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礼尚往来之文化心理解读

2021-04-15 来源:要发发教育
礼尚往来之文化心理解读

中国历来就是一个重人情的社会,对于人情人们有不同的理解。翟学伟认为,中国人际关系的概念由人缘、人情和人伦构成,其中人情是核心,指包含血缘关系和伦理思想而延伸的人际交换行为。孙春晨认为,人情是礼节应酬和礼物馈赠,公众认可的日常交往行为准则,是情面与恩惠。笔者认为,人情不仅是一种社会情感,而且是一种可以进行交换的资源,而且礼物交换是创造、维持、发展并且强化人情的一种重要方式。

(一)欠恩还报心理

梁漱冥曾说,中国既不是个人本位社会,也不是社会本位社会,而是一个伦理本位的社会。在伦理社会里,人们评判事物的标准不是法理标准,而更多的是情感标准。礼物作为一种符号,它是传达人情的工具,承载着文化的规则及礼物所蕴含的人的情理联系。费孝通曾用“差序格局”这一概念来描述中国社会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阎云翔曾对“人情伦理”作出了归纳:一是礼尚往来,受到礼后必回礼;二是送礼者在礼物份量的选择上不该打破既有的社会地位,通过与主人血缘远近来决定礼物的种类和份量,即俗话说的“对什么人,随什么样的礼”;三是礼物往来,回礼一定以别人来的礼为参考,份量决不能少于受的礼;四是指回礼要适当,因为回过去之后,对方下次给礼会参考你的这次回礼。在中国人的思维中,你接受了别人的礼物,同时就是“欠了别人一笔债”,必须要找适时的机会将其归还,中国人将这一行为称为回报或还报。如果不回礼,别人会认为某人没有人情味或忘恩负义。不仅要还礼,数量还要相当,否则会影响人际关系。而且还礼不可太即时,只有拖一段时间才可使一方总处于欠债或欠情的状态,这样有来有往的社会交换才可一直持续下去,从而形成一种长期稳定的人际关系。正是因为人与人处于欠情—还情这样的循环网络中,人们才需要相互往来。

(二)求和谐、求均衡的思想

以和为贵不仅指出人们希望和平相处的愿望,而且也强调人与人之间的平衡。在人际往来中,双方一定要保持均衡,不可偏向任何一方,否则都会想方设法挽救平衡。“人情的实质正是在关系中对均衡的维持,它表现为个体在某种压力下的要面子行为,同时也表现为在关系结构中的给面子行为,维持住个人的面子正是维持了平衡的关系,也就讲了人情,而一旦出现了失衡现象,就意味着其中有人丢了脸,或没有给面子。”“抬头不见低头见,跟人有往来不去不好”的说法,就是中国人典型的求和求均衡心态,因为谁先破坏了平衡,谁就得承担欠情不还的责任。一旦某人打破了该平衡,便会失去大家对他的信任。彼德 #8226;布劳认为,社会交换创造着各种未来义务的恩惠,社会交换要求相信别人会履行义务。如果他最终没有履行义务,那么一项内化的互惠规范会使他感到内疚,使他遭受与其他人的任何行动无关的惩罚。不履行社会义务所引起的多重惩罚构成了履行义务的压力。而一旦失去了大家的信任,在一个伦理人情社会中,无异于自外于人群和社会,而这是每一个人都不想面对的。

(三)熟人社会中的面子观念

人们的生活世界在观念层面上实质上就是一个“观念世界”。中国人格外重视面子,民谚中就有“宁受千般苦,不让脸受伤”的说法。因为他人的任何负面评价都可能影响到被评价者在一个特定的社会结构和人际网络中的地位和尊严,继而带来精神压力,所以任何人都不想丢面子。收到别人的请柬或邀请,尤其是关系很一般的人,虽然心中不悦,但又碍于情面不好意思不

去。中国人的爱面子心理在礼尚往来中的重要表现之一就是爱与别人攀比。别人送礼了若不回礼,不仅是丢面子的事情,遭到别人的不信任,而且可能会付出极大的代价—失去关系网及其中所包含的社会资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