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文献资料法:查阅方面的书籍,浏览中国知网上关于大学生心理教育现状研究的论文,为本文的研究提供理论参考。②专家访谈法:走访长春市高校的教育专家,对大学生心理教育的发展问题及发展策略进行讨论。③问卷调查法:随机抽取长春工程学院、长春大学、长春理工大学三所高校在校学生各100人进行问卷调查,共发放问卷300份,回收300份,回收率100%,有效问卷298份,有效率99.3%。④数理统计法:对问卷的调查结果进行统计分析,为本文提供科学有效的数据。
二、结果与分析
(一)大学生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调查分析
对大学生进行了关于心理教育重要性认知情况的问卷调查,从表1的调查结果来看,学生对心理健康的重要性认知较高,其中有45%的学生认为心理教育非常重要,有37.9%的学生认为重要,有7.7%的学生认为不重要,有9.4%学生认为非常不重要。《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试行)》明确提出,要把心理健康教育作为高等学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大学生应具备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的优良品格,具有较强的心理调适能力。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是新形势下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举措,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新时期,随着高校加强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大学生对心理教育还是比较认可的,学生能主动参与到心理健康教育当中。
(二)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调查分析
从表2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满意度的调查结果来看,当前大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满意度不高,其中有19.5%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非常满意,有21.8%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满意,有34.6%的大学生对心理教育不满意,有24.1%的学生非常不满意。虽然全国高校一直在提倡加强大学生的心理教育,重视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可是这一工作在全国高校开展的情况并不均衡,一些学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不足,没能将这一工作作为高校教学的重要内容来开展,对新时期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任务、内容、规律、重要性缺少研究,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并不顺利,学生对高校心理教育的满意程度较低。
(三)大学生心理教育开展的影响
因素调查分析对学生进行了心理教育开展影响因素的调查,从表3的调查结果来看,影响因素还是比较多的。其中有25.8%的学生认为学校不重视心理教育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1.8%的学生认为课程设置不完整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4.5%的学生认为师资力量差是主要的影响因素,有22.8%的学生认为心理教育方式落后是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结论与建议
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创新宣传教育内容和形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最佳的“软环境”
宣传教育工作历来是一切工作的先导和必要内容。通过宣传教育,使人们熟悉和认识到某一事物的面目及其重要性,从而为某项工作或任务的启动和完成提供初始的和持久的动力。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从一开始便注重宣传教育,利用报刊、广播、电视、板报等媒介和不同形式的团体或小组活动向人们传输心理健康知识,启迪人们的心理健康意识。尤其是充分利用课堂教学的优势,使宣传教育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时至今日,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宣传教育方面已形成了较为成熟、系统的模式,包括报刊、广播电视、网络、讲座、课堂教学、团体活动等众多接近全方位的宣传教育形式,为该工作的正常开展和不断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为了实现整体推进和深化发展的新目标,宣传教育工作依然是一支不可忽视的力量。由于新目标的实现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广度和深度上的高层次推进,新目标的出现在很大程度上与人们对该工作的认识不到位密切相关,因此,新任务的完成将会更加艰巨。加大宣传教育力度,提高宣传教育的影响力是实现这一新目标的必然要求。进一步强化和整合原有宣传教育模式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必要之举。已有模式是多年工作实践经验的结晶,其功效已被实践所证明,毋庸置疑。因此,充分利用并强化和整合现有模式,使其发挥更大功效,不仅是顺应该工作发展的要求,也是该模式自身功能的进一步显现。
