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河北省省级联考2024-2025高三省级联测考试语文试卷及答案解析

2025-01-18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一、现代文阅读(35分)

(一)现代文阅读Ⅰ(本题共5小题,1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材料一:

依据幼虫生活的环境,萤火虫分为陆生、水生和半水生三种,其中,陆生萤火虫占大多数。萤火虫的腹部长着独特的发光器,发光器的发光细胞内含有萤光素和萤光素酶,萤光素在萤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发生反应,便可发出萤光。

萤火虫发出的光是一种冷光,反应中所产生的能量绝大部分都以光的形式释放,只有少量转化成了热能。这种高效的光能产生方式,即使利用现代科技也无法复制。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生物,它们对环境的要求很高,要有洁净的土壤和水源、足够的湿度、充足的食物,还要有足够黑暗的环境。但是,随着经济的发展,萤火虫的栖息地被开发殆尽,加之来自工农业的水质污染、杀虫剂等农药的滥用、大面积的光污染……使得萤火虫种群数量急剧下降。近年来,萤火虫种群又面临着新的威胁,那就是萤火虫贸易。因为萤火虫越来越难见,人们又想看萤火虫,一些商家就采用了萤火虫放飞的形式来招揽游客。这种行为,无异于饮鸩止渴。

据调查,2016年在某平台上经营买卖活体萤火虫的网店已达49家,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活体萤火虫捕捉——收购——线上交易——线下大量批发配送——景区或公园内萤火虫放飞”产业链,超过20%的萤火虫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死亡。有些商家号称有大规模饲养萤火虫的养殖场,但这些都是掩饰恶行的谎言。商家如果真的按照流程规范对萤火虫进行饲养和繁殖,恐怕要入不敷出。因为萤火虫繁殖量并不大,且繁殖周期很长,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周期因种类而异,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

此外,萤火虫对土壤、水质、食物的要求很高,单是保证这几点达标都很难,不仅需要花费高额成本,还需要成熟的饲养技术,这些条件商家都不具备也不可能为此投入。实际情况就是,商家在有萤火虫分布的地区以低廉的价格向当地人收购萤火虫,再批量倒卖出去。对于当地人来说,虽然价低,却是一笔无本的生意,一晚上抓几百只萤火虫寄出去就可以赚几百元。商家的利润则更高。

就萤火虫本身而言,其卵期和幼虫期长,而成虫寿命短,多数种类在成虫后口器退化,仅有一两周的寿命。如果连续多日放飞,就需要捕捉大量的萤火虫,另外运输和保存过程中还有大量的损耗。这些萤火虫放出去以后只不过是昙花一现的风景,很快就会死亡,死亡后需要再捕捉新的填补。

此外,萤火虫的自然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一些在云南有自然分布的萤火虫种类,在宁波就没有。这种异地投放会导致两种结果:一种情况是“放生”即“放死”,萤火虫无法在新的地点生存和繁殖,快速死亡;另一种情况是外来的萤火虫非常适应新的环境,它们大量繁殖造成生物入侵,挤压本地萤火虫和其他同一生态位物种的生存空间,导致本地物种受威胁。因为萤火虫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发生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但无论如何,对萤火虫本身都不是一件好事,同时造成了一种危险的处境:非原生地投放了大量不适宜本地生存的萤火虫,而原生地的萤火虫被大量捕捉,数量急剧下降。

所以,萤火虫放飞活动并不浪漫,“浪漫”背后是为了一己之私的冷血和残酷。

(摘编自《放飞萤火虫:一点不浪漫,其实很残酷》)

材料二:

发光行为在自然界并不罕见,细菌、真菌、深海鱼类,都有发光现象,但生活中最常见的发光生物,还是萤火虫。

从分类学角度说,萤火虫并不是一种虫,而是一类虫。萤科甲虫通常被称为萤火虫。虽然最容易被注意到的是发光成虫,但并非所有种类的萤火虫成虫都能发光,反而所有的萤火虫幼虫都可以发光。研究认为,最早获得发光能力的不是萤火虫成虫,而是萤火虫幼虫。

萤火虫发光可不是为了给人类观赏的。萤火虫成虫通过发光吸引配偶,一旦彼此中意,便结为伴侣完成繁殖。对萤火虫幼虫来说,发光不仅可以用来引诱小虫、寻找食物,还可以用来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

萤火虫发光是个能量释放的过程。能量从何而来?萤火虫之所以能发光,是因为它集齐了萤光素和萤光素酶,有自己的“电厂”。研究发现,不少昆虫都有类似萤光素酶的蛋白质,可大多数因为缺少萤光素而无法发光。此外,虽然萤火虫都有萤光素酶基因,但部分种类发育的某些阶段(如成虫)或某个性别(如雄成虫),这个基因被关闭或者表达能力变弱,无法产生萤光素酶或者产生的萤光素酶过少,也会导致萤火虫不发光或者发光弱。

萤火虫对环境要求较高,生态环境好、光污染少的地方就有可能遇到萤火虫。全世界已识别2000多种萤火虫,中国已知的萤火虫种类超过100种。其中既有夜行性的种类,也有白天活动甚至成虫不发光的种类。保护萤火虫,不只为了被点亮的夜空。不仅萤火虫好看,萤光素酶还在生物医药等领域具有较大的研究价值。不仅如此,萤火虫还是一种环境指示生物,对于水污染和光污染尤其敏感。不少萤火虫幼虫生活在清澈的水中,生长阶段特别怕农药等污染,长大后又不喜欢亮光。有萤火虫出没的地方,大多有干净的水体和静谧的环境。能看到漫天飞舞的萤火虫,通常意味着周边有良好的生态环境。要想保护萤火虫,就要保护好绿水青山。

(摘编自李学燕《保护萤火虫,不只为了被点亮的夜空》)

1.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萤火虫的发光细胞内的萤光素在萤光素酶的催化下,与氧气反应后,便可发出萤光。

B. 萤火虫发出的光是一种冷光,萤火虫高效的光能产生方式,现代科技都无法复制。

C. 在自然界中,发光行为较常见,除了萤火虫,细菌、真菌、深海鱼类都有发光现象。

D. 并非所有的萤火虫幼虫都能发光,它如果不产生或产生过少萤光素酶,就不发光或发光弱。

2. 根据材料内容,下列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 萤火虫是一种环境指示生物,没有洁净的土壤和水源、足够的湿度、充足的食物和黑暗的环境,就无法生存。

B. 萤火虫活体买卖已经形成了非常完整的产业链,但在这条产业链中,缺乏有效保护萤火虫生命安全的措施。

C. 萤火虫发光除了用于吸引配偶,还用于人类观赏、引诱小虫、寻找食物、吓唬那些想要吃掉自己的天敌。

D. 其他具有类似萤光素酶的蛋白质的昆虫不能发光,是因为它们大多数不具有萤光素,而萤光素是昆虫能发光的关键因素。

3. 下列对材料相关内容的分析和评价,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材料一直言萤火虫放飞活动并不浪漫,相反很残酷,感情色彩鲜明,充满批判性。

