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9 15:57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8分钟前
自古以来,国君的尊称随着时代的演变而改变。夏、商、周时期分别称为“后”、“王”、“天子”、“天王”。战国时期,君王开始使用“皇”和“帝”的称号,其中“皇”原指至上神,而“帝”则原本形容这一尊号。秦朝统一后,始创“皇帝”一词,直至辛亥后这一制度才被废除。
在边疆民族中,不同的部落和国家有不同的称谓,如匈奴的“单(chán)于”和“阏氏(yānzhī)”,乌孙的“昆莫”,鲜卑等则称“可汗(khan)”,简称“汗”。土蕃则有“赞普”之称。宰相作为国君的重要助手,其职责是辅助国君处理政务,其地位在夏商时期是巫史和公卿,战国以后逐渐发展为宰相。
宰相的职位起源于君主的家臣,最初的“宰”是负责总管家务的,而“相”则意味着辅助。韩非子的《显学篇》中提到,明主的官吏,宰相通常从基层选拔。早期的宰相官职如楚国的“令尹”、齐国和秦国的“相”等,如管仲就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杰出的宰相。秦统一后,宰相的正式称呼变为“丞相”。
汉武帝之后,宰相权力逐渐转移至尚书台,其长官尚书令起初由宦官担任,后来改称中书令。东汉末年,丞相的权力有所恢复,但实权往往超越皇帝。魏晋时期,尚书台成为政务机构,中书省和门下省也逐渐形成,三官并称宰相。隋唐时,宰相名称有所变化,如唐代的右相、紫微令等。宋代增设政事堂,枢密院长官与宰相合称宰执。
进入明代,中书省及宰相制度被废除,取而代之的是大学士,成为皇帝的顾问,首席大学士被称为“元辅”或“首辅”,主持内阁大政。清朝沿袭明代制度,康熙时有“南书房行走”,而军机大臣在雍正以后成为实际的宰相。
总的来说,宰相官职的变迁反映了君主制度下对权力平衡的追求,其名称和地位的变动,都是由君主对权力掌控的需要所决定的。
“长秋”是汉代皇后的宫名,用以名官,称其官署为“长秋寺”。这是皇后近侍官首领,一般由皇帝亲信充任,负责宣达旨意,管理宫中事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