在强化现有模式方面,一是强化其科学性,使其在内容上更体现出系统性、实用性、针对性和趣味性,在形式上更有效反映内容。二是加大现有模式的利用频度,增大工作量,充分利用资源并使其最大化。比如,最大限度地利用各类媒介或载体,使心理健康教育的工具或形式的使用达到最大化;最大限度的更新内容,使心理健康教育的信息量达到最大化。在现有模式的整合上,一是在内容上进行整合,使内容在各种形式的展示上体现出统一性、计划性、协调性、互补性;二是在形式上进行整合,合理部署和利用各种形式,使其发挥最大功效。比如,我们可以使不同形式之间相互借鉴,相互穿插,提高单一形式的原有功能,也可以在相对集中的时间段围绕一个主题统一调配各种形式,使其发挥最佳的整体功效。通过增强原有模式的功能,提高原有模式的影响力,使原有模式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进一步发展发挥更大作用。创新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是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核心。随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不断发展,一方面阻碍该工作进展的问题或障碍越来越明朗,另一方面应对策略或手段也越来越丰富,因此,探索和利用新的宣传教育的内容和形式的时机业已成熟。纵观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个发展过程,影响或制约该工作的明显障碍,一是体制机制的模式难以确定,二是思想认识水平徘徊不前,三是现有理论和技术有待进一步完善。实践证明,目前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的主要障碍是体制机制和思想认识问题,而二者都是宣传教育力所能及的目标,尤其是思想认识问题正是宣传教育的“靶目标”,该问题在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障碍中又居于首位。因此,寻找应对主要障碍的宣传教育新内容和新形式成为新阶段加大宣传教育力度的核心。
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现状,从宣传教育内容来看,针对体制机制障碍较为成熟的体制机制模式已经出现。如以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咨询中心等为代表的具有专业学科支撑的体制机制模式和以几年前的清华大学学生心理咨询中心为代表的无专业学科支撑的体制机制模式,已运行多年并已成熟。针对思想认识障碍,教育部和各省市以及众多的社会团体在不同形式的宣传教育工作中也形成了较为系统和成熟的方案或内容。因此,采用新内容的条件已经具备。迎合新内容的要求,新的宣传教育形式自然呈现,那就是“树典型”和“针对性培训”。所谓“树典型”,就是将现有成熟又具代表性的工作体制机制模式作为标准进行宣传,要求各单位予以学习和模仿;所谓“针对性培训”,就是将以往宣传教育内容进一步加工整合,使其有较强的针对性,然后对应不同的人群进行有计划、有系统的培训,层次化差异性地应对思想认识问题。比如,专门针对领导干部的培训,专门针对辅导员班主任的培训等。除此而外,其他宣传教育形式也可以予以尝试,如推出反映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影视作品,建立或强化社会或民间团体,提供形式多样的交流平台等,这些都是强化宣传教育功能的有力工具。
优化工作机制,建立科学有效的立体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创造优越的“硬环境”
多年的工作实践表明,体制机制问题是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进展的主要障碍之一。许多高校对于该工作的开展有了一定的认识,但苦于难以解决体制机制带来的问题而动力不足。事实上,教育部以及各省市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体制机制问题上都已在下发的文件中给予了较为明确的要求和指导,但由于在实际操作上遇到很多具体问题难以解决,使得该工作的开展有时不得不半途而废。根据中央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属于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组成部分,由此形成了从上到下的由思想政治教育管理部门负责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工作体系,现有绝大多数高校将该工作归口学生工作部(处)管理也理所当然。然而该工作的性质决定了它有极强的专业性,无论是教学、学术研究、咨询辅导都要求有相对的自主性和独立性,这与党政系统纯属管理部门的职责极不协调,从而严重制约了该工作的发展。即使相关文件对有关内容已作出明确规定,如心理健康教育属于教学性质,咨询辅导要有适当补助等,但真正实施起来又并非易事。作为国家、省市一级党政机构的相关部门行使对该工作的管理权不存在问题,但作为基层单位的学校按照要求开展工作就可能遇到很多困难。