B. 萤火虫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这导致它的自然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

C. 我国已知的萤火虫种类有100多种,约占全世界已识别的萤火虫种类的5%。

D. 萤火虫的用途较广,可以用于观赏,也可用于研究,还可用于生态环境的检测。

4. 为什么说“有些商家号称有大规模饲养萤火虫的养殖场”是“掩饰恶行的谎言”,结合材料进行简要回答。

5. 夏夜,田野里萤火虫飞舞,富有浪漫色彩。为了珍惜这些闪烁的萤光,请综合材料内容,为××村委会写一则保护萤火虫的倡议书,要求阐明具体做法。

【答案】

1. D 2. B 3. B

4. ①萤火虫的饲养难度、成本高,萤火虫繁殖周期长,会让商家亏损。

②有些商家宣称有养殖场,是为了掩盖萤火虫在运输和保存过程中有大量死亡的事实。

5. 示例:

倡议书

广大村民们:

“月黑见渔灯,孤光一点萤。”萤火虫是夏夜的光明使者,也是环境好坏的检测者。它对土壤、水质、食物、光等要求较高。为了让我们在夏夜能看见闪烁的萤光,村委会倡议大家保护环境,保护萤火虫:

一、种田少施化肥和农药,多施农家肥;

二、保护好水源,不乱倒生活垃圾、污水;

三、萤火虫喜黑,夜晚,室外除了必要的路灯,其他灯少开或不开。

萤火虫多,就说明我们村的环境较好;萤火虫少,就表明环境不好。以上三条,是我们能够做到的,希望大家自觉践行。

××村委会

×年×月×日

【解析】

【导语】这两则材料围绕萤火虫展开,各有千秋。材料一着重剖析萤火虫贸易与放飞活动的危害,点明其致萤火虫数量骤减、引发生物入侵等问题,揭示背后的商业冷血。材料二则聚焦萤火虫的生物特性,涵盖分类、发光缘由与功能,还强调其环境指示作用及萤光素酶的科研价值,呼吁保护萤火虫以守护生态。二者相互补充,让读者全面认识萤火虫。

【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和分析文章内容的能力。

D.“并非所有的萤火虫幼虫都能发光”错误。材料二中明确提到“所有的萤火虫幼虫都可以发光”,“它如果不产生或产生过少萤光素酶,就不发光或发光弱”说的不是萤火虫幼虫,是成虫。

故选D。

【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

A.“无法生存”错误。材料只强调萤火虫对环境的要求很高,并没有说缺乏这些条件萤火虫就“无法生存”。

C.“还用于人类观赏”错误。材料二说的是“萤火虫发光可不是为了给人类观赏的”,萤火虫发光和人类没有关系。

D.“萤光素是昆虫能发光的关键因素”错误。萤光素和萤光素酶均是萤火虫发光不可或缺的因素,没有谁是关键之说。

故选B

【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根据文本内容进行判断、推断的能力。

B.“这导致它的自然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错误。强加因果,萤火虫的自然分布具有明显的地域性,但这与萤火虫对生态环境的要求较高不存在因果关系。

故选B。

【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归纳概括要点的能力。

①由原文“萤火虫对土壤、水质、食物的要求很高,……,这些条件商家都不具备也不可能为此投入”“萤火虫繁殖量并不大,且繁殖周期很长,从卵到成虫的发育周期因种类而异,短则几个月,长则一年”可知,萤火虫饲养所面临的高标准要求,像要具备洁净的土壤、水源以及合适的食物、繁殖周期长等,而商家很难达到这些条件,也就难以实现真正的饲养,用于商业经营,“有大规模饲养萤火虫的养殖场”的说法也就站不住脚了,不过是用来掩盖其捕捉野生萤火虫倒卖的恶行罢了。

②“据调查,……超过20%的萤火虫在物流运输过程中死亡”,从这段原文能看出,萤火虫在运输时死亡率颇高,这是商家在实际经营中难以解决的问题,如果是正规养殖场供货,如此高的运输损耗必然导致经营困难,所以商家宣称有养殖场实则是想掩盖运输中大量萤火虫死亡的真相。

原文说“萤火虫的自然分布具有非常明显的地域性,……萤火虫对环境要求较高,所以发生后一种情况的可能性不大”以及“萤火虫成虫寿命短,多数种类在成虫后口器退化,仅有一两周的寿命”,这些语句表明萤火虫保存难度大,对环境适应性差且成虫寿命短,在保存过程中容易死亡,商家为了掩盖这一情况,便谎称有养殖场,营造出萤火虫来源稳定、充足的假象,来掩盖其在保存环节出现的大量萤火虫死亡的事实。

【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应用文写作的能力。

写作类型:倡议书。

倡议书是为了发起或号召某项活动而写的一种公开的书信。它的目的是激发人们的共鸣和参与,为某种事业或公益目标而奋斗。倡议书的基本格式一般由五个部分组成,分别是标题、称呼、正文、结尾和落款。

1.标题:标题应该简明扼要地表明倡议的主题和文种,可以直接写“倡议书”三个字,也可以写成“关于……的倡议书”的形式。

2.称呼:称呼应该根据倡议的对象而选择合适的称呼方式,此处可以是“广大村民们”,也可以不写称呼,而在正文中指出倡议的对象。

3.正文:正文是倡议书的核心部分,主要包括倡议的背景、原因、目的、内容和要求等。正文应该用事实和理由来支撑倡议的合理性和必要性,用语言和情感来打动人心和鼓励行动,用条理和结构来清晰和突出倡议的重点和细节。正文的内容可以分条或分段来写,以便于阅读和理解。

4.结尾:结尾应该总结倡议的主旨和意义,表达倡议者的决心和希望,呼吁和邀请倡议的对象加入到倡议的活动中来,展现倡议者的诚意和热情。结尾不需要写敬意或祝愿的话,而应该用号召性的语气来结束。

5.落款:落款应该写明倡议者的姓名或单位名称,如果是个人倡议,可以签署自己的姓名和职务或身份,如果是集体或单位倡议,可以写上集体或单位的名称和公章。落款下方还要写上倡议书的日期,一般用年月日的形式。

本题写作时,开头点明倡议背景与目的,夏夜萤火虫飞舞虽美,但如今其生存面临诸多威胁,亟需保护,引发村民共鸣。主体部分阐述具体做法,依据材料中萤火虫的习性与面临问题提出,如针对栖息地破坏,倡导保护田野、山林等自然环境;考虑到污染危害,强调减少农药、化肥使用,避免水质、土壤污染;鉴于光污染影响,提醒村民夜间减少强光照射。结尾呼吁大家行动起来,共同守护萤火虫,让夏夜美景延续,可适当展望美好愿景。

(二)现代文阅读Ⅱ(本题共4小题,16分)

阅读下面文字,完成各题。

等他静心来沉淀

明前茶

“我还管不了你了,我是你老子!”父亲脖子青筋暴起,扯着嗓子对儿子嚷道。

“你一年有十个月在外头打工,一没管过我功课,二没管过我吃喝,一回来就数落不休,你倒是有理了?”儿子仰着头,理直气壮地说道。

就在父子俩用目光顶牛时,来家访的老师敲门而入。老师心平气和地招呼学生:“我要跟你爸谈一谈,你先去做功课。”

