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4-09-06 18:10
共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16:59
实际上你会发现,许多修行者都是在经历苦难之后,觉得人间太苦,所以才选择修行。你现在的不能理解,也许是因为你的经历所带来的感受不够,让你体会不到人间的苦或者空虚,以至于无法理解修行的意义所在。修行并不是逃避,而是觉悟。修行也绝不是自误,它可以帮助人们离苦得乐。佛教徒修行是因为信佛而开始修行的。当然,就要从信佛是为了什么说起。信佛为了解脱。佛陀告诉我们“悟”,要尽快觉悟,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生命一天天减少,要尽快觉悟,否则到死的时候,意识——佛教不说灵魂,说“意识”——会随业到六道轮回继续轮转。信佛不仅是为了解脱六道轮回,还要有智慧,要如何解决我们心中的结。如果我们信佛、拜佛有智慧,此时此刻就能活得很快乐、很自在,很如意。所以,佛是世间、出世间的大圣人,所有一切圣人里面,佛是大彻大悟最究竟的圣人,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位圣人有办法和佛陀比。为了要解脱我们心中的烦恼,要让我们觉悟到生命的无常,世间是苦的,六道轮回,生生世世是痛苦的。诸位要有心理准备,不幸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我们的四周。有时父母往生,有时孩子发神经,有时车祸,有时生意失败,有时太太跑了,这随时会发生。佛陀告诉我们,你不要认为这世间有任何快乐可追求,所有的快乐都是短暂地刹那间地,没有一秒不在变化。有的人说,这是不是太消极?错了,这样才叫做积极。你要知苦,才能离苦,才能救度一切众生的苦。你要知道这世间是苦的,你才会想要脱离这世间跳出六道轮回,你才会想发大心救度众生要离开这痛苦。所以,你一定要知苦才能离苦。换句话讲,你如果能透视人生宇宙的道理,你就不会被这些所迷惑、所束缚,你就是一个解脱的人。当你明白了信佛的道理之后就会去修行。我会给你讲述释迦牟尼修行成道的故事,希望你能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佛教徒修行的原因。佛陀不是仅以享受人间的繁华为满足的人,虽然贵为太子,并且已经结婚,但在精神上依旧非常的空虚,所以想到郊外去看看民间的风情。根据佛典的传说,他一连出城郊游了四次,这四次郊游的经历,便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决定了他之出家成道的前程。他带著随从,驾著马车,第一次出游之际,在市区见到了一个白发躬腰、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了一个痛苦呻吟的病人;第三次遇到了一个送丧的行列。这使他觉悟到,不论何人,出生之后,必然会渐渐地衰老,谁也不能免除病痛,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的来临!死了之后,又将出生、衰老、病痛和死亡;像这样的人生,如不设法求得彻底的解脱,实在太可怜、太悲哀了。他为了求得最后的答案,所以第四次再度郊游,这一回使他遇到了一位神态安详的出家沙门,终于使他领悟到他所应走的是什么路了!唯有及时出家,一心修行,彻悟了宇宙的真理,才能知道以何方法,来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轮回不息的四大苦患。当他进入森林之后,新鲜的宗教生活,便是参访当时有名的外道或道仙人,那是专以修行瑜伽有了成就的人。没有多久,他便修成了和他老师同样程度的境界,因此,未久之间,连续寻访了好几位名师,但均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在佛陀的体验之中,知道那些外道名师的所谓解脱,所谓与梵交感,与梵合一,都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然在没有更加高明的名师可供他去参访求教之后,只好独自一人,和其他的外道沙门一样,修习苦行去了。他的毅力是极其感人的,在苦行林中,修练绝食的苦行,连续达六年之久,在此期间,每天仅以一粒野生的麦子,维持他的生命。当这消息传到净饭王的耳中之后,便派了五位侍者照顾他的生活,结果这五位侍者,也受佛陀的精进所感,陪伴佛陀修了六年苦行。