针对该工作目前在体制机制上面临的困境,我们提出如下建议:根据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特有性质,强化其独立性,建立或完善相对独立的工作体制机制,为有效发挥其应有的功能提供条件。就目前情况而言,首要的问题是确立该工作的独立地位,赋予其应有的自。这体现在机构设置上就是设立独立的工作部门,或者即使隶属于某个部门,但工作具有独立性,职责明确,不受干扰。这一做法在基层显得尤为必要。二是有独立的工作业绩评估体系和工作人员晋升制度,解决该工作长期以来难以明晰的职责权益问题。。建立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促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正常开展。从某种角度来看,该工作目前面临的问题是缺乏有效的监督保障机制所致。任何一项工作或任务的完成,仅仅依赖宣传教育,期望通过提高人们的思想认识来达到目的是很难做到的,只有将宣传教育和管理监督结合起来,从思想意识和行为约束两方面双管齐下,才能最终达到目的。基于以上所述的体制机制模式,我们可以建立起从上到下的监督保障体系,依靠切实可行的监督保障制度,促使该工作正常开展。从监督内容来看,可以包括机构设置、制度建设、硬件水平、活动开展、经费使用等方面;从监督形式上看,可以包括检查、调查、评估、奖惩等手段。争取形成一个科学有效的监督保障体系,全方位促进该工作的开展。#p#分页标题#e#
充分利用一切资源,完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机制建设,提升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整体功能。自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开展以来,社会团体在促进该工作的不断发展中也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表现在:一是通过不同形式的教育培训活动间接将社会团体的运行机制、工作制度等传播到大学校园,从而使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得以快速发展;二是社会团体与学校工作机构或组织相互交流,工作人员相互兼职,使得该工作的体制机制不断得以更新。鉴于目前该工作的发展现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社会资源对该工作的影响力,最大限度地利用社会资源,应成为一种明智选择。。目前已有全国性的此类团体或组织,如中国心理卫生协会大学生心理咨询专业委员会和个别省级团体或组织,但影响微弱,尚未真正起到统帅和引领的作用。以学校为单位自发成立的此类团体或组织也尚未出现。其次,吸引社会人才充实队伍,扩大与社会团体的交流,充分利用社会资源为该工作服务,激发其最大功能。
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及时指导和持久动力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发展不平衡的另一重大原因,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的薄弱。虽然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研究不断取得成果,一直以来未曾中断,但无论在量的积累上还是在质的高度上都远不能达到该工作发展的要求,尤其是能真正解决问题的具有针对性的研究成果和重大的高水平研究成果未能问世,使得该工作的发展难以得到科学研究的有力支持而长期徘徊不前。因此,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工作,结合现状科学部署,集中力量,突出重点,争取较快推出一批能解决当前难题的高水平的成果势在必行。。基于多年的工作经验和现有素材,借鉴西方发达国家的理论成果和模式,尤其是借鉴具有共同文化背景并优先于我们开展工作的港台地区的成果和模式,认真研究,不懈努力,相信经过不太长的时间便会取得可喜的成果。
。毕业是大学生重要的人生转折点,目前大学生在毕业、就业的过程中处在被选择、被分配的地位,很容易导致大学生出现内心焦虑的问题,影响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发展。(2)自我因素。大学生随着年龄的增长,实现自我理想的意志不断增强,然而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许多大学生都没有形成稳固的自我意识,再加上心理的易损性,当自己遇到失败或者挫折后,甚至会产生自卑、怯懦的心理。(3)恋爱心理因素。大学生恋爱是导致其出现心理问题的主要因素之一。大学生在恋爱的过程中会出现各种各样的矛盾,例如,脆弱理智与丰富感情的矛盾、心理不成熟与发育成熟的矛盾等,导致出现多角恋、师生恋、单相思、失恋等问题,如果学生的感情不能够得到正确地处理,将会导致出现许多心理问题。(4)人际交往因素。大学生群体是由五湖四海的学生组成的一个社会群体,他们的兴趣、性格、习惯、背景等不同,在交际过程中会出现情感损伤、冲突等。
2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辅导员的地位优势
2.1资源优势