老师和孩子的父亲一起去了门廊,一面散漫交谈,一面将玉米棒子剥去包衣,一个一个用绳子串联起来。干着活儿,父亲的情绪慢慢平复下来,老师才建议说:“孩子正在叛逆期,千万不要跟他硬杠。你瞧,大家一同干活儿时,谈话的氛围才会变好。所以,我建议你可以拉着孩子做点吃食,最好是那种需要发酵或者沉淀的、费工费时的,让他通过这一过程明白做事需要细心、耐心还有责任心。这比你跟他说一万句大道理,可能更管用。”

父亲陷入了沉思。隔了两天,他主动跟儿子搭话:“你奶奶一直在为给你做夜宵的事头疼,这次我回来,想多做一些橘酿葛根粉,留着给你当夜宵。”父亲强调说:“所有的原料都在山里面,要爬山采摘小青柑,再挖掘野生葛根才能做得成。明天周六,你跟我一起进山去吗?”儿子听到父亲的话后,内心感到有点儿吃惊,父亲这次竟然没有唠叨他的功课和成绩,而是要给他准备夜宵,犹豫片刻之后,儿子终于点了点头。

山里面到处都是圆润的鸟鸣声,这些鸟鸣声像一把把彩色玻璃弹珠一样,被一双无形之手一股脑儿抛向天空,画出一道道圆润的弧线。四伯娘背着大竹篓在前面带路,她解释说人工太贵,自家个头小点的青柑都没人摘,“你们不来,这些果子大多也烂在山里了”。

回到家里,父亲削了一把称手的小竹刀,他示范给儿子看,怎样在一压一转之间,将小青柑的果肉旋掉。成篮的小青柑果壳,要在溪水中漂洗数遍,将柑汁淘尽,然后,沥干水分,灌入绿豆。

所有这些活计做起来可都太解压了,可以放空脑袋,什么都不用想。父亲淡淡地解释了一句:“灌满绿豆,可以保证小青柑的壳在晾晒的过程中不会变形。”

紧接着,父子俩再次出发,上山挖葛根。儿子吃惊地发现,每一枝葛根都要刨地九尺,才能挖出来。儿子与父亲轮流使用䦆头,不停地挖着葛根,两人都出了一身汗。

挖回来的葛根,要将表面的泥土洗净,斩成小段,放入独木舟般的舂槽里。父子俩轮流上阵,从中午一直捣到了黄昏,才将葛根舂碎,获得葛根的浆液与纤维。父亲将它们一股脑儿舀入一个大水缸中,又在水缸中注入清水。父亲将袖管挽起,反复在水中挤压,让葛根的粉浆从麻丝状的粗纤维中洗出。接着,他在另一个大水缸上搁一个竹匾,竹匾上铺好一层细密的白纱布,将葛根粉浆连同纤维一同舀入纱布中,他一丝不苟地拧转纱布包,使出浑身的力气,挤压出其中的粉浆。最后,将白布袋里的纤维倒出来。此时,儿子发现,葛根的纤维摸上去是刺手的,滑溜溜的黏浆不见了,这说明葛根粉已经全部滤出,一点儿也没有浪费。

儿子不免感慨:“早知做葛根粉这么麻烦,不如上网去买。”

父亲笑道:“网上买的葛根粉,哪如自家做的吃得放心。再说,这原料都是大山给的,咱们只是费了一点儿人工而已。”此时,水缸里的葛根粉浆还是灰褐色的。别急,父亲说了,这是因为葛根粉浆中还有少量的纤维没有析出,而山上有贯众,这种药用植物的根富含胶质成分,可加速葛根纤维的析出。

过滤出贯众根的汁液,加入水缸里,搅拌,将其沉淀一晚。果然,缸底的葛根湿粉便脱胎换骨,雪白如玉地呈现在了面前。它再也不是从山里挖出来时,曲里拐弯、灰头土脸的模样。父亲探身巨缸,手持铲刀,把比豆腐还要丝光水滑的湿粉取出来,将其晒到七成干,准备装填小青柑。

盛满葛根粉的小青柑,在连续的晴日下充分晒干,父亲也将返回城里的工地。临行前,父亲没有再检查儿子的作业,也没有再对儿子的行为举止进行打压,他牢记着老师的话:“如果教育孩子时,我们充满了怒气与质问,那就相当于不停地去搅动那一缸浑水,孩子的心永远定不下来。我们多给孩子一点儿耐心,等他去沉淀,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孩子就会脱胎换骨。”

家里的葛粉小青柑,收在儿子书房的抽屉里。小青柑中的芬芳物质可以预防葛根粉氧化,同时使葛根粉拥有一种浓郁的柑橘清香。父亲相信,在自己离开的日子里,儿子冲饮葛根粉,能解除烦躁,脸上红肿的痘痘也能由此收敛。也许,在用沸水冲粉的那一刻,儿子会回想起自己与他一起上山摘青柑、寻贯众的日子;想起他一把推开儿子,将树上的蛇挑落在灌木丛中的场景;想起父子俩挖出半筐葛根,躺在清爽幽静的大山深处,被清亮稠密的鸟鸣声包围的日子。

在那一刻,他们不再是管教与被管教、命令与反抗命令的关系。他们是山野中的两个赤子,不着一言就能明白对方的部分心思,那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情谊。多年父子,在那一刻,终于有了兄弟般的默契。

两周后,正在工地忙碌的父亲收到了儿子的一则短信,上面简单地写着一句话:“爸爸,您好!橘酿葛根粉真好喝,谢谢您!”

(选自《青年文摘》2024年第7期,有删改)

6. 下列对小说相关内容的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开篇从父子冲突写起,凸显了父子二人关系的紧张,也表明父亲对儿子的教育方式存在一定的问题。

B. 老师这一角色至关重要,老师说的在劳动中教育孩子更管用的观点,促使父亲的教育方式发生变化。

C. 热心善良的四伯娘领着父子二人去自家的果园里面摘小青柑,因为如果不摘,小青柑就会全都烂在山里。

D. 小说结尾部分,父亲想象着儿子在用沸水冲葛根粉的那一刻,必定会回想起自己与他在山中的种种往事。

7. 下列对小说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小说将山中的鸟鸣声形容成被抛向天空的彩色玻璃弹珠,采用了通感的手法,突出了鸟鸣声圆润的特点。

B. 在叙述制作葛根粉的劳动过程中,小说通过语言描写、动作描写等手法来塑造父亲与儿子这两个人物形象。

C. 小说描写缸底葛根湿粉时,运用比喻和对比手法,写出葛根湿粉的状态以及它与葛根相比产生的巨大变化。

D. 小说详略得当,详写制作葛根粉、挖贯众根等过程,略写父亲工地干活、儿子发短信等内容,主次分明。

8. 小说以《等他静心来沉淀》为题,有什么作用?请简要分析。

9. 有人认为,小说中儿子给父亲发的短信不合情理,有画蛇添足之嫌。也有人认为,儿子发给父亲的短信看似不合情理,实为妙笔,有画龙点睛之效。请谈谈你的看法。

【答案】

6. A 7. D

8. ①这个标题很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概括内容——静下心来沉淀。

③突出主题——沉淀所得。

④“等”奠定了小说满含期待的感情基调。

9. 示例一:不合情理,画蛇添足。

①“爸爸,您好”这个称呼很生硬,也很客气,不符合父子关系,尤其是出自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之口,不合情理。

