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键词: 08模式 学业水平测试
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领头羊,江苏省从1999年到2008年的9年时间里,高考模式转变过5次,平均不到2年就创新一次,其变化速度之快令人目不暇接。迄今为止,全国各地实行的高考改革方案都没有走出江苏曾经创造出的模式。2007年,在社会各层面的压力和新课程理念的冲击下,倍受争议的“3+1+1”模式走完了它的历程。自2008年起,江苏省开始实行“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的新高考模式。考虑到江苏高考模式的辐射作用,有必要反思这种模式的利与弊,以便于我国高中新课程改革的顺利推进。
一、江苏2008高考模式简介
(一)指导思想:高考方案的制定坚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推进素质教育,坚持从江苏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实际出发。高考方案的实施要有利于中学推进课程改革,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业负担,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有利于扩大高校招生自,择优选拔人才。
(二)科目设置:1、统考科目:语文、数学、外语三门。2、学业水平测试科目:政治、历史、地理、物理、化学、生物、技术(含通用技术和信息技术)等七门。其中选修测试科目两门,必修测试科目五门。选修科目由考生在历史、物理中选择一门,在政治、地理、化学、生物四门中任选一门。七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中,考生选定的两门选修测试科目之外的五门为必修测试科目。3、艺术类、体育类考生选修测试科目:艺术或体育专业;如不兼报普通类专业,可选择七门必修测试科目。
(三)综合素质评价:普通品质、公民素养、学习能力、交流与合作、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等六个方面。
(四)二本以上院校录取:考生取得二本以上院校的投档资格必须符合“2B(2门选修)4C(另外4门必修)1合格(技术)”的最低要求,然后“依据选科,满足等级,按分排序,遵循志愿”的原则,按比例投档,供高校选择录取。
。
二、设计理念上的前瞻性
我国的基础教育评价制度存在诸多弊端,最突出的问题就是不能全面评价学生的综合素质,高等院校完全凭一次文化考试分数录取学生,录取标准一元化。现行的高考制度也是我国推进素质教育的最大障碍,因此,不得不“大动手术”。虽有种种原因,目前彻底改革我国的高招制度还有一定困难,但更不能无所作为。江苏作为全国高考改革的领跑者,从08高考制定和实施的指导思想看,该模式在努力推进素质教育与新课程上做了不少尝试。新方案有五大特点:以统一考试成绩作为高校录取的主要条件;变一次性考试为多样化考试;改会考为学业水平测试;将综合素质考核纳入高考;把扩大高校招生自作为改革方向。
第一,将选修科目改成等级制,改变了分分计较的弊端,适当缓解“一分压倒一批人”造成的压力。
第二,将高考一分为二,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以学业水平测试替代以前的会考模式,使得学业水平测试既是门槛(技术科目合格、四门必修在D等级以上,才能取得高校报考资格)又有激励作用(必修和选修科目均得A,即6A考生,在高考特征分中加10分),提升了必修学科的地位,促进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第三,评定中首次把“综合素质”纳入到高考的评价体系,这些反映学生素质和今后发展潜能的内容,以往的高考并不关心,现在与高校录取挂钩。例如,新方案规定“道德品质和公民素养合格作为考生填报志愿的必要条件,学习能力、运动与健康、审美与表现为D级的考生,高校可以不录取”,这是一个很大的进步。
第四,在录取方式上,就高校而言,因为有了多把尺子,有利于高校自主选拔有潜力的优秀学生。如高校可自行决定采用“选修等级优先(如北京大学规定两门选修都须达A+),语数外总分优先(如华东师大规定两门选修B等即可)或等级算分(如南京大学规定两门选修达A+另加3分)”三个办法录取考生。对考生而言,新方案采用同档次平等志愿的办法,给考生多次选择机会。一次录取的院校或专业不满意,还可以重填志愿再录取。有效降低了录取风险,体现了对考生的人文关怀。
新模式采用多元评价的方式,有利于更客观公正地评价学生的水平。就江苏本身而言,希望能够通过高考指挥棒的作用,改变苏北某些地区不惜以牺牲学生全面素质和身心健康为代价,换取高考分数的沉重局面。应该承认,新方案在设计理念上是一个很大进步,因此有人称之为“最贴近新课程理念的模式”。
三、实践中出现的值得商榷的地方
事实上,这个“最贴近新课程理念”的模式从出台之初就一直充满了激烈争论。随着第一年高考的结束和高校录取工作的相继展开,对比出台时的指导思想,这一方案中还有许多值得探讨的地方。
(一)是“应试教育”还是素质教育?从设计理念上看,08模式希望通过高考形式的变革和高校录取标准的优化,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但是,在实际操作中,更多体现的仍是“应试教育”。该模式还没有完全跳出过去 “3+?。
“3+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模式中“3”的分数,是高考录取时的第一指标,仍然是一次考试定终身,只不过科目减少为语文、数学和英语。但从各科课程标准的描述来看,语文和外语最突出的是基础性、工具性,其次才是文化功能。尽管数学的科学性质更明显,但仍摆脱不掉工具性的作用。所以,语、数、外应服从于其它学科的发展而发展。我国历次课程改革都在不停地减少语、数、外的课时,意在能让学生全面发展。但新模式中语、数、外的地位非但没有削弱,反而得到了加强和提高,成了名副其实的学科“霸主”。
