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 年 3 月 27 日, 中共中央政治局召开会议指出, 脱贫攻坚面临的任务依然艰巨复杂, 剩下都是最难啃的“硬骨头” , 巩固脱贫成果的任务非常繁重, 局部地方、 有的方面还有薄弱环节和工作不足,新冠肺炎疫情带来新的困难和挑战, 夺取脱贫攻坚全面胜利要付出更加艰苦的努力。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任务艰巨复杂” 背后的深刻含义, 自觉立足大局增强责任感, 把握职责增强使命感, 聚焦任务增强紧迫感, 在决战决胜的战鼓声中提振士气, 奋勇冲锋, 以最好的心态、 最好的状态、 最好的姿态攻下最后关口 , 夺取脱贫攻坚战的全面胜利。
最好的心态是一刻不松。 到 2020 年现行标准下的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 是党中央向全国人民作出的郑重承诺, 责任重大, 使命光荣。 实践一再证明, 越是关键阶段, 越不能轻敌浮躁, 越要保持久久为功的定力, 绝不能以疫情防控为托词, 产生歇一歇、 缓一缓、 等一等消极心态。军中无戏言, 军令如山重。党员干部必须坚持目 标不变、靶心不散、 频道不换, 既牢牢把握疫情防控特殊考验, 又坚决扛起脱贫攻坚时代使命, 做到两手抓、 两手硬、 两手赢。 要进一步践行“硬骨头精神” , 不断增强“四个意识” , 坚定“四个自信” , 坚决做到“两个维护” , 推动党中央关于脱贫攻坚各项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开花结果。 要持续强化党性意识、 公仆意识, 以对党和人民极度负责的态度, 不麻痹、 不松劲、 不厌战, 一以贯之抓紧抓实抓细各项工作任务, 保证脱贫攻坚的质量、 成色, 在脱贫攻坚的最后歼灭战中如期兑现承诺。
最好的状态是奋勇冲锋。 天下大事必做于细, 古今事业必成于实。啃硬骨头关键是具备好“牙口 ” , 好“牙口 ” 就是严实作风。 可以肯定, 作风好坏直接影响脱贫攻坚战的成败, 影响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以及我们党和政府的形象。 广大党员干部必须在脱贫攻坚战中始终做到持心如初, 大力发扬抓具体抓深入的工作作风, 坚决摒弃“大门不出听报告, 二门不迈做决策” 的陋习 , 主动深入基层、 深入一线,特别是要多走到那些矛盾大、 挑战多、 难度大的地方, 听一听群众诉求, 看一看群众疾苦, 找一找工作短板, 在发现真问题的基础上, 经过一番深入细致的研究, 真正找到解决问题的“金钥匙” 。 要保持奋勇冲锋的战斗状态, 全身心地投入到脱贫攻坚工作中来, 加班加点,苦干实干, 全力拼搏, 确保脱贫工作务实、 脱贫过程扎实、 脱贫结果真实, 让脱贫成效真正经得起群众检验, 经得起实践检验, 经得起历史检验。
最好的姿态是有的放矢。 有的放矢就是不简单地搞一刀切、 一锅煮, 从细节处着手, 养成精准思维习惯, 一个问题一个问题跟进解决,一个节点一个节点扎实推进, 从而积小胜为大胜。 就脱贫攻坚而言,啃下最难啃的硬骨头既要有好“牙口 ” , 也需要“下对口 ” , 党员干部要涵养“打蛇打七寸, 治病拔病根” 的精准思维, 在精准施策、 精准推进、 精准落地上下功夫。 要立足实际, 对剩余贫困人口 的情况进行具体分析, 深挖“穷根” , 找准贫困原因, 根据不同情况拿出不同的“硬核” 管用的措施, 避免南橘北枳而水土不服, 或依葫芦画瓢而盲目 复制。 在疫情防控期间, 还要严防因疫致贫、 因疫返贫的现象,大力做好外出务工农民返岗复工服务保障工作, 在条件允许的前提下,及时建立返岗复工绿色通道, 帮助低风险地区的农民工返回工作岗位;要大力为用工难企业和就业难贫困户“牵线搭桥” , 达到“双赢” 的效果, 真正带动剩余贫困人口 齐步迈进全面小康的康庄大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