②从结构上看,前面所写的父子默契与开头的父子冲突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儿子发短信这一情节实属画蛇添足。

③从主题上看,父子默契,不着一言,就能心领神会,凸显了主题,无须画蛇添足。

示例二:似错实妙,画龙点睛。

①“爸爸,您好”这个称呼看似生硬、疏离,实则表达了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儿子的感恩心理,妙且有趣。

②从结构上看,前面所写的父子默契与开头的父子冲突呼应得并不完整,而末尾的儿子感恩与开头的父子冲突则首尾圆合,浑然一体,有画龙点睛之妙。

③从主题上看,末尾的感恩短信更能凸显儿子静下心来的明悟。

【解析】

【导语】《等他静心来沉淀》通过一个关于父子关系的故事,揭示了在教育和亲情中耐心与爱的力量。文章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父亲通过劳动实践改变对叛逆期儿子的教育方式,使父子关系从紧张对抗转向亲密合作。小说通过劳动的细致过程表现耐心和理解的重要,借助自然景象和劳动细节,体现了亲情的温暖与默契。结尾短信的传递,象征着父子情感的升华,温馨而感人。

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文章内容的能力。

B.“老师说的在劳动中教育孩子更管用的观点”错误,结合“这比你跟他说一万句大道理,可能更管用”分析可知,选项变推测为肯定了。

C.“小青柑就会全都烂在山里”错误,结合“你们不来,这些果子大多也烂在山里了”分析可知,将“大多”改为“全都”,扩大了范围。

D.“必定会回想起自己与他在山中的种种往事”错误,结合“也许,在用沸水冲粉的那一刻,儿子会回想起……”分析可知,选项变推测为肯定了。

故选A。

【7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艺术特色的能力。

D.“详写制作葛根粉、挖贯众根等过程”错误,结合“过滤出贯众根的汁液”分析可知,“挖贯众根”这一情节小说根本就没有提到,谈不上“详写”。

故选D。

【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文章标题作用的能力。

①题目中的“沉淀”既指物理上的物质沉淀过程,也暗喻人心灵上的平静与反思。故文本题目新颖,能够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

②由“如果教育孩子时,我们充满了怒气与质问,那就相当于不停地去搅动那一缸浑水,孩子的心永远定不下来。我们多给孩子一点儿耐心,等他去沉淀,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天,孩子就会脱胎换骨”等可知,文本叙述了父亲选择了一种更为温和的方式来接近儿子的心灵世界,而不是继续用强硬的态度去压制他的故事。故题目概括了文本的内容内容——静下心来沉淀。

③由“在那一刻,他们不再是管教与被管教、命令与反抗命令的关系。他们是山野中的两个赤子,不着一言就能明白对方的部分心思,那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情谊。多年父子,在那一刻,终于有了兄弟般的默契”等可知,题目强调了“静心”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对儿子的要求,也是对父亲自身心态调整的一种隐喻。它提醒人们,在面对问题时,保持冷静和平和的心态往往能够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故题目突出了主题——沉淀所得。

④由“两周后,正在工地忙碌的父亲收到了儿子的一则短信,上面简单地写着一句话:‘爸爸,您好!橘酿葛根粉真好喝,谢谢您’”可知,文本强调了沉淀后的结果,故题目中“等”奠定了小说满含期待的感情基调。

【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作品进行个性化阅读和有创意的解读的能力。

示例一:不合情理,画蛇添足。

①由“回到家里,父亲削了一把称手的小竹刀,他示范给儿子看,怎样在一压一转之间,将小青柑的果肉旋掉。成篮的小青柑果壳,要在溪水中漂洗数遍,将柑汁淘尽,然后,沥干水分,灌入绿豆”等可知,文本中的人物为一对父子,而“爸爸,您好”这个称呼很生硬,也很客气,不符合父子关系,尤其是出自一个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孩子之口,不合情理。

②由“我还管不了你了,我是你老子!’父亲脖子青筋暴起,扯着嗓子对儿子嚷道”“多年父子,在那一刻,终于有了兄弟般的默契”可知,从结构上看,前面所写的父子默契与开头的父子冲突首尾圆合,结构完整,儿子发短信这一情节实属画蛇添足。

③由“在那一刻,他们不再是管教与被管教、命令与反抗命令的关系。他们是山野中的两个赤子,不着一言就能明白对方的部分心思,那是汗水浇灌出来的情谊。多年父子,在那一刻,终于有了兄弟般的默契”等可知,从主题上看,父子默契,不着一言,就能心领神会,凸显了主题,无须画蛇添足。

示例二:似错实妙,画龙点睛。

①由“我还管不了你了,我是你老子!’父亲脖子青筋暴起,扯着嗓子对儿子嚷道”等可知,文本中的一对父子矛盾很深,故“爸爸,您好”这个称呼看似生硬、疏离,实则表达了正处于青春叛逆期的儿子的感恩心理,妙且有趣。

②由“‘你一年有十个月在外头打工,一没管过我功课,二没管过我吃喝,一回来就数落不休,你倒是有理了?’儿子仰着头,理直气壮地说道”“两周后,正在工地忙碌的父亲收到了儿子的一则短信,上面简单地写着一句话:‘爸爸,您好!橘酿葛根粉真好喝,谢谢您”等可知,从结构上看,前面所写的父子默契与开头的父子冲突呼应得并不完整,而末尾的儿子感恩与开头的父子冲突则首尾圆合,浑然一体,有画龙点睛之妙。

③由“两周后,正在工地忙碌的父亲收到了儿子的一则短信,上面简单地写着一句话:‘爸爸,您好!橘酿葛根粉真好喝,谢谢您’”可知,从主题上看,末尾的感恩短信更能凸显儿子静下心来的明悟。

二、古代诗文阅读(35分)

(一)文言文阅读(本题共5小题,20分)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材料一:

万章问曰:“人有言,‘至于禹而德衰,不传于贤而传于子’,有诸?”

孟子曰:“否,不然也。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昔者,舜荐禹于天,十有七年,舜崩。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若尧崩之后不从尧之子而从舜也。禹荐益于天,七年,禹崩。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朝觐讼狱者不之益而之启①,曰:‘吾君之子也。’讴歌者不讴歌益而讴歌启,曰:‘吾君之子也。’丹朱②之不肖,舜之子亦不肖。舜之相尧、禹之相舜也,历年多,施泽于民久。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

(选自《孟子·万章上》,有删改)

材料二:

或问曰:“尧舜传诸贤,禹传诸子,信乎?”曰:“然。”“然则禹之贤,不及于尧与舜也欤?”曰:“不然,尧舜之传贤也,欲天下之得其所也;禹之传子也,忧后世争之之乱也。尧舜之利民也大,禹之虑民也深。”

曰:“然则尧舜何以不忧后世?”曰:“舜如尧,尧传之;禹如舜,舜传之。得其人而传之,尧舜也。无其人,虑其患而不传者,禹也。舜不能以传禹,尧为不知人;禹不能以传子,舜为不知人。尧以传舜,为忧后世;禹以传子,为虑后世。”

