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资讯 义务教育 高等教育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的分析

发布网友 发布时间:2022-04-23 08:34

我来回答

3个回答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8 20:00

(一)旅游和文化的关系

旅游和文化两者之间是相互包容、协作统一的,旅游是基于文化的衍生,文化是发展旅游的基础条件。换而言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是整个旅游活动进行的主线。目前,人们开展各种旅游活动的目的,是解读和发展文化,通过开展旅游活动,实现文化发扬,同时旅游活动的进行还能够提高文化传播速度,促进文化发展,这对于保护文化和传承文化更加有利。

(二)两者混淆的现象

现阶段,我国旅游界对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两者进行研究时,特别容易把旅游文化和文化旅游混淆,导致在研究过程中会出现疑惑的地方,因此,旅游学者非常重视这两者的研究。虽然旅游文化是人们已经非常熟悉的内容,但对于它的概念,还需要深入研究和探索。而文化旅游是最近几年才开始出现的,由于两者字面上没什么不同,但是对这两个词的概念以及内涵并没有严格界定。虽然两者字面上的意思非常相似,但是两者的内涵还存在很大差别,这让很多人难以区分。无论是在理论还是实践方面,都经常发生混淆,因此,为了明确两者的区别,需要把理论和实践相结合,更好地发挥其优势和作用。

(三)两者的研究现状

就旅游文化而言,我国早期对旅游文化的观念比较片面和笼统,把旅游文化外在物化;到了后期,开始强调旅游文化的核心是旅游者和开展的旅游活动。在研究旅游文化过程中,出现了一个非常普遍的现象,我国旅游界把旅游对象的文化和旅游文化等同,这是对旅游文化的一种误解。大多数人都用总和的概念来界定新的旅游文化概念,并没有借鉴国外这个领域的相关研究,因此我国的研究稍微落后于国际研究。就文化旅游而言,我国把文化旅游理解为一种旅游类型,具有文化色彩和旅游产品的旅游过程、民俗旅游以及旅游者对外地文化的求知和憧憬等。通过这些理解,可以看出目前国内对于文化旅游的研究和理解存在不足,几乎没有深入研究,仅停留在文化资源开发上,一系列的系统理论研究没有足够的实践验证。有时候,还经常把文化旅游等同旅游文化,把文化旅游看作设计产品的观点和思路,从广义的层面上,强调旅游产品的文化性,例如民俗旅游等观点。显然,这样的研究结果让文化旅游更加狭隘,没有概念的理论行定义。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8 20:00

随着旅游业的不断向前发展,文化因素越来越突出,文化旅游的融合发展愈加深入。不过,在文化旅游迎来迅猛发展之前,有必要区分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以便更好地促进文化旅游产业发展。

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既有一定联系,也有严格的概念区别。首先,文化旅游属于运动范畴,是一种旅游类型,而旅游文化属于文化范畴,是一个文化门类,两者的发展方向存在很大不同。

11

文化旅游的形成,是旅游业发展到一定层次的必然结果。因此,从某种角度来说,文化旅游是与自然旅游相对应的一种旅游形式。文化旅游之所以会兴起,主要与社会经济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持续提升有关,市场对文化的关注度大幅提高。

此外,文化旅游也是旅游业内在转型的一种体现,是旅游业在发展上的新出路,其发展既满足了社会公众对于文化层面的需要,也顺应了国家精神文明建设的诉求。

旅游文化是文化的一种类型,与建筑文化、艺术文化、生态文化等并列,这也是与文化旅游最大的区别。旅游文化是旅游活动所形成的文化属性,是我国文化建设中重要的表现形式之一,在国家文化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旅游文化具有文化的本质属性,因此遵循一般文化的发展规律。所以,旅游文化在形成的基础上有其合理的成分,是随着我国第三产业不断发展产生的一种新的文化形式。

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固然有明显区别,但两者在内涵上同样具有一定的关联。一方面,文化旅游的发展丰富了旅游文化的内容,进而促进旅游文化的发展;另一方面,旅游文化的发展又为文化旅游提供丰富的旅游内容,更好地满足市场出现的文化需求。

不仅如此,文化旅游可以说是旅游文化的一个研究内容,文化旅游的发展令这个研究内容变得更加具体,为旅游文化研究提供更可靠的资源。

总的来说,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在文化上的联系复杂且密切,存在双向的互动性。这种内在联系性,也让文化旅游与旅游文化达到双赢的目标。今后从业人员要全面了解这种发展趋势,从而不断的推动文化旅游和旅游文化的向前的发展。