高考录取的第二个指标是学业水平测试等级。两门选修课必须达到规定等级才能参与相关院校投档。为了获得参加高考的资格,学生的必修课还必须同时符合“4C1合格”。所有这些要求,仍然是通过一次次考试、一张张试卷上的考分获得的。学业水平测试标出的是等级,体现的仍是分数。表面上“多元录取”,实际只不过是将高考科目分解为“3+2+4+1”。应试教育的所有重要元素在新模式中一点没少:必修、选测、小高考、三门统考,每考必分;特征分、奖励分、附加分、等级分,分分重要。
作为新模式亮点之一的最后一个“1”――综合素质评价,因为评价的客观性指标难以制定,区分度不明显(全省50万考生中无一位被评定为D级),可信度不高,在录取时基本不起什么作用。
应试教育和素质教育本应是跷跷板的两头,只有两者的份量相当时,教育才能正常运作,充满活力。而新模式只是在不断调整考试科目,把老高考的花样翻新,其重点仍然是各科考试分数,与理想中的高校录取标准多元化不可同日而语,与素质教育的要求相差甚远。
(二)是减负还是增负?新模式的重要指导思想之一就是减轻学生的学习负担,但从整个实施环节来看,学生负担非但没减轻,实际上反而越来越重。
从报考资格上看,新方案将原来的五门总分“一道关”变为“四道关”(3+2+4+1),且各自设立门槛,使得每一次、每一门考试都有可能决定学生的命运。“一考定终身”变为“考考定终身”。因为只要技术科目不合格或有一门学业水平测试科目为D级,即使其它科目再优秀也仍无报考资格。今年全省约有2.5万名因必修科目中有D等级被“一票否绝”,其中不乏其它实力优秀者。
从考试科目上看,由原来的5门骤增至现在的10门,语、数、外、史、地、政、物、化、生及技术全考,而且门门重要。这比过去依据总分录取,更强调了综合发展,但整体的竞争并没弱化,反倒使每一科的竞争更加激烈――以前还可以偏科,现在必须在有限的时间里十八般武艺,样样精通,每个人都必须十项全能。这种方案使得学生一踏入高中大门,就得背上有可能因某一门的失误不能参加高考这一沉重的精神枷锁。
从考试次数看,高考一次变两次,既有“大高考”又有“小高考”。但多一次考试给的不是机会,而是又多了一次负担。以往是高三学生压力大,现在学生从高二就要开始应付考试。新高考始于高二,终于高三。学业水平的测试制跟过去的会考有些类似但又有本质上的不同,会考跟高考无关,而学业水平测试成绩的好坏将直接跟投档录取相关。学业水平测试科目考试成绩不但关乎资格,6A者高考还可加分。这种门槛与激励的双重作用,使得每个学生都不敢小视,高二时就要全力拼搏。
由于课业负担过重,应试教育变本加厉也就再所难免。新课程实施三年来,江苏的高中教学(包括城市学校)已发生这样的变化:双休日单休日无休日;每天8课时9课时10课时,师生中午不能休息,许多学校晚上还要加课。伴随着08高考方案的研制,2007年6月份,江苏省教育厅突然规定,将高中学生的暑假时间缩短两周。这一举措给全省高中教育发出了一个错误的信号:补课是“合法的”。许多学校在此基础上又延长了补课时间,学生的暑假从全国其它省份的两个月,一下子缩短到了一个月。高三情况更是严重。窗外酷日炎炎,窗内心烦气躁,难受的不仅仅是孩子!
另外,新方案中的每次考试都关乎选拔,在出题、保密、考试组织、阅卷等环节出现问题的机率也随之增大,社会负担有所加重。
(三)新模式有它的公平性吗?有人认为,新方案设置的门槛过多,要求的是全才,那些奇才、偏才、怪才,都将被无情地淘汰,这是对特殊人才的最大不公平。仅以新方案的最重要指标――考分来看,一样有很多不公平之处。例如,今年江苏二本以上的特征分要求为300分,两门选修达2B以上。尽管每门选修科目得A+率只有5%,但A++C小于2B, 299+A+A特征分比不了300+B+B特征分。今年差1、2分不达双B而特征分又很高的“受害者”为数不少。迫于社会压力,省教育厅变通了标准:1B+1C但特征分高的考生也能上二本。但随之又带来了另一个问题:选修等级很高,而特征分离省控线只差几分的考生怎么办?
类似问题在高考状元身上也不能幸免。2008年南京市高考文科状元王晗的投档分为422(语文136,数学143,英语105,语文附加分38)。按照以往惯例,王晗跨入北大无容置疑。但就在他被媒体采访追捧的时候,却得到了一个噩耗:王晗历史虽为A+,但政治只有B+,不符合北大要求,只能与之无缘。同样原因,清华和南大招生办也表示不能录取。“不是不要他,而是游戏规则如此,我们只能遵守”,招生办老师如是说。
无独有偶,无锡市高考状元的语、数、外总分434,但选修科目为“A+”和“A”,没有达到北大双“A+”要求,也只能与北大失之交臂。据悉,今年江苏省名列前茅的学生还有六七个都是单A+,甚至包括全省文科第二名同样进不了一流高校。
其实,新方案背后还隐藏着另一个更大的不公平――选科。因为各种组合的语、数、外考题均相同,录取划线时特征分也一样。但因选修课的性质迥异,得B以上等级的难度也相应不同。物理、化学两门课程相对较难,没有一定实力的学生一般不敢选修,就全省而言,理化组合的考生集中了不少优秀生源。但即使再优秀,毕竟每门只有50%的学生能达B,两门均能达B的学生一般不会超过整体的40%。也就是说在这批优秀的群体里,将有60%以上的考生与本科无缘。相比其它组合,理化组合的不公正性可想而知。结果今年高校招生时,文科考生爆满,理科专业却又招之不足,出现了某些高校理科专业只能招收文科倾向考生的怪事。
四、结束语
高考时间全国统一。
普通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简称普通高考,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颁布的《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考务工作规定》, 高等学校招生全国统一考试是国家教育考试,全国各地均于每年的6月7日开考并依各省情况持续2至3天。具体情况为6月7日、8日。
由于部分省或市按新方案实施高考或科目设置不同,高考结束时间不一。其中,上海市、浙江省于9日上午结束;江苏省、海南省于9日下午结束。
)
一、正确认识,明确目标
信息技术作为普通高中学业水平测试的一部分,在江苏省新高考方案中具有重要地位,不合格就没有填报普高志愿的资格。毫不夸张地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顺利通过是拿到大学入门的通行证之一。新方案实施前,信息技术只为一门“副科”,部分学生不重视,考得好坏无所谓。而现在却“扬眉吐气”了,不仅如此,学生还要到高考考点去考,每一个考场由3位来自不同学校的教师监考,考试题目、考题难度是随机的。笔者觉得这些都要跟学生进行沟通,让他们正确认识,转变思维,明确目标,正确对待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
