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如何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

2024-12-13 来源:要发发教育

来源:汤勇晓说

本文共2600字,阅读约需7分钟

请关注并星标当代教育家传媒”

永不失联系

感叹条件和环境,不如改变思维和模式。树立办学的“未来思维”,往往能突破时空条件限制,行稳致远。

来源 | 《中国教师报 》教育家版

作者 | 黄华斌 湖北省松滋市实验小学党总支书记

全国新教育实验“十佳智慧校长”

近几年,我学习交流的脚步走遍了大半个中国,领略不同区域的教育风景,尤其是诸如课程建设、课堂改革、智慧教育等具有“风向标”意义的学校变革样态。

我发现,对比经济发达地区和教育改革前沿,虽然条件资源上的先天“营养不足”限制了我们在某些方面的全面发展和特色办学,但我们在教师成长、课堂教学、育人模式等方面也有自己的独特魅力,我们可以更加坚定自己的“办学自信”。

无论时代怎么变革,总有一些笃定不变的教育规律值得我们孜孜以求。

感叹条件和环境,不如改变思维和模式。树立办学的“未来思维”,往往能突破时空条件限制,行稳致远。

什么是未来思维?英特尔首席工程师布莱恩·戴维·约翰逊曾说,未来思维是一种从想象力出发,在具体行动中将未来的多元可能性逐一落地的思考和实践方式。

教育的未来思维是以社会的未来发展和人的未来幸福为导向的一种思维。100多年前,美国教育家杜威《明日之学校》的梦想曾是那么遥不可及,但在今天正慢慢变成现实。

在面对不确定的未来,我们更要树立教育的未来思维,加快学校转型和教育变革,建设“未来学校”。

什么是未来学校?新教育实验发起人、苏州大学教授朱永新在《走向学习中心——未来学校构想》一书中这样描述:未来学校,是一个“学习中心”场域,是一个“学习共同体”架构,是一个基于网络和实体的“学习社区”,以混合学习与合作学习为主要学习方式,学习变得人性、自由、多样、个性,并伴随终生。

当下,虽然受限于经济水平、支持系统、发展模式等,我们还不具备成熟的未来学校空间和环境,但我们依然可以把未来学校办在“当下”。其中,最关键的是未来思维、资源链接、结构变革、机制创新。

1. 观念升级,指向“育人为本”

立德树人,五育并举,从培育冷冰冰的“分”到培养活生生的“人”,要成为办学的根本导向和立场。

办学要走向教育目标与人的终极目标一致,即教育使人走向“幸福”。

在这一观念引领下,教育观要聚焦“教育过程”和“成人过程”的完整性,走出急功近利办教育的不良生态,破解教育与生活、教育与生命“割裂”和“畸形”的沉疴。

2. 角色转型,彰显“能者为师”

我们需要破除“教师中心论”。

一方面,教师角色转型为学习剧场的“导演”、竞技场上的“教练”、交响乐团的“指挥”、资源中心的“服务生”,成为学习的陪伴者、指导者、促进者;

另一方面,营造“同伴互助学习”氛围,让学生成为“小先生”,推进“兵教兵”,互为师友。最好的学习是“教会他人学习”。所以,教师角色须从过去的“讲授中心”转变为未来的“资源中心”。

3. 空间突围,走向“泛在学习”

互联网+人工智能带来的是更加丰富的在线学习和人机互动体验。

学习空间革命表现在学习时间弹性化、学习空间多元化、学习形式个性化。

学习不再仅仅依靠书本、课堂和教师,要习惯“人机互动”,擅长网络学习,聆听“窗外声音”,用好全景资源。

学校应成为多元学习空间和立体学习场景的建设者、支持者,特别是依托现有条件推动“师—机—生”关系优化,建构“线下+线上”双师型教学模型。

4. 方式多样,凸显“学为中心”

人工智能时代+核心素养发展的教育新背景下,人才培养模式变革是教育变革的根本之道。“建构主义”理论应用于教学实践,强调“探究、支架、情境、合作”4个关键要素的力量;“深度学习”理论则关注学习的3个阶段——“意义学习—外化学习—迁移应用”以及整个学习过程中的“情感投入状态”。基于“建构主义+深度学习”理论下的课堂,关键要解决教师“繁教”和学生“少学”问题。

松滋实小从2022年开始,提出“大道行简,学为中心”的课改思想。“大道行简”指向对教师的解放,对课堂结构动手术;“学为中心”则指向对学生的激活,向学习方式要效益。

2024年,这一课改主张命名为“智趣课堂”。观念导向上突出“四破”——破除教师中心论,破除教材中心论,破除知识中心论,破除考试中心论;课堂特征上突出“五变”——以学定教的理念变革,先学后教的结构变革,教学相长的关系变革,少教多学的时空变革,多样学习的方式变革;目标价值上突出“全面育人”——坚持“育人为本、素养立意”教学立场;课堂模式上建构“343”智趣课堂——即“三学结构”(引学、导学、拓学)、“四式学法”(自学、合作、对话、实践)、“三力标准”(吸引力、生长力、创造力),重点建设“对话论辩”“合作探究”“人机混合”“游戏实践”等4类学习样态。

5. 资源创生,体现“课程为王”

面向未来,课程一定是学校最大的“增长极”。基于“学习中心”的课程,不再像今天这样彼此之间有这么多的“墙”。跨学科、项目式、主题化将成为国家课程校本化的重要方向。

比如,当下盛行的以STEM为代表的学科之间的“拆墙”运动,聚焦科学素养、技术素养、工程素养、数学素养,实现跨学科学习、项目式学习。

未来学校教育的“选择性”,将主要通过丰富而卓越的课程体系来支撑和实现,让所有人都能选择最适合自己的教育。

6. 创新评价,实现“因材施教”

未来学校,学力比学历更重要。学历只能证明过去,学力意味着未来。学力即学习力,主要表现为洞察力、生长力和创造力。

因此,学校评价将更加注重过程、表现、发展和个性化,尊重每一个孩子的基础、差异、快慢,可以为每一名学生建立“学分银行”和“素养银行”,只要定期“存储”就能有成长的收益。在这样的评价机制下,因材施教便得以真正实现。

7. 家校同频,追求“共享成长”

未来学校不只是学校转型为“学习中心”,家庭同样会成为“学习中心”。父母在教育中有不可替代的作用,他们参与教育将成为常态。未来学校将是父母与孩子成为“同学”的新时代。

认识到这一层,当下就应该充分发挥“家长学校”引领、指导家庭教育的功能,给家长提供一个重要的学习机会和成长平台。

教育,不是简单的教育孩子,更是父母的自我教育。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