通过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特点进行分析,想要提高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就必须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效性与实践性。辅导员在班级管理中担任着至关重要的角色,长期直接管理大学生,对大学生的实际生活以及心理素质具有深入的了解。因此,辅导员在学生工作中应该充分利用自身优势,创建以自身为中心的学习工作队伍,为全体学生营造一个积极向上的生活环境、班级环境以及学习环境,尤其是对于心理有问题的个别学生,通过利用班级群体效应,增强学生的归属感,以此规范、发展以及完善大学生的心理素质。此外,辅导员还应该做好思想政治工作,积极、主动地组织一定规模与数量的适合当代大学生参与的实践活动,在实践活动中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自我学习以及自我提高,进而提高大学生的适应能力。由此可见,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资源地位优势,这对于做好大学生心理教育工作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2.2教育优势
辅导员承担着学生学习、生活管理工作的责任,大到学生的就业,小到学生的吃饭,对学生各个方面状况都比较了解。因此,在大学生心理状况方面,辅导员最具有发言权,并且辅导员始终处在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具有亦师亦友的关系,还有一些学生将辅导员作为自己的知己,主动向辅导员展示自己的内心世界。因此,辅导员应该尽可能提高自身的亲和力与信任度,以最强有力、最持久、最直接的方式进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3整合优势
。这是辅导员从事大学生心理教育所独有的优势。此外,辅导员还可以利用学生干部队伍(例如学生会)掌握大学生的心理状况,及时、全面地掌握大学生心理存在的问题,然后采取针对性的措施进行应对,以此做好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工作。
3 大学生心理教育中辅导员的功能分析
3.1疏导功能
辅导员始终处在大学生工作的第一线,与学生之间的距离非常近,辅导员应该充分利用自身的优势,实现和学生的心灵交融,以良好的可操作、可行的疏导方式来引导学生。这就需要辅导员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心理状况以及心理疏导理论知识,在自身实践工作中不断地摸索和总结行之有效的工作途径与工作方式,进而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质量与效率。
3.2顾问功能
辅导员自身应该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并将自己作为大学生心理教育的良师益友,做好大学生心理咨询的顾问,加强与大学生的心理交流,了解学生的心理状况,并进行“善导”,帮助学生走出心理困境。
3.3榜样功能
俗话说“榜样的力量是无穷的”,辅导员应该不断提高自身的心理素质,为大学生树立乐观向上、积极进取的榜样,以榜样的力量去影响与引导学生,进一步做好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
。聋人大学生对未来职业往往有较高期望值,表现在他们对职业的选择和收入的要求上。在对未来职业的选择上,很多聋生想做聋哑学校的老师,还有的学生想做教授、设计师等。他们对未来收入的展望也普遍高于健听大学生。消极等待,逃避就业。许多聋人大学生毕业后并未及时工作,或一再拖延,或干脆放弃就业,从此赋闲在家。一部分聋生积极就业的意识不强,自己不主动联络工作,更多是依赖学校和家长;有些聋生经历了几次求职失败后,就选择逃避,不再努力寻找工作机会。缺乏职业素养,频繁跳槽。一些聘用过聋人大学生的企业反映,聋人大学生难以管理,他们脾气火爆,安全守纪观念不强,还存在频繁跳槽的现象,对企业造成很大的困扰。因此,它们不会考虑再次聘用聋人大学生。长此以往,必将形成恶性循环,不利于整个聋人大学生群体的就业。
二、聋人大学生职业心理问题原因分析
。由于沟通障碍所导致的信息接收的困难,使得聋生对于目前社会的就业形势并不十分了解,他们认为只要上了大学,未来的生活就是有着充分保障的。殊不知在大学不断扩招的今天,有多少健听大学生毕业即失业。当这种盲目乐观的心态与残酷的现实交锋时,势必对聋人大学生的心理造成极大的伤害。自卑和畏惧心理。聋人大学生普遍存在着自卑或自傲两种极端的性格。自卑的聋生不断地否定自己,认为自己与健听人相比很差,迟迟不敢面对社会就业的挑战,一再逃避;而自傲的聋生则认为自己是聋人中的佼佼者。从小到大,他们一直是被同学羡慕,被老师爱护的,因此,他们认为,就业也会一如既往地顺利。他们对就业抱有不切实际的憧憬。当真正面对竞争残酷的社会时,他们会产生极大的心理落差,一再受挫后易产生畏惧心理。这就导致了聋人大学生群体在就业时的逃避和退缩心理。性格固执,脾气暴躁。不可否认,聋人群体有着独特的人格特征———“听觉障碍儿童常有固执性、自我中心、缺乏自我控制、冲动性强、易受人暗示等消极的人格特征。”[1]这种性格使其在社会适应过程中出现很多问题,反映在职业发展上,即入职后出现的难以管理等问题。聋人往往认为,健听人对耳聋及聋人持有消极的态度,因此,当其在工作中遇到不顺心的事时,常将其归因为健听人欺负他,导致其易与听人发生冲突,给企业的管理带来困难。缺乏系统的职业心理教育。聋校的职业教育,一方面,在内容上存在着重技能教育轻道德态度教育的问题。。另一方面,时间上,聋校与普通学校一样,职业教育是一次性完成的。。但与健听大学生相比,聋人大学生在就业的过程中存在更多的困难,需要持续的多层面的就业指导和帮助。