二、精心准备,组织复习
1.研读说明,制订计划
从2008年起,信息技术考试大纲已不再使用,取而代之的是江苏省教育考试院制定的《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所以,考前我们要结合课标和教材,认真研读考试说明。通过研读,把握命题的要求、内容和方向,制定一个符合本校实际的复习策略。笔者将整个复习过程分为三轮进行,每轮中的做法如下:
。该轮主要以基础性的2006年模拟题(必修和选修各5套)为蓝本,根据《说明》要求,把相关知识体系梳理出来,让学生了解哪些知识点可以出什么样的题目,做到心中有数。这样,不仅复习了必修部分的基础知识,而且对选修部分的新知识也有初步了解,做到目标明确,主次分明。
第二轮是抓理论,提纲挈领。该轮是以《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百日冲刺》为指导,采用讲练结合的方式,将各个主题的理论知识、典型题析和模拟练习等内容个个击破,做到重点难点突出,有的放矢。
第三轮是抓操作,精讲精练。从2011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说明可知,选择题和操作题的占分比例约为5:5,也就是说操作题在考试中的比例比往年又有了提高,强化操作题的训练显得十分重要。笔者根据考试说明和历年考试真题,自编Word,Excel,Frontpage,Access,上网等操作题专题,让学生熟练掌握每一个操作步骤。这样既避免题海战术,又提高了复习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三轮复习全部结束后,笔者精选2009年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有代表性的几套试卷,给学生模拟实战,以提高他们的应试能力。这样,学生们不仅能看到自己的进步和不足,还为接下来复习指明方向。
2.相似内容,归纳拓展
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既不能有知识盲点,又不能满天撒网。通过整理,可以将相似内容进行比较和归纳,让学生形成一定的知识结构。;计算机的发展经历了4代,它们是电子管时代、晶体管时代、中小规模集成电路时代、大规模和超大规模集成电路时代;计算机的语言发展经历了3代,依次是机器语言、汇编语言、高级语言;程序设计的发展经历了非结构化的程序设计、结构化的程序设计、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程序的3种结构是顺序、分支、循环;。
对于类似操作,笔者觉得也要进行必要的拓展延伸,有针对性的增强知识的再生性。如在复习Windows中不连续文件选定操作时,要拓展到Excel中不连续单元格的选定。再如,在谈到Word中文字、段落和项目符号等的设置时就要延伸到Frontpage中的相关操作等。
3.重点难点,专题训练
对于重点难点内容要进行专题训练,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某些知识的归类、某一题型解决的策略等,要让学生自主梳理,发现问题,师生共同探究解决;有效地专题训练能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素养,从而为正确决策提供依据。例如,已知两台计算机通过交换机连接成一个小型局域网,其中一台计算机的IP为:192.168.1.1,子网掩码为:255.255.255.0,请设置另一台计算机的IP地址(192.168.1.2)和子网掩码,使其能够互相访问。此题的变化在于没有直接给出另一台计算机的IP和子网掩码,学生需知道同一个局域网内的同等地位的计算机的子网掩码是相同的,才能正确完成。本题为了降低难度,所以加上了括号里的提示。
4.开展帮扶,力争全过
新方案中,对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成绩要求是合格。。可适当的“开小灶”,通过教师指导或同伴互助等形式,来提高这部分学生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力争让所有学生全部通过。
三、沉着应战,争创佳绩
每年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新题库题量较多,题目较新颖,涉及的知识内容范围较广。这首先要求学生保持良好的心态,看清题目,遵循先易后难的原则。
其次,信息技术实行的是上机考试,让学生尽量用电脑为自己服务。在考试过程中遇到一些没有把握的选择题时,可进行尝试性操作,让电脑来告诉学生答案。尝试性操作的目的不仅是得到一些题的“正解”,而且也是学生今后自主探索的基础。??尝试一下,就明问题了。
2009这一年,来自民间的、官方的、高校的,大大小小的涉及高考的改革方案络绎不绝,各方都在为高考改革建言献策。综合比较不同版本的方案,改革的核心似乎都指向一点:改变一考定终身的传统模式,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遗憾的是,这一年,尽管高考改革的热度不断升温,来自不同方面的政策与声音不断涌现,但是依然延续过去的路数,并缺少亮点。
民间方案:
有理念,可操作性不强
民间对高考的议论从来就没有停止过:有不满意者,把现行的高考制度批得体无完肤,甚至强烈呼吁取消高考,取消教育部;也有不满意却认可现实者,认为按照中国现阶段国情,高考制度是最公平的人才选拔方式。各方对高考改革的建议多,却无整体方案。
2009年6月,继2007年给出一个初步的高考改革方案后,21世纪教育研究院公布了一个更详尽的民间版高考改革方案。这个民间方案有两个宗旨,一要“以学生为本”,二要促进教育公平。
与其他民间高考改革建议不同,这套方案的设计者希望突出可操作性,但实际上,方案依然过于理想化:它希望打破现有的高考利益集团的平衡,而这个平衡却不是教育部门一家可以决定的。
比如,民间方案明确提出降低英语分数的权重,提高对母语的要求。但它的执行难度相当大。一位曾经参加过某省自主命题的老师说,有一年,教育考试部门曾经有过降低英语权重的想法,并拿出方案讨论,最后因反对声音太大,以失败而告终。究其原因,简单得不能再简单:靠英语吃饭的人太多了,谁愿意丢掉这个大饭碗呢?
