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秒钟答题,说起来很炫,很酷,但听起来非常夸张!真的能够实现吗?确定肯定加毫无疑问的回答你,能!并且能够达到又快(快速),有准(准确),又稳(踏实)的目标。
但是,这种方法的应用是有前提的,第一,此法只针对临床类型的考题,如中医内科学、中医儿科学等科目。并且这类考题考查的形式比较固化,如疾病的识别,证型的辨别,治则治法的选择,方药的选择等辨证论治的核心内容。第二,需要对疾病的证型烂熟于胸,至少是熟悉方证对应,如讲到感冒,就知道感冒的证型有风寒、风热、暑湿、阴虚、阳虚、气虚等证,熟知风寒用荆防达表汤、风热用银翘散、暑湿用新加香薷饮,阴虚用加减葳蕤汤、阳虚用麻黄细辛附子汤、气虚用参苏饮等。
那么,在遵循两大前提之下,如何进行操作呢?第一秒,阅读第一句话,确定疾病。此为大方向的确定,非常关键,也非常简单,一般考题均会按照书本中固化的证型进行设计,基本上是围绕主诉进行设计的,如:头痛、胃痛、咳嗽、泄泻、水肿。此法不同于临床实践,临证的时候问诊比较松散,比较宽泛,没有逻辑 ,没有重点,短时间内难以厘清是什么疾病。第二秒,根据舌脉及主要证据,确定证型。主要证据即病证的典型症状或体征,或称为辨证要点,抓住此,即可以定出证型。这是抓主要矛盾、抓关键的一种方法应用的体现。如此证型确定,自然方药、治则治法水到渠成的从大脑中流淌出来。第三秒,看题干,明要求,选择正确的答案。明白要求后,知晓是选方子、还是断病证、还是考查治则治法,如此,根据记忆的固化证型,选择正确的答案。
这是一个一气呵成的3秒钟,思路清晰、严谨,注意力高度集中,信息量选择精准,如是能够实现又快、有准、又稳的目标。
下面试举例:
2006年中医内科学第57题: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胸闷,泛恶,小便短赤,舌苔薄白而腻,脉濡。其证候是:
A.风寒证 B.风热证 C.暑湿证 D.暑热证 E.寒湿证
第一秒钟:根据第一句话“身热,微恶风,汗少,肢体酸重,头昏重胀痛,鼻流浊涕”的信息,确定为感冒。第二秒钟:根据“舌苔薄白而腻,脉濡”、 “胸闷,泛恶”的信息定为暑湿证。第三秒钟:根据题目要求及结合选项内容,确定答案为C。前提是知晓感冒的证型1.风寒证——代表方: 荆防达表汤或荆防败毒散加减。2.风热证——代表方: 银翘散或葱豉桔梗汤加减。3.暑湿证——代表方:新加香薷饮加减。4.气虚感冒——代表方:参苏饮加减5.阴虚感冒——代表方:加减葳蕤汤化裁。
2010年中医内科学第61题:心悸时发时止,胸闷烦躁,失眠多梦,口干口苦,小便短赤,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其治法是:
A.清热泻火,安神定悸 B.清热化湿,养心安神
C.清肝泻胃,安神定志 D.清热化痰,宁心安神
第一秒钟:根据“心悸时发时止,胸闷烦躁”的信息,确定为心悸。第二秒钟:根据“舌红苔黄腻,脉弦滑者”、“口干口苦”、“胸闷”确定为痰火扰心之证。第三秒钟:结合题目要求及选项,确定答案为D。前提是知晓心悸的证型1.心虚胆怯——代表方:安神定志丹加减。若心悸而烦,善惊痰多,食少泛恶,舌苔黄腻,脉象滑数者,系痰热内扰,胃失和降,心神不安之故,可用黄连温胆汤。2.心血不足——代表方:以归脾汤加减。3.阴虚火旺——代表方:用天王补心丹或朱砂安神丸为治。4.心阳不振——代表方: 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合参附汤加减。5.水饮凌心——苓桂术甘汤加减。6.心血瘀阻——代表方:桃仁红花煎合桂枝甘草龙骨牡蛎汤。
此题要注意一点的是,题目设计并没有落眼于主证即主方,而是针对副证(辅证),兼及“若方”的考查,此类考题相对生僻,是中医内科学的一种常见考法,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考题的难度。
类似的2008年中医内科学第59题,就可以采用同样的方法,很快选出答案A。
患者心悸眩晕,胸闷痞满,渴不欲饮,下肢浮肿,小便短少,形寒肢冷,恶心欲吐,舌淡胖,苔白滑,脉弦滑。治疗宜首选:
A.苓桂术甘汤 B.参附汤 C.五苓散 D.实脾饮
【重磅消息】福利来啦~
一、【2020中医考研精粹考点21天打卡训练营正式上线】
1.21天带你解锁完成考研中医所有精粹知识考点!参与打卡即可获得价值数千元的中医考研课程及数百元的考研实体图书!!具体可见打卡程序内。
2.参与方式:添加微信微信号(19933611175)报名参与21天打卡活动。
3.关注微信公众号:高教医考,点击菜单栏福利戳我→微信小程序打卡即可参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