三、培养聋人大学生健康职业心理的教育建议
(一)在聋人大学生入职前学校要建立系统的健康职业心理教育体系
1.学校要培养学生自主择业的意识,可通过开设课程或讲座的方式,帮助学生了解国家的就业政策和就业信息,使其对从事职业的性质、任职资格、社会待遇、优缺点等进行认识,为他们形成良好的职业态度乃至自主择业的意识奠定基础。
2.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与职业态度。教师可通过案例展示等方式,向学生介绍“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的公民基本职业道德内容,使学生了解进入社会工作的基本道德要求。
3.加强心理健康教育,不断提高聋人大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首先,要让聋人大学生接受自己,建立自信。教师应使学生明白,耳聋虽然是一种缺陷,但是并不影响他们具备其他方面的能力,教师要鼓励并帮助他们挖掘自身多方面的潜能,最终实现顺利就业。其次,要使聋生正确认识健听人对聋人的态度。在社会环境中,人与人之间需要理解和宽容。凡事不要总从聋人与听人有差别的角度去考虑,犯错时,要认真地做自我归因,并主动与他人进行沟通,解除误会。
4.在社会实践活动中强化学生的职业心理素质。职业心理教育的最终目的,是使聋人大学生在加入社会后能够适应工作后的生活,因此,了解真实的就业环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如果条件允许,学校可尝试与某些企业建立长期的合作关系,争取为聋人大学生提供一个参观、实习的基地。聋人大学生通过自己的观察,可了解到企业的运营方式,员工相处及配合的情况,对自己未来的职业状况形成一种更直观的认识。不具备上述条件的学校,也应尽量增加聋人大学生与社会接触的机会,使其了解健听人的情感表达方式与行为方式,有助于他们工作后与同事沟通与交流。
(二)聋人大学生入职后学校要建立系统的健康职业心理追踪体系
在聋人大学生入职后,学校应该在一段时间内进行跟踪帮助。包括对聋人大学生在从业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进行指导,帮助用人单位了解聋生的心理与行为特征,做好聋生与用人单位的沟通工作。一方面,学校应对聋人大学生在实践中遇到的困难给予正确的指导。聋人大学生刚刚走出学校这一相对封闭的环境,离开自己熟悉的老师与同学,在进入健听人为主的工作环境中,他们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如怎样与同事及领导进行有效的沟通,怎样与同事建立和谐的关系,对于同事的误解应怎样处理等。学校应安排固定的教师定期与聋人大学生进行交流,针对每个学生在实际工作中遇到的不同的问题与需求,及时有效地进行心理指导。另一方面,学校要与用人单位进行良好的沟通,使其了解聋人大学生的个性与行为特征,尽量减少因为沟通不畅导致的各种误会及矛盾。由于沟通的困难,聋人心理与生理需要常常无法被人了解,使之形成了急躁、冲动、易受暗示的性格。如果用人单位不理解这些性格背后的成因,就会形成聋人不好接触,不好管理的印象,长此以往会形成恶性循环,无论对于聋人大学生还是用人单位都会造成伤害。。总之,学校应尽可能地帮助用人单位与聋人大学生建立一种有效的交流方式,帮助聋人大学生渡过入职最初的困难时期,使之更快更好地融入工作环境。
(三)家长应提高聋人就业的认识
在聋大学生就业择业的过程中,家长的态度会对其产生重要的影响。如果家长对子女就业不重视,不关心,聋生往往会对就业抱有消极的态度。而家长之所以形成这种态度,根本原因在于其对聋人就业问题认识不够。很多家长与子女无法交流,所以,将就业的责任完全推给学校。但是,家长的责任是不可推卸的。学校提供的就业帮助毕竟是有限的,而家长的关心则是长期的。所以,家长应积极主动的参与到聋人大学生就业的过程之中。这包括,就业意识的渗透、社会就业形势的信息传递及物质与精神支持。。这样做,不仅可以增强聋人大学生的自信心,也能增进亲子间的感情,有利于聋生形成健全人格。
论文摘要: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当代大学生是未来社会的领导者和建设者,肩负着历史的使命和人民的重托,大学生的素质高低决定着未来社会的走向和发展状况,他们的心理健康程度不仅影响其个人的学习和成长,还直接关系着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兴衰成败。因此,心理教育是大学生素质教育中的重要方面。
一、高校开展心理教育的必要性
心理教育是高校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普通高等学校德育大纲》明确规定,德育的内容应包括政治教育、思想教育、道德教育和心理教育。2002年教育部印发的《普通高等学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实施纲要》指出,大学生心理健康工作是高等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从实践来说,在大学生中加强心理教育是由现代社会的客观条件和大学生自身特点决定的。大学作为人生的重要阶段,充满机遇和挑战。。大学生思维活跃,情感丰富,但缺乏社会经验,其思想处在正在形成但尚未定型的时期,很容易受到社会思潮和社会变革的冲击,这些都会使大学生承受很大的心理压力和心理困扰。