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是这套方案的重心。方案提出,要实行多轨道、分层次的统一考试,将高考科目分为多种组合,包括普通文科、理科、工程技术类、生物医学类等,每科考试内容区分不同难度,考生可根据自己的学习兴趣与能力,选择不同类别、层次的考试。研究型大学、普通本科院校和高职、专科院校,可分别采用不同的考试科目。
方案忽略了一个客观事实:人往高处走。无论是学生和家长都希望能进最好的学校学习,他们不会仅仅把自己定位在普通本科院校,或者说,把自己定位为工程技术类就不考理科或者生物医学方向。他们都希望有更多的选择。按照这个方案,学生的考试成本会大大增加。
方案也提出院校录取方式的多元化,设计了“全国学业能力水平测试+高校自主招生”模式、“统一学科知识考试+集中录取”模式、自主考试等不同模式。不同层次的院校可采取不同的录取模式,放大了高校的选拔录取权。
这个主意不算新。在2008年年底,浙江省提出自己的新课改高考方案中,就有类似的制度设计:对报考一本、二本和专科院校的学生,在三门主科相同的背景下,设置不同的附加科目的选择方案。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张千帆带着一个团队,从宪法的角度去考虑大学招生制度。他认为,宪法第33条规定,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在广义上国家的任何公权力机构不得对公民给予没有正当理由的区别对待。但是现行的招生指标体系违反了宪法平等的原则。最简单的事实是,各个高校在决定各省的生源比例时,都在为照顾本地考生提出一个可以接受的站得住的理由。
“中国各地的高校招生都陷入了不可自拔的‘囚徒困境’。”张千帆说。他认为,在普遍歧视、人人自危的现实环境下,任何放弃自我保护、实行地域平等的省市显然都是“傻瓜”。无论是地方高校,还是部属院校,除了没有太多人关心的民办大学之外,每一所高校的招生方案都是地方保护主义的翻本。时任中国政法大学校长的徐显明曾经试图改变这一状况,并在2006年提出“中国政法大学不是北京的政法大学”这样响亮的口号,建议根据各地人口的多少来配置高校在各地的生源数量,但是当年,中国政法大学在北京的招生数量也只是略有减少。
在张千帆看来,招生体制改革需要中央出手。这听起来有些不“与时俱进”:就高考而言,中央逐渐放权给地方,自主命题的省份越来越多,高校自己确定每年的招生人数。中央所做的,主要是确定当年全国的招生人数并进行总量控制。
依然是民间高考方案的理想状态:让更有力的部门来打破已经形成的高考利益平衡。
官方方案:保守地前行
2004年,广东、海南、山东和宁夏四省区率先开始高考新课改实验。2007年,四省区执行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2009年底,北京、黑龙江、吉林、陕西、湖南也相继公布自己的方案,至此,全国有15个省市区公布了新课改后的高考改革方案。
纵观这些实行新课改省份的高考改革方案,其宗旨与民间改革方案基本一致:改变一考定终身,实行多元化的人才选拔方式。
2007年,广东、海南等4个省区的高考改革方案基本奠定了以后改革方案的基础。在这一年,从科目设计而言,宁夏的科目设置是“3+小综合”,山东是“3+X+1”,海南是“3+3+基础会考”;宁夏、广东和海南都把综合素质评价列入参考行列。海南则规定,基础会考的成绩有10%计入总分。
这个基础会考,在以后各省市区的方案中基本都被称为学业水平测试。在2008年江苏的方案中,学业水平测试均按等级划分,分ABCD 4个等级。4门必修科目必须达到C级以上才能参加高考,两门选修科目必须达到B级以上才能报考本科。
这套方案在江苏引起轩然大波。。全省达到二本要求的2B资格考生共有183594人,占总考生人数的36%,也就是说,64%的考生因为在选测科目中失利,直接被拦在了二本之外。
在进入录取阶段,新方案就遇到了麻烦。录取进行到一半时,江苏省教育厅紧急修改录取方案,规定1A、1C的考生只要进入投档线就可以投档,只要总分达到了学校最低录取线,学校必须无条件录取。为了解决一部分A、C型考生,教育部紧急追加了近5000个录取名额,才解决了改革带来的问题。
随后,实行新课改的各地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时,都吸取了江苏的教训,对学业水平测试的成绩进行不同的规定,一般都是分级以后,达到一定级别就可以报考相应的高校,而不是像江苏那样复杂的计算。
各地在小心翼翼地进行着高考改革的创新:2008年,福建在提出下一年的改革方案时,把省属“211高校”也纳入自主招生的试点范围。高职高专则也在学业水平测试的基础上进行自主招生。这一年浙江的方案则把一本、二本和专科的录取标准进行区分,除了语文、数学和外语3门主课及综合素质评价都是一样的之外,一本和二本都要求考文综或理综,专科则是技术类,一本还增加了一个自选科目。
纵观2009年五省市新公布的方案,基本是前三年10省市区方案经验的累积和延续,并无创新之处――所有的科目设置都是一种类型:“3+文综或理综+学业水平测试+综合素质评价”。而最能体现多元化评价方式改革的综合素质评价部分,各省基本都采用了相同的做法:不记分,供高校录取时参考。
黑龙江省对重点高校有放权,允许他们在高考基础上,以综合素质评价和高校的自主考试做参考,自主招生的学校可自行规定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的等级。陕西的做法是高校可以对学业水平测试和综合素质评价有自己的要求,但是在招生中必须说明。黑龙江、北京和湖南则都对高职招生进行改革。湖南效仿福建的做法,把自主招生的范围,从部属高校扩展到省属“211高校”。此外,湖南今年实行平行志愿。
有人评价,高考改革并没有迈出实质性步伐。上述改革的所谓“三位一体”录取,仍是将原来的高考科目拆分与重组,但集中录取制并没有变,学生与高中仍以分数为最高奋斗目标。
高校方案:基本与农村考生无关
高校能在高考改革中有作为的余地不大。实际上,现在对高考改革有发言权的,主要还是76所拥有自主招生特权的一本院校。2010年,这个数字增加到80所,教育部又新增了云南大学、广西大学、贵州大学和苏州大学4所大学的特权。
这个“特权”涉及的群体不大,按照规定,自主招生的比例不应该超过高校每年本科招生人数的5%。这个改革如同官方和民间的改革方案一样,也是在给多元化人才选拔模式探路。
2009年年底,这个探索到了白热化的阶段:拥有自主招生权的高校各出奇招延揽人才,名校对尖子学生的争夺提前开始了。
其中最吸引人眼球的就是北京大学推出的“中学校长实名推荐制”。。
有统计说,随着自主招生高校不断增多,自主招生名额在各高校招生计划中所占比例也越来越大。通过自主招生考试跨入大学门槛的考生也在6年间翻了6番。