可是,修了六年的苦行,身体枯瘦得已如乾柴,尚未见到悟道成佛的消息,始知依照一般苦行外道那样地盲修苦行,毕竟无益于精神的向上。于是放弃了苦行,改用专心瞑想的工夫。他离开苦行林,走到尼连禅(Nairan~jana)河的清流之中,洗净了六年来的身垢,但他的身体实在太瘦弱了,所以接受了一位村姑供养的乳粥,恢复了他的元气,然后便到附近一棵叫做毕钵罗(Pippala)的大树之下,用草敷成一个座位,面向东方,双腿结成跏趺,平稳地坐了下来,并且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不过,先前陪他同修苦行的五位侍者,见他放弃了苦行,都以为佛陀退了颤裂伍道心,又见他接受了一个少女的乳粥供养,便说「他堕落了」,所以离开佛陀,另找他处修行去了。实际上,佛陀并未堕落,只是从苦行的经验以及享乐的事实中,理解到极端的苦行和放任的享乐,同样无济于开悟的目的,此在后来佛陀训诫他的弟子时,便作了这样的说明:「比丘们!当过宗教生活,须避两种极端。」哪两种极端呢?一是耽于享受欢乐的快乐生活,这是卑下的、有害精神的,是无聊的浪费;另一是苦行的生活,那是凄惨的无聊和浪费。比丘们!完成者(如来)是避却了这两个极端,发现了行之于的大道。这条道路,便是开眼精神,是安、是知识、是悟、是至涅盘的大道。佛教称此为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但是,他在这四十九日之中,接受了各种生理、心理及自然界的冲刺和考验。当他正要摆下一切人间的欲望之时,欲望的火焰却更旺更盛起来;他对那些迷恋的情爱,生存和悦乐的渴望与回忆,必须要用坚定的信念来与之战斗。那些东西,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求上进的根源,但也均系苦难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将要和这些东西告别的关头,它们便会猛烈地在心中浮现出来,荣誉、名声、权力、财富、爱情、家族生活的乐趣,以及来自周遭的宠爱等等,一切的喜乐和欢悦的诱惑之相,全部涌现在眼前。这种景象,使他感到困惑;可是,终于在智慧的决断之下,突破了人类的最后弱点,战胜了身心的魔障,也克服了自身的障害,登上了人类智慧和人格的极峰,完成了究竟无上的佛果。他的心境,从波涛汹涌的状态,进入了平静如镜的状态;从此之后,永无波浪,也没有涟漪,唯是一片深广无边与澄澈清凉,容受一切,包举万类,而又丝毫不受他物的骚扰。佛陀的觉悟,究竟是什么呢?最主要的便是四圣谛和八正道。所谓四圣谛,便是遍及众生界的苦恼,称为「苦谛」;这些苦恼的原因,称为「集谛」;若想解脱这些苦恼,便当断绝苦脑的原因,称为「灭谛」;如何断绝苦恼的原因,则当修行正道,称为「道谛」。正道的内容,共有八项,所以名为八正道。其实,佛陀的证道,即是证实了世间的忧、悲、生、老、病、死、轮回等苦患,以及苦患的因由,灭除苦因的方法;灭除了苦因,便不再接受苦果的生死,不生不死,即是永恒的、极乐的、真实的、绝对清净的涅盘(Nirvana)境界。
热心网友 时间:2024-09-30 17:05
实际上你会发现,许多修行者都是在经历苦难之后,觉得人间太苦,所以才选择修行。你现在的不能理解,也许是因为你的经历所带来的感受不够,让你体会不到人间的苦或者空虚,以至于无法理解修行的意义所在。修行并不是逃避,而是觉悟。修行也绝不是自误,它可以帮助人们离苦得乐。佛教徒修行是因为信佛而开始修行的。当然,就要从信佛是为了什么说起。信佛为了解脱。佛陀告诉我们“悟”,要尽快觉悟,时间一天天过去,我的生命一天天减少,要尽快觉悟,否则到死的时候,意识——佛教不说灵魂,说“意识”——会随业到六道轮回继续轮转。信佛不仅是为了解脱六道轮回,还要有智慧,要如何解决我们心中的结。如果我们信佛、拜佛有智慧,此时此刻就能活得很快乐、很自在,很如意。所以,佛是世间、出世间的大圣人,所有一切圣人里面,佛是大彻大悟最究竟的圣人,意思就是说,没有一位圣人有办法和佛陀比。为了要解脱我们心中的烦恼,要让我们觉悟到生命的无常,世间是苦的,六道轮回,生生世世是痛苦的。诸位要有心理准备,不幸的事情,随时都有可能降临到我们的四周。有时父母往生,有时孩子发神经,有时车祸,有时生意失败,有时太太跑了,这随时会发生。佛陀告诉我们,你不要认为这世间有任何快乐可追求,所有的快乐都是短暂地刹那间地,没有一秒不在变化。有的人说,这是不是太消极?错了,这样才叫做积极。你要知苦,才能离苦,才能救度一切众生的苦。你要知道这世间是苦的,你才会想要脱离这世间跳出六道轮回,你才会想发大心救度众生要离开这痛苦。所以,你一定要知苦才能离苦。换句话讲,你如果能透视人生宇宙的道理,你就不会被这些所迷惑、所束缚,你就是一个解脱的人。