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我未出名伊莫嫁”是什么意思?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19 10:22

我来回答

5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6:11

意思:我没有成名你也没能嫁人,我们可是真的不如他人么?

出自:《嘲钟陵妓云英》——罗隐(唐)

原文:钟陵醉别十馀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释义:钟陵醉饮一别已经十余春,又见到云英轻盈的掌上身。当年我未成名你也未出嫁,难道我们两个都不如别人?

扩展资料:

1.作者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人,唐代诗人。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2.罗隐的诗歌创作是卓有成就的。流传下来的诗近五百首,内容丰富,形式多样,艺术上很有特色。罗隐诗歌语言在极具讽刺性的同时,又常常伴有通俗、含蓄、哲理性的一面,其诗歌创作也常常同自己的人生感悟、理想追求等交错在一起,并深受时代大背景的影响。

资料来源:罗隐—百度百科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6:11

"君未成名,我未嫁" 这句话的意思是我未成名,你也未出嫁。

出自唐代文学家罗隐的《赠妓云英》

原文如下:

钟陵醉别十余春,

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

可能俱是不如人?

译文:
钟陵醉饮一别已经十余春,又见到云英轻盈的掌上身。当年我未成名你也未出嫁,难道我们两个都不如别人?

赏析:
当初罗隐以寒士身份赴试,路过钟陵县,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约莫十二年光景他再度落第路过钟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罗隐不胜感慨。更不料云英一见面却惊诧道:“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罗隐便写了这首诗赠她。 

这首诗采用欲扬先抑的手法,有跌宕起伏之妙;引入云英来衬托自己,收到了言简意赅的效果。

扩展资料:

作者罗隐:

罗隐(833年-909年),字昭谏,杭州新城(今浙江省杭州市富阳区新登镇)人,唐代诗人。

大中十三年(公元859年)底至京师,应进士试,历七年不第。咸通八年(公元867年)乃自编其文为《谗书》,益为统治阶级所憎恶,所以罗衮赠诗说:“谗书虽胜一名休”。

后来又断断续续考了几年,总共考了十多次,自称“十二三年就试期”,最终还是铩羽而归,史称“十上不第”。黄巢后,避乱隐居九华山,光启三年(公元887年),55岁时归乡依吴越王钱镠,历任钱塘令、司勋郎中、给事中等职。公元909年(五代后梁开平三年)去世,享年77岁。

著有《谗书》及《太平两同书》等,思想属于道家,其书乃在力图提炼出一套供天下人使用的“太平匡济术”,是乱世中黄老思想复兴发展的产物。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赠妓云英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6:12

意思是我没有成名你也没能嫁人。原句出自于唐代罗隐的《赠妓云英》。

原文: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白话译文:

自从与你在钟陵离别后,已经有十多个春秋了,再次见到云英,她却还在风尘之地。我还是没有成名,你也并未出嫁,可能是我们都比不上别人吧!

扩展资料:

创作背景:

罗隐一生怀才不遇。他年少英敏,善于文墨,却屡次科场失意。此后转徙依托于节镇幕府,十分潦倒。罗隐当初以寒士身份赴举,路过钟陵县 (今江西进贤),结识了当地乐营中一个颇有才思的歌妓云英。

约十二年光景他再度落第路过钟陵,又与云英不期而遇。见她仍隶名乐籍,未脱风尘,罗隐不胜感慨。更不料云英一见面却惊叫道:“怎么罗秀才还是布衣!”于是写下了这首诗来送给她。

此诗以抒作者之愤为主,引入云英为宾,以宾衬主,构思甚妙。绝句取径贵深曲,用旁衬手法,使人“睹影知竿 ”,最易收到言少意多的效果。此诗的宾主避就之法就是如此。赞美云英出众的风姿,也暗况作者有过人的才华。

赞叹中包含着对云英遭遇的不平,连及自己,又传达出一腔高傲之气 。“俱是”二字蕴 含着“同是天涯沦落人”的深切同情。从文字风格看,此诗寓愤慨于调侃,化严肃为幽默,亦谐亦庄,耐人寻味。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6:12

"君未成名,我未嫁" 的意思:我没有成名你也没能嫁人,我们可是真的不如他人么?

