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决定
2018年的4月5日,从蔚蓝的海边来到熙熙攘攘的上海,一个人,两箱行李,8个小时的高铁。
2018年的4月8日,投身一家新媒体广告公司,开始了广告狗的日子。
细想当时如何做的决定?无机化学理工科硕士,发表过国际论文,就职于中国500强,怎么就突然跑到上海甘心做一名广告狗呢?
从早八晚五,到早九点半晚不定时;从上班的班车,到早高峰的地铁;从每天的重复,到脑洞创意;从上班时间都看不到几个人的厂区,到就算加班到半夜也会有一群人站在楼门口叫滴滴(原来只为是前人说笑,现在才知道,不加班就应该去买彩票);数不清的改变。作为一名从工厂走出来的东北女汉子,很庆幸自己还蛮适应大城市的节奏。
一个“决定”无关对与错,只是在于你要不要用行动证明:自己选的路,跪着也要走完。
来上海最大的感触就是这个城市的包容。走在创业园区的路上,很容易就分辨出哪位是art,哪位是程序员?可能在老家小城,留着长发的男孩子;穿着露脐装的女孩子都会被指指点点,恰恰他们在上海这座城市是如此的和谐,他们才是时尚大城独有的标志。
二,酒吧
这里提到的酒吧,并不在上海的繁华地段,没有吵闹的音乐,没有打碟,有的只是邻居家小朋友的吵闹声,台球的碰撞声,约上好友讲讲一周的故事,听听老板娘20多年的酒吧趣闻。可能你不能想象它的样子,只有你真的去点上一杯尼格罗尼,才能品出它的味道。
老板娘说:这里有一些客人,他们还是孩子的时候,父母就领着他们来,现在工作了就自己过来喝一杯。
自己对酒吧很挑剔,环境要有创意,酒要好喝,老板娘要通情达理。恰恰这里满足了我所有苛刻的需求。就认定了,只去那里。每周六,约上好友,叫上三杯酒。一周的压力就这样被宣泄出来,畅快,舒服。
某个周末,并未邀约,双脚依旧会走上熟悉的路,倒三班地铁,点一杯曾经喝过的酒,坐在吧台,一句不说,只因你懂。
三,黄浦江
黄埔江是会魔法的,将上海分割成两个时代。
浦西的外滩曾经是中国最富有的地区之一。它的前身,是一篇泥泞的浅滩。鸦片战争之后,英国人一眼就看中这个地方,外滩的历史,从这一刻发生了改变。在仅有1.5公里的滨江沿线上,20多栋西式建筑,汇集了中国当时近一半的财富。
浦东,耸立着四座高耸入云的建筑。东方明珠,是浦东金融区最显眼的标志;金茂大厦,陆家嘴第一座超过400m的超高建筑;环球金融中心,492m高的大楼,好似“瓶起子”;上海中心大厦,高632m,是目前中国最高的建筑。在这块寸土寸金的土地上,他们俯瞰整个金融区。当灯光亮起,浦东的魅力尽收眼底,每一束灯光背后,都是一段不懈奋斗的故事。无数的年轻人将梦想装进口袋,走进了这片繁华。他们把希望寄托于这里,浦东,成了新的圆梦地。
黄浦江在这里,拐了一个将近90度的大弯。轮渡,曾经往返两岸最主要的交通工具,现在成了创意工作者找寻灵感的必去的地方。一旦大脑枯竭,就想去看看那奔流的江水和匆匆的人群。每个人脸上都写着不一样的故事,心之所系之物也不尽相同。有的人匆匆的来,匆匆的留影,匆匆的离开;有的时走时停,时而看看前方,时而回头张望;有的手里拿着昂贵的摄像机,不停地调试,试图留下最美的瞬间;有的好友一群,打打闹闹,欢歌笑语;有的独自一人,藏在黑色鸭舌帽下,嘴角淡淡的微笑……
本文写于来上海的第六个月一个早上。“说走就走“的旅程可能有些夸张,简单的计划也未尝不可,做自己喜欢的事,拥抱现在,展望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