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热点专区 小学知识 中学知识 出国留学 考研考公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不要和陌生人讲话”,是一种过时得教育

2024-12-13 来源:要发发知识网

你不能说宅男没有社交欲望,他们没有的其实是社交能力。

                                  —— 瘦宅 · 杠上花

坦白来说,在我正式迈入职场之前,我都不太会和陌生人打交道。

在我的童年乃至整个校园教育中,并没有太多关于和陌生人协作的技巧可供学习参考。

提到和陌生人的相处方式,更多的只是家人长辈从小不绝于耳的叮咛嘱咐:

“不要和陌生人说话,陌生人给的东西不能吃...”

诚然,我能活到现在,多少都有这些“叮嘱”的功劳。

人类繁衍千年,那些对陌生事物好奇的基因,大概不会有太多能遗传下来。

草丛里的动静,可能是温顺的兔子,也可能是吃人的猛兽。提高幼崽存活率最好的办法,就是让其在未知来临时,立即掉头回到洞穴,等待熟悉的一切归来...

但随着我逐渐步入社会,逐渐接触到了更多优秀的“陌生人”,我越来越意识到,这种“不要和陌生人讲话”的粗暴教育,可能也间接造成了我某种生活经历上、甚至性格上的缺失。

而说起我对陌生人“刻板印象”的第一次崩塌,则要追溯到20多年前那个“惊心动魄”的早上...

01

那是在我很小的时候。村镇的早市,母亲带着我到街边的早餐店吃早餐。

那天早餐店人非常多,拥挤异常,很多人抬着碗来回走动,却找不到一个可以落座的位置。

母亲牵着我徘徊了很久,好不容易等到了两个椅子坐下,她便要起身去取餐了...

我一个人等在那里...正担心着,突然发现一个面目严肃的阿姨,不知何时竟已死死盯住了我身边的空位....母亲还没有出现...

眼看着,那个比我头还大的屁股,三步两步就到了跟前...我心里着急的不行,但是又完全张不开口说话,又或者张开了,只是发不出声音。

撅起来的屁股就要落下去了...我一点办法都没有...真的只差一点点就坐上去了..

千钧一发之际,我几乎是条件反射的一把将椅子往旁边拉开...

这事儿,平常的我,绝对是没胆做的。

不出意外的,一声怪叫响起....“你干什么!?”

我害怕极了,想出声辩解,但我张口却发不出声音。这时母亲赶了过来,看见我手里还捏着椅子,立马猜出了个大概,连忙给人道歉。

但出乎意料的是,那个面带严肃的阿姨听了解释以后,反而不太生气了,略微有点不满的对我说道:“有人了你可以和我说呀,我就会让你了啊,你不说我怎么会知道呢?”

那是我第一次意识到到了陌生人和我想得不同。

她并不是你看到的那个不断下落、一点点逼近座椅的屁股,她说我只要告诉她就没事了....

她也不是真的像你着急担忧的那样,时刻想要侵害你的利益,在你的胡闹之后,她竟然也像个熟悉得人一样,表现出了一定程度的宽容...

事情已经过去20年了(没错90后也可以用20多年前开头了...现在我回想起那天的荒唐场景,阿姨的训斥言犹在耳。

我确定当时我是发不出声音的,但我对自己抽走了椅子的愚蠢举动,至今没有太过合理的解释。

或许小的时候,身边人过度强调了陌生的可怕,让我发不出声音...

或许陌生越可怕,越反向强化了我对熟悉的依赖,于是我才把一切陌生的东西,都当做了敌人——在此之前,我完全不认为一个陌生人也可以友好和平的交流。

偶尔有个别特殊情况,那大都是我的远房亲戚来串门了...

02

熟悉我的人都知道,我现在已经不是一个恐惧陌生的人。这或许和我后来的工作经历有关。

但我仍然不认为,自己算得上能得心应手的和陌生人交流。按照网路上的行话,我只是变成了一个“慢热”的人。

可以接受陌生,可以沟通交流,但本质上对人还是保持着冷默甚至敌意。

这或许还是源自一种对陌生的恐惧。

试问,一个从小被定义为可怕、危险的“东西”,你怎么能对他热情得起来呢?

