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1:20
共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18:32
自1978年启动改革开放到2018年恰好40年,回望中国改革开放走过的道路需要审视的问题很多,其中对外贸易是个非常重要的论题。
中国对外贸易40年来究竟取得了哪些成就以及怎样看待这些成就?40年的外贸发展对中国经济和*产生了怎样的效应?过去40年的贸易*演进走了一条什么样的轨迹?40年后的今天,中国外贸发展必须面对的约束条件以及下一步选择的方向何在?
中国外贸:40年发展的成就
分析中国对外贸易40年的发展成就应从两个背景切入。
第一个背景是后发型大国。作为后发型大国,中国经济与外贸应该与哪些国家去比较?答案无疑是美国和日本。在经济发展上瞄准的第一目标当然是美国,但日本在经济赶超与贸易扩张方面则有很强的参照性。
若以美国为目标,比较中日两国经济总量与贸易总额的赶超(见图1)至少可以发现两点:
一是中国的GDP赶超虽然很快但略逊色于日本。公认的战后日本经济再起飞时间是1955年,该年日本GDP只相当于美国的2%,外贸相当于美国的16%,而1980年其GDP和外贸总额则分别上升到相当于美国的32%和54%。中国在1980年前后经济再起飞,该年中国GDP和外贸分别相当于美国的7%和6%,2005年中国这两个数据分别相当于美国的18%和36%。
由此可见,25年间日本GDP和外贸分别追赶了美国14个百分点和38个百分点,同期中国GDP和外贸分别追赶了11个百分点和30个百分点,均比日本慢。
若以40年时间维度来比较,日本在1955~1995年的40年间GDP追赶了美国69个百分点(从2%上升到71%),贸易规模追赶了美国46个百分点(从16%上升到52%)。中国在1978~2017年的39年间GDP追赶了美国56个百分点(从7%上升到63%),同期外贸总额追赶99个百分点。
由此不难看出,中国在GDP追赶方面比日本逊色得多,但在外贸追赶方面比日本超前很多。
第二个背景是全球价值链。全球价值链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2017年世界银行研究报告显示,2000年全球价值链由两个彼此稍有分立的网络构成,分别位于欧洲和亚太。其中亚太的价值链组合与转换核心是美国,欧洲的核心是德国。所谓价值链组合与转换核心就是从多国进口中间产品,再进行加工组装后出口。中国位于亚太价值链的边缘,通过中国和韩国挤进了全球价值链。
但到了2005年,也就是加入WTO后的第5年,中国已经作为东亚价值链的组合核心初露头角。在这期间亚太价值链网络分化,形成了东亚价值链网络,中国位于这个网络的核心地位。这样,全球三大价值链网络与3个核心的格局初露端倪。其中,德国是欧洲价值链的组合核心,美国是北美价值链的核心,中国则成为东亚价值链的核心(见图2A和图2B)。
2011年,中国在外国价值利用与组合规模上超越了美国和德国,成为全球GVC三大核心之首。如图2C所示,2011年亚太地区形成了美国和中国两个价值链组合核心并存的格局,但德国在欧洲却稳稳地占据着核心地位。到了2015年,中美在亚太价值链中出现分庭抗礼的情况,把中国作为全球价值链核心连接的国家要比美国多(见图2C)。这在很大程度上也可以解释中美贸易摩擦的缘由。
可见,中国对外贸易40年最值得关注的成就是中国相对于日本赶超美国的规模变化,以及中国在全球价值链中地位的迅速上升。
中国外贸:40年扩张的效应
在40年中国对外贸易扩张效应中最值得强调的3个效应分别是:经济增长效应,外贸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发动机;制度改革效应,外贸倒*着中国的经济*改革,包括现在的中美贸易摩擦也造成了一种倒*的力量和机制;重要行业的激发效应,因为很多行业是从贸易发端的。
1.经济增长效应
研究对外贸易的经济增长效应有两个线索难以回避。
一是需求方面“三驾马车”中的贸易贡献率。外贸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变化呈现3个阶段:1994年汇率并轨以前的震荡阶段,外贸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忽高忽低;1994~2008年金融危机前的相对稳定阶段;2008年之后外贸贡献率呈现下降态势的阶段(见图3),进出口差额的变化也反映了这样的态势。
1978~2017年40年间,外贸顺差30年,逆差10年,累计顺差4万多亿美元。可见净出口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非常明显。
另一个线索是作为发展中国家背景的外汇缺口,即国际收支变化对于经济稳定增长的效应。
我们知道,改革开放最初的十多年间,中国一直承受着严重的两缺口约束,即钱纳里教授提出的储蓄缺口和外汇缺口。其中外汇缺口大小可以用特里芬(Triffin,1960)的外汇储备与进口外汇需求比作为参照。他认为一个国家适度的外汇储备最少应能支撑3个月的进口外汇需求。
回*过往40年的数据,按照这个比率的变化可以分为4个较为明确的阶段:
第一个阶段是1978~1993年,为外汇缺口较为严重的阶段。这期间外汇与进口月份比最低为1个月不到(0.78个月),最高不超过5个月,平均不到四个半月。
第二个阶段是从1994年汇率并轨到2001年加入WTO期间,可以称作突破外汇缺口的阶段。这期间外汇储备与进口月份比从2.45个月迅速增加到10个月左右,最高的时候达到12.4个月。
第三个阶段是2001~2008年,为外储快速增长的时段。2001年大约可以支撑11个月的进口,到2008年时可以支撑28.6个月的进口。
2009年迄今为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的特征是外汇储备流失风险增加,外汇储备与进口月份比下降。
