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剪纸的历史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3-24 20:00

我来回答

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3-24 21:29

战国(公元前476一前221年)
① 1950一1952年在河南辉县固围村战国遗址的发掘中,发现了用银箔镂空刻花的弧形装饰物。
② 湖南长沙黄泥圹出土的晋代金片装饰物。 这些用银箔镂空而成的装饰物,虽然不能说就是剪纸,但在刻制技术和艺术风格上,可以说是已经形成了剪纸艺术的前身。

北朝(公元386一534年)
用纸剪成美丽的图案花纹,目前最早发现而且有据可查的是吐鲁番火焰山附近,先后出土了五幅团花剪纸。
有资料表明,作为中国民间艺术的剪纸,最早起源于汉唐时代,千百年来,它以其特有的魅力流行于民间,每有婚娶节庆,剪纸必定登堂入室大放异彩。遥想当年,在这贫瘠单调的黄土高原上,如果没有这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片,人们靠什么来打发那冗长乏味的日子。

铰剪纸、贴窗花是安塞自古流传下来的习俗。特别是过年期间,谁家不贴窗花,会被村里人讥为“瞎眼窗”。在这种公众*的压力下,即便是孤身老汉,也要向村里的巧媳妇讨要几张剪纸贴在窗上。至于那种不愿求人的倔老头,也会想出应付的怪招。

1979年安塞文化馆陈山桥在谭家营沐浴村见到一个老光棍,自己用红纸剪了些三角,杂乱无章地贴在窗上。据老头说贴这主要是为了避邪——要见红。更绝的是他门上的一幅对联,纸还是红纸,字则是用老碗蘸了锅灰拓上去的,上联下联,对仗对偶,各为五个黑圈圈。老头不识字,又不愿向人张口,便只好如此应付了。后来陈山桥在西河口(此地曾为陕北的文化重镇)见到了一户农家贴的对联:上联为“砍头不要紧”;下联是“鸠山设宴和我交朋友”。“大过年的怎么贴这样的对联?”,老陈不解。那家的婆姨回说:“是孩子在书上抄的,谁知道上面写了些甚”。

现在倒是不再会出现这样的笑话了,不仅因为今天识文断字的人多了,更因为今天你即便不贴窗花不挂对联,也不再会面临公众*的压力了。没有了压力也就没有了动力,在陈山桥看来,这才是真正令人犯怵的。

今日安塞,所谓的“剪纸之乡”早已声名远扬,而剪纸之乡的乡民们自己倒不怎么喜欢剪纸了。2001年春节期间,安塞姑娘樊晓梅(安塞剪纸的后起之秀,近年来出访过日本、加拿大、等地,还曾在西安南门的城墙上为克林顿夫妇现场表演过剪纸)回乡探亲,在村里各家的窗上墙上,已很少看见剪纸了。现今陕北的窑洞里,有了各类明星照,各种广告招贴画,有了VCD,广播、电视,有了台球,有了麻将,有了比原先多得多的消遣方式,人们已经不必用那些花花绿绿的纸片片来调剂生活了。在今天的姑娘们看来,那是一种落后的方式,既费神,又费力,她们已很难从中感受到乐趣,但如果有人给钱,则另当别论。当然,今天安塞的小伙找对象,还是希望女方心灵手巧,只是如今这“巧”,已毋须再用一把剪刀来加以证明了。

在安塞文化局*韩杰浩的陪同下,我们参观了安塞文化馆的剪纸展室,那的确是一个花团绵簇般的世界。其门类之多元,内容之丰富,令人叹为观止。粗略计有窗花、门画、炕帏花、挂帘花、窑顶花、桌裙花、枕花、鞋花、牌牌花、围肚花等等。内容分几种,一是用于春节美化环境,象征吉祥如意,如飞禽、花草、牛羊猪狗、狮子老虎等;二是用于婚娶装饰洞房的,多为石榴牡丹、成双鸟禽等;三是用于制作刺绣、布玩具底样的,多为双石榴、双桃、虎娃等图案;四是用于迷信礼仪的,有财神爷、灶王爷,还有用作招魂的纸人等。当然,还有一些现代农村生活题材的剪纸作品。

据韩杰浩介绍:安塞剪纸是陕北劳动妇女创造美的一个典范。最初用来装饰美化生活的“窑洞剪纸”,被一代又一代的劳动妇女传承下来,形成古朴生动、 强烈自由的风格,反映出陕北劳动妇女淳朴的思想感情和对生活的热爱。安塞剪纸形式多样,内容丰富,花鸟鱼虫 瓜果蔬菜,家畜走兽,人物树木,大自然中的一切美无所不包。

安塞县前任文化馆馆长陈山桥对当地的剪纸曾作过广泛的调查与深入的研究,他在一篇《安塞人与剪纸艺术》的文章中写道:

“安塞的剪纸历史很少有文字可供考证,但问一问健在的老婆婆:你们小时候剪花跟谁学来的?她们都会同样回答:妈妈教的。安塞人现在还称传统花样为“古时花”,从现在整理出来的剪纸作品来看,可以寻觅到安塞历史文化的踪迹。岁的常振芳剪的《龙与凤》,使人联想起五千年前人类经历的那个龙飞凤舞的时代,想到鸿蒙初开,伏羲女娲刚刚创造出的那个混沌世界。龙凤造型特别古朴,与濮阳西水坡仰韶墓内摆塑的龙有某种相似之处。67岁的白凤兰剪的《年耕图》和《猴吃烟》中的树,树干和树枝组成了鹿头纹样的变形,专家们认为,它是我国古代作为“物候历法”和生命象征的鹿图腾崇拜在安塞的遗存。高如兰剪的《抓髻娃娃》,在一些专家看来,它是别处早已失传了的商代民俗文化,把头上两个抓髻剪成了两个鸡,和故宫博物院收藏的商代青玉女佩完全一样。《抓髻娃娃》一手举鸟(阳);一手托兔(阴),阴阳结合孕育了生命,是生殖崇拜的形象遗存。安塞的古时花样,可以说是地上的文物,它是研究我国北方民族文化与民俗的重要史料。从艺术风格上看,它淳朴、庄重、简炼、概括,有一种内在的力量,保留了汉代艺术深沉雄大的艺术特点。”

中国文化研究所的研究员方李莉,对此曾做过更加深入的调查与分析,她十分注重这种叫做“古时花”的历史渊源与文化传承。在一篇叫做《黄土地的记忆》的文章中,她的笔触追根寻源,直指远古:

“……一些表现古老传说的剪纸,如白风仙剪的"二郎担山追太阳"。民间传说,过去,天上突然出来九个太阳,晒得人们不能在田间劳作,飞鸟晒死,树木枯萎,二郎担山追日,压去了八个太阳,救了人类,救了万物。这和中原‘后羿射日’有同工异曲之源,还有,白凤兰剪的‘王祥卧冰’是二十四孝故事内容之一。表现王祥为孝敬老母,卧冰取鱼的故事。

“已经去世的曹佃祥老人所剪的‘鹰踏兔’也是如此,鹰是鸟中的英雄,鸟在这一带有很深的寓意。在安塞曾发现不少新石器时期属于庙底沟型的彩陶,庙底沟型彩陶的一大特点就是鸟纹很多,就像半坡型的彩陶是以鱼纹为主一样。由于鸟纹的广泛应用,其上面的鸟应该是当时一个原始部落的图腾,而在原始神话中称太阳为‘三足乌’,因而崇拜鸟的原始部落实际上是崇拜太阳,因此鸟是太阳的象征,在当地民间也称太阳为‘鸦’。所以鸟在民间是象征阳性的,鹰是鸟中的英雄,自然是阳性的了。而兔是代表月亮,月是阴性,兔自然也代表阴性了。‘鹰踏兔’是喜花,是结婚时所剪的花,其寓意的是男女情爱,反映的是生殖崇拜的主题。

“剪纸能手白凤兰的父亲虽不识字,却能绘声绘色地讲出好多上古时期的故事,《女娲造人》、《二郎担压山》、《毛野人》等等。每到阴雨天或冬月天,她家晚上总是坐满了庄稼汉,津津有味地听着‘朝古’,白凤兰总是坐在父亲怀里,听得很认真。母亲剪得一手好花,受到全村人的敬慕,同时也影响了白凤兰。她经常学母亲的样,剪个石榴着牡丹,剪个鱼儿戏莲花。她家贫穷,买不起纸,她便捡好多梨树叶放在家中,以树叶代替纸来剪。在母亲的指点下,学会了好多传统花样的剪法。在父亲的 ‘朝古’影响下,她剪了不少以上古传说和民间故事为题材的剪纸,除前面所提到的‘二郎担山追太阳’、‘王祥卧冰’之外,还有‘毛野人’、‘鞭打芦花’、‘牛郎织女’等。她剪的花古朴醇厚,粗犷有力,她剪的‘牛耕图’、‘猴吃仙桃’、‘牛’等都与陕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刻艺术很接近,特别是‘牛耕图’、‘猴吃仙桃’中树的造型,被认为是龙山文化时期的图腾纹样,为研究中国传统文化和陕北文化的传承提供了依据。 其实这些树的形象,和战国时期的"宴乐渔猎攻占纹"铜壶上的桑树的表现手法也很相似。说明这些纹饰都是具有一定传承性的。

“这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风格的传承,以原始、上古时期和秦汉时期的特征最为浓厚,究其原因,这一带曾是仰韶文化和龙山文化的中心地之一。其次是宋代。元明清以后,这里的文化处于相对封闭和发展的状态,受中原文化及其它外来文化影响较小,深厚的文化传统和民间习俗,从古到今,源远流长。原始文化中的生殖崇拜、祖先崇拜、图腾崇拜,都可以从这里的民间文化和民间艺术中寻到踪迹。”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