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85高校确实比211高校拥有更高的级别,实力更强,各方面发展都会更好。即使985高校综合实力再强,如果自身专业设置不合理,落后于发展需要,学校的声誉和形象不好,最终也会影响到社会认可度,最终会影响到学生报考。
01
我国最“憋屈”的985大学
分析2024年高考录取分数,我们发现有大量211高校的分数线都上涨,逐渐超越部分中等985高校。如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南京航空航天大学、上海财经大学和中央财经大学等。
相反,个别985高校的分数线却在下降,就连中等985高校也不例外,这里最憋屈的应该就是山东大学。
这所985高校,综合实力非常强悍,2024年全国理科平均分数线为617.6分,这录取分数线被部分211高校超越,出乎人们的意外。
山东大学综合实力能位居全国前20,属于中上游985高校。2022年校友会版高校排行榜,山大位居全国第14名。
2022年校友会版高校排行榜
2024年校友会版高校排行榜,山大位居全国第15名。2024年软科版高校排行榜,位居全国第22名。国外QS版中国大陆高校排行榜,山大位居第17名。
从学校实力情况来看,山东大学整体的分数线应该要达到四川大学、重庆大学等高校水平。
如今分数线只达到末流985水平,显然和自身实力、地位都不匹配。
02
山东大学的综合实力远超你的想像
一、历史底蕴深厚
山东大学的历史可以追溯到1901年,由清政府创办的山东公立求是书院改制为山东高等学堂,是中国最早的国立大学之一。在发展历程中经历抗日战争期间的教育抗战、新中国成立后的学科建设和改革开放以来的教育创新等重大变革与发展,拥有深厚的历史底蕴为其综合实力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二、学科门类齐全
拥有工、理、文、法、管、教育等多个学科门类。众多学科相互交融促进,在多个领域开展广泛的教学与科研活动,其全面性是综合实力的重要体现。例如在自然科学领域的数学、物理等学科,人文社科领域的法学、文学等学科都有一定的影响力。
根据学校官方公布的信息还有网上的曝光信息,教育部第五轮学科评估结束后,山东大学共获得19个A类学科,在全国所有高校里面同样位居全国前20名。
山东大学的数学学科依然获得A+,并列全国第一。另外并列第一的高校都是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顶尖名校。
中国语言文学、考古学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等都获得A,同样稳居全国前十名。电气工程、环境科学与工程、土木工程、软件工程等工科学科都获得A-。
山东大学的医学类学科同样表现出色,包括临床医学、基础医学、药学等学科均获得A-。体现出齐鲁医学院的强悍实力。
三、师资力量强大
1.院士及专家众多
拥有多名院士和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学者。这些高端人才在教学和科研方面发挥着引领作用,他们丰富的知识和经验有助于提升教学质量,带领科研团队开展前沿研究。
山东大学拥有10位两院院士,61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这样的科研团队也也非常强悍。
2.教师团队素质高
整体教师团队具备高学历、高水平的教学和科研能力,能够为学生提供优质的教育指导,在各个学科领域开展深入的教学和研究工作。
四、科研平台高端
国家级实验室众多
拥有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实验室、国家人工智能中心等优秀的实验室和科研机构。这些平台为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提供了良好的硬件条件,有利于开展高水平的科研项目,在相关领域取得突破性成果。
山东大学2024年经费预算139.7亿元,位居全国第11位。充足的经费也为学校科研事业发展奠定基础。
比如建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国家工程实验室4个,还建有山东国家应用数学中心,都是国家级的重大科研平台。
科研成果显著
在众多学科领域取得了一系列的科研成果,这些成果不仅提升了学校的学术地位,也在推动国家和社会的发展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例如在一些基础学科研究和应用技术研发方面的成果在国内外都具有一定的影响力。
五、人才培养成果显著
学生综合素质高
山东大学的学生在学校的教育和培养下,不仅拥有扎实的学科知识和专业技能,还具备良好的人文素养和社会责任感。
注重实践能力培养
积极培养学生的创新创业精神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参与各种学科竞赛、社会服务和志愿活动,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和实践能力,从而为社会输送大量高素质的综合性人才。
六、校园文化丰富
文化活动多样
注重校园文化的建设,不断推出各种文化活动和艺术节目,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也能体验到丰富的文化生活和艺术氛围,丰富的校园文化有助于提升学生的文化素养和对学校的归属感。
国际交流广泛
积极开展国际合作与交流,与多个国家和地区的高校、科研机构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拓展了学校的国际视野和影响力,提升了学校在国际教育领域的综合实力。
七、多种计划项目入选
多项国家级计划
入选了2011计划、珠峰计划、强基计划、111计划、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卓越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计划等项目。这些计划的入选表明学校在教育改革、高端人才培养等方面得到国家的认可,也反映出学校在相关领域的综合实力和发展潜力。
重点学科优势
产业经济学、科学社会主义与国际共产主义运动、中国古代史、数学、粒子物理与原子核物理、凝聚态物理、物理化学、机械制造及其自动化、材料科学与工程、控制理论与控制工程等专业为国家重点学科,重点学科的存在体现了学校在这些学科领域的深厚学术积淀和科研实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