甚至,我后来还发现,我时常会把包括人在内的一切陌生(环境、事物)都潜意识的延伸为危险,用一句“不感兴趣”当作不去尝试的借口...

当然,与此同时,自然也就扼杀掉了很多机会和可能...

在我的整个大学生涯中,我就有很多次机会,可以参与到各种各样优秀的社团组织中去。

但无论我当时是如何的好奇,内心是如何得跃跃欲试,最后我几乎总是以一种自我说服的借口,把机会推脱掉了:

这种活动也没多大意思吧?那谁谁谁都不去...

这种活动会占用很多休息时间吧?又没有工资...

我去了也不一定能学到什么吧?还是下次再说好了...

这种怯懦让我损失了什么,因为未曾经历,已经变得不得而知。

那些增长见闻、开拓兴趣的机会肯定是没有了,但最重要的,大概是我知道,我再也没有机会遇见想象中那个“明眸善睐、白衣飘飘”的姑娘了...

现在回看这一切,其实觉得自己挺可笑得。

我竟然一边渴望着,一边拒绝。

所以,你不能说宅男没有社交欲望,他们没有的其实是社交能力。

我推脱,因为我害怕,我没有面对陌生的能力和经验。我知道只有宿舍和室友,才是我熟悉的,能让我全身放松下来的“安全环境”...

所谓社交恐惧症,能在网络上侃侃而谈,聚会时却一言不发。这其实还是对陌生的不适应性,还是某种程度上社交能力的缺失。

注意哦,这真不是欲望的缺失,宅男宅女有的是欲望。

网络直播为什么红火?

一个陌生美女“看着你”和你说话,你却不用承担社交压力,这简直是宅男的福音好吗?

03

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骐骥千里,非一日之功。

内心的恐惧,总会有个恐惧的来源。

我一直认为,我这种不善交际,多少和我从小接受的教育有关。作为一个从小听话的乖孩子,“不要和陌生人讲话”的安全教育,无疑也让我产生了胆怯拘谨、抵触新事物的副作用。

当然,这里绝对没有责怪谁的意思。

在那个物质匮乏的年代,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普通家庭给孩子太多。

同时,教育理念和文化更是密不可分的。包办文化,或许才是我们社交能力缺失的重要原因。

想一下国内环境面对陌生的冷默和攻击性,再想一下部分发达国家面对陌生的热情(热情不代表善良),你其实就会明白结婚之前都是个宝宝的包办文化,和倡导独立自由的文化之间究竟存在着何种差距...

倡导早早独立生活,意味着一个人要更早的面对陌生——面对陌生的技能,面对陌生的环境,面对陌生的人。

而只有解除了这种对陌生的妖魔化,孩子在成长过成种才能更加平和的与陌生相处。

而且很多时候,你不得不得承认,“非我族类、其心必异”的粗暴教育,其实只是施教者选择为孩子一刀切,或者为孩子包办,从而降低自己的教育成本...

04

很多时候,我们的文化和教育真的太过于重视强关系了。

我们只和熟悉的朋友交流,只和亲戚同学要好,甚至还经常引以为豪的说“我虽然朋友少,但每个朋友关系都很亲密”。

一个标准的鸡汤故事,就是和你比通讯录质量。大意是,虽然我的通讯录人少,但是每个都愿意借我钱,你的人多,但又有什么用呢?

这背后多少还是有些集体思想的意思,就想要一个大家族,或者想建造一个大的农村。

但事实上,当下的社会分工,已经从农村式协作开始像城市协作转变。说白了,就是从依赖熟人协作到依赖陌生人协作。

在村子里,我们认可的是人情,是关系。哪怕你不善表达,大家也会对你牵就扶持。血缘或交情,完成了对这份缺陷的补充。

但到了城市,大家认可的是个人价值,这时,倘若你还在等着别人来牵就、来发掘你,无疑是守株待兔。

城市需要的,是你能迅速的协同各种资源,展示个人能力,在与陌生人的合作中,最大化的展现价值。

这时候,你还会觉得和陌生人社交的能力可有可无吗?

