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一枚合格CTO的标准

2024-12-14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老文章,当时不知道为什么丢了, 以为是简书的bug, 后来才发现错怪它了, 是浏览器插件的问题, 也就一直没法

匿名员工对大辉的指责,主要集中在:

* 态度:频繁更新微博和公众号,没时间做技术工作
* 能力:没写过代码,不做过Code Review,不做技术选型,不直接解决技术问题,不做技术架构规划,
* 效果:公司项目技术路线庞杂, 留下很多"坑"
* 团队:不会管理,平时喊口号,一出现问题就骂人(指责团队成员);只关注细枝末节(比如标点完整,没有错别字),忽略实质(比如该员工实际工作经常被人投诉)

大辉的反驳如下:

我也是“小道消息”的订阅者,还是很喜欢他的文章的(当然不是每一篇的观点都同意),然而坦白说,大辉这次的辩解不太令人信服:

首先,要么就不要逐条回应,既然回应了就别再搞阴谋论的调调,如果真是个有意策划的抹黑行动,那反驳的重点就不该在文章内容上了。

其次,看起来他不仅仅是在丁香园没有写过代码,而是从来没写过代码(或者是脱离写代码10年以上了),对于软件开发这个行业来说,如果脱离一线,就很难做出正确的方向指导,若是从来没到过一线,就更不可能了——谁会让没摸过枪的将军去打仗!实际上,在业内,这样的技术管理者还是相当多的,他们无一例外都是聪明人,对于任何一门编程语言都能轻松入门,自己却不屑于这种“体力劳动”,而且由于自己的聪明,通常把开发进度慢,归因为程序员“笨”或者“懒”,他们并不知道:写一个完整项目的代码跟搞定一个技术点的代码是完全不同的工作类型。

而且,技术队伍的建设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对于创业公司而言,培训、鼓励、激励、惩罚都需要制定规则和推动实施,靠“无为而治”恐怕很难收到效果。当然并不是说大辉就啥也没干,但起码他自己没说明白。实际上,对于一个管理者来说,刚刚离职就被某下属反戈一击,而居然没有其他麾下兄弟的群情激愤,支持力挺,足以说明一些问题了。

那什么才是一个合格CTO的标准呢?当然针对不同的企业环境有不同要求,就个人经验,对于非技术驱动型的创业公司,至少应该包含这么几条:

1.组建团队的能力:不管用什么方式,拉故旧亲朋也好,市场招聘也罢,得能拉起一支队伍,并形成战斗力
2.达成目标的能力:非技术驱动型的公司,其产品开发目标往往是产品经理或者老板自己决定的,技术团队应当有能力在市场有效期内达成目标
3.持续演进的能力:创业公司的发展比较快,产品线不断扩大,队伍也持续扩张,技术团队需要跟上变化,甚至提前预计到变化,保证技术演进和团队管理不出现断层

要体现上述能力,CTO无非就是采取两条路:一是凭个人号召力,一呼百应,把原来的兄弟牛人都带过来(类似于锤子科技钱晨的角色);二是充当开拓者和教练,慢慢带出一支队伍(类似球队主教练的角色)。

当然如果真是技术驱动的公司,比如做开放平台、SDK类型的公司,CTO实际上要承担定义整个公司业务方向的职责,既要有专业方向上的独特技术能力,又要有商业眼光和格局,更是难得了。

陆续看了一些点评,有不少人认同CTO是可以不会写代码的(奇怪的是,很少有人怀疑传统商业公司的CEO应该做过销售),对此我实在不能苟同:他可以在工作中不写,但不能不会写,甚至从来没写过。我一直认同一种观念:软件开发类似于拍电影或者踢足球,而不是搞个建筑工程,你能想象队医后来当了球队主教练么?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