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21:12
共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8:26
近日大肆报道“中国领导人认为6.5%的经济增速不必成为中国经济增速必须死守的底线”的新闻引起热议。而热议的话题实质上围绕一个问题,十八大提出的2020年较2010年国内生产总值翻番目标对经济增速的诉求如何完成?
国外*普遍对于完成目标产生质疑,但其实即使未来四年(2017-2020)的年均GDP增速低于6.5%,GDP翻一番的目标也可以实现。
首先要明白会提出6.5%作为增速下限的逻辑是,截至2015年底实际GDP相比2010年累计增长了46%,即1.46倍。而2020年要实现GDP翻一番就意味着2020年GDP是2010年的2倍,那么计算年均增长得到1.09倍,正好是所谓的6.5%。
那么为何说经济增速放缓并不会拖累在2020年实现GDP翻一番的目标呢?
首先,从动态来看,R&D统计口径和核算方法的调整有助于完成翻一番的目标。R&D统计口径和核算方法基本上每年都会有一些调整,调整的影响一般都会提高GDP存量和增速。(如图1、图2)
对于R&D统计口径及核算方法的调整一直被市场忽视,而2016年统计局将研发支出纳入统计范围,统计局对1953年以来的经济增速做了修正。按统计局官方解读,调整后GDP增速年均提高0.06%。
而未来R&D统计口径和核算方法仍有很多值得改进的空间,例如参照市场价格核算自有住房增加值、完善服务业统计分类和核算方法等。这些调整改进会提高GDP存量和增速,使得完成翻一番目标对未来四年的增速要求可以进一步下降。
其次,从数字上看,在统计局保留一位小数的情况下,那么只要2020年实现大于等于1.95倍的增长,依然能够完成翻一番的目标。从这个角度看,假设2016年全年GDP增速是6.7%,列式2017年至2020年年均GDP增速不同假设下,2020年实际GDP增长倍数的变化。(如图3)
不难发现,若完成1.95倍的增长,未来四年的GDP增速下限最低可以到5.8%也就是说,完成GDP翻一番的目标对于后面几年的GDP增速其实并没有那么敏感。大量粉丝还没有养成阅读后点赞的习惯,希望大家在阅读后顺便分享评论,以示鼓励!感谢各位看官!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8:27
目前,我国一共有12个GDP突破万亿的城市,而长沙则排名第13。2016年,长沙的GDP为9309亿元,同比增长9.4%。按照这个速度,长沙很快就可以破万亿了。那么在长沙的那么多区中,是哪一个对长沙整体的经济贡献最大呢?毫无疑问,是雨花区。
雨花区地*沙市区东南部,北连芙蓉区,西接天心区,东邻长沙县,南至株洲市,是省会长沙的“东南门户”,区名源自长沙古佛道圣地-雨花亭。
雨花区2016年的GDP为1618.4亿元,增速4.7%。
雨花区在《2017全国综合实力百强区》中,排名湖南第一,全国第31名,是当之无愧的湖南第一区。
雨花区拥有亿元以上商品交易市场14个、大型商超28家,已初步形成以东塘商圈、高桥商圈、红星商圈、高铁商圈、雨花经开区为聚集的楼宇经济区。
雨花区目前共有95座专业楼宇,其中已建商务楼宇(不包含商住楼宇)71座,在建商务楼宇17座,工业楼宇7座。已成功吸引恒丰银行、亚马逊AWS联合孵化器、平安普惠、中铁六局路桥公司、屈臣氏、彩生活集团等总部企业入驻,金融、文化创意、专业服务、电子商务、信息服务等业态形成了集聚发展态势。
雨花区也是活力无限的“创新之城”:拥有阿里云创业孵化基地、文化产业示范基地等国家、省市科技创新平台近百个,拥有比亚迪等高新技术企业近百家;雨花区更是宜商宜业的“幸福之城”,辖区医疗、教育资源丰富、社会保障、文化事业等生活配套非常完善;雨花区还是两型示范的“绿色之城”,是首批国家级生态示范区。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7-14 08:27