因此,消除大学生的心理障碍,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引导大学生在社会变革中主动适应社会,对于培养大学生成为真正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更好地为国家和社会服务具有重要意义,这也是高校德育中不可缺少的内容和环节。
二、大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现状
1、生理结构变化导致的心理障碍
大学生正处在青年时期,生理上日趋成熟,他们有了性冲动和要求,渴望追求异性,但由于性心理的不完全成熟,生活经验欠缺,对青春期的生理变化缺乏认识,产生紧张、恐惧、羞涩的心理,在得不到及时纠正和排解时,轻者会出现性心理障碍,重者会作出不正确的行为,甚至走上犯罪的道路。有资料表明,高校每年受处分学生中因性犯罪受处分者占20%左右,而且性心理障碍的学生比例也在逐年递增。
2、情感丰富、强烈且不稳定产生的心理问题
大学生的独立性和主动性正在迅速发展,在追求自主自立自强的过程中容易
偏激,感情用事,同时自我调控能力差,容易受外界因素干扰,经常徘徊在自尊和自卑,自信与自负,自控与失控的矛盾之间,部分大学生依赖性强,挫折承受能力差。
3、竞争激烈而残酷引发的心理问题
一些大学生由于学习和就业的压力,加之大学里强手如林,家长和个人的期望值过高,自尊心和好胜心得不到充分满足,容易产生失落感,部分学生由此走向极端,导致精神失常或自杀行为的发生。
4、人际关系不和谐促使的心理问题
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学生健康成长和成才的重要条件。由于社会的纷繁复杂价值大学生缺乏相关的社会经验,一些大学生经常在与人相处的过程中遭遇挫折,由此而孤独、迷茫、愤怒,严重的还会出现社交恐惧症。
5、 弱势群体的心理问题
所谓大学生中的弱势群体,是指那些在生活上、身体尚有困难,需要帮助的学生。他们或者家庭贫困,衣食拮据,或者身体病残,自理困难。这些困难往往造成并加重了他们的心理负担,使他们中很多人在精神上心理上存在各种障碍或疾病,成为精神上的弱势群体。这些人大多性格内向孤僻,沉默寡言,不愿也不敢在集体活动或公开场合出现,甚至不交朋友不谈恋爱,导致严重的心理障碍,影响了自己的学习和生活。
当前大学生的心理问题是多种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以上只是常见的一些原因引发的心理问题,而这些问题往往交织在一起困扰着大学生。
三、大学生心理问题的预防和治疗
高校应根据大学生活的不同阶段、不同层次、不同学科门类及特殊群体学生的心理特点,广泛开展心理辅导和心理咨询,加强高校心理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同时,健全从事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高校应配备从事心理教育的专业人员,不断加强队伍建设,使班主任和辅导员树立心理健康教育意识,在培养和提高大学生心理方面发挥积极作用。
2、重视对大学生的心理教育,培养成熟的恋爱观和科学的性观念,加强性道德教育,使学生明确大学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学习,从而正确处理恋爱和学习之间的关系。
3、采取多种方式锻炼大学生的意志品质,提高他们适应能力和心理承受能
力。高校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首先应放在帮助他们适应新环境、较快完成转变上。同时,引导大学生参加社会实践,在人际交往中正确评价自己和他人,保持积极乐观的心态,正确对待挫折与失败。
4、努力营造宽松、公正、向上的校园氛围,开展丰富多彩的第二课堂活动,培养大学生人际交往的方法和技巧,加强人际交往中的品德和修养,增进大学生之间的交往,使之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5、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的学习目标,从自身实际情况出发,合理安排作息时间,张弛有度,避免过分焦虑。尤其是对毕业生要配合就业指导工作,帮助他们正确认识职业特点,客观分析自身条件,做好就业心理准备。
。对这类大学生,高校应注重在物质生活上给予他们必要的帮助,把他们看成是大家庭中平等的一员;在精神生活中要善于捕捉他们的闪光点,培养他们积极、平衡的心态,使之健康成长。
综上,心理教育作为高校德育的组成部分,在大学生认识自我、完善个性、开发潜能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新时期高校加强心理教育,对培养具有健全人格的21世纪的建设者具有深远意义。
参考文献
关键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
0引言
。而当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中存在的许多问题,很大程度上就是一个资源整合与开发利用的问题,因此,加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研究,对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教学实效性具有重要意义。