全国有近2000所高校。自主招生所占的名额只是很小的一部分,但是这个制度从执行之初,倾向性就很明显:这个政策基本与农村学校无缘,与农村考生无缘。
从2003年教育部决定在22所高校开展自主招生试点开始,各个高校谨慎地选择参与自主招生的中学。最保险的,当然莫过于直接选择那些一直是生源大户的高中,而这些中学在各地基本都是城市的重点中学。当年,中国政法大学要求,选拔对象必须出自省级以上重点中学。北京大学和清华大学把范围缩得更小,指定了若干所中学。实际上,为了慎重起见,当年几乎所有的试点高校在生源上都是一种选择――由指定的重点高中推荐。
2006年这种推荐到达“极致”:复旦大学的举动被称为创高校自主招生的“破冰之旅”,符合条件的上海学生可以自行报名,只要通过专家组的面试,就可以成为复旦的学生,尽管他们必须参加高考,但是成绩对他们的录取没有影响。
这一年的结果是,复旦大学录取的298名学生绝大多数来自上海各重点高中,来自普通高中的学生所占比例很低。而同样进行自主招生的上海交通大学录取的300名幸运儿中,无一人不是重点高中学生。
为了彰显公平,很多学校都纷纷表示,中学生还可以选择自我推荐或者老师推荐的途径。问题是,这个看似公平的政策对农村学生却毫无意义:这套在城市里尚显时髦的推荐制,农村地区如何学得来呢?就算老师推荐,重点高校会认可一所农村普通中学没有名气的老师的推荐信吗?自主招生也是要算经济成本的。在推荐信之外,入选的学生还要到各地去参加各种形式的考试,要准备路费、食宿费。对农村学生而言,这是一笔不小的开支。
一位资深教育记者感慨:这是城市化过程中必须付出的成本。
几位在教育界工作多年的资深人士表示:2009年高考方案这么多,却让人失望,大家不过是在重复过去的老话题。他们希望《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尽快出台,能从国家层面给高考改革更多的制度支持,早日让有才者通过各种渠道彰显才能,让高考不再成为百姓的负担。
高考改革为何总走回头路
新年前夕,2010年广东高考报名工作结束。尽管还未举行,但这次高考注定要在高考史上留下一笔:2010年,广东将实行新的高考方案。实行了11年的X科考试,退出了历史舞台。
除了广东的师生,很少有人会注意到这一变化,更无从知晓这意味着什么。但只要翻翻32年来的改革历程,就会明白,广东这次调整高考科目,实质上是宣告了被教育界寄予厚望的“3+X”科目设置改革的终结,高考基本上又回到了文理科各考6门的“大文大理”时代。
当然,教育部门不会作出这样的宣告,甚至还会否认这一结论,称现在的高考还是“3+X”模式。现在各地普遍实行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的高考模式的确还挂着“3+X”的外衣,但其实质早已背离了“3+X”科目设置改革的宗旨。
1999年2月,教育部推出“3+X”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方案,当年先在广东试行,之后试点范围逐步扩大,2002年起在全国普遍实行。本着“有助于高等学校选拔人才、有助于中学实施素质教育、有助于高等学校扩大办学自”三项原则而推进的这项改革,最大的亮点就是“X”科目。在教育部下发的《关于进一步深化普通高等学校招生考试制度改革的意见》中这样解释“X”科目:“X”指由高等学校根据本校层次、特点的要求,从物理、化学、生物、政治、历史、地理6个科目或综合科目中自行确定一门或几门考试科目;考生根据自己所报的高等学校志愿,参加高等学校(专业)所确定科目的考试。
有人评价,这个方案的最大特点是开放性,高校和学生都可以自由选择考试科目。但在实践过程中,大部分省份都选择了“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所谓综合,不过只是3门课程的拼盘而已。
只有广东和河南采用过改革设计者最推崇的“3+大综合+1”的方案,但河南只实行了3年便改为“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模式。。
此后,改革先锋广东一直孤独地扛着“3+X”的大旗,但2007年,该省也最终放弃了“大综合”,改为“文科基础或理科基础”,随着2009年高考的结束,在一片批评声中,被认为最能突出个性的“X”科走到了终点。
现在35岁以上参加过高考的人可能都还记得当年的高考科目,文科考6门,理科考7门,除了文理科都必考的数学、语文、外语和政治外,文科还要考历史和地理,理科要考物理、化学和生物。这一模式从1977年恢复高考一直沿用到1992年。如今的“3+文科综合/理科综合”和这一模式貌似不同,但对于考生而言并无太大区别,文科综合是历史、地理和政治共用一份试卷,理科综合是物理、化学和生物共用一份试卷。
至此,我们是不是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高考科目改来改去,又回到了老路上。
其实,32年来,高考改革没少走这样的回头路。2007年,在纪念30周年的时候,众多媒体和一些研究者曾经对此做过梳理。
。当年参与试点的省份,只有上海还在坚守。。而2009年春季高考,考生实际报到率只有 22.22%。
标准分制度,也是在广东率先实行。在当时的国家教委极力推广下,全国有不少省份也逐渐采用了这一制度。但由于换算复杂,家长和考生意见较大,这些省份又陆续改回了原始分。2007年,先行者广东也走了回头路,改回原始分。目前,全国只有海南一省还在使用标准分制度。
高考英语增加听力测试也是1999年发起的新一轮高考改革的重要内容,旨在引导中学英语教学重视听说能力培养。广东也是最先试点,2003年在全国普及,但因为听力测试实施过程中事故频出,所以2005年起出现了部分省区取消或淡化高考英语听力的现象。
这种从终点又绕回原点的改革还有保送生制度、广西的二次高考等。厦门大学教育研究院院长刘海峰在回顾后的改革进程时曾总结道:和技术相关的改革,大部分比较容易取得成功,而制度性的改革往往历经反复,走的是比较曲折的路。
俗话说,开弓没有回头箭,高考改革时不时要射出回头箭,难免伤及自身。
江苏被认为是高考改革最频繁的省份之一,从该省考出来的江江和刘璐都戏称自己是拿来做实验的“小白鼠”,并认为高考套路的变化影响了自己的高考成绩。
而处于高考这座独木桥两端的中学和大学对于高考改革也是怨声载道。譬如,在“3+X”改革前,有段时间高考科目设置是“3+2”模式,文科不再考地理,理科不再考生物。在指挥棒的引导下,中学自然把地理生物打入冷宫,这两门课程的任课教师只能赋闲。“3+X”实施后,很多中学一时间难觅教师,又急慌慌去师范院校对口专业找人。而生物在高考中的缺席则严重影响到大学生物系的招生和生命科学的持久发展,以至于1996年8月,71位中国科学院院士联名呼吁务必重视生命科学,提出“必须立即恢复理科高考中生物学应有的地位”。