不瞒你说,早有社会学家指出,富人和穷人很大的不同,会是这种人际关系网的不同。

穷人更在意“强关系”,只在强关系里社交。而富人更在意弱关系,虽然朋友众多,但关系都很普通。

其中逻辑,或许不难理解。

和你熟悉的人,大多和你一个层次。它们能为你带来的信息和机会,自然就和你相差不多。而同样的精力,如果分散在更多的弱关系里,人员基数就会变大,结构就会变得多样,可能性自然也就提高。

现在你可以回想一下:身边那些四处打听,找各种人脉资源办事,或者外出几年积累到了“资源”,获得一些小成功的例子。其实本质上不就是暗合了这样的规律吗?

05

得到专栏里戴愫老师,有过这样一段总结:

越是精英教育,越重视培养一个人的社交能力。

精英教育不同于技能教育,它要求你具备协同资源的能力,去成就单靠个人技能成就不了的、更大的事业。

收费高昂的贵族学校,重点不是教授职业技能,而是花大量精力组织联谊派对、沙龙、主题晚宴,学生们穿着正式,谈吐得体。

精英教育对学生的许诺,是要让他们一生自信而愉悦

可见,这种在基层教育里相对薄弱的理念,在某种环境中其实只是常识...

这也让我想起了前段时间,热播的亲子综艺爸爸去哪儿。

整个节目看下来给我最大的感触,便是这种精英孩子和普通家庭孩子在受教育上的巨大差距!

当那些明星小孩游走在各个村镇之间做任务的时候,它们对陌生同样表现出了动物本性中的胆怯和拘谨。

但是在父母不断的肯定和支持下,他们往往快速的适应了与陌生人交流的形式,开始勇敢的学着去面对内心的恐惧。

一整期节目下来,每个孩子的改变都非常明显,不乏有许多从哭哭啼啼的胆小鬼,变成了落落大方的鬼灵精...

而反观我们这些普通家庭的情况。

每当提到这类话题,家长的第一反应通常只是“孩子可以工作后学习,可以到社会里历练,我们当年就是这样过来的”(哪怕现在他们做得也并不好)

于是,我们就只能不断陷入了“不善处理”的怪圈。——因为不具备经验,于是不善处理。因为不善处理,所以不断得到负反馈打击信心。

当然,究竟是文化造就了繁荣,还是繁荣塑造了文化,我们不得而知...

但这背后除了物质支撑所带来的见识差距,想来更有着教育理念的不同。

在整个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如果父母从没有尝试让孩子面对过陌生;

如果孩子面对陌生时,父母从不曾给过它坚定的鼓励和支持;

如果日常教育时,父母从未有意识的传授过孩子社交的技巧,

那么孩子怎么可能会习得与陌生人社交的经验呢?

注意,这不是性格天性上内向外向的区别,这就是一种缺失。

我见过很多顽皮外向的孩子,同样在很多陌生交流上也显得局促不安。

你从小没有处理经验,你就不会具备应对技巧,这是天经地义的事情。

以前的教育总喜欢说,步入社会后再慢慢来。

但按照人生的进程和时代的节奏来看,这其实是不合理的。

类似于家长禁止你早恋,却要你大学毕业后尽快结婚——不让你积累经验,却要你快速掌握。

事实上,凭着你那个人步入社会后,为数不多的几年经验,做到和平友好的交流尚且为难,又怎么能妄想能够侃侃而谈、大方得体呢?

06

行文至此,该说的也说的差不多了。

“不要和陌生人讲话”的教育,其实只是一种泛指。

它更多指代的,是基层教育对社交能力的忽视,对陌生人协作能力培养的不在意。

所以这和家长的保护意愿,其实并没有太多冲突。

如何优雅得体的与异性相处,如何积极主动的与陌生人协作,应是现代人一生的学习课题。

所以啰嗦至此,也是希望后来人身上不要再发生我们的遗憾...

希望在某个失眠的夜里,当你回想起那个自信大方的姑娘,不会因为自己当时表现出来的腼腆羞涩而感到气馁;

希望在每个加班赶稿的晚上,在你那些工作的疲倦和抱怨里,更没有因为怯懦而错过了机会的无奈...

我希望后来人的人生经历里能多出些不一样的东西,能够大胆去追,大胆去爱,大胆去抓住一切尝试的机会。

请你一定要相信,大多数人的内心,其实和你一样渴望...


重新思考,旧的生活

刷新日常观念,获取扯淡见解

显示全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