曰:“禹之虑也则深矣,传之子而当不淑,则□?”曰:“时益以难理,传之人则争,未前定也;传之子则不争,前定也。前定虽不当贤,犹可以守法;不前定而不遇贤,则争且乱。天之生大圣也不数,其生大恶也亦不数。传诸人,得大圣,然后人莫敢争;传诸子,得大恶,然后人受其乱。禹之后四百年然后得桀,亦四百年,然后得汤与伊尹,汤与伊尹,不可待□传也。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

曰:“孟子之所谓‘天与贤则与贤,天与子则与子’者,何也?”曰:“孟子之心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下求其说而不得从而为之辞。”

(选自韩愈《对禹问》,有删改)

【注】①启:禹的儿子。②丹朱:尧的儿子。

10. 材料二中画波浪线的部分有三处需要断句,请用铅笔将答题卡上相应位置的答案标号涂黑。

孟子之心A以为圣人B不苟私C于其子D以害天下E求其说F而不得G从而H为之I辞

11. 下列填入材料中“□”内的词语,正确的一项是( )

A. 之 也 奈何 而 B. 焉 乎 奈何 且

C. 之 乎 何如 而 D. 焉 也 何如 且

12. 下列对材料有关内容的概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有人认为禹的时代道德衰败,禹把天下传给自己的儿子而没有传给贤人。

B. 孟子认为,由于益辅佐禹的时间短,禹才没有考虑把王位传给他。

C. 韩愈以禹之后数百年才出现大恶和大贤之人来论证传子的合理性。

D. 材料一结合史实集中阐述观点,材料二主要借助问答形式来逐层推进。

13. 把材料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三年之丧毕,益避禹之子于箕山之阴。

(2)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

14. 对于禹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孟子和韩愈都持肯定态度,但给出的理由不同。请用自己的话简要阐述他们各自的理由。

【答案】

10. AEG 11. A 12. B

13. (1)三年之丧结束后,益避开禹的儿子到了箕山的北面。

(2)与其传位不能传给圣人而引起争夺和动乱,还不如传位给自己的儿子。

14. ①孟子认为,禹曾向天推荐益,但益辅佐禹的时间短,给予百姓恩惠的时间也不长,而启自身贤明,能够继承禹之道。所以百姓最终选择了启,这是民意(或“天意”)。

②韩愈认为,没有贤人继位时,传位给他人会引发相争而致天下大乱;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儿子即使不贤明,尚可维持社会秩序。所以禹传子是为后世百姓考虑得深远。

【解析】

【导语】这篇文言文通过孟子和韩愈的不同观点,探讨了古代传位制度,尤其是禹选择传位给儿子而非贤人的合理性。孟子认为禹之子启接承禹的治国理念,天命不可逆。韩愈则关注政治稳定,认为传位给子可避免争夺和混乱,即便不贤也能守法。两者从天命与人事两个角度,探讨王位继承对治国的影响,折射出古代政治智慧及现实考量。

【1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句意:孟子内心认为圣人不会偏私自己的儿子来祸害天下,但想找一种解释却找不到,所以才这样说。

“孟子之心”是主语,此处为表强调,可以单独成句,其后A处断开;

“以为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下”,“圣人不苟私于其子以害天下”作“以为”的宾语,其间不可断开;“以害天下”是“不苟私于其子”的目的,联系紧密,其后E处断开;

“从而”,连词,上文是原因、方法等,下文是结果、目的,其前G处断开。

故选AEG。

【1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文言文虚词意义和用法的能力。

第一处,“三年之丧毕,禹避舜之子于阳城,天下之民从□”,意思是:三年之丧完毕,禹避开舜的儿子到了阳城,天下的老百姓都跟随着他。此处□用在动词“从”之后,指“禹”,需要代词,选择“之”合适。

第二处,“其子之贤不肖,皆天□,非人之所能为也”,意思是:他们的儿子贤明或不贤明,都是天意,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可见“皆天□”处的语意完整,“皆……也”构成判断,选择“也”合适。

第三处,“奈何”,怎么办,用反问的方式表示有没有办法。“何如”,怎么样,它可以用来询问某种情况或行动的合适性,或者用来表达对某种情况的看法或评价。

“禹之虑也则深矣,传之子而当不淑,则□?”意思是:禹为后世的考虑的确是深远的,但传位给儿子如果不能遇见贤德的,那怎么办呢?此处询问具体的办法,选择“奈何”合适。

第四处,“汤与伊尹,不可待□传也”,意思是:汤和伊尹,是不可能每一代都出现并被传给帝位的。“待”“传”是连续的两个动词,有承接关系,“且”没有表承接的用法,选择“而”合适。

故选A。

【1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材料有关内容的理解和分析的能力。

B.“由于益辅佐禹的时间短,禹才没有考虑把王位传给他”错误。原文说“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可见,孟子认为,益辅助禹的时间短,给百姓带来的恩泽少,禹才没有考虑把君位传给他。

故选B。

【13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翻译文言文句子的能力。

(1)“毕”,结束;“避禹之子”,避开禹的儿子;“阴”,山北为阴。

(2)“与其……孰若”,与其……不如,表示选择关系‌;“且”,表并列;“诸”,兼词,之于。

【14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概括的能力。

孟子认:

根据(一)文中“益之相禹也,历年少,施泽于民未久”概括为:禹曾向天举荐益,但由于益辅佐禹的时间短,给百姓带来的恩泽少;

根据“启贤,能敬承继禹之道”“舜、禹、益相去久远,其子之贤不肖皆天也,非人之所能为也。莫之为而为者,天也;莫之致而至者,命也”概括:启自身贤德,能够继承禹之道。所以百姓最终选择了启,是民意(或“天意”)。

②韩愈认为:

根据原文“不前定而不遇贤,则争且乱。天之生大圣也不数,其生大恶也亦不数。传诸人,得大圣,然后人莫敢争”可知,没有贤人继位时,传位他人会引发相争而致天下大乱。

根据原文“与其传不得圣人而争且乱,孰若传诸子,虽不得贤,犹可守法”可知,传位给自己的儿子,即使不贤德,尚可维持社会秩序。

根据原文“不然。尧舜之传贤也,欲天下之得其所也;禹之传子也,忧后世争之之乱也。尧舜之利民也大,禹之虑民也深”可知,所以禹传子是为后世百姓考虑得深远。

参考译文:

材料一:

万章问:“有人说:‘到了禹的时候道德就衰微了,天下不传给贤人,却传给儿子。’有这回事吗?”