在上述4个阶段内,外贸对于外汇储备的影响巨大,且越到后期外贸顺差对于外汇储备的影响越大。外贸再加上引进外资合力帮助中国突破了外汇缺口。由于有了充裕的外汇储备,从而稳定了人民币汇率。汇率的稳定是经济增长稳定的前提,故而可以看作是对经济增长的间接贡献。
2.制度改革效应
回望40年*改革史可以看出,中国在许多领域的制度改革往往由外贸行业开始。1979年*正式批准广东、福建在对外经济活动中实行特殊*,当时主要考虑出口创汇,故而最初提出开办“出口特区”,1980年才改为经济特区;1984年5月开放14个沿海城市也是从促进外贸出口着眼的。
由此不难看出,为了突破外汇缺口需要设立“出口特区”,为了增加出口需要引进港资和外资,而这些“出口特区”发展成经济特区;此外1986年中国参加关贸总协定乌拉圭回合谈判,由此开始倒*国内*改革。
由此可见,所有这些行业的改革都源起于贸易的开放,并随着贸易开放度的扩大而扩大,贸易的确发挥了某种倒*改革的效应。
3.产业触发效应
对外贸易触发了中国一些最重要行业的产生,促成了一些原有产业脱胎换骨式的发展,成就了中国制造业大国的地位。
最值得一提的标志性事件当属1978年12月上海宝钢的开建。当时宝钢引进了新日铁的全套设备,因耗资巨大而遭质疑,但到2001年中国的钢产量居然跃居世界第一。
回头去看,中国作为全球超级钢铁大国的第一个触发器无疑是贸易。实际上,通过外贸引进生产线是中国许多新兴产业的起步模式:1980年中国引进100条彩电装配线,1990年末期中国成为世界最大的彩电生产国;1985年成立上海大众引进德国汽车制造线,2000年中国轿车产销量世界第一……
这些都是从外贸开始的,所以说贸易是成就中国制造业大国地位的触发器和发动机。
中国外贸:40年贸易*的演进
40年中国的对外贸易*大体上可以这样概括:以保护为主,实现被动与循序渐进的贸易自由化。
按照官方数据,加入WTO之前中国每年的关税和每年的进口额之比一度呈下降趋势,但加入WTO之后突然增加了进口商品*和进口商品消费税,再加上原有的关税,三项税收占进口额的比值在2001年后呈现持续上升态势。
还有一个数据就是出口退税的力度。虽然出口退税是合乎国际规范的,但退*度的变化则在一定程度上折射着贸易*的基调。而出口退税额除以总出口额这个比例也在持续上升。
中国外贸:40年累积的约束条件与面临的选择
我国下一步发展必须面对的约束条件急剧增加,最主要的约束条件可以用3个“关键词”概括:
第一个是“透支”。
实际上是二重的透支:一重是透支了国际市场。2013年中国出口已位居世界第一,但经济总量只相当于美国的57.6%,离第一经济大国还差一大截,和日本昔日的赶超形成鲜明对比。我们已经看到,在日本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53%时(1990年),其外贸总额只相当于美国的60%,而当其经济总量相当于美国的71%时(1995年),其外贸总额只相当于美国的62%。
这就是说,日本赶超的路径是经济增长高于外贸增长,因而意味着国内市场发展快于国际市场。中国的情形是,在经济总量尚未达到美国7成之前,贸易早已超越美国,而持续的贸易顺差意味着出口早已把美国甩在了后面。
这种态势隐含的问题实际上是对国际市场的某种透支,*了外贸尤其是出口的进一步发展,这在很大程度上可以解释近年频发的贸易摩擦。
另一重是透支了经济全球化。确切地说,是预先支取了经济全球化的利益。近年来围绕经济全球化利益研究的结论惊人的一致,即在20世纪末和21世纪初的经济全球化新阶段,最大的赢家是中国。尤其是自加入WTO以来,中国在经济全球化浪潮中占尽先机,获得巨大的利益。
第二个是“滞后”,这是就外贸*与*调整而言的。
40年来,中国外贸*与*的调整与改革持续滞后于经济转型要求的现象越到后期越明显。到了后期,经济转型与产业升级召唤双向贸易和更加开放的国内市场,但贸易*和*长期坚持的是保护为主和消极自由化的基调,以及促出口*进口的*体系。
这方面最明显的证据是,双向贸易战略已经提出了将近十年,但*和*到目前为止依然是趋向促进出口抑制进口。这导致了中国长期以来出口大于进口,无法发挥第一贸易大国的“市场力量”。
第三个是“依赖”。经过40年保护为主有限开放为辅的贸易*与*的持续“打磨”,中国的产业严重依赖全球价值链,对NAFTA(北美自由贸易区)、日韩、欧盟等发达经济体依赖度非常高(见图9)。
这种依赖埋下了诸多风险,令中国与几大贸易伙伴之间的双边关系显得极其重要,略有风吹草动就会危及中国制造业的供应链。
基于以上分析,关于下一步中国外贸发展的选择有以下两个趋向性判断:
(1)双向贸易体系与**的构建势在必行,上海“进博会”实际上已经发出了明确的信号。
(2)中国与美国的贸易摩擦不能持续下去,尤其是和美国的双边关系不能脱钩。实际上,回看40年中国外贸的发展,稳定的中美关系是个非常重要的促进因素。
来源/《世界经济研究》2019年第2期(较原文有删减)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18:32
五十年代是以美国为首的*势力封锁中国。当代中国是真正的融入到世界贸易一体化的体系里的。现在中国已经成为世界经贸增长的火车头。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18:33
当代中国对外贸易以20世纪50年代相比有了很大的改善,在对外贸易过程中中国也有了话语权。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18:33
中国的贸易于50年代的有老大的不同了,50年代都没有对外贸易,现在可是开放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7-05 18:34
刚在中国对外贸易与20世纪50年代,有时候特点,现在中国贸易是金山的世界化了,神都已经是全球经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