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15 03:2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06:46
西府曲子源远流长,据艺人口碑,其历史可追溯至春秋时期陕西关中的西部地区,那时已有《诗经》中的《秦风》、《豳风》民歌以及《生民》、《公刘》等叙事诗流传。秦始皇时期,西府曲子达到了兴盛,至唐代更是发展至鼎盛。在北宋民间说唱艺术中,鼓子词和诸宫调尤为瞩目,它们以固定曲调讲述故事,早期鼓子词重复使用一个曲调,后来发展为“唱赚词”,并产生了“赚词”这一新形式。南宋耐得翁的《都城纪胜》记载了唱赚在京师的流行,虽有“缠令”和“缠达”等形式,但其脚本在中原地区并未广泛流传,仅在金元诸宫调中见到部分曲牌,如《醉落魄缠令》等。
进入明清时期,西府曲子在宝鸡西部山区一带发展出广场杂剧,融入生活动作与秦腔表演元素。清末明初,艺人孟登娃组建曲子班,在眉县一带活跃。1921年,岐山马江乡的18位艺人集资成立曲子班,名艺人李玉贵因其技艺高超被称为“棒槌红”。同时,凤翔县铁家庄曲子会也推动曲子戏上舞台。各地曲子班社涌现出众多才华横溢的艺人,被誉为“三能”——能弹、能拉、能唱。
新中国成立后,西府曲子得到了新的发展机遇。1956年,宝鸡县曲子班的《王妈问病》和凤翔县剧团的《张化卖妾》大受欢迎。随后,他们创作并演出如《母女心事》、《瓜园新歌》和《赎女婿》等平弦曲子戏,推动了西府曲子戏的改革与进步。西府曲子深受群众喜爱,流传着“曲子戏真好看,百看不厌”的谚语,成为了民间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西府曲子,也称“西府秦曲”、“西府清曲”、“小曲调”。是关中民间的一种俗曲,是关中曲子的一个分支。其表现形式有舞台戏、木偶戏、皮影戏及座唱等。流行于武功、扶风、祁山、凤翔及宝鸡等地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