主客、攻守、形势等问题进行讨论,阐述其军事思想。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6-29 02:59
李淳风和袁天罡:《推背图》
唐朝和五代年间,《推背图》在民间已极为流行。正史《旧唐书》记载:唐太宗看到一本《秘记》上说:“唐三世之后,则女主武王代有天下。”就召见李淳风,询问详情。李淳风回答说:“臣据像推算,其兆已成,而且此人就在陛下的宫中,身为您的眷属,三十年后当称帝,并诛戮您的子孙。”太宗说道:“那么把可疑的人都杀了,怎么样?”
李淳风回答说:“这是天命,无可祈禳回避,且王者不死,白白杀了很多无辜的人。三十年后,此人年纪大了,就会仁慈起来。现在如果杀了她,上天还会让她转生称帝,三十年后她正当壮年,性情更为狠毒,您的子孙就都会被她杀光了。”太宗觉得有理,就没有再追究下去。
风随后将未来推算到了一千多年以后,并上呈太宗皇帝御览。预言以谶、颂和图的形式记录了下来。传说当李淳风推算到第59像的时候,他的好友袁天罡推了一下他的后背说:“天机不可泄漏,就推算到这里吧”。于是李淳风就把此事画作了最后一象,并题诗说:“茫茫天数此中求,世道兴衰不自由,万万千千说不尽,不如推背去归休。”这部预言也就因此称为《推背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