热心网友 时间:2023-05-18 20:01

图片来源于百度图库

一、关于“旅游文化”

“旅游文化”这个课题,值得讨论的内容很多。我们这里不准备展开讲,只是从本文阐述内容的需要出发,粗略谈三个问题。

1.什么是“旅游业”

通常定义为:旅游业是以旅游资源为凭借,以旅游设施为条件,向游客提供旅游服务的行业。

我们之所以上来就重复这一大家熟知的定义,就是想由该定义推导出几条判断,以便展开讨论。

首先,由该定义可以推导出旅游业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即吸引能力、承载能力和接待能力。由此还可以继续推导出旅游业赖以生存和发展的三大要素为,旅游资源、旅游设施和旅游服务。由这一定义,我们又能推导出,“非生产性”是旅游业的基本行业特征。旅游业既不生产物质性的生产资料或生活资料,也不进行物质性的商品流通;旅游之为产业,就在于它利用旅游资源,凭借旅游设施,通过提供食、住、行、游、购、娱等方面的特殊劳务,创造特殊的使用价值,以满足游客通过出游形式所寻求的物质生活与文化生活有机结合的消费需要。

2.什么是“旅游文化”

要为“旅游文化”下个严谨的定义,是件很困难的事。因为首先,“旅游文化”是个从属于“文化”的子概念,而作为属概念的“文化”本身,其定义从来是五花八门,众说纷纭( 据我所知,有关“文化”的定义至少有数百种之多);其次,“旅游文化”研究,相对来说时间还比较短,人们对“旅游文化”的理性把握还很不全面、很不深刻。

在我们看来,所谓“文化”,是指一个人类社会共同体在其全部物质、精神活动中形成并积淀起来,能够通过社会遗传世代复制,从而获得社会共同体成员认同的全部精神成果,以及体现这些精神成果的全部制度成果、风俗习惯成果和物质成果。

无论具体内容有哪些不同,所有文化都可以进行结构分析。我们认为,文化至少包括四个层面:最外面是物质外壳,即社会共同体最为直观的物质形态文化层面;接下来是组织脉络,即社会共同体赖以运行的制度形态文化层面;再里面是行为模式,即社会共同体用来凝聚和控制全体成员的风习形态文化层面;最里面的是理性内核,即为该社会共同体成员所认同、坚持和弘扬的观念、情感、意志等精神形态文化层面。依据上述分析,我们认为,所谓“旅游文化”,是指与旅游有关的一切物质形态、规章制度、行为模式和理性形态的总和。

无论从内涵还是外延上看,“旅游文化”都是个内容包罗万象的超大型综合概念。它既包括旅游管理方和经营方管理、经营、组织活动方面的文化内容,又包括游客主观需求及满足需求之客观行为方面的文化内容,还包括旅游产品和旅游模式方面的文化内容。它既包括“吃住行游购娱”等诸多旅游要素,及相关服务中可通过感官直接把握的物质内容和感性内容,又包括了隐藏在这一切背后的无法靠感官直接把握的精神内容和理性内容。

3.“旅游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

上面我们以较为抽象的形式,简要回答了什么是“旅游业”和“旅游文化”的问题,下面我们要具体讲讲“旅游文化”与“旅游业”的关系问题。现在要讲的这第三个问题,才是我们在第一部分中要展开讨论的核心问题。

从哲学上看,“旅游文化”与旅游的关系,很大一部分属于理论与实践的关系。“旅游文化”来自于旅游实践,而人们之所以对实践中积累起来的感性知识和经验进行深度理性加工,建构起系统的“旅游文化”理论体系,就是为了反过来指导旅游实践,为旅游业的发展,插上科学的翅膀。

这些都是老生常谈式的大道理了。人们会问,具体到“实际”层面,“旅游文化”对推动旅游业的发展,真有用吗?我们的回答是真有用,不仅是一般的有用,而且是不可或缺的极其的有用。

在激烈竞争的背景下,旅游业要存在、要发展,就必须不断努力提升自己的核心竞争力。前面已经指出,旅游业的三大核心竞争力,是吸引能力、承载能力和接待能力;前面也已经指出,“旅游文化”包括物质形态文化、制度形态文化、风习形态文化和精神形态文化四个层面。现在我们要进一步指出,“旅游文化”的四个层面,对提高旅游业的三大核心竞争力,具有全面的指导作用。

