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组织实施的第十六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日前对外公布了结果。调查显示,2018年我国0~17周岁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为80.4%,低于2017年的84.8%。具体到不同年龄段,0~8周岁儿童图书阅读率为68.0%,低于2017年的75.8%;9~13周岁少年儿童图书阅读率为96.3%,高出2017年3.1个百分点;14~17周岁青少年图书阅读率为86.4%,低于2017年的90.4%。
在国民对阅读重视程度越来越高的当下,未成年人图书阅读率变低,需要引起重视。因为未成年人的阅读问题,不只关乎读书本身,本质上是一个教育问题,尤其是家庭教育问题。
同时,调查也显示,“刷屏”时间越来越长。这背后是阅读内容的娱乐化与碎片化。“屏阅读”主要花在了浏览新闻、社交和观看视频上,依然是浅层的信息接收,“深阅读”行为占比偏低,谈不上获得系统化知识、整体性思考,不能与捧起一本经典,与大师先贤对话相提并论。本就为数不多的阅读时间,又往往被营养价值不大的无效信息所裹挟、被缺乏深度的平庸思想所填塞。于是,多少人似乎无所不知却无一精通,看似很忙实则很盲;多少人忘记了深读静思之美,专注力大受侵蚀。
陈寅恪先生将书分为三类:最低限度的读物、进一步学习的读物、深入研究的读物。三类书中他尤其强调第一类。他认为第一类是必读书,从中可以得到最低限度的知识。譬如,他认为,无论一个人的爱憎好恶如何,《诗经》《尚书》乃人人必读之书。因为它们是先师智慧的结晶。此外,他还认为《礼记》虽是儒家杂凑之书,但其中包含的却是儒家最精辟的理论。《礼记》中的《大学》《中庸》等,都是相当精彩的作品,不但要看,还应该背诵。
美学家朱光潜先生说:“读书并不在多,最重要的是选得精,读得彻底。与其读十部无关轻重的书,不如以读十部书的时间和精力去读一部真正值得读的书;与其十部书都只能泛览一遍,不如取一部书精读十遍。读书原为自己受用,多读不能算是荣誉,少读也不能算是耻辱。少读如果彻底,必能养成深思熟虑的习惯,涵泳优游,以至于变化气质;多读而不求甚解,则如驰骋十里洋场,虽珍奇满目,徒惹得心花意乱,空手而归。”
信息来源和交流大势已变,许多人阅读耐心正在日渐消减,特别在短视频、公众号推文等碎片化阅读语境之下,绝大多数人无法以足够的耐心去花上一周、一个月甚至更长的时间用心阅读一部经典或名著。尽管这样,我们依然要不断地寻找各种方式,帮助孩子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比如远离手机,比如从小培养阅读兴趣,比如培养孩子自主阅读的习惯和能力。这就要求家长自身就爱书、懂书,最起码要重视阅读,给孩子创设一种读书氛围;要引导孩子去读那些符合他心理年龄的东西,教会孩子选书,而不是不分青红皂白给孩子买一堆大部头的名著,或者自以为“阅读”就是让孩子在考试上考高分,却不去考虑孩子爱不爱读、能不能读。
正如苏霍姆林斯基在写给他儿子的一封信中说到的:“一个人如果从童年时期就受到美的教育,特别是读过一些好书,如果他善于感受并高度赞美一切美好事物,那么,很难设想,他会变成一个冷酷无情、卑鄙庸俗、贪淫好色之徒。”如果秉持一种超越性的价值,通过阅读,吸收和传承人类伟大实践的各种经验,打开生命的审美维度,则可获得心灵和精神成长,至少在发展格局上就占得了高位。