当你明白了信佛的道理之后就会去修行。我会给你讲述释迦牟尼修行成道的故事,希望你能从这个故事中明白佛教徒修行的原因。佛陀不是仅以享受人间的繁华为满足的人,虽然贵为太子,并且已经结婚,但在精神上依旧非常的空虚,所以想到郊外去看看民间的风情。根据佛典的传说,他一连出城郊游了四次,这四次郊游的经历,便改变了他的生活,也决定了他之出家成道的前程。他带著随从,驾著马车,第一次出游之际,在市区见到了一个白发躬腰、风烛残年的老人;第二次在路旁见到了一个痛苦呻吟的病人;第三次遇到了一个送丧的行列。这使他觉悟到,不论何人,出生之后,必然会渐渐地衰老,谁也不能免除病痛,最后的结果,便是死亡的来临!死了之后,又将出生、衰老、病痛和死亡;像这样的人生,如不设法求得彻底的解脱,实在太可怜、太悲哀了。他为了求得最后的答案,所以第四次再度郊游,这一回使他遇到了一位神态安详的出家沙门,终于使他领悟到他所应走的是什么路了!唯有及时出家,一心修行,彻悟了宇宙的真理,才能知道以何方法,来解脱众生的生、老、病、死的轮回不息的四大苦患。当他进入森林之后,新鲜的宗教生活,便是参访当时有名的外道或道仙人,那是专以修行瑜伽有了成就的人。没有多久,他便修成了和他老师同样程度的境界,因此,未久之间,连续寻访了好几位名师,但均不能满足他的要求。在佛陀的体验之中,知道那些外道名师的所谓解脱,所谓与梵交感,与梵合一,都不是究竟的解脱之道。然在没有更加高明的名师可供他去参访求教之后,只好独自一人,和其他的外道沙门一样,修习苦行去了。他的毅力是极其感人的,在苦行林中,修练绝食的苦行,连续达六年之久,在此期间,每天仅以一粒野生的麦子,维持他的生命。当这消息传到净饭王的耳中之后,便派了五位侍者照顾他的生活,结果这五位侍者,也受佛陀的精进所感,陪伴佛陀修了六年苦行。可是,修了六年的苦行,身体枯瘦得已如乾柴,尚未见到悟道成佛的消息,始知依照一般苦行外道那样地盲修苦行,毕竟无益于精神的向上。于是放弃了苦行,改用专心瞑想的工夫。他离开苦行林,走到尼连禅(Nairan~jana)河的清流之中,洗净了六年来的身垢,但他的身体实在太瘦弱了,所以接受了一位村姑供养的乳粥,恢复了他的元气,然后便到附近一棵叫做毕钵罗(Pippala)的大树之下,用草敷成一个座位,面向东方,双腿结成跏趺,平稳地坐了下来,并且发出大誓愿说:「我今若不证无上大菩提,宁可碎此身,终不起此座。」不过,先前陪他同修苦行的五位侍者,见他放弃了苦行,都以为佛陀退了颤裂伍道心,又见他接受了一个少女的乳粥供养,便说「他堕落了」,所以离开佛陀,另找他处修行去了。实际上,佛陀并未堕落,只是从苦行的经验以及享乐的事实中,理解到极端的苦行和放任的享乐,同样无济于开悟的目的,此在后来佛陀训诫他的弟子时,便作了这样的说明:「比丘们!当过宗教生活,须避两种极端。」哪两种极端呢?一是耽于享受欢乐的快乐生活,这是卑下的、有害精神的,是无聊的浪费;另一是苦行的生活,那是凄惨的无聊和浪费。比丘们!完成者(如来)是避却了这两个极端,发现了行之于的大道。这条道路,便是开眼精神,是安、是知识、是悟、是至涅盘的大道。佛教称此为不苦不乐的中道行。但是,他在这四十九日之中,接受了各种生理、心理及自然界的冲刺和考验。当他正要摆下一切人间的欲望之时,欲望的火焰却更旺更盛起来;他对那些迷恋的情爱,生存和悦乐的渴望与回忆,必须要用坚定的信念来与之战斗。那些东西,确是人类赖以生存和求上进的根源,但也均系苦难的泉源。因此,人若到了将要和这些东西告别的关头,它们便会猛烈地在心中浮现出来,荣誉、名声、权力、财富、爱情、家族生活的乐趣,以及来自周遭的宠爱等等,一切的喜乐和欢悦的诱惑之相,全部涌现在眼前。这种景象,使他感到困惑;可是,终于在智慧的决断之下,突破了人类的最后弱点,战胜了身心的魔障,也克服了自身的障害,登上了人类智慧和人格的极峰,完成了究竟无上的佛果。他的心境,从波涛汹涌的状态,进入了平静如镜的状态;从此之后,永无波浪,也没有涟漪,唯是一片深广无边与澄澈清凉,容受一切,包举万类,而又丝毫不受他物的骚扰。佛陀的觉悟,究竟是什么呢?最主要的便是四圣谛和八正道。所谓四圣谛,便是遍及众生界的苦恼,称为「苦谛」;这些苦恼的原因,称为「集谛」;若想解脱这些苦恼,便当断绝苦脑的原因,称为「灭谛」;如何断绝苦恼的原因,则当修行正道,称为「道谛」。正道的内容,共有八项,所以名为八正道。其实,佛陀的证道,即是证实了世间的忧、悲、生、老、病、死、轮回等苦患,以及苦患的因由,灭除苦因的方法;灭除了苦因,便不再接受苦果的生死,不生不死,即是永恒的、极乐的、真实的、绝对清净的涅盘(Nirvana)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