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心,你把儿子养成了“小叔子”!

2024-12-13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朋友打电话来吐槽,三岁的儿子吐字含糊却义正严辞的跟她“分家”:“我跟爷爷奶奶三口之家,你跟爸爸俩去过你们的二人世界吧!”直戳当妈的内心——翅膀还没硬呢,就不认妈了!我笑她,哪里是不认,是他们夫妻俩把儿子,养成了“小叔子”!

倒不是当妈的错,朋友体质原因,孕期反应到六个月,终于顺产生下个胖小子,还没出月子,乳腺炎症严重到做手术的程度。孩子,只好交给奶奶,断奶、断娘……没满月的孩子,一出生就一个多月没见着自己娘……四个月产假休完,妈妈回去上班,爹娘俩又都是常常加班出差的活计。孩子跟着奶奶,两边换着住。日子久了,妈妈不在身边还能忍受,奶奶不在……那简直天崩地裂惨绝人寰!

这样的孩子,在我们的国情里,常见的很,有个名词形容他们特合适——父母膝下型“留守儿童”!

这样的父母,在我们的身边,也常见的很,也有句话形容他们——“把儿子养成了小叔子”……

没有爸爸妈妈愿意造成这样的结果,我的朋友也苦闷心碎,怀胎十月、历尽艰辛、身材尽毁,结果生下来的竟然是个“冤家”?!叫嚣着要去跟爷爷奶奶生活,不打完全管不住,不吼根本叫不来!

为什么?!!

因为依恋。

所谓依恋,一般被定义为婴儿和其照顾者 (一般为母亲)之间存在的一种特殊的感情关系。它产生于婴儿与其父母的相互作用过程中,是一种感情上的联结和纽带。依恋是人类适应生存的一个重要方面,它不仅提高婴儿生存的可能性,而且建构了婴儿终生适应的特点,并帮助婴儿终生向更好适应生存的方向发展。

简单的说,依恋就是我们将安全感系在一个人身上,最依恋的那个对象,就是我们最愿意去信任、依赖、寻求安慰的人!对他的依恋是什么?有他我才能活,没他我就死定了!他是这个世界上最重要的人!

一般来说,孩子的最重要的依恋关系会建立在父母身上,但如果在生活中,父母处于“缺失”状态——不止是时空上的缺失,即便在身边而心理上无法接近和依赖的话,也等同于缺失——孩子会转而向身边最稳定的个体或养育者寻求依恋,并建立依恋关系。

就像那个让妈妈焦头烂额的三岁的小男孩一样,他的依恋,建立在了奶奶身上。

但,那又有什么问题呢?孩子不一样可以长大吗?

别忘了,育儿这件事儿,都是现世报,种什么因,得什么果。来得快!

依恋建立在奶奶身上,大了不说,就是两个看似无关紧要的小果报,就足以让爹妈悔不当初!

其一,当孩子自然成长到4、5岁,开始对生命、生死有所思考的时候,大部分的孩子都会有这样的恐惧——我长大了,是不是你就死了?!那么,这个问题就简单了,不考虑特殊情况,父辈与祖辈,谁离“老了会死”这件事,更近一点??昭然若揭。

换句话说,把依恋建立在姥姥、奶奶身上的孩子,即便依恋关系建立的再好,他也要比正常的孩子,提前至少三十年开始为“最重要的那个人会死”这件事情焦虑。

对每个个体而言,3-6算是内心波澜冲突最猛烈的阶段之一了,自己的惶恐焦虑、成长困惑还没解决,还要再加上一个对“死”的提前三十年的担心?!这在孩子的内心会造成怎样的负担?……

其二,就是我们说的,儿子变成了小叔子,女儿变成了小姨子……如果爷爷奶奶姥姥姥爷再来点儿“重男轻女”或是“重女轻男”,那更尴尬,你女儿可能变成你的小舅子!

换句话说,这样错位的依恋,会导致我们自己跟孩子内心,对于彼此的关系的定位,出现“混淆”。父不像父,子不像子。

心理学中,家庭系统排列的研究发现,家庭中有一普遍存在的“自然的秩序”的系统,“秩序”影响每一个成员。只有当每个成员都按照应有的序位来发挥自我的价值和作用时,家庭关系才能保持一个平稳的、健康的状态,也只有家庭序位恰如其分时,家庭中所蕴含的爱才会有效地流动。

我们生活中常见,从小在爷爷奶奶家养大的孩子,回到自己家,无论何时都有一种“外人”的陌生感。爸爸妈妈也常看不惯这样的孩子,觉得“生分”,跟自己不像,没有养成好的行为习惯……仔细想想,这跟姑嫂之间、舅婿之间的陌生、客气、隐忍,是不是很有几分相似?!然而偏偏,爸妈跟这可怜的孩子之间,还有着一层“亲子关系”,于是,“改造”就显得师出有名,一句“都是为了你好”,刀枪剑戟斧钺刀叉,十八般武艺,男女双人混合打,就这么一起招呼到孩子身上来了……

可是,当爹妈的,你们看清了吗?打得是被你养成了“小叔子”的儿子!

不是你从一开始就“抛弃”他了吗?!……

当然,没有妈妈愿意自己的儿子变成小叔子。

四个月的产假,也不是上班族妈妈可以控制的。

我绝不是说,奶奶、姥姥帮忙带孩子,就一定会让孩子把依恋建立在祖辈身上!

因为重要的是,爸爸妈妈一定要“抓住跟孩子建立依恋的机会”!

首先,即便断奶,小月龄甚至到一两岁孩子的喂养工作,尽量由爸爸妈妈来进行。保持身体接触,带着温柔,帮孩子举举奶瓶吧~哪怕只是把睡前夜奶的时光,变成跟孩子之间“日常”的静谧时光,这一份稳定,也可以给孩子内心无限的“笃定”和温暖。

其次,在孩子面前尽量保持情绪的稳定和对他的关注。就像前面说的,创造一点跟孩子才有的“静谧时光”,如果你还没有忙到只有时间喂个奶,那么,读读绘本、哄哄睡、配合孩子一些看似“幼稚”的小游戏,带着生动的表情和愉悦的心情,你会发现,比翻看朋友圈,减压多了~

再次,可以的话,每周找一个时间,一家三口出动吧!“原生家庭”这个词,越来越深入人心的同时,我们也知道,现在我们成了别人的“原生家庭”,为了不当“皆祸害”的父母,我们也得有所行动吧~

最后,别回头,不管孩子几岁,不管此前他是你的小叔子还是小姑子,现在开始,深呼吸,告诉自己,来得及!

让我们从现在开始,好好相处,好好相爱,好好陪伴!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