孟子说:“不,不是这样的。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贤人,就会交给贤人;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自己的儿子,就会交给自己的儿子。从前,舜向上天推荐禹,十七年后舜去世了,三年之丧完毕,禹避开舜的儿子到了阳城,天下的老百姓都跟随着他,就像尧去世后老百姓不跟从尧的儿子却跟从舜一样。禹向上天推荐益,七年后禹去世,三年之丧完毕,益避开禹的儿子到了箕山的北面,朝见和打官司的人都不到益那里去而到启那里去,说:‘这是我们天子的儿子。’歌颂的人都不歌颂益却歌颂启,说:‘这是我们天子的儿子。’尧的儿子丹朱不贤能,舜的儿子也不贤能。舜辅佐尧,禹辅佐舜,经历的岁月多,对百姓施恩惠的时间也久。启很贤明,能恭敬地继承禹的传统。益辅佐禹,经历的岁月少,给予百姓恩惠的时间也不多。舜、禹、益之间,相距久远,他们的儿子贤明或不贤明,都是天意,不是人的力量所能做到的。没有做却自然做到了的,就是天意。没有求取却自然来到了的,就是命运。”

(取材于《孟子·万章上》)

材料二:

有人问:“尧舜都把帝位传给贤能的人,禹却把帝位传给自己的儿子,确实是这样吗?”我回答说:“是这样的。”又问:“那么禹的贤明赶不上尧和舜了吗?”我回答说:“不是这样的。尧舜传位给贤能的人,是想要天下得到安定;禹传位给儿子,是担忧后世会因为争夺帝位产生动乱。尧舜给百姓带来的利益是巨大的,禹为百姓的考虑是深远的。”

又问:“那么尧舜为什么不忧虑后世呢?”我回答说:“舜像尧一样贤明,尧把帝位传给了他;禹像舜一样贤明,舜把帝位传给了他。找到合适的贤人而把帝位传下去的,是尧和舜。没有合适的贤人,担心传给不恰当的人可能造成祸患而不把帝位传给他人的,是禹。如果舜不能把帝位传给禹,那尧就不了解人才;禹不能把帝位给儿子,那舜就不了解人才。尧把帝位传给舜,是为后世担忧;禹把帝位传给儿子,是为后世考虑。”

又问:“禹为后世的考虑的确是深远的,但传位给儿子如果不能遇见贤德的,那怎么办呢?”我回答说:“禹传位时,天下更加难以治理,把帝位传给别人会引起争斗,因其不能事前确定。传位给儿子不会引起争斗,因其事前已经确定。事前确定,即使遇不到贤德的人,仍然可以守住已有的社会秩序,使天下安定;不能事前确定,如果再遇不到贤德的人,就必然要引起争斗和动乱。天降生大圣人没有定数,降生大恶人也没有定数。把帝位传给他人,遇到了大圣人,人们才不敢争斗;把帝位传给儿子,遇到了大恶人,人们才遭受祸乱。禹以后,经过了四百年才遇到了桀;同样是四百年才遇到了汤和伊尹。汤和伊尹,是不可能每一代都出现并被传给帝位的。与其传的不是圣人而引起争夺和动乱,还不如传位给儿子,这样即使遇不到贤德的人,仍然可以保持正常的社会秩序。”

又问:“孟子所说的‘上天想把天下交给贤人,就会交给贤人;上天想把天下交给儿子,就会交给儿子’的话,是什么意思?”我回答说:“孟子内心认为圣人不会偏私自己的儿子来祸害天下,但想找一种解释却找不到,所以才这样说。”

(取材于韩愈《对禹问》)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2小题,9分)

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各题。

始闻秋风

刘禹锡

昔看黄菊与君别,今听玄蝉我却回。

五夜飕飗枕前觉,一年颜状镜中来。

马思边草拳毛动,雕眄青云睡眼开。

天地肃清堪四望,为君扶病上高台。

15. 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首联使用拟人手法,以秋风的口吻,生动地营造了今又话别的情韵浓郁的意境。

B. 五更时分,凉风飕飗,听到这熟悉的声音,便知道“秋风”回来了,正面点题。

C. “一年颜状镜中来”抒发了由“始闻秋风”生发的感慨:时光飞逝,容颜已改。

D. “为君”照应首句,结构完整。“扶病”暗扣第四句,写出一年颜状衰变之因。

16. 有人认为,《始闻秋风》不同于一般文人的“悲秋”之作,它是一首高亢的秋歌。请结合诗的后两联,简析其“高亢”的特点。

【答案】

15. A

16.颈联写“马思边草”“雕眄青云”,精神振作,豪情万丈;尾联写诗人迎秋风上高台,放眼四望,激情满怀。表现了诗人对秋的热爱,更凸显了诗人自强不息的意志,格调高昂,风格雄健。

【解析】

【导语】刘禹锡的《始闻秋风》以秋风为主题,表达对秋天的感受。全诗从个人情感出发,描绘出秋风带来的宁静与肃杀之感。后两联中蕴含昂扬的意境,表现秋天自有其壮美和气势,并非一味悲秋,展现了积极向上的人生观。

【15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分析理解诗歌内容的能力。

A.“生动地营造了今又话别的情韵浓郁的意境”错误。首联把秋风拟人化,说去年看菊花时秋风与诗人告别,今年听到蝉鸣秋风又回来了。没有“今又话别”的情韵,而是秋风与诗人的重逢。

故选A。

【16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鉴赏诗歌艺术特色的能力。

颈联,诗人通过描绘骏马渴望边疆的肥草而拳毛抖动、大雕顾盼青云而睡眼睁开的生动场景,展现出一种积极向上、充满活力的精神状态。骏马和大雕在此象征着诗人自己,表达了诗人内心对理想的执着追求,诗人丝毫没有悲秋的哀伤与消沉。这种充满力量和激情的描写,让人感受到诗人精神的振作和诗人的豪情万丈。

尾联,“天地肃清”描绘出秋天天空高远澄澈、大地明净清爽的壮阔景象,为诗人的登高远望提供了宏大的背景。“扶病上高台”,诗人尽管身患疾病,却依然要登上高台极目四望。这一行动凸显了诗人对秋天景色的热爱,以及不畏病痛、积极向上的心态。“为君”一词强调了诗人的主观意愿,他不是被迫或无奈地登高,而是主动地去迎接秋风、欣赏秋景,表现出他强烈的自主意识和积极的人生态度。这种自强不息的意志在诗中得到了充分体现,使得整首诗的格调高昂,风格雄健。

(三)名篇名句默写(本题共1小题,6分)

17. 补写出下列句子中的空缺部分。

(1)啸,是人们抒发情感的特别方式,张孝祥“扣舷独啸”抒发出满腔豪情,陶渊明《归去来兮辞并序》中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借“啸”寄寓自己的志趣。

(2)李商隐《锦瑟》中,运用“鲛人泣泪”和“良玉生烟”的典故,表现出一种优美意境的两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鹿”音同“禄”,世人常将其作为“长寿安康、仕途美好”的象征。“鹿”幽居山林,恬淡安静,文人也常借其表达隐逸与超脱等情怀,如“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①. 登东皋以舒啸 ②. 临清流而赋诗 ③. 沧海月明珠有泪 ④. 蓝田日暖玉生烟 ⑤. 且放白鹿青崖间 ⑥. 须行即骑访名山(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侣鱼虾而友麋鹿/呦呦鹿鸣,食野之苹)

【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默写常见的名篇名句的能力。易错字:皋、赋、樵、渚、麋、呦、苹。

三、语言文字运用(20分)

(一)语言文字运用Ⅰ(本题共3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蜀中,闲适且幸福,沧桑亦悠久。一间茶馆,一条深巷,便藏了太多的凡尘荣枯、人生聚散。也有魏晋人物、唐宋风流,但他们亦只是岁月的匆匆过客,轻于一片尘埃。这里让人______,又教人转身即可遗忘。韶光更改了它的容颜,却抹不去它有过的故事。

