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出师表》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4 22:34

我来回答

11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18:59

史载:刘备生前,诸葛亮曾感叹刘禅“非常聪明,超过人们的期望”。刘备也谦虚地说“审能如此,吾复何忧!”诸葛亮在《与杜微书》中评价刘禅说:“朝廷年方十八,天资仁敏,爱德下士。”

------------
但是刘同志登基后,就开始表现出一种堕落
所以诸葛亮着急了 才写下<出师表>

当然还有很多其他说法
1.报恩稳国情(毕竟群龙无首是不行的)
2.独掌大权(因为诸知道刘同志伏不起,而自己德高望重,可以当摄政王)

其实我觉得这些评论都已经走入流行化,根本没有有力史料证明
哎~~但听听又很有道理 看样子百家讲坛一办 人们的思想开始

中国自古讲究忠孝仁义,为人臣者,当忠心侍君、报国。刘备对他又提拔、知遇之恩,临终又托以重任,而且告诉他“若劣子不堪,汝可取而代之。”这样的信任和恩情,如果他背弃了,那就是忘恩负义、阴谋篡位,必然造成蜀国内部的混乱和斗争,因为受刘备恩惠的人还很多,必然有人起来反抗,铲除逆贼,即便诸葛亮占上风,这对弱小的蜀国也是灾难。

从另外一个层面上说,诸葛亮居相位,皇帝以相父称,掌握着蜀国*军事大权,要想复兴汉室,谁来做皇帝其实不重要,关键是蜀国的实力,能否具备这个条件,他很清楚,三国鼎立毕竟不是长久之计,某个国家坐大,必然要吞并其余对手,所以为长久计,他只需考虑进攻或者防守。

正如你所说,蜀国实力是相对弱一些,加上战争中的一些失误,诸葛亮的早逝,他的愿望最终没能实现。

蜀国,或者说诸葛亮很清楚,自己的实力是绝对无法和魏国相比的,时间长了一定会被魏国消灭。而蜀国虽然是天府之国,但并不是人才济济,与繁荣多年的中原地区相比,人们的素质不高,很难有人接替诸葛亮的位置。诸葛亮看到这些之后,决定在自己有生之年保住刘家江山,才以攻代守不断进攻。

至于楼主说“让刘禅掌持朝政”,我认为值得商榷。诸葛亮实际上根本没有把权力交给刘禅。他在出师表中为刘禅留下了董允等人,就是让刘禅把事情都交给他们做,而这样一来,深为皇帝的刘禅就根本没有获得锻炼的机会。说得难听点就是诸葛亮把刘禅架空了,他虽然对刘禅恭恭敬敬,结果却和曹操对待汉献帝一样,皇帝形同虚设。刘禅也不像康熙那样知道自己长大了该自己掌权了,这也难怪,有诸葛亮这样的能臣在,皇帝就轻松了。但诸葛亮这种行为实际像父母对孩子溺爱一样,表面上对他好,其实是害了他。谁能肯定如果诸葛亮把大权早点交给刘禅,并认真、严厉地指导他,刘禅不会成为一个明君呢?

参考资料:http://zhidao.baidu.com/question/34873572.html?si=4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0:17

因为刘备对诸葛亮有三顾茅庐的知遇之恩,诸葛亮心存感激,辅佐刘备终年。刘备又临终托孤,诸葛亮知刘禅*,但为报刘备之恩,所以尽心辅佐,甚至亲自出征。可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
一切都是为了报--知遇之恩!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1:51

皇位世袭啊!~~当时的伦理道德思想是很中的,即使刘禅是傻的也要他来掌权的!即使孔明在有本事,在为汉室着乡,但一旦自己掌权他便室篡位,是夺权!那可是大逆不道的呀!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29 23:43

这是古人的道德观,古人从小就被灌输了儒家"君君臣臣“的思想。无论君王多么昏庸,臣子的责任只是尽力纠正,进谏。孔明一样被这种思想*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1:51

自古皇室都是世袭制。即使刘禅*,也要辅佐,如果自己治理,便是篡权,大逆不道。。。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4:15

如果他篡位,那么就是名不正言不顺。咱们古代最讲究名正言顺了。你看刘备就因为是大汉皇室成员,打的旗号是匡扶汉室,多少人就自然而然认为他是正义的了。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6:57

如果诸葛亮强行霸占了刘禅的皇位,试问,诸葛亮这个大功臣、大忠之人,能够得民心?古代不管战争还是什么篡位的方式必须得有个合理的理由。知道了吗?所以诸葛亮不能那么做。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09:55

因为他的忠和他的实,这事和刘表有什么关系?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3:09

难道你想让他篡权自己做皇帝?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16:41

看来你就是真的传说中的书呆子

热心网友 时间:2022-05-30 20:29

忠诚。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