冯起生平:。所处时代:宋代。主要作品:《题义门胡氏华林书院》。
关于冯起的详细内容,我们从以下几个方面为您进行介绍:
一、冯起的诗词 点此查看冯起的详细内容
二、研究方向
多年来把干旱地区的水资源与环境的研究作为主攻方向:⑴开展了干旱地区沙地水分调查研究:根据沙地水分、水资源的现状、土壤性质,将中国沙地划分为荒漠带、干草原带、半湿润带、亚热区湿润带五个区。⑵建立了符合中国沙地水分利用的管理模式:在对中国沙地生态系统、干旱地区造林学的特点和沙地水土特性,将中国北方沙地划分成四个造林区即:种植乔木和灌木与发展高效农业和经济作物带、种植灌木为主带、种植旱地小灌木与草本带、保护与恢复自然绿洲带。以上的划分理论对西北地区防护林生态环境建设中意义重大。⑶西北水资源开发利用阶段的分析:分析了西北水资源循环的规律,引进了水资源重复量和净水资源量的概念,促进西北干旱地区的水资源研究与计算。提出西北干旱地区水资源开发与利用阶段为:地表水开发利用阶段、地表水与地下水联合开发利用阶段、地下水开发利用阶段、水资源经济开发利用阶段四阶段,该理论的确立为开展水资源开发与生态环境保护提供了理论基础。⑷黑河流域水热传输理论的初步形成:首次对额济纳绿洲进行了土壤-植被-大气系统能量-水量传输和陆面水文过程进行长期观测,应用国际先进陆面过程模型对额济纳旗土壤、大气间水分与能量传输过程进行模拟,建立了初步的土壤-植被-大气模拟模型,形成了极端干旱地区水-土-气-生的初步理论。针对内陆河流域经济不断增长与绿洲生态系统修复的需要,提出优质饲草-节水-舍饲牧业模式,确定乔-草、灌-草林业模式和限牧、围栏、抚育措施;建立了适合极端干旱地区的生态恢复-种养殖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合理配置体系。以上的学术观点对提高中国西部节水管理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三、个人作品
已发表科研论著190篇(部),其中SCI和EI收录论文51余篇,合著专著6部,完成国家、中科院、地方政府15项;主持国家杰出青年基金项目“荒漠绿洲水热过程与生态恢复技术”2009年获甘肃省科技进步一等奖;主持项目“额济纳绿洲生态环境综合治理试验示范”2007年获内蒙古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的课题曾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国家十大科技进步成就奖、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获国家专利6项;
四、个人履历
冯起,男,汉族,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国家杰出青年基金获得者、中国科学院“百人计划”入选者、“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水文土壤资源研究室主任,阿拉善生态水文试验研究站站长,中科院内陆河流域生态水文重点实验室副主任。现为联合国重要刊物“Natural Resources Forum”执行编委、“Water Science and Engineering刊物编委、“Sciences in Cold and Arid Regions”执行副主编,“中国沙漠”、“高原气象”、“干旱区地理”等刊物常务编委;为中国环境学会地学分会副理事长、中国地理学会沙漠分会常务理事、中国自然资源学会水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1996至1996年为进入中国科学院冰川冻土研究所水文学博士后,主要从事干旱地区水文、水资源与环境研究。曾获得中国科学院院长奖学金特别奖、首届优秀博士后奖和王宽诚科研奖金;获得中国地理学会第四届青年地理科技奖、日本国科学技术协会的STA和JSPS FELLOW;获以色列农业部MASHAV FELLOW和美国NRC Fellow称号。参与完成的九五国家重点攻関项目"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続発展研究"的研究和国家重点基金项目"黑河流域水土平衡的试験的研究",改进国外的成熟的模型和方法,建立完整的干旱沙漠地区的三水転换的模型,为中国干旱地区合理利用水资源提供理论依据。完成黑河下游三水転换模型的相関数据库,并建立干旱地区三水転换模型。添裆黑河下游科学研究的空白。进行了内陆河流域生态环境演变过程、发展趋势以及影响机制的研究,清晰地描绘出塔里木河和黑河流域地区生态环境在不同时间和空间尺度上的历史演化轨迹;对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进行研究,明确黑河流域现状水资源承载能力,对未来水资源承载能力进行预测。从1992-1997年共主持一项农业开发项目,两项开放站课题,两项奖励课题,一项博士后基金,一项"九·五"国家重点攻关课题的子课题和两项中日合作的研究项目。参加六项国家"七·五","八·五"科技攻关和开发课题,其中参加的"黄淮海浅平洼地综合整治"获中国科学院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于1992年以来合作从事的"八·五"国家重点攻关项目"塔里木沙漠石油公路工程技术"在1995年先后获石油天然气总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十大科技进步成就奖,1996年国家科技进步特等奖。1999年参加的"九·五"重大项目"黑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及可持续发展的研究" 在2000年获甘肃科技进步一等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