也不知是何年,飘蓬江海的杜甫写下“满目悲生事,因人作远游”和“何时一茅屋,送老白云边”这样的诗句。他一生似乎都在辗转飘零,躲避战乱,餐风饮露,忍饥挨饿。虽有才华,然官场不得志。尽管______,他仍心系苍生,胸怀国事。

寓居巴蜀的岁月虽然很短暂,却给杜甫寥落的人生添色增彩。当初他为避安史之乱远道而来,携着老妻幼子,一路风尘,心情悲郁。无处安身的他,得好友严武的帮助,在成都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世称“杜甫草堂”。

当下的景致已非唐时光景,若非有过一段故事,眼前的一切就太过平淡无华。千年岁月,纵是亭阁楼台,也成了______。更何况只是几间茅屋、一池废水,早已随风成尘。然而,这座草堂却让杜甫有了栖身之所。有一扇小窗,赏花观月;一张桌案,摆弄纸笔,书写诗句。后来便有了“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这样优美轻灵的千古绝句。

18. 请按照文段顺序,从以下示例的词语中选涂三个最适合填入文中横线处。

A难舍难分 B恋恋不舍 C自顾不暇 D顾此失彼 E残破不堪 F残垣断壁

19. 文中“一路风尘”“一座草堂”中的“一”的含义及表达效果有何不同?

20. 参照文中画波浪线的句子,下列仿写最恰当的一项是( )

A. 遇一位尊者,询疑问难;一番说辞,立明就里,收获哲思。

B. 有一种逸致,生活恬淡;寄情山水,吟诗作赋,人生幸哉。

C. 择一方石几,品茶扶风;两三知己,畅叙幽情,共享良夜。

D. 属一篇散文,字句珠玑;读之有味,品而更甚,妙手偶得。

【答案】

18. BCF

19. ①“一路”的“一”意为“全、满”,凸显杜甫的漂泊流离之痛。

②“一座”的“一”为数词,表明杜甫的草堂数量少,突出其生活的困窘。

20. C

【解析】

【18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并正确使用成语的能力。

“难舍难分”,形容彼此感情很好,难以抛舍分离。常用于人与人之间。

“恋恋不舍”,形容舍不得离开。常用于人与某地之间。

第一空表示人对蜀中的情感,应该选“恋恋不舍”。

“自顾不暇”,意思是照顾自己都来不及(哪里还能顾到别人)。

“顾此失彼”意思是顾了这个,顾不了那个。

第二空的情境是写杜甫连自己都未曾照顾好,却还心系天下,应该选“自顾不暇”。

“残破不堪”,指事物受到严重破坏或损害,无法维持原状或正常使用。

“残垣断壁”,残缺不全的墙壁。形容房屋遭受破坏后的凄凉景象。也说颓垣断壁、断壁残(颓)垣。

“残破不堪”为形容词,“残垣断壁”为名词,根据第三空前文“也成了”可知,此处需填名词,应该选“残垣断壁”。

故选BCF。

【19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理解词的语境义、分析语句表达效果的能力。

①根据原文“一路风尘”可知,此句的含意是杜甫一路上都风尘仆仆,所以此处的“一”的意思是“全、满”,从此处也可以看出,杜甫在携妻子、孩子逃亡到蜀中的这一路上的艰险,以及他悲郁的心情持续了这一整段路程,凸显其漂泊流离之痛。

②根据原文“在成都浣花溪畔建了一座草堂”可知,此处的“一”就是数词,说明草堂的数量,同时此处也体现出杜甫生活清贫窘迫,仅有一座破烂的草堂,居所简陋至极。

【20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仿写句子的能力。

“有一扇小窗”可分解为“有+一扇小窗”(动宾结构),根据原文和画波浪线的句子,C比A更合意境要求。

“赏花观月”是并列结构,B中的“生活恬淡”是主谓结构,不合要求,可排除。

“一张桌案”为定中结构,D中的“读之有味”为中补结构,不合要求,可排除。

故选C。

(二)语言文字运用Ⅱ(本题共2小题,10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问题: ① ?会对生活造成什么影响?

AI(人工智能)答:作为最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一次日冕物质抛射过程能将数以亿吨计的太阳物质以数百千米每秒的高速抛离太阳表面,不光有巨大质量与速度汇聚成的动能,它们还携带着太阳强大的磁场能,一旦命中地球,就会引发地磁场方向与大小的变化,即地磁暴。

高能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的地磁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 ② 。比如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干扰无线电通信、影响飞机和轮船等的导航,甚至影响到手机信号;高能粒子还可能对人造卫星、空间站等人造飞行器造成损害,导致故障。强地磁暴还可能会对电力传输(闭合回路)系统产生影响,甚至可能导致变压器或其他电网设施损坏,引起电力中断。

此外,地磁暴也会对一些生物活动产生影响。①例如信鸽,②其定位和飞行依赖地球磁场,③因此也会受到地磁暴的影响。④在地球上,⑤地磁暴带来的最直观影响就是产生极光。⑥当地磁暴发生时,⑦地磁中的带电粒子会沿着磁力线进入地球的大气层中。⑧影响大气层分子与原子之间碰撞产生荧光,⑨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极光。

21. 请在文中横线处补写恰当的语句,使整段文字语意完整连贯,内容贴切,逻辑严密,每处不超过12个字。

答:①__________12字

②____________12字

22. 文中画波浪线的部分存在两处语病和一处标点符号使用不当的问题,请指出其序号并修改,使语言准确流畅,逻辑严密。不得改变原意。

答:

(1)序号:______修改:____________。

(2)序号:______修改:____________。

(3)序号:______修改:____________。

【答案】

21. ①. 地磁暴是什么 ②. 但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

22. ①. ⑦ ②. 句号改为逗号 ③. ⑧ ④. “影响”改为“导致” ⑤. ⑨ ⑥. 在句首加“这荧光”

【解析】

【21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第一处,根据后文“高能粒子干扰地球磁场产生的地磁暴,对人类的身体健康几乎没有影响……”可知,第三段是在回答第二个问题,所以根据后文“作为最典型的太阳爆发活动……即地磁暴”可知,第二段是在回答第一个问题,即“地磁暴是什么”,所以第一处可填“地磁暴是什么”之类的内容。

第二处,根据后文“比如会影响无线电波的传播、干扰无线电通信、影响飞机和轮船等的导航……引起电力中断”可知,后文是在介绍地磁暴对人类生活的影响,所以可填“但会对人类的生活造成影响”之类的内容。

【22题详解】

本题考查学生辨析并修改病句以及正确使用标点符号的能力。

第⑦句,本句还未完成表述,只是一个停顿,句子语意没有表达完整,所以应将句号改为逗号。

第⑧句,搭配不当,根据此处的逻辑关系可知,后文“大气层分子与原子之间碰撞产生荧光”是前文的结果,所以应将“影响”改为“导致”。

第⑨句,中途易辙,导致主语残缺,应在句首加上“这荧光”。

四、写作(60分)

23. 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写作。

生活中,我们不断产生记忆,不断运用记忆,甚至不断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那么,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