高考改革为何如此曲折反复?2007年,纪念恢复高考30周年的中青特刊曾经刊文分析说:掌握话语权的精英阶层和由民间呼声构成的大众力量都在推动高考改革的试验,但“‘呼声’常常只代表某一个利益阶层的愿望,它不太可能有完整的系统性考虑,在‘呼声’推动下的改革,比较容易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式的,决策偶然,上马仓促,轰轰烈烈推出,撑不了几年,悄无声息结束”。
2009年,要求改革高考的呼声仍不绝于耳,各种版本的民间改革方案也纷纷出笼,据说,正在起草的《中长期国家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也在制定高考改革方案。看来,新一轮的高考改革又将启程,在此,有必要提醒改革的设计者和决策者,好好总结历史上的经验和教训,不要反复折腾。比如,现在全社会都在讨论“高中是否应该取消文理分科”,事实上,在推行“3+大综合+1”高考模式的时候,广东和河南都取消了文理分科,但最终没能成功。个中原因,社会大众可以不探寻,但改革者必须深究。
(一)为师生选择性发展提供了保障
我国课程结构长期以来鲜有改革,少有的变革也较多地停留在课程结构的形式化上,而且,由于诸多原因,这些变革在实践过程中并未得到严格的贯彻和落实。高中新课程虽仍采用必修加选修的形式结构,但模块化的设置方式使选修得以名副其实,从而为师生的选择性发展提供了条件。在新的课程结构体系下,学生能够在必修模块学习的基础上,充分依据自己的志趣、潜能状况以及发展需要选择合适的模块进行学习。这种相对集中的学习可以使学生的知识运用能力和开拓进取精神等得到有效发展。也就是说,多样性、选择化的高中课程结构体系为学生的个性发展、自主选择提供了保障。
不仅如此,新的课程结构还使教师从多方面、多角度体验和探究教学成为可能,教师可以根据自己的教学潜能以及学科专业的特点选择性地重点研究某些学科和某几个模块课程的教学。这不仅开拓了教师的教学视野,激活了教师的教学研究思路,而且为教师的专业发展提供了多个方向。
(二)为高考科目设置改革提供了条件
可以进行多样化选择的高中新课程结构及其整体性目标要求与现行的单一性高校招生考试存在较大的反差。社会需求的多元化、学生潜能特长的多样化都在新课程体系中有所体现,但两者需要通过高考实现对接。但是,高考的单一性和高招的简单化,使社会需要与学校培养难以实现对接。[1]
高中新课程的亮点之一,就是将课程结构分为必修模块和选修模块。问题在于:选修Ⅰ有100多个模块,这些模块不是所有学校都要开设的,不同学校开设的选修模块乃至同一个学校学生选修的模块都不一样。对选修课的考核是新高考的一个难点。在必修课与选修课的考核中,4省(区)高考设计的改革方案是:1)用科目组的“X”实现基础性与选择性、共同要求与个性发展的统一,以适应高中新课程标准要求;2)在选修模块上采取“超量给题、限量做题”的策略,以方便选修模块开设多的学校和学习不同模块的学生进行选择。
(三)为高考内容改革提供了便利
现代科学正处于迅猛发展过程之中,如何根据学科的发展成果替换或增减课程内容一直是课程研究中需要解决的问题。传统的递进式课程结构和顺序性的课程组织方式要求课程内容的调整必须兼顾课程的各个方面,这就使课程内容的变革成为一项庞大的系统工程,很难实施。新课程结构中的大部分课程模块在内容上具有相对的独立性,每一个模块主要围绕一个主题展开,并以整合的方式组织课程内容,因此教师或课程专家完全可以根据学生的发展需要和学科的进展等及时、适度地调整部分课程内容。这样的改革不仅费时少、效率高,而且不会对整个课程实施产生不良影响。也就是说,课程改革使学科的结构有了新突破,促进了课程内容的整合与更新,提高了课程的灵活性。
新的高中课程分为基础课程和拓展课程。新课程删除了教材中“难、繁、偏、旧”的内容,加强了学科之间的融会贯通,增设选修课,强化活动课;对必修课的课程做了进一步有利于减轻学生学习负担和全面提高学生素质的调整,对选修课的开设提出了更加规范的要求,正式把研究性学习纳入高中课程体系之中,充实了现代学科发展的新知识。课程内容的变革为高考的根本性改革——内容改革提供了便利。
(四)为建立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创造了条件
过去,会考是一个毕业门槛,是一张高考准入通行证。随着高考招生报名制度的改革,这个“门槛”逐渐失去其应有的功能。本次高考改革方案从课程结构入手,利用课程结构改革条件将必修课程内容纳入录取标准。广东省的“文科基础”中体现了理科知识,“理科基础”中体现了文科知识;海南省“基础会考”体现了文理互补,是海南省统一命题的一种水平考试,“基础会考”考试成绩按10%计入高考总分;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涉及7门学科,且等级分决定学生高考录取结果。这些做法的出发点是为了避免考生大面积偏科,有利于推进高中新课程和实施素质教育。应该说,这种“水平考试”是对过去“高中毕业会考”的一种探索和完善,它对各省区开展学业水平考试以及将学业水平考试与高考挂钩具有积极的借鉴意义。
(五)为高考深层次改革提供了可能
世界各国大学入学考试都在进行调整和改革,呈现多样选择、多次考试、分层测验、综合评价等相似动态。本次课程改革中,高中新课程实验要求建立学生学业成绩与成长记录相结合的综合评价方式。4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新方案最大的突破就是将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纳入高考录取标准,规定学生的综合素质评定结果将作为高考录取的“重要参考”或“依据之一”。这种变化改变了我国单一的高考录取制度,向建立多元化人才选拔标准迈进了一大步。
4省(区)都根据课改的精神,积极建立了高中教育质量检测体系。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加强了有关高中学业水平考试制度的探索。中学学科水平考试类似于过去的“会考”,但不像过去那样由各校出题,流于形式,而是由全省统考、统一出题,相当于“另一种高考”。高职、高专学生不用参加高考,其高中学业水平考试成绩可以直接作为学校录取的重要依据,而民办专科学校实行注册入学制度。这种因材施考、分层考试以及分层、分类录取的改革,促进了考试和选拔方式的多样化、多轨化、弹性化,提高了高等学校选拔、评价人才的效度,使不同类型的人才都能找到自己的位置,适应了世界大学入学考试改革方向。
二、由课程结构引发的高考改革发展问题
(一)高考的公平与公正问题更加凸显