西咸一体化,对西部崛起和区域民生的意义,已不必赘述。开门见山,《措施》中提到,“到2020年,西咸一体化取得实质性进展,大西安城市竞争力在全国同类城市中排位显著提升……”请注意,这段话是对西咸一体化发展目标的描述,其中提法很有意思。
如,城市排名提升的对象,不是西安,也不是咸阳,而是将“大西安”作为一个的城市主体,置入城市排名体系。再来看,“近期支持西安市‘十三五’经济社会发展规划及土地利用、环境保护、综合交通、产业发展、市政设施等规划中,增加西咸新区区域相关内容,并与咸阳市相关规划充分衔接,形成一张蓝图,加快一体建设。”规划是对城市未来发展的预期,而“两市一区”用“一张蓝图”来绘制,显然是为后期合并做准备的实质性举措之一。
这里同时提到,“加快西安市和咸阳市新一轮城市总体规划修编,增强西安(含西咸新区)、咸阳规划建设统一性……”这句话颇耐人寻味,西安、咸阳的规划为什么要修编?其根源在于,两座城市此前的规划是背向而行的,而以前的东西,显然不符合现在及将来的发展方向了。
产业体系构建方面,《措施》提到,“支持西安市、咸阳市共同发起设立20亿元以上的西咸一体化产业发展专项基金,加快兴诚以创新为引领的大西安产业体系。”还有,“支持省域内特别是西安市的产学研用一体化项目、大学新校区项目在咸阳优先布局……统筹西安、咸阳、西咸新区科技资源配置……”我们知道,以前出现过咸阳区域的高校搬迁到西安的情况,此为“虹吸效应”使然,而如果西安高校布局咸阳,除非“一张蓝图”,
否则断难实现。交通和公共服务是老百姓最关心的,《措施》中亦重点提及,如,“大西安地铁网覆盖西咸新区、咸阳城区及临潼、鄠邑、兴平等组团……”、“支持西安优质服务资源向咸阳和西咸新区延伸。”实际上,这份《措施》的“料”还有很多,如“优先在‘两市一区’实现政务内*、地理信息时空云平台的互联互通。”等等。因篇幅所限,先列举到这里。
总而言之,最大的一个感觉就是,无论规划衔接、产业配置还是交通接驳、公共服务均等化,都是将“两市一区”作为一个主体来布局,其目的,显然是在为西咸合并做准备。2020:西部经济中心
除大篇幅介绍西咸一体化具体举措,《措施》中的另一大亮点是,“支持西安市聚焦西部经济中心目标……”应该说,这是王永康任职西安**之后,首次对西安经济发展提出明确目标。
根据《措施》,到2020年,大西安生产总值要达到1.3万亿元。然而,参照2016年的经济数据,西安市GDP为6257亿元,3年之内实现翻番,显然不现实。如果将“两市一区”作为一个主体来考核,即加上咸阳的2396亿元,合计8653亿元,如此一来,1.3万亿的目标,还是可以乐见的。
接下来要说的是,1.3万亿,传导至大西安整个产业体系,如何分解?对此,《措施》从“两市一区”的角度亦进行了梳理:西安打造高新技术、先进制造和现代服务业3个万亿级优势产业,培育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医药、新材料、高端装备制造、航空航天、节能与新能源汽车6个千亿级特色产业集群。
咸阳打造电子信息、能源化工、装备制造、食品医药4个千亿级产业集群。西咸新区加快能源金融贸易中心等建设,加快培育物流、金融、文化、大数据、都市农业等支柱产业。《措施》同时提及,“各功能板块发展定位进一步明晰……战略性新兴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科技进步对经济增长贡献率、非公经济增加值占GDP比重大幅提升……”实际上,这些计划现已进入实施阶段。
但是3年后西安的GPD能否会超过长沙也是一个未知数,让我们一起期待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