原句出自于唐代罗隐的《赠妓云英》

原文: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白话译文:

自从与你在钟陵离别后,已经有十多个春秋了,再次见到云英,她却还在风尘之地。我还是没有成名,你也并未出嫁,可能是我们都比不上别人吧!

相关典故:

相传秀才罗隐初次赴京应举,在钟陵筵上与歌妓云英同席。十二年后仍未考中,复与云英相见,受到嘲笑,因而写此诗作答。

一个是落第秀才,一个是半老歌妓,地位虽有县殊,命运却是相似。所以,这两句与其说是反讥云英,倒不如说是借以自嘲。

分析:

“可能”两字,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认为当作“可是”解,兹从之。

诗句表面戏谑,骨子里却充满了酸辛,因此李瑛《诗法易简录》说:“迟暮之感,一往情深。”失意于功名之人尤其能感受到这一点。

扩展资料:

罗隐的其他作品:

《鹦鹉》

莫恨雕笼翠羽残, 江南地暖陇西寒。

劝君不用分明语, 语得分明出转难。

白话释义:

不要怨恨被关在华丽的笼子里,也不要痛恨翠绿的毛被剪得残缺不全,

江南气候温暖,而你的老家陇西十分寒冷。

劝你不要把话说得过于清楚,

话说的太清楚,人就愈加喜爱,要想飞出鸟笼就更难了。

赏析:“莫恨雕笼翠羽残,江南地暖陇西寒。”

诗人在江南见到的这头鹦鹉,已被人剪了翅膀,关进雕花的笼子里,所以用上面两句话来安慰它:且莫感叹自己被拘囚的命运,这个地方毕竟比你的老家要暖和多了。

话虽这么说,“莫恨”其实是有“恨”,所以细心人不难听出其弦外之音:尽管现在不愁温饱,而不能奋翅高飞,终不免叫人感到遗憾。罗隐生当唐末纷乱时世,虽然怀有匡时救世的抱负,但屡试不第,流浪大半辈子,无所遇合,到五十五岁那年投奔割据江浙一带的钱镠,才算有了安身之地。

他这时的处境,跟这头笼中鹦鹉颇有某些相似。这两句诗分明写他那种自嘲而又自解的矛盾心理。

这首咏物诗,不同于一般的比兴托物,而是借用向鹦鹉说话的形式来吐露自己的心曲,劝鹦鹉实是劝自己,劝自己实是抒泄自己内心的悲慨,淡淡说来,却意味深长。

名家赏析:

陈新璋(华南师范大学教授):这首诗(《鹦鹉》)语意亲切,因为诗人作为鹦鹉这一小动物的知情者、劝慰者和开导者出现,仿佛鹦鹉可以听他述说,与他谈心。

《西施》

家国兴亡自有时,吴人何苦怨西施。

西施若解倾吴国,越国亡来又是谁?

白话释义:

国家的兴亡是有它自己的原因的,吴国人何苦要怨恨西施。

如果西施能使吴国灭亡,那越国的灭亡又是谁的原因呢? 

赏析:

罗隐的咏史诗个性独特,它们极具史识,以古讽今,意在言外,具有强烈的现实针对性,绝非就史论史而缺乏兴寄之作可比。《西施》一诗就是如此。

名家赏析:

宋·王楙《野客丛书》:唐人诗句中用俗语者,惟杜荀鹤、罗隐为多……罗隐诗,如曰“西施若解亡人国,越国亡来又是谁”,曰“今宵有酒今宵醉,明日愁来明日愁”……今人多引此语,往往不知谁作。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8-23 16:13

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唐·罗隐《偶题》
[今译] 我没有成名你也没能嫁人,我们可是直的不如他人么?
[赏析] 相传秀才罗隐初次赴京应举,在钟陵筵上与歌妓云英同席。十二年后仍未考中,复与云英相见,受到嘲笑,因而写此诗作答。一个是落第秀才,一个是半老歌妓,地位虽有县殊,命运却是相似。所以,这两句与其说是反讥云英,倒不如说是借以自嘲。“可能”两字,张相《诗词曲语辞汇释》认为当作“可是”解,兹从之。诗句表面戏谑,骨子里却充满了酸辛,因此李瑛《诗法易简录》说:“迟暮之感,一往情深。”失意于功名之人尤其能感受到这一点。
[原作] 钟陵醉别十余春,重见云英掌上身。我未成名君未嫁,可能俱是不如人?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