首先,从考试科目的设置看。一般来说,进入考试的课程领域完整要比缺失更公平。从社会公平角度看,国家的高考制度应该对能够学好各门课程的考生一视同仁。高考对科目的偏向即是对相应科目具有学习优势和课程选择学生的偏向。高考在客观上是代表着社会对高中质量进行具有高利害关系的检测。高考对科目、内容及其目标指向要求的畸轻畸重,即便考试区分度和信度很高,也包含着不公平。[2]
其次,从考试选择看。考题是学习内容的样本,一般来说,考试多样本选择的公平性要优于少样本选择。高中新课程高考通过超量给题、限量做题,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样本,让每个人都能选择自己的优势领域,有利于避免因为样本的偏差而造成的不公平。就试卷中选修内容编制的选做题而言,要编制出难度完全相同的“平行”选做题是不可能的,这种差异会引起评价的不公正。这一技术难题在过去高考测试中不存在,它是新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形成的难题。
最后,从录取分数线的确定看。高招录取分数线的确定也是不可忽视的问题。现在一般实行的文科、理科分数线的划分将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将是复杂的划分方式。考试内容和分数的区别,决定了不同录取分数的存在,即不同的专业有自己一系列的重点线、本科线、专科线等。那么,在调剂录取时如何处理不同科目组之间的成绩转换呢?从过去招生实践看,利用测量理论中的等值理论对考生成绩进行转换,其结果并不理想。从高校的录取工作来讲,由于不同专业有不同的考试要求,在录取时如何体现科学与公平,既不违反统一的划分要求,又能找到符合学校要求的学生,也是很难解决的问题。
(二)考生高考成本增加
一旦各个科目的选修课程进入高考,那么,可以预见的一个结果就是:由于选修课程种类复杂繁多而导致的从命题、阅卷到组织管理一系列投入的增长,会使得高考成本显著增加。减少试卷种类的可行做法是提供多种课程模块选做试题的组合试卷,由学生根据自己所选修的课程回答相应试题。但是,命题与阅卷的人力、物力和时间投入的增加是肯定的。[3]此外,高考出题权下放,成本从中央分散到地方,从全国一家变为省(市)或院(校)多家,成本增加的幅度会更大。
从课程实施角度看,要学校选修课类别、层次开得齐全,对学校教学设施、教学资源与师资要求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当某一门课程只有少数学生选择时,学校该怎样处理?理想的情况当然是无条件地满足学生要求。但事实上很难如此乐观,一旦某门课程只有几个学生选择,教育成本显著增加,必然会成为学校管理的难题。
学生在购买教科书方面的支出也有可能增加。按照新课程结构,必修课变为2~5个不等的模块,再加上不同类别和层次的选修课,教科书种类的增加从总体上是必然的。再考虑到数量不菲的各类教辅读物,学生有关的花费对于相当数量的家庭来说仍然是一个小的负担。作为一种“举国大考”,成本的考虑是必要的。在我国,有限的教育经费究竟如何使用,是应当认真研究和慎重对待的问题。本来捉襟见肘的教育经费,在高考成本大幅度增加后,其使用的合理性更需认真研究。
(三)部分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缺失
试题、试卷容量和考试时间的有限性,决定了高校招生考试命题不可能涵盖高中课程标准规划的所有学习内容和学习科目,而只能对高中课程学习的内容加以选择,新大纲不可能事无巨细地包罗新课标的方方面面,它的一个基本原则就是尽可能减轻学校、学生的负担,可考可不考的内容不考。考生只会选择几个少数固定的模块学习,高考这种“有限性”指挥棒的结果,导致高中重视所考学科而不重视不考学科的偏科局面,会使高中阶段一些选修课程的多样性缺失,进而使师生对所考学科内容进行再次选择。其结果是:高中阶段的教育教学过早分科,有些选学模块内容名存实亡,高考大纲不涉及的内容则被放弃。
高考的竞争,其实是受高等教育机会的竞争,归根到底是社会地位的竞争。高考竞争加剧,不是高考制度本身造成的,实际上是当今越来越激烈的社会竞争在教育和考试上的反映或表现。[4]高考“指挥棒”的反作用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到课程改革与发展。减少高考的负面影响,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从文化传统、人事制度、教育与考试制度等方面进行配套改革。[5]缺乏整体的变革观,课程改革和高考改革就会流于形式,长此以往,课程结构将恢复以往的状态。
(四)高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相互博弈
当前人们对高考科学性的质疑和批评集中在:以一张考卷考所有人,难以满足不同类型高校的需要、不同学科的特点,有效地识别、选拔不同类型的人才。许多人强烈呼吁增加高考次数,兼顾地域公平,探索综合素质评价,扩大高校自主招生权,提高各省市自主命题科学性等。实行高校自主招生以及各省市自行命题进一步扩大可能导致的局面是:各种资源会比统一高考条件下更加便利地进入角逐:官员的权力、富人的金钱、知识阶层与高校的特殊关系,都会积极参与其中,最终在较量中失利甚至成为牺牲品的会是社会大多数,因为他们在这种角逐中注定成为弱势群体。若干年前实行的保送生制度,已经为我们提供了足够的教训。另外,由于介入考试各个环节的人员越多,保密工作的难度越大,泄密的危险系数就越高。因此,就国内高校的体制和管理现状看,资助招生要比全国统一的高考更难保证公平和公正。另外,一年多次高考分数“等值”难以做到公平,再者,综合素质进入高考,诚信与监督问题难以期望突变。
当这种大规模考试的社会性与科学性严重悖反时,对社会性的忽视可能直接导致其生存危机,而对科学性的忽视使之获得的社会性的“满足”也是虚假的,最终仍不免导致其生存危机,甚至更大的社会危机。作为社会活动的考试其社会属性不容忽视,但其社会属性的实现是在科学性兼容的前提下才能实现,这是处理新课程高考的科学性与社会性的关系时必须考虑到的。问题的解决途径一是依靠考试技术的引进与开发增强自身的科学性,在不触动或不明显触动社会性的前提下拓展科学性提升的空间;二是依靠多元化的价值导向与丰富的社会流动途径来为高考“减负”。[6]目前,这两个有利的因素在逐渐增强,高考改革的实施者应逐步把这些有利因素转化为高考改革的实际成果。
高中课程结构变革是此次教育改革的一大亮点,它给高考改革与发展带来了诸多机遇,但存在的一些问题也不容小觑。必须充分认识问题的性质及其本质,尽快从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两个方面着手解决,在深入研究论证、广泛试验总结的基础上,稳妥渐进地推进课程和高考同步改革。
[参考文献]
[1]文军庆.四省(区)2007年高考改革方案的初步分析[J].中国考试,2007(3):29-37.