1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界定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过程中,能够被教育者开发利用,有利于实现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目的,影响和改变大学生的心理认知、促进大学生心理素质提高的各种要素的总和。主要包括物质资源、人力资源、活动资源和信息资源等。①物质资源。包括为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提供的各种场地、设备和材料等校内、校外资源。如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心、心理咨询室、心理宣泄室、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场等;校外的专业心理医院、心理服务机构等。物质资源是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保障。②人力资源。主要包括课程教师、心理咨询人员、心理辅导员、班主任、辅导员、心理信息员等。人力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核心,其中课程教师又是人力资源的核心。③活动资源。活动资源是围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学目的和内容,由学生自主参与的有组织的各种校内外心理教育活动和社会心理实践活动。如团体辅导、朋辈心理辅导、心理知识竞赛、心理健康月活动、“心路历程”活动、心理电影赏析、心理剧表演、社区心理服务活动等。活动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的关键。④信息资源。主要包括各种心理学书籍、各种心理报刊杂志、心理网络媒体、心理电影电视、心理讲座等。信息资源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延伸和补充。
2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整合的现状
近年来,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还存在实践教学资源分散、闲置、浪费等问题,特别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配置的问题尤为突出。
2.1活动资源缺乏,效果不理想
一是实践教学计划方案落实不到位。根据教育部的有关文件精神,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应开设36个课时,其中实践学时18个。但有的地方高校只开设了18个理论学时,而没有制定相应的实践教学计划和方案,或者有计划和方案但由于相应的保障不到位,使得实践教学活动的开展不够规范,实践教学的计划和方案不能有效落实,实践教学全员、全过程、全方位断层和落空。二是活动开展少,效果不佳。由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时比较紧张,加上多合班上课使班级规模过大,教学方式比较单一,体验课、活动课等往往没办法开展,而各种课外校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不仅开展次数少且多流于形式,整体效果不太理想。
2.2物质资源不足,使用率偏低
目前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物质资源相对比较缺乏,且条块分割、相互封闭,大量的物质资源或用于单一目的或为单一对象所使用。譬如,校外的心理服务机构、心理素质拓展训练地等多为社会所有;校内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机构,有的只有几小间用于心理咨询的咨询室,设施简陋,图书音像资料缺乏,心理训练活动场地不足,且大多挂靠在学工处或校团委;学生能力培养基地大多分属于各专业教学单位;校内的各种素质拓展设施也根据工作性质分布得较为零散。加上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教师队伍和管理队伍脱节,活动中往往缺乏统筹和协作,各自为政,资源重叠使原本稀缺的资源更加捉襟见肘,大大限制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功能的发挥。
2.3人力资源分散,利用率不高
一是现有人力资源没有形成合力。。同时,校内以及校内与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之间也没有形成合力。二是现有人力资源利用存在误区。如心理健康教育师资队伍德育化、医学化;心理健康教育活动课程化、咨询化、测验化等现象比较严重,这直接影响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效果,导致心理健康教育资源浪费和效率低下。
2.4信息资源庞杂,作用有限
一是纸本资源种类有限。学校图书馆、院系图书室等地可供借阅的有关心理学书籍、心理报刊杂志种类相对较少,其中有关大学生心理健康方面的书籍杂志刊物就更少;二是数字化资源庞杂,作用有限。信息网络技术的发展拓展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空间和渠道,是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不可缺少的重要资源。但当前网络资源的心理健康教育功能比较薄弱,网络资源或者没有全覆盖;或者专业学科知识的内容多,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少;又或者缺乏新意和针对性,效果不理想,对学生的影响十分有限。