比如,物质基础是旅游业发展的根本保障。这点无可怀疑。但什么才是作为旅游业发展根本保障的“物质基础”呢?离开“文化”的理性视角,我们的认识就可能走入误区。某些地区的自然景观、人文景观本身就是极为难得的优质旅游资源,但假如我们的文化视野不够,在经过一番苦心巴力的“开发”,大量精力和投资砸下去后,结果却有可能程度不同地破坏了旅游资源固有的物质基础。举个例子,某地山崖峭壁间的凹陷处,耸立着一片形制奇伟、历史久远的古代建筑群,其名气久传不衰的原因,就在于此处的险峻是其他地方不可能见到的。人们慕名而来,就是要直观地感受和体验该景观独有的险峻风貌。从“文化”视角看问题,我们不难认识到,保住“险峻”这个特色,就保住了这一旅游资源的物质基础,保住了这一旅游景观的优质名牌。可有人意识不到这一点,满脑子只想通过开发增强该景区的敛财能力。在这种思路引导下,景观前笔直宽阔的马路,取代了原来狭窄曲折的土道,悬崖峭壁下开发出个大广场(一个还不够,而是开出上下两个以台阶和人工桥连接起来的广场),建起了诸如停车场、接待处、亭台、游廊以及小商铺和收费厕所等一大片崭新的现代建筑。经过如此这般的一番开发,原来凸显该古建筑险峻特色的背景环境,整个被破坏了。虽然建筑还是原来的建筑,但在新背景的衬托下,人们再去观赏它,却会产生“不过如此”、“徒有虚名”之类的负面感受。而随着这类评价的扩散,该景观对游客的吸引力必然会有所下降。所以,像这样的“开发”,不仅未能提高资源的附加值,反而会破坏既有景观作为旅游产品的物质基础。

相反的例子也有很多。比如东北的太阳岛,19年正式成立“太阳岛风景区”时,与周边其他类似的地方比,其既有自然景观,并不占有什么特殊优势。但上世纪七十年代末“*”刚结束不久,一首《太阳岛上》的流行歌曲,就唱遍了中国。歌词中咏唱的“小伙子背起六弦琴,姑娘们换上花衣裳”,让这个既可垂钓又可露营的太阳岛,给向往新生活的青年们带来了无尽的遐想空间。哈尔滨正是看到了太阳岛背后这一潜在的文化价值,选准了开放的着力点,大大提升了该景观的文化附加值。19年太阳岛被命名为黑龙江省级风景名胜区,2002年被评为国家4*旅游景区,2007年5月升格为国家5*旅游景区,同年再获中国“国家旅游名片”称号。回过头看,太阳岛风景区的发展,并不总是一帆风顺。上个世纪末,太阳岛的“老本”已经再也吃不下去了,不少游客发牢*,说“游览太阳岛纯粹是上了个大当”。其后,哈尔滨*、市*以“重塑太阳岛旅游品牌、打造生态城市”为目标,投资5.5亿元,对太阳岛进行了大规模综合整治改造,除加强显示生态效果的景区建设外,更在增加文化附加值上用了很多功夫,如举办长春亚洲冬季运动会火炬传递接力活动、举办中国俄罗斯友好年中俄青年友好联欢活动等等。太阳岛景区的发展,从某种意义上说,就是一个充分利用“文化”资源,扩展景区吸引力以提高核心竞争力的过程。类似的例子,还可举出达坂城景区的开发。达坂城确实有些不错的旅游资源,比如盐湖、草原、森林、高山牧场、轮台古城、盐湖烽火台等等。但如果仅仅打这些景观牌,恐怕不会有太大吸引力。达坂城景区之所以能在2003年跻身“乌鲁木齐新十景”之列,就在于该景区的开发者,成功利用了人们熟知的那首老歌《达坂城的姑娘》。2004年达坂城景区就接待游客10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12万元,而达坂城区一共只有四万五千余人,其中还有一多半是农业人口。达坂城景区能有这样的吸引力,其旅游业能顺利地掘到“第一桶金”,就在于该景区的开发,从一开始,便站在了“提升产品文化附加值”这样一个文化理念的战略制高点上。(未完待续)

声明声明:本网页内容为用户发布,旨在传播知识,不代表本网认同其观点,若有侵权等问题请及时与本网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处理。E-MAIL:11247931@qq.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