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走出剧情节选——不完美也有滋有味

2024-12-12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不完美也有滋有味

有的人之所以拖延着不敢开始做事,

不敢碰触真实的世界,

是因为害怕自己完美自恋的想象被打破。

关于拖延症,除了没有主体性和程序化假自我这两个原因之外,还有第三种可能的心理成因,那就是脆弱的全能自恋——如果自己不去做一件事情,就可以想象自己是完美的,就会存有幻想“要是我去做的话,一定能够完美地完成”。比如事业不得志的人常常安慰自己:我当初要是下海创业的话,现在的成就肯定比××还大。其实,无论是谁下海创业,无论结果是成是败,过程都不会一帆风顺,总有各种各样的麻烦琐事需要一一应对。只有真正去做,才会发现自己能力欠缺,现实的挫折会打碎人们完美自恋的想象。有的人之所以拖延着不敢开始做事,不敢碰触真实的世界,是因为害怕自己完美自恋的想象被打破。

我自己也有这样的体验,因为我也是个高度自恋的人,觉得只要努力去做,就能势如破竹地实现愿望。但是,我移居到北京,第一件事情就被打击了:我要买车,但是连上车牌的资格都没有,而这件事情并不是我努力就能改变的。此外,我还遇到了各种各样的小麻烦,比如一些事情所托非人,让我损失了时间和金钱等。遭受一连串的挫折之后,我变得非常沮丧,甚至产生了无法活下去的念头。好在我已经习惯于一边升起情绪感受,一边观察、分析这些情绪感受,不让自己整个人被情绪吞没。客观地说,我遭受的这些挫折并不严重,作为一个普通人,只要活着,几乎每天都会遇到类似的烦心事。问题是为什么我在这些小挫折面前,会产生严重的退缩心理,严重到恨不得想要退缩到子宫里,恨不得自己没有出生、没有活着?

我开始自由联想,联想到大一放暑假在家时,我去火车站买返回学校的车票,但是没有买到。刚出火车站,正要过马路,妈妈就打电话来了。我告诉妈妈今天没有买到车票,我改天再来买。妈妈立刻发作了,在电话里不断地诅咒:“你居然连火车票都买不到,你怎么不去死啊!”在妈妈不停重复的话语中,我被催眠了,真想一头扎进车流里。幸好我的理性尚存,在快要冲进车流的时候又醒了过来。

类似的片段还有很多。比如出门遇到下雨,妈妈也会责骂我:“就是你非要出门,看看,下雨了吧。”在妈妈的潜意识里,我似乎“无所不能”,连打雷、下雨、火车站卖不卖票这样的事都能左右。但事实上,我只是一个普通的孩子啊!妈妈自己活在严重的无助感中,于是她无意识地期望我是全能的,期望我能拯救她的无助。经常处在自恋性暴怒中的妈妈,把我弄得也很无助,三天两头冒出轻生的念头。

当然,我的父母也不总是认为我一无是处,他们也欣赏过我,通常是在我表现出全能的时候。比如,他们并不欣赏那些因为刻苦学习而取得好成绩的孩子,让他们引以为傲的是:看看,我的孩子不怎么学习,也能考第一。他们说这些话的时候十分得意,仿佛我考第一是因为继承了他们的天才基因。然而,我依靠自己的努力克服学习中的困难,那些真实的过程,他们没有看到,也不欣赏。妈妈甚至会因此诅咒我,因为这么一来,我破坏了她的全能感。所以,我也经常活在全能自恋中,希望自己一发愿,整个世界就能如我所愿。这样的结果是,我人生体验的范围变得越来越窄,因为我把自己隔离在真实而琐碎的生活之外,所做的事情都是一发愿就能做好,比如写文章、设计服装、插花等。而那些需要跟社会打交道的烦琐事情都被我跳过了,免得它们给我制造挫折感,打破我的全能自恋。

我的一个好友,他驾照过期很久也没去重新参加考试,有一次终于被我成功劝说了,可是理论考试前居然不看书复习,因为他觉得:只要我去考试了,就一定能通过,根本不需要看书。这个例子很经典,为了避免破坏自己的全能感,才一直拖延,不去面对真实的考试。

还有更极端的例子。一个中学生考试前,分明是连及格都要靠运气的水平,自己却信心满满,觉得不复习也能考高分,结果分数一出来被严重打击,从此得了“考试恐惧症”,再也不敢走进考场。

我是如何面对自己脆弱的全能自恋呢?我学会用一句话安慰自己:苟且地活着吧,就算有一大堆的麻烦解决不了,我也配活着,不完美的人生也不是一点滋味都没有,只要肯放过自己,承认自己的局限,不完美的人生也能过得有滋有味。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