2.5开发整合不足,优化程度低
部分地方高校盲目追求高定位而不顾现实基础和条件,重物力资源开发轻人力资源开发,重外部资源争取而不注重内部资源的优化。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存在资源配置问题,究其原因:一是客观上实践教学资源稀缺。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资源的形成具有历史性,但各地方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历史都不长,自身资源积累有限,供给不足。资源“瓶颈”成为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重要原因。二是主观上资源意识淡漠,对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及其资源整合的重要性认识不够。部分地方高校存在“等、靠、要”的思想、“大而全”的心理以及“本位主义”的思维方式,影响着高校的管理者和高校的资源配置,致使现有的实践教学资源得不到科学、统一的规划建设和实施利用,这是制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整合的根本原因。
3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整合路径
。
3.1树立正确的资源观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观是指人们在长期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过程中形成的关于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基本看法和态度。它直接影响着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的开发方式和利用程度。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的实效不尽人意,固然与实践教学的资源“瓶颈”有关,但更多与人的资源观念有关,与在这种资源观的指导下整合利用了多少资源有关。因此,转变观念,树立正确的资源观是科学鉴别、合理整合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的前提和先导。首先,要坚持以心理科学理论为指导,反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娱乐化、商业化、虚无化的倾向。其次,要树立资源效益的观点。资源永远是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取得实效不可缺少的条件和支撑,要节约资源,更要善于发现、挖掘、培育和保护资源。最后,要树立“大教育”的观点。将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置于学校、社会“大教育”环境之中,共建共享,共同构筑社会性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大格局,变学校资源、社会资源为课程资源,建立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资源体系,实现师生、校地、校社共同成长,一起发展。
3.2整合优化资源结构,充分发挥各种资源的最佳功能
1)加强高校组织、人力资源整合。要保证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必须整合学校的各种人力资源,充分发挥各级各类人员最大的心理教育功能。一是地方高校应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领导小组,由分管领导牵头,统筹宣传部、团委等党委工作部门以及教务处、学生处、院系等教学行政管理部门,负责整体规划、制度建设、管理监督和控制激励,保证实践教学资源体系的建立和完善。二是在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开展过程中,要加强各类人员的协调配合,利用现有条件,发挥整体的最大功效。譬如,利用专职教师的专业优势开展团体辅导;利用专兼职教师资源举办心理健康教育系列讲座;利用大学生群体力量,扶持成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社团,积极开展各种丰富多彩的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活动;利用校外心理健康教育人力资源优势,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教学理论研究与学术交流等。。
2)加强校园心理文化资源整合。校园心理文化活动是地方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性教学资源重要组成部分,对健全学生人格、提高学生心理素质有着重大影响。校园心理文化建设要秉承办学理念,以校园各类活动为载体,营造积极、健康的心理文化氛围;要充分发挥校内外各种人力资源的作用,经常性地组织内容丰富的心理讲座,引导学生感知心理文化、领悟心理健康发展规律;举办心理沙龙、心理情景剧等形式多样的活动,吸引学生积极参与;创办心理健康报、手册等,引导学生珍惜生命、热爱人生。。
3)加强心理网络资源建设。。
参考文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