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沟通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2024-12-13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我们在生活中,总会遇到这样的事:某天你经过深思熟虑想干点什么事,身边的人知道后,一个个提出反对意见,不仅对你极尽打击之能事,还把各种困难分析得头头是道。

其实你说出你的打算,并不是要寻求他们多少资助,但他们却活像你要拿他们家最贵重的东西一样,死活不给你一点喘息的机会。当你不在乎他们的各种反对言语,义无反顾地去做你想做的事时,他们便作鸟兽状离你而去。而离你而去,并非真的远离你,而是在离你不远的地方看着你,窃窃私语伺机而动。

沟通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大家的这种反应自然让你十分反感,但也无能为力。很多意志不坚定的人,就会放弃自己的雄心万丈,继续与他们窝在一起岁月静好地混日子。而少数人会选择“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形只影单地上路。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似乎总是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因为你不但要承受这条路走不通的可能,还要承受你走不下去的可能;你不仅要承受走下去一路上的艰难险阻,还要承受走到终点可能不成功的结果。不仅如此,你还得忍受――忍受一个人上路的孤寂,还得忍受周围人的阻挠与打击。

不管怎么说,逆风而行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它需要我们有强大的外在抗打击能力,还要有从内而发的一种自信力,克服艰难险阻,排除万难。那“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于自己,到底是怎样的一种体验呢?

一、自我概念和自尊

“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虽然是自己的主观选择,但它包含了两个方面力量的互弈。一方面来自“大家说,说的还是你”的语言攻击,一方面来自你自己“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无声抗击。

我们曾说过,自我概念就是在我们与外界的互动中形成的。它在人际沟通相互的评价、比较、投射中逐渐形成,最后成为相对固定的自我知觉。

但是自我概念并不全是受外界的影响,它还包含有一部分非常的自我,那便是一个人的性格。一个人的性格天生生就,从我们一出生起就带有的自我属性。一个人的性格一生都很难改变,后天的刻意训练虽然也会起到一定作用,但无法真正从根本上改变一个人的自我。

沟通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我们在与外界互动时,逐渐认识自我,所以说我们对自己的认识大多是在后天形成。但是在我们认识自己之前,自我就存在,只是我们在与外界互动的过程中才意识到了它的存在,才渐渐认识它。这也就是王阳明先生所说的“致良知”,良知本有,关键在这个“致”字。

因为自我本就存在,所以我们与外界互动时,不同的人遇到相同的情况会有千差万别的反应,有人屈从,有人抗击,有人逃跑,有人享受。这就表现于一个人内在的自我评价。

在人群中,我们不仅受外界评价,我们也评价外界;我们不仅评价外界,也评价自身。我们对自己自身的价值评价就表现为一个人的自尊,这也是我们对自尊的定义。

一个低自尊的人很容易迷失自我,随波逐流,会产生自我怀疑这种负面情绪,而一个高自尊的人则更经常地遵从内心的指引,不那么容易被外界左右。但盲目的高自尊也会让人陷入自大的泥沼,活在想象的美好之中,在现实里跌得粉身碎骨。

二、觉知的自我和外界评价的自我

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当中,既有自己觉知的自我,也有外界评价的自我。当觉知的自我与外界评价的自我统一时,就不存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反抗,而是选择合群――“和大家一起说”。但当觉知的自我和外界评价的自我有所不同时,就会出现抵触,低自尊的人选择屈从别人,而高自尊的人选择坚持自我。

在大多数时候,觉知的自我和外界评价的自我并不相同。因为每一个人,不管是对自己还是对别人的评价,无非都是在表达自己,任何人的观点和看法都逃不过觉知的自我的局限。换句话说,觉知的自我代表的是自己的知觉,而外界评价的自我代表的只是别人的知觉。

沟通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基于每个人自我的不同,每个人感知世界的知觉就有所不同,因而,实际上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说服另一个人,也没有人会真正屈从于另一个人,所有的被说服和屈从不过是一种表象。

这种表象的被说服和屈从程度,由一个人的自尊高低所决定。低自尊的人胆小、懦弱,遇事很容易放弃自己的原则,虽然心里不乐意,但表面上会显示出被说服、屈从的行为。但高自尊的人由于有着坚定的自我,一般不会违心地屈从别人,除非他被真正说服。

因此,低自尊的人虽然委屈了自己,却容易被看人看成口是心非的小人,得不到别人的尊重,越想逃避伤害却越容易受到别人的伤害。这是因为一来他们本就容易受到伤害,二来别人不会对他们有所顾忌。

而高自尊的人表面上好像受到更多人的攻击,但实际上他们活得非常真实,他们敢坚持自我,敢遵从自己的内心,言别人不敢言,做别人不敢做,这让他们在人群中得到更多尊重。

正所谓世界很复杂也很简单,你认为它复杂它就比你想象的更复杂,你认为它简单它就非常简单。

三、“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的心理机制

从上面的讲述当中,我们明白“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建立在天生的自我和觉知的自我共同造就的自我概念之上,针对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不同的情况,反映在高自尊的人身上的一种行为。

沟通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在这里,牵涉到了自我概念、知觉(就是觉知的自我)、评价、自尊等心理名词,它是经过了这一系列心理活动之后的最终选择。这里既包括外界的影响(沟通中觉知的自我、外界的评价),也包括自身的认知(天生的自我、后天的觉知)。

可以说,“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一种艰难的决择。它既要我们融入人世,认识自己,又要我们从人世认识的自己的这个自己当中,吸取力量,把真正的自我从人世中抽离出来。这就如我们曾与母亲同为一体,但我们却用母亲给我们的力量对抗母亲,与母亲分离,这同样是一个艰难的过程。

但唯有经过这个艰难的过程,经历这些艰难的决择,我们才成其为我们,我们才拥有真正的自我。一个拥有高自尊的人,才能成为一个相对自由的人,能让自己的意愿行事,不太处处受制于人和环境。

高自尊固然让我们拥有更好的自我,但过高的自尊同样是不可取的,它会让人变得盲目,让人活在虚妄里。

过高自尊的人往往脱离实际,只活在自己想象的世界里,很少看到世界的真实。在这种情况下,“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就会像《一叶障目》中的那个书生一样,让人觉得愚不可及,只会引人发笑罢了。

一个人的自尊体现在自我与外界的相互作用上,过分强调外界的影响,我们就会变得低自尊,迷失自我,而过分在乎自我,就看不到现实的真实,陷在虚妄里。人,有自我,不把它寄在现实中,它就是一片飘荡的云,“良知”就只是“良知”,没有“致”,它就只是自我,而不能成为自己。

沟通丨“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怎样的一种体验?

所以,如果你问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一种什么样的人生体验,我会回答你:这是把自我放入世界,让它成长,最终成为自己的过程。

如果你问我“走自己的路,让别人去说吧”,是一种什么样的心理体验,我会回答你:它是建立在天生的自我和觉知的自我共同造就的自我概念之上,针对自我评价与外界评价不同的这种情况,反映在高自尊的人身上的一种行为。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