对此,你怎么看?请写一篇文章谈谈你的认识和思考。

要求:选准角度,确定立意,明确文体,自拟标题;不要套作,不得抄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不少于800字。

【答案 · 例文

借我记忆的碎片

樊小纯在致敬木心的诗中写:“借我一个暮年/借我碎片/借我瞻前与顾后/借我执拗如少年。”这是他对于过去记忆的呼唤。记忆的碎片在时空中被产生也被改造,书写着生命的故事。

记忆的机器自生命诞生起便开始转动,成为人生路途的纪念,并指导着个人前进的方向。记忆的产生源于大脑皮层的自发行为,是个人对自我生活中人与事的记录在脑中的复现。有些记忆成为情感的寄托,在现实低谷时用过去的美好给予抚慰和拥抱;另有些记忆更提供给人前进的勇气和动力,恰如鲁迅对藤野先生的仙台记忆催其不怠惰,“再继续写些为‘正人君子’之流所深恶痛疾的文字”,冯友兰对蔡孑民先生的北大记忆使他反思自我的学术道路。记忆是时光里的备忘录,在被运用的过程中发挥对现世的意义。

然而,记忆的纷纭碎片并不能历经时光变迁而仍光洁如新,这是人体机能所限,在岁月中产生必要的磨蚀和改造。有些记忆的细节在不经意间被时间的指针悄然改造,《百年孤独》中患上失忆症的马孔多居民不得不为物品贴上笨拙的标签对抗改造消退的记忆,可见,记忆的不保真性和时效性也需个体主动的维修和刷新。

在不可抗力之外,记忆赠予我们的,还有警醒和对过去时代的回望。《1984》中的主角在某日突然发现自己再记不清童年时的妹妹和母亲,是老大哥政权对国民的思想改造使他逐渐成为遗忘记忆的工具;在“安全屋”中,将生活记忆记入日记的犹太人安妮更以稚嫩的笔迹、向生的希望对纳粹的暴政发出呐喊,这些记忆如同投向历史的明灯,警醒着我们时代的烙印。

在磨蚀和有意无意的改造中,记忆似乎已不复真实的本来面目,记忆的意义又落在何处?在不保真性已被确认的条件下,人类仍对记忆有着恒久追逐和持有的热情,小到每日的拍照记录,大到史学家对历史的追索,我们所寻找和珍视的,或许更在“记忆”本身的行为和意义。伏生誓死护书,他的记忆是对文化的坚守和专制的反抗;历代史官将自己对于当朝的记忆载入史书,那不可避免的误差可能正是这一特殊群体对历史浮沉的见解与认识,吸引着现代人探索这无穷记忆的故纸堆中的历史奥秘。

记忆的内容给予我们人生的回顾,而“记忆”本身更提醒着作为记录主体的我们,生而为人的高贵和记忆留存的意义。无论是记录美好生活的愿景,或是在对时代的记忆中彰明自身的志向,在记忆的录像带被看见,甚至经历跨越时空的传递时,个体的记忆将被延长并拓入人类群体的记忆中,得以进一步拓展了生命的意义,人生的画卷就此被铺入漫长的时空长河,随记忆永存。

记忆予人警醒,提供着人生真实或被改造的记录。当人类个体的记忆碎片汇入历史,我们就看见记忆中蕴藏着的永恒的文明曙光。

【解析】

【详解】本题考查学生写作的能力。

审题:

这是一道引语类材料作文题。

材料第一句话阐述了我们的生活与“记忆”的紧密联系:“产生记忆”说明记忆源于我们自身过往的现实生活,有一定的现实依据,而非空穴来风;“运用记忆”“改造记忆”则体现了人对于记忆的主观能动性。材料第二句话引发学生思考“记忆与我们的关系”。

解读这个作文题,首先要关注的是题目里的三个关键词和一个问题:“产生记忆”“运用记忆”“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以及“记忆对我们而言究竟意味着什么”。我们可以先将前面的三个关键词和后面一个问题中的“意味”分别勾连起来进行一番思考。

(1)“产生记忆”:记忆的产生源于大脑神经元的信号传递。“产生记忆”是时空之中生命展开过程的必然。记忆是生命经历存在的证明,是人们形成自我的根本依据,我们借助记忆来对抗无尽的虚无。

(2)“运用记忆”:记忆的运用对于我们有多层次、多方面的意义和价值,写作时可以从多个维度进行分层论述。例如:从认识和思维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知识经验方面、情感体验方面、哲理反思方面等,记忆的运用帮助我们积累知识、寄托情感、反思人生;从人群范围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个体生活层面、民族历史层面、人类文明层面等,运用记忆不仅对个体生命产生重要意义,更能够凝聚民族文化、锻造精神传统;从记忆性质的角度分层,可以分成美好快乐的记忆和痛苦失败的记忆等等,前者成为人们珍藏的人生财富,提供精神支撑的力量,后者则可以带来自我磨砺和经验教训……

(3)“有意无意地改造记忆”:“无意地改造”可能是由于时间的磨蚀自然会模糊记忆的细节,或者人在面对痛苦时的自我保护防御机制让你改变一些记忆的细节,这是一种客观的生理机制。因此,更值得做文章的地方是“有意地改造”,我们要全面地、辩证地看待它。“有意地改造”的负面意味诸如鲁迅笔下的阿Q,美化自己记忆中的事实以自我安慰,实则是自欺欺人;或者历史上的某些封建王朝掌权者,意欲将权力凌驾于史官实录之上,粉饰历史来掩盖真相。类似这样恶意篡改个体记忆和历史记录的做法,是值得我们警醒和反思的。而“有意地改造”的正面意味也值得深思,其中往往蕴含独特的主观意图。比如一些名家在整理个人回忆录和创作自传体小说的过程中,借由对过往模糊记忆的回溯和细节填充,更深入地与自我对话,认识和重塑独特的自我。又或者是一些历史和现实的记录者有意通过对先代历史或桃源生活的美化和想象,来引领理想目标、重塑时代精神。比如孔子编订《春秋》时对某些历史真相刻意讳言,是为了推行儒家的政治思想和理想秩序;沈从文小说《边城》对湘西民风的理想化呈现,是为了寄托美好人性和民族复兴的希望……

总的来说,记忆是对过去的场景在人脑中的反映,记忆是对一个事物的识记、保持、再现和回忆的过程。所以“记忆”往往意味着过去,包括过去的情景再现、过去的经验总结等等。

写作时,首先可以适当阐述一下“记忆”的概念内涵,然后说明记忆对我们个人成长的重要作用,比如记忆让我们能够记住过去的经验和教训,并从中学习和成长,是学习和发展的基石,还有助于情感和社交发展,以及保持身体健康等等。然后进一步说明善用记忆与把握当下的关系,说明我们要善于从经验、教训中汲取营养,将新的信息与我们的记忆联系起来,以便更好地掌握所学。当然在此过程中还可以适当阐述过度依赖过去记忆,不能适应当下社会发展变化的反面案例,说明我们不能唯记忆是举,而是根据当下所需,合理选择或改造记忆等等。

立意:

1.善用记忆,创造未来。

2.记忆毕竟是过去,把握好当下更为重要。

3.以记忆为鉴,让自己更从容自信。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