[2]2007,高考能否与新课程同行:上篇[DB/OL].(2006-08-31)[2007-03-02]./article/20050831/3149315.shtml.
[3]丛立新.普通高中课程结构改革的可行性分析[J].课程·教材·教法,2005(4):5-10.
[4]刘海峰.高考并非万恶之源[J].北京文学,2006(1):125-127.
[5]张亚群.科举革废与近代中国高等教育的转型[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262.
[6]吴根洲.考试的科学性与社会性初探[J].教育与考试,2007(2):22-26.
一、更新教育观念,提高教师素质
我国古代曾以“上知天文,下知地理”来作为一个人博学多才的重要标志。受其影响,我国传统教育过多 地限于促使学生重视具体书本知识的学习,即强调知识的记忆,而忽视能力的培养,尤其是不重视“学习能力 ”的培养,在这种情况下,学生过多地依赖教师指导,缺乏独立思考、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重视具体知识 的获得,忽视知识形成的过程,造成学生“读死书”、“死读书”。因此,更新教育观念,首先要在现代教育 教学理论的指导下,把培养学科能力作为重要的教学任务,并落实到教学的各个环节中去,这首先要求我们在 地理教学过程中,要在全面准确传授知识的基础上,适时地引导学生对知识形成质的认识和客观的看法,即让 学生既掌握基本的知识,又能用发展的观点看待出现的地理事象;其次,还要指导学生学会学习,形成科学辩 证的思维方式和思维品质,使学生由“学会”转为“会学”、“会钻研与创新”,这就要求老师必须由“讲师 ”变为“导师”。多年来的实践证明:教会学生学习,最有效的办法是教师用自己正确处理教材的方式和方法 ,潜移默化地影响学生,启发学生,让学生在接受知识的同时,得到学法指导,而不是一般的理论说教或经验 之谈。学习知识,认识事物,必须使自己的认知结构与知识结构相吻合,具备系统的开放的思维方式,善于从 是实施素质教育的关键已成为人们的共识。教学中努力改变以往的应试教育模式,树立现代的教育教学观念, 即以发展的主体性为中心,教会学生独立获取知识的方法和能力,主动地继承知识、发展知识和创新知识,获 得适合自己的发展,从而形成面向全体学生,使学生共性和个性都得到适时、适度发展的全新素质观。
众所周知,要更新观念,达到素质教育的基本要求,就必须进一步提高教师综合素质,因为高素质的教师 是有效实施素质教育的重要保证。但由于高考“指挥棒”的影响,曾经恢复起来的地理学科地位,再一次陷入 危机,对中学地理教学师资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尽管还有会考存在,但其要求低得多,学生的学习目标也低得 多(多数学生只求合格)。 ,甚至出现过“只要认识汉字就可以教地理”的荒谬观点。在学校每天的课程设置中,地理课排在上午第一、 二节的情况几乎为零。这些都影响了地理教师的教学积极性,从而忽视了对提高自身素质的要求,甚至有些地 理教师不知流向何处!如今面临着从应试教育向素质教育的转轨和各种高考改革新方案的出台,提高地理教师 素质已成为紧迫的任务和要求。那么怎样才能提高地理教师的素质呢? 强师德修养,提高思想素质,具备奉献精神。只有这样才能爱岗敬业,勤于钻研;才能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第二、加强继续教育,提高业务素质。继续教育能使知识结构、能力结构产生持久的发展,所以通过博览、培 训、进修、函授学习等多种方式,进一步充实和强化教师的文化基础知识、专业知识、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和各 种职业技能。第三、加强教育研究,提高教研素质。素质教育是一项系统而持久的工程,需要在教学实践中不 断摸索、完善和发展。“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只有走教研结合之路,才能在教学与育人方面有更 大的作为。因此,教师必须积极投身于教学改革和科研实践活动,形成科研促教的共识,进而提高自身综合素质。
二、改革教学内容,体现素质教育要求
教学内容是实现培养目标的直接载体,是培养学生学科素质的基础,因此教学内容的改革是教学改革的关 键。但就目前使用高中地理教材来说,主要强调知识性、继承性,缺少对学生创造与持续发展能力的培养;注 意全面性和系统性,对个性和差异重视不够:引用的事例,资料较陈旧,反映现代科学技术新成果不足,没有 体现出地理学科的现实性和实用性,因此,必须对存在的问题进行改革,在体现地理学科特点的前提下,以素 质教育为核心,突出地理科学为国家建设作出的巨大贡献,使学生明确地理知识的实用价值、社会价值、经济 。同时规定必修的地 理实验课和实践课,以促进学生全面发展和综合素质的形成。
三、改革教学方法,优化教学过程
教学方法的改革,是和教学内容的改革相一致的。传统的地理教学,只是把具体的知识要素作为重要内容 来讲授,忽视系统的知识结构和分析方法,这样很难使学生提高认识,培养能力,因此教学中要重点分析知识 结构体系,并引导学生捕捉知识要素,使其各得其所,实现要素和结构的有机统一,使学生获得分析、综合、 评比、概括、比较等各种能力。要切实加强地理素质教育,就一定要树立“以学生为本”的思想,研究学生的 心理特点与求知需要,从学生实际出发制定教学策略,灵活运用教学方法,努力培养他们的地理意识、能力与 创新精神。
教学方法的改革为优化教学过程创造了条件,但教学过程从宏观上看,可以划分为讲授新课和复习两个阶 段;从具体来看,它又包括教学设计、教具的制作或准备、媒体资料的辑录、编写教案、授课、作业批改、考 核等众多环节,每一个阶段和环节都必须认真对待。但当前绝大多数学校的地理教学都只面向会考要求,讲得 肤浅,知识结构分析、能力培养等都不到位,造成很多学生仍以死记硬背的方法来学习高中地理,效果当然很 差。优化教学过程是指整体优化,就是要把各个阶段的教学按照素质教育的要求,赋以特定的教学内容和任务 ,加强对各个阶段和环节的质量管理,使整个教学过程变为一种良性循环。在普及电化教育的学校,要充分发 挥现代技术手段或多媒体教学的优势,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让学生参与教学活动,实现教师与学生、学生 与学生的多向交流,使学生对地理产生爱学、乐学的良好氛围,进而使学生的个性得到充分的发展,达到高效 优质这一优化教学过程的真正目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